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行道树、防风林杨树采用注干农药方法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幼虫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长效内吸注干乳油效果最好,具有传导快,杀虫效果好,残效期长的特点。长效内吸注干乳油防治结果:行道树罩笼接虫,成虫死亡率达92.9%,室内饲喂注于后的枝条,成虫死亡率达99.9%,大面积防风林成虫死亡率达94.7%,总体被害率4.4%,幼虫1~2龄死亡率达89.8%。对比了注干农药和农药涂干的效果,防治1~2龄幼虫注干防效比涂干防效高18.6%。注于农药方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可兼防其它食叶性和刺吸性害虫。  相似文献   

2.
桑天牛在上海地区无花果果园中为害较严重,被害株率达89%,经2种农药的防治试验,均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4种药剂,多种浓度,2种施药方式对金钱松小卷蛾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雾效果优于打孔注药。喷雾最佳药剂为2.5%,溴氰菊酯乳油,其2000,4000,8000倍3种浓度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打孔注药50%甲胺磷原液剂量8,10ml效果较好,杀虫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4.
注孔法防治杨树天牛幼虫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内吸剂以注孔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幼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筛选出可获得杀虫效果达90%以上的药剂、剂量和技术。为防治危害树干上部的蛀干害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者选用40%氧化乐果乳剂,60%甲拌磷乳剂,60%敌敌畏乳剂,2.5%溴氰菊酯,磷化铝及几种药剂的混合物,采用注干,涂干,堵孔几种方法进行了光肩星天牛成虫,幼虫的化学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氧化乐果乳油加60%甲拌磷乳油再加增效剂注干防治1~4龄幼虫及成虫效果良好,杀虫率分别可达89%和63%,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在上海地区无花果果园中为害较严重,被害株率达89%;经2种农药的防治试验,均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7.
注干杀虫新剂型防治光肩星天牛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注干杀虫新剂型-蛀虫灵Ⅱ、Ⅳ防治光肩星天牛药效显著,单株用药量10ml,幼虫死亡率87-91%,成虫百株死亡数140头,毒力测定试验表明,蛀虫灵ⅣLC50为0.20647ppm,筛选研制的注干杀虫剂--蛀虫灵Ⅱ、Ⅳ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8.
麻点豹天牛化学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多种农药、剂量、防治方法的反复比较,筛选出树干涂刷、注干、喷雾、喷烟等多种较理想的麻点豹天牛防治方法和措施:应用5%氯氰菊酯乳油、2.5%保得乳油分别与柴油1:150倍混合药剂进行树干涂刷,麻点豹天牛卵及幼龄幼虫防治死亡率达80%以上,最佳防治时期为产卵期及幼虫孵化期;应用5%氯氰菊酯、2.5%保得乳油分别与柴油1:75倍混合药剂喷烟防治成虫,死亡率达85%以上,最佳防治时间为9月上旬至11月中旬;树干注药是该虫整个幼虫期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吡虫啉防治蚜虫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1998,4(4):18-20
吡虫啉室内药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对萝卜蚜虫LC50为0.17×10-6,而且内吸性较强,药液浓度为2×10-6时,10天后杀虫效果仍达10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效成分0.1、0.2、0.4g/666.7m2,两周后防治蚜虫效果分别为95.7%、97.1%、99.8%,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八种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种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SC药后15d保叶效果达88.61%,杀虫效果达80.77%,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其它试验药剂;48%毒死蜱EC,90%杀虫单WP,20%抑食肼WP保叶效果分别为78.95%,76.95%,75.41%,杀虫效果分别为69.23%、69.23%、65.38%,防治效果较好。这4种药剂均可以作为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替代产品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AporiacrataegiNPV简称AcrNPV)对其4龄虫食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为50%左右,病毒浓度为3.325×107PIB/ml时,AcrNPV毒力强,杀虫效果好。第9d,20h感病幼虫的死亡率达100%。感病幼虫与健虫食量相比,1~3d下降16%;4~6d下降46%;7~9d下降82.4%。因此在山楂粉蝶幼虫3龄末,4龄初施毒防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千岛湖区松墨天牛的危害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松墨天牛在千岛湖区分布普遍,危害严重,有虫株率达8.4%,致死株率达6.0%,平均虫口密度为99.1~155.8头株-1,最高单株虫口达544头。该天牛在松树中多分布于树冠层,自上而下,虫口数呈递减趋势;不同方位分布比例为南北=60.839.2;木材内虫口数占侵入孔数的81.9%,说明自然死亡率达18.1%。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楂粉蝶核型多角体病毒(AporiacrataegiNPV简称AcrNPV)对其4龄虫食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为50%左右,病毒浓度为3.325×10^7PIB/ml时,AcrNPV毒力强,杀虫效果好,第9d,20h感染幼虫的死亡率达100%,感病幼虫与健虫食量相比,1~3d下降16%,4~6d下降46%,7~9d下降82.4%,因此在山楂粉蝶幼虫3龄末,4龄初施  相似文献   

14.
经1993~1995年5种土法辣椒保鲜方法对比试验,筛选出了保水剂沙囤技术;并经13户批量示范,平均保鲜效果达95%以上,失重率低于3%,投入产出比为1∶4.4。  相似文献   

15.
小桐子种子提取物对小菜蛾、家蝇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为溶剂对小桐子种子进行粗取,并采用常规方法对小菜蛾和家蝇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种子的5种溶剂提取物对2种试虫的杀虫活性均较强,其中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最高,48h校正死亡率达93.6%,最低的石油醚为78.9%;乙醇提取物对家蝇的胃毒效果最强,48h校正死亡率达100%,石油醚最低,为58.3%。  相似文献   

16.
试验筛选包括有机磷,植物性杀虫剂以及自配的蛀虫灵共五种药剂。其中蛀虫灵Ⅱ,蛀虫灵Ⅳ在林地试验中,对光肩星天牛成虫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毒力,死亡率分别为90.9%,90.5%。笔者认为,试验中得到的结果与实验设计和药剂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植物提取液对菜蛾的杀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4种植物的提取液为试验材料,对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进行了室内测试,筛选出了杀虫活性好的百部根、川楝、小蓟和拒食效果明显的姜根提取液,川楝10倍的死亡率达63.33%,小蓟10倍死亡率达54.24%,其中百部10倍液的死亡率达到83.05%,杀虫效果最理想;同时对植物源农药绿晶进行了测试,利用800倍液处理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78.95%。  相似文献   

18.
防治落叶松叶蜂的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40%氧化乐果乳油、50%敌敌畏乳油和50%甲胺磷乳油2000倍液防治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的杀虫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以50%甲胺磷效果最佳,12h死亡率达30%以上,24h死亡率达55%以上,36h死亡率达85%以上,48h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农地乐乳油防治荔枝蒂蛀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52.25%农地乐乳油是一种防治荔枝蒂蛀虫的高效药剂,2000倍处理防治效果在90%左右,而1500倍处理防治效果则达95%以上,两种处理的效果明显好于10%兴棉宝乳油。52.25%农地乐乳油对试验作物安全,杀虫谱广,能兼治荔枝蝽象和尺蠖,毒蛾,卷叶虫等多种害虫。  相似文献   

20.
竹秆红链蚧在福建省首次发生大面积为害.以不同农药、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氧化乐果1:20的注射法为最佳组合,杀虫效果达90%,能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此法简便易行,在生产上可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