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1978-2007年河南省审定的87个棉花品种区试资料为材料,研究了河南省棉花品种产量和产量性状(株铃数、铃重和衣分)遗传改良的成效。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品种产量性状改良成效显著。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的年均增长量分别为18.877 3 kg/hm2、5.267 1 kg/hm2和6.823 9 kg/hm2。其中,籽棉产量年均增长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量性状对皮棉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是株铃数>衣分>铃重。  相似文献   

2.
棉花新品种锦科杂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棉花新品种锦科杂1号的产量潜力及其构成因素,确定其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利用锦科杂1号2006、2007年连续2a全国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春棉品种区试(C组)及2008年参加全国杂交春棉生产试验的资料,对其栽培密度、产量及产量因素性状进行了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4个产量构成因素对皮棉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密度(0.806 0)>单铃质量(0.640 7)>株铃(0.640 3)>衣分(0.310 4);基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回归方程模拟,导出不同皮棉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的指标值,结果显示,皮棉产量从1 300kg/hm2增至2 000kg/hm2,每增产皮棉100kg/hm2,需增加密度429株/hm2、株铃0.25个、单铃质量0.16g、衣分0.45%。其高产栽培应在本试验平均密度(45 000株/hm2左右)的基础上,以力争株铃16~18个、稳定单铃质量(6.2~6.5g)、确保衣分(43%~45%)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2006年和2007年参加河南省春播棉品种区域试验的15个棉花品种为试材,对其植株性状(株高、果枝始节和果枝台数)、产量因素性状(单株铃数、单位面积总铃数、铃重、籽指、衣分、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上半部长度、整齐度、麦克隆值、比强度、伸长率、反射率、黄度、纺纱均匀性指数)的17个数量性状为研究对象,各棉花品种的指标数据均取其2 a参试结果的平均值,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多项式回归及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棉花高产育种的数量性状选育模式参数。结果表明:皮棉产量≥1500 kg/hm2的棉花选育模式参数为株高97.67~99.60 cm、果枝始节6.48~6.89节、果枝台数13.68~13.97台、株铃19.08~19.27个、铃重6.14~6.18 g、衣分39.23%~39.51%,产量期望可达到2 196 kg/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确定北疆棉花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以新陆早33为供试棉花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9.0、13.5、18.0、22.5、27.0、31.5万株/hm2)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棉花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延后;种植密度与棉花株高、叶片数、果枝数、蕾数、铃数、铃重、衣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棉花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曲线,花铃期棉花干物质积累最快;密度为22.5万株/hm2处理棉花的铃重、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结论]北疆早熟棉花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冀南地区不同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鲁棉研28为试材,在冀南地区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棉花株高、单株铃数、单铃重呈下降趋势,伏前桃比例增加而伏桃比例降低,单位面积铃数、皮棉产量先增加后降低;8.7万株/hm2时皮棉产量达到最大值,但在5.1万株/hm2到10.5万株/hm2之间皮棉产量差异不显著;密度对衣分和纤维品质影响不大;多雨年份,不同密度棉花株高、单铃重、衣分和皮棉产量均高于干旱年份,低密度成铃率高而高密度成铃率低。  相似文献   

6.
高产棉花植株形态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选育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南省2006、2007年16个春棉区试品种资料中的植株、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二次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仿真因素取值频率分析得出:皮棉产量≥1 500 kg/hm2的性状选育模式参数为:株高100.7~103.4 cm、果枝始节6.9~7.2节、果枝数11.5~15.6台、株铃数18.95~20.26个,铃重6.10~6.36 g、衣分42.16%~42.67%。在上述条件下,皮棉产量可望达到1 635.35 kg/hm2。  相似文献   

7.
利用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棉乡368品种在2006—2007年河南省短季棉区试及2009年生产试验中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密度、株铃、铃重的最终效应均极显著,其中密度为负效应,而衣分、子指的效应不显著。实现高产,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力争株铃、确保铃重为主攻方向。各品质因素性状对纺纱指数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最终效应(绝对值)依次为:比强度>2.5%跨长>整齐度>伸长率(负)>麦克隆值(负)。足见纤维品质的长、细、强度及整齐度对提高纺纱指数至关重要。模拟高产结构指标参数为:密度5.170万~5.304万株/hm2,株铃9.24~9.65个,铃重5.16~5.31 g,衣分39.27%~39.71%,期望产量1 437.33~1 461.38 kg/hm2。  相似文献   

8.
冀中棉区棉花适宜种植密度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冀中地区适宜的棉花群体结构,在密度1.5万~10.5万株/hm2范围内设置6个水平,调查了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在冀中棉区多雨年份和精细整枝条件下,棉花高产优质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9万~8.7万株/hm2。  相似文献   

9.
以转双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429为试验材料,在棉花播种前施过磷酸钙360 kg/hm2和氯化钾180 kg/hm2做底肥,试验设尿素施用量0(CK)、210、300、390和480 kg/hm2计5个处理,尿素施肥方法为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在最佳种植密度42 000株/hm2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探索实现杂交棉高产的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施氮量≤300 kg/hm2时,增施氮肥对提高棉花株高和果枝数效果明显;施氮量≤390 kg/hm2时,增施氮肥对提高单株铃数、总铃数、单铃重、衣分和产量效果明显。邯杂429高产的经济施氮量为390 kg/hm2,该施肥条件下,杂交棉农艺性状好,产量(4 454.4 kg/hm2)和衣分(37.7%)高,且避免了氮肥浪费。  相似文献   

10.
崔秀珍  常俊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277-1278,1280
方差分析表明:15个半合子Bt基因抗虫棉杂交种皮棉产量间差异极显著,株铃数、衣分、铃重在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显著性大小为:铃数>衣分>铃重;相关分析表明:铃数和衣分对皮棉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铃重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株铃数是影响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衣分,而铃重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陆地型长绒棉新种质F2代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地型长绒棉亲本98301与高产亲本石远321杂交,对F2分离群体Len(2.5%跨长)、Un(纤维整齐度)、Str(束纤维拉力,g/tex)和Mic(麦克隆值)4个纤维品质性状及单株籽棉产量(霜前)、单株皮棉产量(霜前)、衣分、单株铃数(霜前收获铃数)、单铃重、籽指、青铃率7个产量性状间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Un与Str和Mic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Un与Len为显著负相关;Len与Str为极显著正相关;Str与Mic为负相关。Un与籽棉产量、皮棉产量、衣分和单株铃数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Len与籽指、单铃重和青铃率间为正相关,而与衣分间为负相关;Str与籽指和青铃率之间为显著正相关;Mie与单株铃数和籽指间为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与皮棉产量有正向直接作用的性状是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指。4个纤维品质性状中以Mic与皮棉产量间的负向直接作用最为重要,Str对皮棉产量直接作用为正值,它通过单株铃数、单铃重及Mic对产量的间接作用均为正值;Len通过单铃重和铃数对皮棉产量的正向间接作用有利于实现育种目标,而Len通过衣分对皮棉产量的负向间接作用在后代选择时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Bt基因抗虫棉主要经济性状相关性及对产量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t基因抗虫棉几个主要经济性状间及各个性状对皮棉产量在表型、遗传、环境三个方面的相关性。霜前皮棉与皮棉产量在表型和遗传方面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铃数、衣分、铃重与皮棉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生育期则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霜前皮棉与生育期在遗传和表型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株铃数、衣分对皮棉产量在表型和遗传上直接作用最大;生育期对皮棉产量有直接负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绒陆地棉与常规品种杂交F_1代主要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绒陆地棉品系与黄淮棉区推广常规品种杂交F1代的绒长、马克隆值、比强度、株高、铃重、铃数、子指、衣分、皮棉产量共9个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铃数是影响高品质棉花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子指则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单铃重对产量影响较小;中长绒材料在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和纤维细度同时达到育种目标要求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朱建东  王伟  李哲  崔秀珍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190-2193
对29个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常规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简单相关、偏相关、遗传相关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铃数、单铃重、表分是影响皮棉产量的三要素,其中株铃数最为重要.陆地棉产量性状受环境变异系数影响较大,皮棉产量易受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育种中一定要协调好株铃数、单铃重与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应重视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陆地棉根部性状及植株主要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伏前桃、铃重和主根重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衣分率、主根长度、株高、果枝数、侧根重、总根重、秋桃数、伏桃数与皮棉产量呈正相关,其中衣分率与之正相关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对皮棉产量可直接选择的性状有主根长度、主根重、总根重、伏前桃、株高、铃重和秋桃数。其余性状不能直接选择皮棉产量。在所研究的11个性状中,可对皮棉产量直接选择且最有效的是主根长度,其次是株高、伏前桃及总根重。对皮棉产量间接选择效果最好的是衣分率。  相似文献   

16.
陆地棉皮棉产量与植株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研究了棉花皮棉产是与其植株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衣分等12个性状与皮棉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子棉产量和经济系数与之极显著相关,衣分与之显著相关;伏前桃等5个性状与之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皮棉产量可直接选择的性状有衣分、株高、伏前桃、果枝数、侧根重、总秆重、总根重、秋桃、伏桃和果枝重;不能直接选择的性状有棉产量、经济系数、主茎重、主根长度、单铃重、主根重和10月10日前收获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率。在  相似文献   

17.
提高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从而提高总产量是发展棉花生产的主要途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外乎从推广高产品种和采用适合各品种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栽培措施入手。产量是一个综合性状,它是由若干个较为简单的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性状各有其独立的遗传系统,又有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构成棉花产量的性状或组成因素,国内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