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对陕西省华州区秦岭南麓下岔工区和栗子沟工区天然次生林4个样方平均胸径、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等调查统计,划分相应林分类型。结果表明:1号样方共有69株树木,12个乔木树种,优势树种组为锐齿栎、华山松、油松,林分类型为栎类纯林;2号样方有90株树木,18个树种,优势树种为锐齿栎,林分类型为阔叶混交林;3号样方有12个树种,69株树木,优势树种为锐齿栎、华山松、油松,林分类型为阔叶混交林;4号样方有9个树种,91株树木,优势树种组为华山松、油松、锐齿栎,林分类型为针阔混交林。这3种不同的林分类型以千金榆、椴树、青皮椴、漆树、青麸杨等为伴生树种,与优势树种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秦岭林区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秦岭林区典型的松栎林带为例,采用临时样地、固定样地和解析木3套数据建立立地指数模型和立地形模型,比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差异,为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对样地直径分布进行SW正态性检验和株数积累分布曲线检验,论证天然次生林编制立地指数表的可行性;然后拟合优势树高生长方程,根据 R2和标准估计误差选择各树种导向曲线模型;依据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且趋于平缓、树高变异系数趋于平稳确定基准年龄和基准胸径;分别采用相对优势高法、标准差调整法和变动系数调整法形成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曲线簇,编制油松、华山松、锐齿栎和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运用卡方检验、落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树种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精度差异,采用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比较通用地位级表与立地指数表、立地形表评价立地质量偏差。【结果】各树种卡方检验值均小于卡方检验临界值,符合精度要求。油松和落叶松立地指数卡方检验平均值低于立地形,锐齿栎立地指数卡方检验平均值高于立地形,华山松立地指数与立地形卡方检验平均值差异较小。卡方检验、落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立地形适用于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而立地指数适用于人工林。与通用地位级表的比较表明,地位级评价立地质量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大于立地指数和立地形,地位级评价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误差显著大于立地指数。【结论】编制的油松、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华山松、锐齿栎立地形表满足立地质量评价精度要求,能够反映林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立地质量差异,可用于林区立地质量评价和森林经营管理。同时如何解决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中混交和异龄的特点、建立更具普遍性的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模型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森林经营模式对锐齿栎次生林林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经营模式评价是筛选有效经营技术和森林经营决策的基础,为了探讨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状态对不同森林经营模式的响应,为天然次生林经营提供有益方法,以小陇山林区地带性顶级群落状态特征为参照,从空间利用、树种多样性、建群种竞争势、林分组成4个方面采用遗传绝对距离和相对差异率法量化不同经营模式锐齿栎天然混交林与参照林分的状态差异。结果表明,按结构化森林经营模式进行经营的次生林,其林分状态与参照林分最为接近,其次是天然林采育择伐模式和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平均差异分别为0.141、0.183和0.197。结构化森林经营能使所经营的次生林更加接近自然,尤其在物种多样性和建群种竞争态势方面与地带性顶级群落状态特征差异最小,仅为0.047和0.069。  相似文献   

4.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研究小陇山3个类型锐齿栎天然林的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王安沟100多年未经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和响潭沟皆伐迹地上经近40年封山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均表现为异龄林的直径分布特征,但从q值来看,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直径分布较响潭沟次生林更加合理,白营西沟择伐林的直径分布虽然表现为小径木占的比重比较大,但各径阶间的变幅平缓,有明显人为干扰的痕迹;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和白营西沟次生林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489和0.487,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响潭沟次生林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20,其林木水平分布格局表现出轻微的团状分布,群落还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3个林分中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隔离程度最高,响潭沟次之,白营西沟最低,混交度分别为0.598,0.542和0.451;白桦、华山松在不同的林分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从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响潭沟次生林到白营西沟择伐林表现出大小比数依次降低的趋势,而锐齿栎、漆树等树种则在3个林分中所处的地位一致;人为干扰对白营西沟次生林的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多样性和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林分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直径分布、林层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标,对小陇山百花林场王安沟经营区锐齿栎天然林样地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十分丰富,树种多样性较高,群落中具有构成当地森林群落的主要树种,结构特征为复层异龄林;在水平结构方面群落中,林木个体分布的角尺度均值为0.489,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群落的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平均混交度为0.598,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的林木比例高达78.6%;群落中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林木个体的优势排列顺序为:白桦>湖北花楸>漆树>锐齿栎>三桠乌药>华山松>少脉椴>鹅耳枥>青榨槭>膀胱果;在垂直结构方面,群落的平均林层数为2.3层,垂直结构复杂,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6.
从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树种多样性、林分活力和干扰程度5个方面选择树种(组)株数组成、树种(组)断面积组成、径级结构、林木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顶极树种优势度、林层结构、树种多样性指数、树种均匀度指数、林分更新状况、林分蓄积量、林分郁闭度、枯立木状况及采伐强度和次数14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并以甘肃小陇山林区8类典型林分类型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各类林分自然度表现为:未受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0.839)>皆伐后天然恢复锐齿栎天然林(0.752)>择伐后自然恢复锐齿栎林(0.646)>带状割灌改造华山松林(0.546)>带状割灌改造油松林(0.484)>全面割灌改造华山松林(0.483)>全面割灌改造油松林(0.459)>全面割灌改造日本落叶松林(0.317).  相似文献   

7.
昆明市华山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刘江华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2):106-108,119
利用不同林龄的华山松人工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等调查数据,采用群落构成指数等因子构建评价模型,对昆明市华山松人工林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华山松人工林的健康指数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是51 a华山松林的健康指数仍远小于天然次生林.  相似文献   

8.
林分直径结构反映了各径级林木的株数分布。通过对陕西省华州区秦岭南麓天然次生松栎混交林典型林分设置的4个样地进行每木调查,采用Meyer方程对样地林木以及林分主要树种锐齿栎、油松、华山松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并结合Liocourt提出的q值比率。结果表明:样地总体林木株数按径阶分布呈倒J状,相邻径阶株数比q值为1.422,锐齿栎相邻径阶株数比q值为1.441,油松相邻径阶株数比q值为1.206,华山松直径分布呈近似截尾正态分布。林分林木直径结构总体合理,作为林分主要树种的锐齿栎、油松具有异龄林林木径阶结构特征,而华山松具有同龄林林木径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定样地和样方法调查了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3个实施不同经营措施的锐齿栎天然林林分特征和物种组成,运用4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调查林分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锐齿天然林的灌木层相对于其乔木层和草本物种组成丰富,多样性高;长期封育后的锐齿栎天然林群落在3种天然林类型中物种组成最丰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值在3个林分中最高;近自然技术单株经营后的锐齿栎天然林各层次的物种组成相对较少,多样性较低,但其林分中保留的乔木树种个体较大;结构优化抚育后的锐齿栎天然林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介于二者之间.抚育经营措施对林分的影响与抚育经营强度密切相关,适当的抚育经营强度能够促进林分多样性提高,否则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火地塘锐齿栎林群落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地塘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腹地,锐齿栎林是该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通过对本区锐齿栎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报道了组成该群落的植物种类183种,隶属于60科,131属,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群落区系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表明: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该群落区系是奠基在秦岭古老植物区系的基础上,通过种间竞争,群落演替形成的;锐齿栎本身不是一个古老的类群,其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上新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样方调查,对深圳市龙岗区生态风景林中的未改造低效林、天然次生林及3种改造林分(林下套种林、皆伐林、疏伐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改造措施对林分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林分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林下套种林>皆伐林=天然林>疏伐林>未改造林;经过3种方式改造后林分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皆高于未改造低效林和天然次生林,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以林下套种林最高,其次是皆伐林,Simpson指数以皆伐林最高,林下套种林次之;改造后林分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改造林,其中皆伐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次生林.综合比较疏伐、皆伐和林下套种3种改造方式对生态风景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疏伐是较适宜本地区生态风景林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天然林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然林的概念,世界天然林资源状况及分布,天然林保护的迫切性、保护措施及天然林管理与育林的新近发展,作了较系统的阐述.对天然林保护的现状,天然林减少状况及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天然林保护的三个发展趋势:扩大被保护森林,对生产性天然林进行可持续经营(包括制定标准与指标,法规及森林产品证书制等),改变木材供应的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13.
闽北山地杉木纯林和杉阔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省建瓯市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及3种杉阔混交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林下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值均大于草本层,除杉木×鹅掌楸混交林外,其他2种混交林草本层的优势度指数值大于灌木层,均匀度指数则是灌木层大于草本层;混交林林下植物种类较少,优势种明显,且分布不均;4种多样性测度指标在不同混交林中差异不大,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差异亦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改进闽北山地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培育和经营管理、实现杉木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3年安化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2017年林地变更调查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软件,分析安化县天然林景观格局特征,对安化县天然林空间格局与动态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化县天然林主要是由竹林和阔叶林组成,占安化县天然林总面积的80%以上;从天然林整体变化情况来看,2013—2017年安化县天然林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各森林类型斑块密度、景观类型比略有变化,天然林景观整体变化不大,景观维持平衡稳定;天然林景观在空间分布趋于聚集分布,连接状况趋于更佳,天然林斑块的形状趋于更规则、更复杂,景观格局趋于更好。  相似文献   

15.
天然林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因库。文章在总结汉源县天然林资源保护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森林管护、商品林采伐、公益林投资标准和经果林发展占用林地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黄竹天然竹林资源现状和保护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竹在我国生长于热带北缘湿热地区,在澜沧江中下游河谷地区形成大面积的天然林分,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天然热带性大型丛生竹林。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天然黄竹林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和天然林保护范围,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科学的规划,近年来天然黄竹林群落和以黄竹林为基础的植被环境破坏严重,亟需对其资源进行保护研究。本文对黄竹的资源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黄竹种质资源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春文 《林业调查规划》2013,38(3):78-80,87
武定县有林地面积15.65万hm^2中91.9%为天然起源的异龄林和针阔混交林,如何经营好这部分森林一直是全县林业发展的瓶颈。德国近自然森林持续经营示范项目在武定县13个自然村实施,以其独到的理念、管理模式和运作方法,缓解了异龄林和针阔混交林的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永久森林和人类的双赢。文章阐述了项目村开展活动的内容、步骤和工作方法,总结了实践成效,分析了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Taking the communities of the sample sites in Aershan of Inner Mongolia as an investigation object, the indices affecting plant diversity were studied.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ree different forest types (natural forests, plantations and regenerated forests after fire). Results show that 95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19 families and 50 genera were identified in total. Of these species, nine were arbors, six were shrubs and the other 80 were herbs. We found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different layers in three forest types. Natural forests had the largest importance value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species, followed by plantations and regenerated forests after fire. Plantations and natural forests had a similar change in richness indices. The largest value of richness indices was obtained in natural forests, while the lowest value was in regenerated forests after fire. Three diversity indices (Simpson’s, Shannon-Wiener and Pielou’s indices) indicate a similar trend in all sample plots. With an increase in elevation, values of diversity indices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In different forest types, similarity between natural forests was largest, whil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regenerated forests and plantations was lowest.  相似文献   

19.
2种火烧强度对大兴安岭偃松落叶松林粗木质残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比较了大兴安岭地区的偃松落叶松原始林和2种不同火烧程度森林类型(轻度火烧林、重度火烧林)之间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原始林、轻度火烧林、重度火烧林的CWD蓄积分别为59.92m3/hm2,199.77m3/hm2,217.73m3/hm2,原始林和火烧林之间CWD材积之间有差异,而2种火烧林之间没有差异,说明火灾干扰改变了偃松落叶松林的CWD的组成结构,但是不同的火烧程度对森林CWD的影响程度差不多。原始林和重度火烧林CWD径级大部分为2~20cm,其中立枯木、倒木和伐桩分别占各自总蓄积量的34%,64%,2%和94%,5%,1%,轻度火烧林CWD大部分径级2~10cm,其中立枯木、倒木和伐桩分别占总蓄积量的47%,50%,3%,由此可看出3种不同林型的CWD都集中在小径级的立枯木和倒木中,即小径级的立枯木和倒木是3种林分CWD的主要来源。火烧后偃松落叶松林的蓄积量增加明显,因此可认为火烧可以增加森林CWD的输入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经营现状及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现有的天然次生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参与意见,即增强资源与环境意识;实和行森林分类经营;利用天然林环境优势,发展多种经营;停止皆伐,栽针保阔;采取长轮伐期作业,培育大径材;进行封山育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