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航空护林作为保护森林的重要手段,担负着繁重的任务,并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优势。近15年中,仅通用航空就先后派出10种机型、计46架飞机,到西南林区承担航空护林任务,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卓越的成绩。1西南航空护林现状西南航空护林总站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一个服务于西南林区的专业森林消防机构。为了加强西南林区的防火、扑火能力,1995、1997年国家又将西南森林防火协调、卫星林火监测的任务下达给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目前,总站下属成都、西昌、百色、思茅、保山、丽江六个航空护林站和道孚直…  相似文献   

2.
一、西南航空护林工作已开始步入正轨,作用越来越突出 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建于1961年,由于历史原因,曾关闭了十年,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为林业部直属航空护林机构,1995年和1997年原林业部又先后决定赋予西南航空护林总站、西南森林防火协调中心以及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的任务.十多年来,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在西南地区森林防火、灭火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做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陈云君 《中国林业》2009,(18):26-27
西南航空护林总站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司局级事业单位,于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一支服务于西南林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业务上由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归口管理。为了加强西南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1995年成立西南森林防火协调中心,1997年建立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2000年又在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建立西南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中心,与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实行一套人马四块牌子,承担西南森林航空消防、西南森林防火协调、西南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以及南方十省(区)卫星林火监测等四项职能,  相似文献   

4.
一、西南航空护林工作已开始步入正轨,作用越来越突出 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建于1961年,由于历史原因,曾关闭了十年,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为林业部直属航空护林机构,1995年和1997年原林业部又先后决定赋予西南航空护林总站、西南森林防火协调中心以及卫  相似文献   

5.
一、西南航空护林工作已开始步入正轨,作用越来越突出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建于1961年,由于历史原因,曾关闭了十年,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为林业部直属航空护林机构,1995年和1997年原林业部又先后决定赋予西南航空护林总站、西南森林防火协调中心以及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的任务。十多年来,西南航空护林总站在西南地区森林防火、灭火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做出较大贡献。一是初步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航护体系。在积极做好总站建设的同时,恢复了百色航站,又新建了成都、西昌、思茅、保山、丽江等五个航站和道手直升机加…  相似文献   

6.
西南林区飞机灭火的实践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宏 《云南林业》2000,21(1):7-8
西南林区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由于海拔高、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西南林区的森林防火难度很大。国家对西南林区森林保护非常重视,早在1961年,就成立了西南航空护林机构,即现在的西南航空护林总站。西南航空护林总站经过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航护业务已经从单一的巡逻报警发展到航空与航天遥感立体林火监测相结合,并重点发展航空直接灭火;灭火手段也由单一的机降灭火发展为机降、索降、吊桶洒水灭火多种灭火手段并举。航空护林在森林防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降灭火 机降灭火就是用直升机作运载工具,在火场附近寻找一着…  相似文献   

7.
总结过去十年经验 加快航护事业发展──庆祝西南航空护林总站思茅站建站暨开航十周年吴卫红(西南总站思茅航站)为了进“步推动航空护林事业的发展,总结航空护林工作经验,加大航空护林宣传力度,10月26日,林业部《森林防火》杂志社、云南省护林指挥部、西南航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异常,森林火灾呈上升趋势。据统计, 1998年我国共发生森林火灾4 455起,比1997年增加80.7%。所以,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降低火灾次数和受害面积,对保护我国现有森林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航空护林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手段,是一项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事业。多年来,西南航空护林在西南林区森林防火、灭火中起到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后,西南林区的航空护林必须走采用综合灭火技术的路子。 航空护林综合灭火技术是指把目前成功运用的3种灭火技术,即机…  相似文献   

9.
航空护林,这一项先进技术在我国己成为森林防火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南森林保护上的推广应用中,一代又一代航空护林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终于形成了集航空巡逻、航空直接灭人、卫星林火监测.西南森林防火协调和物资储备为一体的森林防火体系,锻炼和培养出了一只西南森林防人尖兵队伍.在近年来的西南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了其他森林防人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和赞誉.为西南林区的主态建设和森林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下面仅仅只是西南航空护林建设和发展中的儿个镜头 ①2001年春,云南省持续高温…  相似文献   

10.
发展西南森林航空消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西南航空护林总站用科技支撑森林航空消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指出了当前西南森林航空消防现状不能满足森林防火需求,提出了发展西南森林航空消防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2.
杭州问茶 田园湖山风韵长 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到杭州,就立即走访浙江作家协会主席叶文玲先生,谈起杭州茶事,她回忆起西湖南山路国际茶人村品茶诗会的情景。在茶席中她兴致勃勃,出上联云:生生所好,相期于茶;古籍出版社王翼奇先生对出一联,岁岁为文,独言以纸;戴盟先生对曰:句句求新,记志以笔;诗会副会长张学理先生云:字字堪珍,最惜是墨;次日,王翼奇先生又打电话给叶文玲先生,另加两联,其一:款款之情,尽抒诸笔,其二:娓娓而谈,不绝如缕。杭州茶事诗意雅致如是。  相似文献   

13.
14.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影响防风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结构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为研究区,调查现有防风林带的距离防风效果,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冠层疏通度、冠下疏通度、林带宽度、栽植密度、林带与风向夹角、林带高和平均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与距离带缘5倍树高处的风速降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防风林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主导因子为冠下疏透度、林带与风向的夹角和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林学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林学会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至 2 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人等共 3 0人。受四川省林学会理事长曹正其厅长的委托 ,副理事长、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冬生教授出席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由学会秘书长张江陵高级工程师主持。四川农业大学为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作了周详的安排。会议收到论文 1 9篇 ,有 1 5位专家发了言。大家围绕建…  相似文献   

17.
我们需不需要建更多的水坝?近年来,反对和拥护的争论一再交锋。 2003年10月25日,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62位科学、文化艺术、新闻、民间环保界人士联名呼吁:“请保留最后的生态河——怒江!”这个呼吁缘于副会长郁钧剑的一段发言。  相似文献   

18.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加强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的意义与作用作了充分论述,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年来湖南林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工作情况,总结了成绩,结合重点工程项目阐述了主要的示范推广模式,湖南省林科院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指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意义、内容、途径进行了论述,指出“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应当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和河流五个子系统内容,采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工程治理战略,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发展无公害农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依靠科技和法制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