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阐述云南咖啡园、茶园套种白参菌的栽培技术要点,并对套种白参菌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普洱地区白参菌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引进白参菌母种的培养基配方、原种的培养基配方、栽培料配方筛选和栽培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麸皮综合培养基可作为白参菌的最佳母种培养基;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香菇菌糠和咖啡壳以及菜园土来进行白参菌的栽培是可行的;在参试的三种出菇方式中,以脱袋菌筒直接覆土栽培出菇效果最好,生物学转化率可达90.8%。  相似文献   

3.
《技术与市场》2002,(12):25-25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真菌生物工程室是研制多糖的生物技术中心,已具有20多年的多糖研究基础,积累了多糖工业化生产新技术的丰富经验,目前已开发了10多种新型微生物有效多糖、如白参菌多糖、虫草多糖、红曲多糖、双蘑多糖、姬松茸多糖、壳聚糖、白僵菌多糖、酵母多糖、猴头多糖、羊肚菌多糖、灵  相似文献   

4.
吉林东部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人参业,自从1989年滑坡以来,总的价格平均下降幅度约在60%以上。白参市场1991年价格有所上升,但很不稳定,红参市场仍处于相持阶段,一年的人参专营,使其产销形势略有暖和。从数量上看,成品参的数量1991年略高于1990年。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白参的比重加大了,红参除储备一部分外,投入市场的数量比1990年明显减少,市场价格有回升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初秋的野生菌王国,处处菌香满南华,美味溢九洲。野生菌一年一度迷人的丰收景象哟,吸引了无数国内外食客、商人……络绎不绝,纷至沓来。金秋一日,云南省林业文联组织了一批作家记者深入南华采风。一到目的地,作家记者们恨不得用尽自己的文学专长,把这里的秀美山川、风土人情、可喜变化、林改成果,野生菌、核桃、土豆、罗卜、烤烟等产业,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广度记录下来,为"野生菌王国"增光添彩。这日下午,一行人走进野生菌批发市场以及野生菌加工企业,把所看到的松茸、猪拱菌、虎掌菌、干巴菌、鸡、羊肚菌、青头菌、牛干菌、黄葱菌、核桃菌、老人头菌、鸡油菌、铜绿菌、奶浆菌、谷熟菌、辣子菌、香肉齿菌、红黄鹅膏菌、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6种白腐菌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及粗毛盖菌Funalia gallica、三色革裥菌Lenzites tricolor、冬拟多孔菌Polyporellus brumalis、偏肿拟栓菌Pseudotrametes gibbosa和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分解山杨材一定时间后的木质素含量,研究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生物降解机制。测定结果表明,按照木质素的减少百分率,这6种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的分解能力依次为血红密孔菌、偏肿拟栓菌、三色革裥菌、冬拟多孔菌、冬拟多孔菌、火木层孔菌;6种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及综纤维素的分解量X1、X2及分解时间Y这3个量之间存在多元回归关系;冬拟多孔菌是较多分解木质素、较少分解纤维素的木材白腐菌。  相似文献   

7.
中国储木及建筑木材腐朽菌(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生长在中国原木、建筑物(包括房屋、桥梁、涵洞、栅栏等木质结构材)、坑木、枕木、矿柱、电杆、薪材等上的腐朽菌107种.其中24种引起木材褐色腐朽,83种引起白色腐朽.褐色腐朽的种类主要发生在针叶树木材上,白色腐朽的种类在针叶树和阔叶树木材上都常见.在针叶树原木上常见的木材腐朽菌有黄薄孔菌、红缘拟层孔菌、深褐褶菌、硫磺绚孔菌、冷杉附毛孔菌.在阔叶树原木上常见的有紫褐多孢孔菌、黑管孔菌、一色齿毛菌、红贝俄氏孔菌、硬毛粗毛盖孔菌、皮生锐孔菌、淡黄木层孔菌、鲜红密孔菌、淡黄裂孔菌、毛栓孔菌、锗栓孔菌和云芝栓孔菌等.这些种类来自作者长期的采集、记载和鉴定,全部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8.
《湖南林业科技》2009,36(2):F0002-F0002
红汁乳菌(Lactarius Iividatus Berk.&Curt.)俗称枞菌、松菌、寒菌、雁鹅菌、重阳菌、铜锣菌、南风菌等,是与马尾松等松类树种共生的一种菌根性美味食用菌。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子实体中含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9.
中国储木及建筑木材腐朽菌( 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资料综合报道165种储木及建筑木材上的腐朽菌,其中担子菌133种,子囊菌32种;引起褐色腐朽的有28种,白色腐朽137种。详细记载了每种真菌的腐朽类型、寄主和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生长在原(储)木上的腐朽菌有三色拟迷孔菌、红缘拟层孔菌、毛盖采孔菌等8种;生长在枕木上的有褐褶菌Gloeophyllum spp.、囊孔菌Hirschioporus spp.、栓菌Trametes spp.、炭团菌Hypoxylon spp.等43种;生长在干燥环境下火烧木材上的有炭生褐褶菌、黑轮层炭壳等5种,潮湿环境下的有12种,其中裂褶菌、皱褶栓菌、黑轮层炭壳等能生长在栽培菇类的木段上,成为污染杂菌;生长在建筑木材上有5种,如皱褶栓菌、冷杉附毛菌、伏果圆炷菌(干朽菌,泪菌)等,其中伏果圆炷菌能生于各种木质物和建筑木材上,是危害最大的腐朽菌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杨黄(Phellinus vaninii Ljup.),又名杨树桑黄,分类学研究表明:广义上的"杨黄"包括生长在杨树上7种真菌,它们分属于担子菌门、担子菌纲,锈革孔菌目、锈革孔菌科的4个属中,分别是光核纤孔菌、团核纤孔菌、辐射纤孔菌、华木层孔菌、窄盖木层孔菌、瓦尼木层孔菌和肿红皮孔菌。  相似文献   

11.
辽宁李属等苗木边材腐朽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属(PrunusL )树木是辽宁省的重要绿化树种之一,是城市行道树和公园中常见的树种。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对李属苗木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但近年来辽宁省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中的李属苗木上发生了由裂褶菌(SchizophyllumcommuneFr:Fr )引起的严重边材腐朽病,如5年生京桃(PrunuspersicaSieb etZucc )苗木被害率就达88%,死亡率达35%,给当地苗木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立项开展了调查研究。在国外,美国曾报道裂褶菌有时造成多种林木边材腐朽,并造成受害树木溃疡,特别是造成苹果树属(MalusMill )、李属(PrunusL )、枫树属(AcerL )…  相似文献   

12.
常见腐朽菌对几种防腐剂耐药性和敏感性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岳  于文喜 《林业科技》1994,19(4):22-24
本研究描述了常见的4种腐朽菌对BBF、BCM、CCA防腐剂的耐药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CCA的杀菌效果最好。用琼脂扩散法,在50PPm的浓度下,除对裂褶菌起到抑制作用外,其它3种腐朽菌均被杀死。裂褶菌对3种防腐剂都有最大的耐药性,褶孔菌次之,而彩绒革盖菌、桦革褶菌最差。用防腐剂杀死以木块为底物的腐朽菌要比杀死以PDA为底物的腐朽菌难得多。  相似文献   

13.
刘巍  高国平  孙妍 《防护林科技》2007,(2):20-22,24
经过对整个东陵天柱山区域内的天柱山区、植物园区、校园的教学区3个区域内所有树木的广泛调查,共采集到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平伏刷革菌(Xylobolus annousum)、截头炭团菌(Hypoxylon annulatum)、香栓菌(Trametes suaveolens)、绒毛栓菌(Trametes pubesens)、科普锐齿菌(Oxydonderma applanatum)、裂口平伏菌(Poria versipora)等21种引起活立木腐朽病的病原菌;从分类学上来看,这21种病原菌属于真菌和细菌2大门类。真菌当中又可以分成担子菌和子囊菌2个亚门,其中担子菌涉及到伞菌目、非褶菌目、多孔菌目、木耳目8科15个属17种;子囊菌仅2目2科3属3种;细菌类仅1属1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东陵天柱山所有树木种类及立木腐朽发生情况的详细调查,结果显示:天柱山区域内乔、灌树种共有19科60多种,其中有11科32种被活立木腐朽菌寄生。引起活立木腐朽的病原菌共有21种,分属真菌和细菌2大类别,真菌是引起树木腐朽病的主要类群。腐朽菌主要发生在干、干基、干皮部、枝杈和枝部,引起白色、黑色和褐色3种类型腐朽。发病的主要品种为京桃、垂柳、家榆、刺槐和暴马丁香等。常见的腐朽菌多为绒毛栓菌、裂褶菌、科普锐齿菌、多年卧孔菌、平伏刷革菌和欧文氏细菌。  相似文献   

15.
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松树伐桩木腐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试了木腐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以及对马尾松木块和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除裂褶菌菌株外,其他菌株都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其中松材线虫在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5452、6600,粗皮侧耳菌株6221,虎掌菌菌株6320,茯苓菌株6284,灵芝菌株6501菌落上完全不能存活.对马尾松木块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0、W11、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茯苓菌株6284对马尾松木块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田间接种硫磺菌菌株6600、杂色云芝菌株6923、松生拟层孔菌菌株W11、茯苓菌株6284和粗皮侧耳菌株6221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70 d后,硫磺菌菌株6600和杂色云芝菌株6923表现出对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较强的分解能力,这2个菌株可作为今后利用木腐菌处理松材线虫病病死树伐桩的潜力菌株.  相似文献   

16.
笔者针对近几年地木耳人工培养的概况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地木耳人工培养现状,各种因素对地木耳生长的影响以及地木耳在食品、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开发前景.同时,总结出目前地木耳人工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议,旨在为今后规模化的培养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环境因子是生命活动的重要限制因子,对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具有明显的影响。对地木耳生长的环境和其分布区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木耳适宜生存于温度和湿度较高、通气性较差的微环境中,其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宜水渍;地木耳对土壤质地无特殊要求,适宜在中性至酸性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而对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则无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山西省管涔山地木耳(Nostoc commune Vaucher)的生物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地区地木耳的平均生物量为11.1 kg/hm2,平均含水量为69.4%.地木耳群落植物种类共有7科,11属,13种,同地木耳生长关系比较密切的植物为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和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 (willd.) Nov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