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产三黄鸡群有可能发生传染性囊病蔡桂清,陈永霖桂平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537200近几年来,我市鸡群发生传染性囊病多在1-2个月龄,特别在30日龄前后的幼鸡常发生。1994年我们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化验室在诊断过程中,发现了四群本地三黄鸡,在140-160...  相似文献   

2.
1986~1987年间,鸡传染性囊病首次在浙江省温岭县城北区流行,来势凶猛,病情急剧,症状明显。全区的鸡发病率达70%以上,病鸡群发病率达80~90%,死亡率在11.7~55%之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87年底至1989年上半年,由于做好了免疫预防工作,此病已消声匿迹。1989年年底,又发现一专业户的鸡群发生此病。现将几年来对数万羽传染性囊病病鸡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于3~6周龄的鸡,而本文所述为开产鸡发生此病,临诊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间歇性腹泻、震颤和极度虚弱;剖检变化以脱水,肌肉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亦称甘波罗病(Gumboro disease)。此病于1962年首次发现。目前该病在中东地区广泛流行,多见于4至6周龄的幼鸡,死亡率平均为10—15%。有些鸡群,尤其是蛋用鸡群还可以在9—11周龄时爆发此病。患IBD 的鸡,临诊症状主要有水样或带粘液性下痢,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继而伴有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简称IBD),又称为甘保罗病或金宝路病(Gum-boro disease),是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又是一种免疫抑制病。近年来此病在我国大流行,广东的鸡场几乎都发生过此病,损失惨重。 1.流行情况此病主要见于鸡,常好发于21~35天龄的小鸡,但16周龄前法氏囊功能仍存在时,都有可能感染。当鸡场或鸡舍一旦被此病毒污染,此病常反复发生。鸡群感染率100%;死亡率可高达40%,但一般为5~15%。 2.病状突然发病,尖峰式死亡曲线及鸡群  相似文献   

6.
1992年8月至1993年3月,我县几个鸡场已开产的蛋鸡群发生以顽固性水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诊断为鸡传染性囊病。传染性囊病是雏鸡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迄今,本病几乎席卷了世界所有养鸡国家,但未见成鸡感染发病的报道。现将情况报道如下。临诊症状几乎全群鸡腹泻,排水样稀粪,发出似“卜叽、卜叽”打水枪声,肛门周围沾满污粪。  相似文献   

7.
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及曲霉菌病都是以呼吸困难、气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鸡病,本文就这几种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简述如下。1慢性呼吸道病1.1病原鸡败血霉形体。1.2流行病学鸡和火鸡对本病有易感性,4~8周龄鸡和火鸡最易感,纯种鸡比杂种鸡易感。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可经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传播。病原体可通过病鸡咳嗽、喷嚏的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传播,被霉形体污染的饮水、饲料、用具也能使本病由一个鸡群传至另一个鸡群;垂直传播可使本病在鸡群中连续不断的发生。1.3症…  相似文献   

8.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传染性滑膜炎、传染性滑液囊炎,是由滑膜支原体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主要表现出关节肿大,滑液囊、胸部皮下和腱鞘发炎等症状。该病高发时段为3周龄~7周龄,2周龄之后鸡的呼吸道问题多与其有关。多数鸡群存在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笔者对青年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和诊断过程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养殖者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末,鸡法氏囊病(IBD)的爆发,给养鸡生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有称为“禽肾病”、也有称“甘保罗病”。“囊病”等由于重视免疫接种,发病率得以控制,近几年随着病毒的漂移,标准株的突变,血清Ⅰ型的亚型变异株不断出现,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由侵害幼鸡、青年鸡转向成年鸡,使开产鸡发生免疫抑制,出现产蛋率低,死亡率高的特征。本文以口子鸡厂开产蛋鸡群发生法氏囊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近年来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此病发生的报道。特别是在许多大型养鸡场发生此病,造成了严重损失.我场自1992年7月份爆发IBD,采取了自制传染性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和调整法氏囊免疫程序成功地控制了此病的流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情况: 我场自7月30日开始在43日龄的鸡群中爆发一种以胸、腿部肌肉条纹状出血,法氏囊红肿且充满多量粘液的疾病,经湖南农学院传染病教研室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后历经育雏、育成9批鸡群相继发生此病,流行时间持续40多天,  相似文献   

11.
<正>鸡传染性滑膜囊炎又名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或称滑液囊霉形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关节滑膜和腔鞘膜,引起关节肿大,滑膜囊炎、胶鞘炎和亚临床上呼吸道感染。本病病死率不高,但该病可通过经蛋传染(垂直传染)和接触传染(水平传播),鸡群一旦感染很难清除,若鸡群感染此病,很容易发生混合感染,使病情加剧,病死率升高,对养鸡业危害较大。近几年来,蛋鸡的传染性滑膜炎时有发生,呈逐年  相似文献   

12.
清热解毒汤治鸡传染性囊病严蔡林福建省永安市畜牧兽医站徐其昌福建省三明市畜牧兽医站鸡传染性囊病(IBD),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3—6周龄雏鸡,但近几年7—20日龄雏鸡也时有发生,病鸡死亡率一般为8─30%,高的可达50%以上,目前...  相似文献   

13.
减蛋综合症是由一种腺病毒引起的禽病,可感染鸡、鸭、鹅等,但只对鸡有致病性,尤其是产褐壳蛋的鸡最易感染。近年来,此病各地均有发生,而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这种病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容易被广大养鸡者忽视,但常常导致蛋鸡产蛋大幅下降,给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传播途径:这种病毒既能通过种蛋垂直传给下一代,也能通过与病鸡接触而横向传播。在给鸡防疫时,一针多注可能成为这种传播途径的主要方式。 2.症状:此病发生没有季节性,鸡群通常在25~26周龄时发病,在此之前,此病呈隐性感染。感染鸡群突出表现在产蛋率…  相似文献   

14.
谈鸡传染性囊法氏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鸡传染性囊法氏病的几个问题彭万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州510640)鸡传染性囊病(IBD)自1962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以来,已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该病发病率高,传播快。因为该病毒的主要靶器官是体液免疫发生中枢─—法氏囊,因而导致发病鸡免疫抑...  相似文献   

15.
一、危害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本病主要侵害1~4周龄雏鸡,死亡率一般在25%左右,但幼雏受侵害时死亡率有时可高达75~90%,尤其是由肾病变型引起的,死亡率大于由其它型毒株引起的.6周龄以上鸡受侵害时虽死亡率不高,但生长受阻和饲料报酬下降,输卵管受到病毒侵害者则进入产蛋期仍不能产蛋。产蛋鸡群受害的主要损失是产蛋量下降50%左右以及蛋质量下降(产异常蛋),甚至长期停产。此病的高度传染性使它成为未接种疫苗鸡群的一个常在威胁.为预防此病,养鸡者每年要支出一笔费用.对肉鸡来说,此病或其活毒疫苗可能是鸡败血霉形体感染暴发的一个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囊病(IBD)是由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引起,主要侵害2~15周龄的鸡,3~6周龄雏鸡受害最为严重。主要特征为腹泻、寒颤和法氏囊肿大或出血。贵阳市郊应郎村养鸡专业户吴某,饲养雏鸡1200只,生长发育良好。但当养至40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10天内共计死亡雏鸡231只,死亡率达1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末,鸡法氏囊病(IBD)的爆发,给养鸡生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有称为"禽肾病"、也有称"甘保罗病".‘囊病"等由于重视免疫接种,发病率得以控制,近几年随着病毒的漂移,标准株的突变,血清Ⅰ型的亚型变异株不断出现,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由侵害幼鸡、青年鸡转向成年鸡,使开产鸡发生免疫抑制,出现产蛋率低,死亡率高的特征.本文以口子鸡厂开产蛋鸡群发生法氏囊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囊病(IBD)主要发生在雏鸡或有成鸡,开产蛋鸡一般很少发生。今年五月,某鸡场156日龄开产蛋鸡发生了以拉白色稀便,法氏囊肿大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是IBD,现报告如下:且发病增次该鸡场自繁自养伊莎捣蛋鸡2000只,饲养一直很好,各种疾病都进行了预防,到130日龄,开始产蛋,至155日龄时,产蛋率已达12%,156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整个鸡群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上升缓但,病鸡不愈,缩颈,闭目嗜题,头颈部羽毛逆立,畏寒,排白色或黄白色稀便,污染肛门周围羽毛,个别病鸡开始死亡。2清理变化剖检病死鸡发现法氏囊肿大,切开…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叫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破坏鸡法氏囊(中枢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使鸡的免疫机能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受到抑制。突出特点是主要爆发于3~6周龄鸡群。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高,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某公司于1998年3月17日引进一批AA父母代向种鸡。1周龄后,鸡群内病鸡增多,死亡率增加,病鸡以拉白色稀粪和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经确诊,本批肉种鸡流行的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通过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配以自制的中药添加剂,很快控制住了死亡。因日龄较小,虽然种鸡自身损失不大,但考虑到以后的生产性能,我们对该批鸡进行了愈后跟踪观察和评估。现将诊治及跟踪观察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及临诊症状本批鸡发病时为1周龄,病程历时15天。鸡群最初表现病鸡增多,死亡率增加。病鸡咳嗽、甩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