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苎麻冬闲地套作莴笋、大麦,使麻园总产值比未套作的分别提高66.97%和18.49%,比冬套青菜增值52.37%和8.13%。与麻园冬闲地利用相应的种植形式是实行苎麻宽窄行,以97:43cm的行比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田仁伸 《中国麻作》1997,19(4):43-44
苎麻冬闲地套作莴笋,大科,使麻园总产值比未套作的分别提高66.97%和18.49%,比冬套青菜增值52.37%和8.13%。与麻园冬闲地利用相应的种植形式是实行苎麻宽窄行,以97:43cm的行比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成龄苎麻地套种早春马铃薯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苎麻种植的综合效益,在及时收获三麻后,利用三麻与头麻的冬闲时间,在成龄苎麻地套种早春马铃薯,进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探索,提高麻园综合利用率.本文对苎麻地套种早春马铃薯的播期、种植品种、密度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徐勋元 《江西棉花》2007,29(1):36-37
瑞昌市苎麻生产的发展面积由1991年的470hm2至现在2200hm2,累计新增苎麻面积1730hm2.苎麻是多年生的宿根作物,栽下去在麻园里一"住"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原来栽苎麻,一般要头年栽麻二年受益.现在瑞昌发展的新麻园当年就有好收成.2006年瑞昌市1600hm2新麻园,当年平均收麻600kg/hm2以上,最高的达879kg/hm2.现将新麻园当年受益的经验和主要技术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新建麻园同一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对比试验及跟踪观测结果分析表明苎麻采取合理密植,每公顷栽植基本苗12万株,再配套综合农艺技术措施,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可比稀植麻园提前一年以上进入盛产期,第三年纤维产量就达3000kg/hm2,比稀植麻园增产40%,第五年达4500kg/hm2,仍比稀植麻园增产26.7%.  相似文献   

6.
我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进行了20多年苎麻科学试验,使苎麻产量不断提高。我队苎麻单产每年在300斤以上,我在生产实践中的体会主要有如下六点: 一、因地制宜,建立高产麻园  相似文献   

7.
沅江是"中国苎麻之乡",苎麻种植面积常年在2万公顷左右,年产原麻5万余吨.近年来,该市麻园衰败现象严重,一般减产20%-30%.分析其败蔸的原因,主要有渍湿的危害;化肥、除草剂施用过量或不当;栽培管理粗放,很少冬培和施用土杂肥;病虫害逐渐加重等.其败蔸防治的措施为选择适宜麻园,搞好麻园基本建设;合理施用化肥和除草剂,减轻化学危害;加强麻园管理,采取冬季培土,覆盖稻草等措施;选配最佳农药品种,加强麻园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8.
苎麻是一种多年生宿根型草本植物,有计划的实行麻园更新改造,可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苎麻单位面积产量,推广普及新品种三重效益。选择一种快速无性繁殖的方法,结合土地轮作与当年育苗、当年移栽、当年受益等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苎麻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苎麻冬培就是冬季在麻园进行培育管理。苎麻是多年生作物,尽管冬季地上部分枯萎,但地下部分的麻蔸并没有休眠,仍在进行孕芽壮蔸等生命活动。冬培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延长苎麻宿根年代,为苎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苎麻产量和品质,探讨锰、锌微肥对苎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我们于1987年全年三季麻在我省三种土壤母质上进行了试验,初步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南县点为芦竹青,壮龄麻园。桃江和路口点均为黄壳早,二龄麻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