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的稳定性,向TiO_2载体中引入Ba制备成SO_4~(2-)/Ba-TiO_2复合固体超强酸,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程序升温吸附氨脱附(NH3-TPD)等表征方法对其比表面积、晶相、硫质量分数、酸强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a与TiO_2间会形成Ba Ti O3相,导致SO_4~(2-)/Ba-TiO_2固体超强酸的孔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坍塌;另外,FT-IR分析结果显示,在SO_4~(2-)/Ba-TiO_2固体超强酸中出现新的SO基团振动,说明形成了新的酸中心结构;而NH3-TPD结果表明,引入Ba并没有改变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和酸量。乙酸-正丁醇酯化反应结果显示,在103℃、酸醇摩尔比1∶1、催化剂用量0.5 g条件下,SO_4~(2-)/Ba-TiO_2的正丁醇转化率略低于SO_4~(2-)/TiO_2;但经过水预处理后,SO_4~(2-)/Ba-TiO_2呈现较高的正丁醇转化率,说明引入Ba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固体超强酸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固体超强酸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硫是植物体内必需的元素.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部从土壤吸收硫酸盐,经转化利用形成蛋白质,氨基酸和辅酶A.不同植物种的叶片中总流量都是恒定的,这反映出植物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一种生理特性.而通过叶片气体交换进入植物体内的气态SO_2,只有很少部分再转化利用,98%转换成硫酸盐累积于植物叶细胞内,因此,分析植物叶内的硫含量,并找出其与大气SO_2浓度的相关系数及叶片硫的累积规律,就可用于大气SO_2污染监测和评价工作,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本文拟以成都市主要行道树二球悬铃木(Platnus acerifolia)叶片含硫量的测定,对成都市大气So_2污染现状进行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3.
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又称檀、白檀,属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是我国一种特有的用材树种。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黄檀属(Dalbergia Linn.f.)的植物在全世界约有120种,分布于热带地。我国约25种,产西南部至东南部。国外对该属的细胞学研究不多,仅18种有染色体计数~([1-4])。据笔者所查,未见有关染色体组型的报道。Goldblatt,P(1981)认为Pohill所定义的黄檀族(Dalbergiea)在细胞学上是相当一致的,除Centrolobium(n=9)属外,其n全为10~([3])。  相似文献   

4.
<正>红角鸮(Otus scopus)属鸮形目鸱鸮科,小型猛禽,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是鼠类、森林害虫的天敌,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红角鸮迁徙研究的报道很少~([1-2]),李重和等(1991)~([3])通过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猛禽迁徙研究,确认猛禽迁徙与天气关系十分密切。李湘涛(2004)~([4])认为猛禽迁徙受气候影响十分严重,尤其是对于秋季南迁的猛禽。  相似文献   

5.
木材主要由纤维组成~(**)。在针叶树材中占整个木材体积的90~95%~([9]),阔叶树材占50—80%~([9])。纤维胞壁的层次结构对木材的性质和工业加工、利用有很大影响。纤维胞壁是由构造和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许多层次组成,常包括初生壁(P)、次生壁(S)和相邻两细胞间的胞间质。初生壁微纤丝排列无定向。次生壁是胞壁主要部分,含大量纤维素,具强度向异性。它分为外(S_1)、中(S_2)及内(S_3)三层;其中S_2层最厚,约占全壁厚度70%以上,是构成胞壁的主体。微纤丝环绕细胞轴呈螺旋状排列。微纤丝(或纤丝)角是指S_2层中微纤丝和细胞轴之间所构成的角度~([4,8,14])。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业园区废水,分别采用不同浓度(0.1%、0.2%、0.3%、0.4%、0.5%、0.6%、0.8%、1%)的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以及钙矾石沉淀处理技术对工业园区废水进行了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SO_4~(2-)。研究结果表明:当CaO和Ca(OH)_2投加量为1%时,SO_4~(2-)去除率分别为28.2%和11.8%,处理效果较差;采用钙矾石沉淀法,当n(Al ~(3+))∶n(SO_4~(2-))=0.60时,废水中SO_4~(2-)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处理效果较好。采用硫自养脱氮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硝态氮,研究了废水中不同硫酸盐浓度(SO_4~(2-)浓度分别为0mg/L、2000mg/L、4000mg/L、6000mg/L和8000mg/L)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中的SO_4~(2-)对硫自养脱氮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当废水中SO_4~2浓度分别为0、4000mg/L、8000mg/L时反应2h,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6%、54.4%、36.8%。此研究结果对工业园废水中硫酸盐与硝态氮的去除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重金属毒害及其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植物重金属毒害及其抗性方面的研究。分析了重金属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影响植物激素、碳水化合物等的形成等生化过程;并从植物根际环境、重金属的排斥、形成类-金属硫蛋白和植物络合素以及抗氧化系统形成等方面进行了抗性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于2015年12月15~21日选取泉州市区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利用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_(2.5)进行了为期6d的滤膜样品手工采样,应用微量电子天平分析PM_(2.5)质量和离子色谱检测了9种阴阳离子组分含量。对比分析得出:PM_(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_4~(2-)、Cl~-、NH_4~+,三者约占总离子质量分数的75%,NH_4~+/SO_4~(2-)平均比值接近0.5,显示硫酸铵是细颗粒中硫酸盐的主要存在形式,NO_3~-/SO_4~(2-)浓度比均小于0.16,反映了该市主要以煤烟型的固定污染源为主的大气污染特征,其次为海盐粒子、生物质燃烧、土壤和建筑尘等。  相似文献   

9.
正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隶属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dea竹蝗亚科Ceracrinae, 别名竹蝗,属东洋区特有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及临近国家和地区~([1-2])。在我国,该害虫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多个南方竹子种植区,是长江以南地区严重危害竹林的重要害虫,常因其危害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3-5])。据报道,  相似文献   

10.
正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et Zucc.)为樟科润楠属常绿乔木,高可达30m,胸径达1m以上,叶革质,互生,常集生枝顶,冬芽饱满为混合芽,萌发后长出枝叶和花序,是集景观绿化、用材和生态环境保护于一体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1])。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红楠不合理的开采和对其适生环境的严重破坏已使其逐渐成为渐危树种~([2])。目前针对红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及其分布、资源培育和森林经营、园林景观和药用价值利用等方面~([3-7]),近年来对其育苗技术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8-12]),但是由于红楠幼苗主根明显发达,侧根和须根少,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红楠多年切根育苗试验进行总结,探讨其芽苗切根育苗技术,为今后培育优质红楠苗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蒙古栎是重要的森林植物,其叶常常被松栎柱锈菌(Cronartium quercuum)侵染。真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是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真菌的多样性往往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密切联系~([1-3])。本研究通过对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的分离、培养,确定真菌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群,以期为蒙古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松瘤锈病的发病规律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使用离子色谱仪对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F~-、Cl~-、NO_2~-、NO_3~-、SO_4~(2-))的曲线、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离子色谱法对这5种离子的测定是否达到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木材工业的发展,脲醛树脂胶在人造板中的用量日益增长。如何快速、准确测定胶液中的固体含量,对生产和使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反映出合成树脂缩聚反应的质量、生产得率情况,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可控制胶液的浓度。目前测定固体含量的方法,虽然都是采用电热烘干法,但是烘温和烘时各国都不一致。如美国用105±1℃烘1小时~([1]),苏联用105±1℃烘2小时~([2]),日本用105±1.5℃烘3小时~([3])。我国有的用100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沙棘叶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中国沙棘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沙棘Hippophae rhanmoides L-叶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β-谷甾醇(β-sitosterol,I),2α-OH-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Ⅱ),L-2-0-CH3-肌醇(L-2-0-methyl-inositol,Ⅲ).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中国沙棘叶中分离得到,2α-OH-熊果酸,L-2-0-CH3-肌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泡桐属木材的性质和用途的研究(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物理性质 1.密度木材密度因树种不同其差别很大。国产蚬木Burretiodendron hsienmu Chun etHow(气干密度1.13克/厘米~3,下同)~([5])比引种国外的轻木Ochroma lagopus Sw.(0.24)相差近5倍。泡桐属的树种全是国产最轻的木材树种(0.26~0.33)(表7)。密度通常是表明木材物理和强度性质的可靠指标,研究泡桐树种的木材密度,即可对泡桐材的物理和强度性质作出适当评价。  相似文献   

16.
系统比较欧美杨107杨抗大气SO<,2>污染的无性系和普通欧美杨107杨在抗氧化体系差异,以及它们在生长和气体交换方面对SO<,2>熏气的反应.抗硫无性系表现出显著更强的抗SO<,2>能力.在SO<,2>熏气条件下,抗硫无性系维持较强的光合速率和高存活率.在12 mg·m<'-3>SO<,2>浓度下,普通107杨无性系下降了56%,而抗硫无性系的光合速率仅下降了13%.抗硫无性系比普通107杨无性系的SOD活性高出16%,GSH含量高出24%.和普通107杨相比,抗硫无性系气孔明显更大,但气孔密度变小;抗硫无性系叶片的角质层更厚实.结果表明:抗硫无性系中高的SOD活性和GSH含量对减轻SO<,2>的毒害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侧柏不同部分精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江苏徐州林场侧柏叶、木材、树皮和果壳等进行水蒸汽法蒸油,所得精油分别用气-质联用仪定性分析和毛细管色谱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侧柏叶精油和果壳精油主要化学成分相似,有α-蒎烯、Δ~3-蒈烯、柏木脑等20多种单萜和倍半萜化合物,α-蒎烯是主成分,占全油的40%;侧柏木材精油主要含罗汉柏烯和柏木脑,分别占全油的45%和21%。侧柏树皮精油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尚含约7%的α-侧柏烯和10%的β-水芹烯,主成分是α-蒎烯,Δ~3-蒈烯和罗汉柏烯分别占全油的14%,16%和13%。侧柏木材精油的品质冠于其余3种精油。侧柏精油化学成分同其它种柏木精油化学成分差别很大。因此,在植物分类上侧柏应属于侧柏(Platycladus[Biota])属,不应属于崖柏(Thuja)的亚属。  相似文献   

18.
综合统计分析了水源地的水化学特征,运用Piper三线图、Schoeller图、Gibbs图、离子关系图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主要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地下水总体呈弱碱性;主要阳离子为Ca~(2+)和Mg~(2+),阴离子为HCO_(3-)和SO_4~(2-);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Na型;岩石风化及水岩作用是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地下水中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碳酸岩矿物的风化和水岩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植物支付水分以换取二氧化碳的进入,并且通过对气孔开度的调节,可以使这种“交换”达到“少失水、多收气(CO_2)”的状态,这是植物的一种功能上的适应。因此,研究植物的气孔状况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且愈来愈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将α-蒎烯选择性氧化制备马鞭草烯酮,对羰基进行肟化和分离,再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得到40个新型(Z)-/(E)-马鞭草烯酮肟醚(4a~4t,包括20对Z/E异构体),采用~1H NMR、~(13)C NMR、FT-IR、UV-vis和ESI-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50 mg/L下,目标化合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E)-4r(R=2,6-Cl)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为77.8%,化合物(E)-4s(R=2,6-F)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为72.7%,化合物(E)-4n(R=p-CN)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率为70.8%,(Z)-/(E)-异构体对一些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显示一定差异。建立了(E)-马鞭草烯酮肟醚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活性的CoMFA模型(r~2=0.992,q~2=0.507),进行3D-QSAR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设计具有潜在高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