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基肥和蘖肥纯N量比例变化对寒地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时,基、蘖肥比例3:3施法分蘖多、颖花多、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产量高,效果最好。基施1200kg/667m^2有机肥,增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超级稻天优3618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天优36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穗肥比例为7∶3、6∶4、5∶5的处理产量较高,比10∶0、9∶1、8∶2处理增产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穗数增加、成穗率和收获指数高、籽粒饱满。因此,适当增加穗肥施用比例,有利于超级稻产量的增加,考虑到中期施肥安全性问题,7∶3是超级稻天优3618比较适宜基蘖肥与穗肥比例。  相似文献   

3.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淮稻11号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了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7∶3或6∶4时,2个品种穗粒结构协调性好;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最终成穗率达70%以上,并能增加中后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最终实产明显高于其他比例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金优2155为材料,设置双季早稻氮肥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简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的处理产量最高,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处理对不同类型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比例(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对穗重型品种绥粳4号和穗数型品种垦鉴稻6号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穗重型品种在纯氮用量为150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时产量最高,达8 750.2 kg/hm2;穗数型品种在纯氮用量为128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时产量最高,达9 083.3 kg/hm2;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改善稻米品质,特别是蒸煮食味品质,本试验条件下纯氮用量为128 kg/hm2时大米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2014年在浦城县莲塘镇中稻区开展氮肥精确定量施肥试验,通过对氮肥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施肥方法的生育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浦城县中稻区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N素基蘖与穗肥不同比例对水稻群体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东风、西安两地大区试验,探讨了N素基蘖与穗肥不同比例对水稻群体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素基蘖与穗肥比为25∶3∶的GN处理,在N-n叶龄期够苗后,高峰苗得到较好控制,获得高成穗率;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分别为708.9、743.4 kg/667 m2,两处理的产量也最高,分别为759.7、805.9 kg/667 m2;基蘖肥所占比例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分蘖率,对叶龄影响不大,但过重施用基蘖肥,无效分蘖多,高效叶面积率和有效叶面积率降低,而适量增加穗肥,有利于提高高效叶面积率和有效叶面积率。  相似文献   

8.
李伟海  赖清云  金军 《中国稻米》2015,(1):52-55,59
以2012年常州市水稻苗情哨田块的多点苗情监测数据为样本,分析归纳了种植方式、栽插丛数、播栽期、肥料运筹等因素对机插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稻较直播稻更高产,减穗增粒特征明显。机插稻获得高产的适宜栽插丛数为1.8万丛/667 m2,适宜移栽秧龄为15~20 d,氮肥运筹中基蘖肥与穗肥适宜比例为6∶4,基蘖肥中基肥与分蘖肥适宜比例为3∶7,分蘖肥最适施用时间为移栽后第2叶龄和第3叶龄。提高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是提高机插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插秧不同时期氮肥配施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超级杂交稻组合Y两优1号为材料,研究机插秧氮素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施用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固定的情况下,氮素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Y两优1号机插秧的生育期影响不大;适当增加穗肥施用比例,能提高分蘖成穗率,从而增加有效穗数,以及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实现水稻高产;氮肥的合理施用也有利于提高氮素的农学利用率;Y两优1号机插秧的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以6:4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处理对绥粳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绥粳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提高绥粳4号的产量,以施氮量162 kg/hm2、基蘖肥和穗粒肥比例为8∶2时产量最高;增施氮肥可提高绥粳4号的加工品质,但食味品质降低;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时绥粳4号的加工品质最好,比例为10∶0时食味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1.
王典 《北方水稻》2005,(3):43-44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绿营高”活性生态肥及高氮科邦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用15%“绿营高”活性生态肥作基肥,667m2比对照增产水稻33.3kg,增加经济效益70.32元。用40%高氮科邦肥作基肥,比对照增产水稻46.7kg,增加经济效益91.71元。加经济效益91.71元。  相似文献   

12.
以6个生育期不同的晚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品种对不同氮肥运筹比例的响应。结果表明,早熟品种在基蘖肥∶穗肥为7∶3时的产量高于6∶4时的产量,而中、迟熟品种中既有在7∶3时表现为产量较高的品种,也有在6∶4时表现为产量较高的品种。而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不同生育期晚稻品种间的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与品种熟期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研究了基肥、蘖肥、穗肥、粒肥的不同配比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比对水稻分蘖、成穗率、株高、干物质积累、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并在不同品种上表现不一致,耐肥高产品种当穗粒肥比例达到总氮量的40%时有利于高产的形成,而基蘖肥比例达到总氮量的70%时更适合优质水稻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4.
鄂杂棉23肥效及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汉平原地区对抗虫杂交棉鄂杂棉23进行效应函数法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后有利于促进该品种的个体发育,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氮和钾是控制该品种产量的首要因子,磷次之.在江汉平原,该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氮277.6kg/hm2、磷71.7kg/hm2、钾225kg/hm2,最经济施肥量为氮208.5kg/hm2、磷66.2kg/hm2、钾152.6kg/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肥料的需求量不同,并且肥料在土壤中会逐渐降解,肥料在土壤中存在的时间越长降解越多。所以合理搭配肥料用量和安排施用时间是水稻施肥的重点,以最小的肥料投入获得最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本试验在同等纯氮施用量的处理中以处理3的施肥方式为最佳:基肥尿素3 kg/667 m2,一次蘖肥施用硫酸铵4 kg/667 m2、尿素2 kg/667 m2,二次蘖肥2 kg/667 m2,穗肥3 kg/667 m2。此种施肥方式水稻长势情况、各项产量构成因素表现非常均衡,所取得的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增施有机肥和钼肥对连作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钼肥可以明显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和根瘤的形成,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性状。增施钼肥花生单株根瘤数增加4.8~9.5个,侧枝长和单株有效分枝数分别增加1.4~10.3cm、1.2~2.5条,产量提高6.3%~22.3%,植株钼积累量提高1.72~2.69倍。增施有机肥花生产量提高8.2%~15.0%,蛋白质和粗脂肪分别增加13.2%~27.9%和10.3%~20.4%,但不同有机肥间效果差异不显著。本试验最佳组合为:每公顷施饼肥1200 kg+钼肥播种。   相似文献   

17.
旱地油用亚麻优化施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5年多点氮磷肥料田间试验,对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半干旱区旱地油用亚麻合理施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根据基础产量进行土壤肥力分级的氮磷肥料效应回归模式及最佳施肥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年度降水量与肥料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度降水量是影响产量和施肥肥效的主要因素,是确定旱地施肥配方的重要依据。为此,提出了以基础产量划分土壤肥力等级,同时考虑年度降水量的旱地油用亚麻氮磷肥料推荐施肥量,为无灌溉旱作地区油用亚麻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中稻品种天优3301为材料,设置施用氮肥4种不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处理,研究其对中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中稻天优3301产量影响较大。在施纯N11kg/667m2中等肥力条件下,最优施用方式是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2.5∶4.5∶3。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移栽后施用绿欣有机复合肥40kg/667m2,植株分蘖早、分蘖多,后期表现好,纹枯病比施红中复合肥的少;增加有效穗数30穗/667m2,增产50kg/667m2。在施用中避免与种子、肥料直接接触;在避光通风、干燥处存放,严禁与粮食、饲料混存混运;建议扩大示范,加快推广。  相似文献   

20.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为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于2018年和 2019年在山东省沂南县设置减氮配施钙肥试验,选用品种龙花5号为试材,探明氮钙运筹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肥 料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量相较,减氮25%和35%处理降低了花生的主茎高、叶面积指数、净光合 速率、百果重、百仁重和产量,但对出米率无显著影响。氮肥不变的前提下,增施钙肥可促进花生主茎高的生长,增 加花生叶面积指数、SPAD、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氮钙运筹情况下,减氮25%配施300 kg∙hm-2 钙肥处理的净光合速 率、叶面积指数、产量、肥料贡献率最高。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得出,2018年减氮25%配施311.15 kg∙hm-2 钙肥时花生 产量最高,2019年减氮25%配施304.99 kg∙hm-2钙肥时花生产量最高。本试验为花生均衡施肥、高产、稳产提供理 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