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长环境下,高校在进行人才教育时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并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党建工作中,提升基层党员的创业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意义,对如何融入进行了有关策略提出。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高职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此,要多途径渲染创业精神,使创业意识培养融入职业素养培养;遴选培育大学生创业优质项目,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内培外引,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内外并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为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提供保障;建立健全创业的保障措施,推动创业实践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与置换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潜能的有效途径。以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与置换的制度和模式为主线,设计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与置换的"X+2+X"模式,并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中加以实践,结果表明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的认定与置换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和创业训练与实践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越来越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想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从教育、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核心,以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以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和实施创业项目为载体,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自身的特点,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以学术带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又不同于高职高专以技能带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就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整体呈现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起步晚、发展急,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认识误区。在厘清创新创业教育认识误区基础上,明确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坚持全面推进原则、专业融合原则、服务学生原则,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内涵式发展、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探索构建进阶循环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抓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最有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的成功因素,提出了创新创业路径。结合多年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获奖项目"智慧农机"的实践经验,从创新创业需求出发,提出了以高校为主体、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型领导为目标的"融内联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规模与质量。随着国家提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战略规划,这就更需要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也是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之一。而设置农科专业的地方性高校,也应立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使命。研究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现代农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不断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最终解决地方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协调与适应。不断加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教育手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其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因此高校应加快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融合路径,合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能力是国家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高校社团,尤其是专业学习型社团,具有很大优势。此类社团在夯实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拓展专业能力素质,塑造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加强专业学习型社团指导和管理,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建设高校创业园是高校深化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效支撑。本文针对当前高 校创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创业园功能区的设计以及管理模式,以期高校的创业园能 够成为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竞赛、培训等为一体的大学生综合创新实践基地,切实提高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具体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 践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拓展思政教学平台,进而形成创新 创业校园文化,助力思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该文基于农林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客观需求,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训练计划及其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其运行保障措施。实践证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建设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制约了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要通过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强化政策落实,优化环境,切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高校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 堂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以森保专业“森林虫害调查与标本采集制作技 术”课程为例,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设计了集案例教学、专家讲座、林业 昆虫技能大赛和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业,是将创新思维结合创业行为的创业实践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体现个人奋斗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诠释。以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从多角度分析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创业不仅关乎个人生存与价值实现,更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 建发展。本文首先对“双创”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背景进行分析,然后论述大学生就业创业面 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路径进行探新。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主体的作用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相关文献梳理,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确定为六个主体:学生、学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和社会。各主体必须选择行之有效的路径且相互间协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界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中国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逐渐提 高,创新已经占据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伴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 题引起了社会高度重视,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已然 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心。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方法 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有利于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飞跃,更加体现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同时也对探索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具 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