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6个桉树无性系和1个对照品种(巨桉实生苗)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个桉树无性系和1个对照品种在本区生长均表现良好,不同桉树无性系之间、各无性系与对照之间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量差异性显著,只是2年生时生长量差异性更大,6年生时生长量差异性变小;适宜本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巨尾桉GU9,其次为尾巨桉DH32-29、尾巨桉DH33-27,在6年生时这3个无性系的单株材积量分别达到0.249875 m3、0.189 312 m3、0.188 103 m3,其种植经济效益显著优于其它无性系和对照实生苗。  相似文献   

2.
为选择出适合在川南地区造林的桉树无性系,对17个桉树新无性系在川南地区的宜宾市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 SC-GU2、SC-GU1和 GR-6三个无性系生长表现好,4年生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均高于对照 DH32-29,其中单株材积分别比 DH32-29高出9.51%、4.53%和4.94%;其次是 G5,在川南地区也生长较好,生长量仅次于 DH32-29。4个桉树无性系 SC-GU2、SC-GU1、GR-6、G5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均均极显著高于5个赤桉无性系(H1,、H2,、H3、 H4和 H10),年均胸径、树高、蓄积分别达3 cm、4 m、31.72 m3·hm-2以上,表现了速生丰产的特性,可作为下一批优良桉树无性系在川南地区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1个桉树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中第一、二年桉树无性系幼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在区组和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1年生时树高和材积表现最好的3个桉树无性系是DH33-26、DH201-2和GL9,胸径是DH33-26、GL9和DH201-2;2年生时树高表现最好的3个无性系是DH33-26、DH32-29和DH201-2,胸径和材积是DH33-26、DH32-29和EC53。  相似文献   

4.
以13个桉树(Euca;yptus spp.)无性系在桂西地区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测定1年生、2年生和3年生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研究结果表明:历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显著;生长性状重复力为0.27(D_1)~0.70(H_3)。同林龄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呈极显著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1年生胸径和各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遗传相关。初步选出在桂西地区较有潜力的无性系4号、11号和2号,为当地无性系中试提供了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gdis)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及材性相关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试的25个无性系中,单株材积大于总体平均值的无性系有11个,其中生长表现最好的是无性系DH33-27,15年生时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枝下高分别为25.0 cm、32.8 m、0.7722 m3、20.1 m;形质性状最好的是无性系DH32-28;外部木材密度指标值最小的无性系是DH15-3,纤维纹理倾角最小的无性系是DH33-20.单株材积与胸径、树高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15个桉树(Eucalyptus spp.)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调查2.5、3.5、4.5年生无性系试验林的胸径和树高,研究其生长性状。结果表明,历年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根据4.5年生的生长量分析,基于Q型聚类初步筛选出6号、8号和14号等3个优良无性系,它们的生长量均达到甚至高于对照的生长量。本研究可为该地区无性系进一步选育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种10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在桉树采伐迹地上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连续2年的观测,2年生时,参试无性系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的家系重复力为0.781、0.515、0.631;根据生长状况,抗性分析、多重比较及指数选择确定二代林更新的4个桉树优良无性系为DH201、DH32-29、广林9、DH32-22,入选家系2年生单株平均材积为0.0195m3,是10个家系总平均材积的133.73%,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到21.03%;为桉树二代更新多家系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桉树人工林亟需发展补充更多优良无性系,对22个桉树无性系进行生长和遗传分析,以选出遗传稳定、生长优良的无性系,增加桉树人工林品种多样性,降低大规模病虫害的风险,确保林业的稳定发展。【方法】利用Excel软件计算无性系单株材积,通过SAS软件对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估算其方差分量和重复力等遗传参数。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对2.5年生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结果】无性系的总体生长情况生长较好,2.5年生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7.7 m、11.8 cm和9.96×10-2 m~3;生长性状在各个林龄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明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对各无性系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大于对照的无性系分别有2个、2个和3个。无性系遗传分析表明各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均较高,在86.30%到93.90%之间。以2.5年生的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初选出2个优良无性系H12和P6,其中无性系H12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大于对照无性系,且单株材积达到显著水平,无性系P6的胸径和单株材积显著大于对照无性系,而树高与对照无性系无显著差异。【结论】无性系间的生长差异显著,并且受遗传效应和固定环境效应控制较强,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初步筛选出H12和P6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对12个尾叶桉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差异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75.24%~94.32%,单株重复力为43.18%~80.57%。冠幅的重复力最小,材积最大。5.5年生时共有4个无性系生长量超过总体家系平均值,生长最优的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达0.1684m^3,是最差无性系的253.78%,是平均值的58.38%,比最优对照U6无性系高79.33%。应用主成分分类方法,将无性系分成6类。速生型无性系较慢生型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高出30.40%、57、74%和221.64%,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广东省西江林业局6年生的9个桉树优良无性系进行生长调查,结果表明:单株材积、胸径、树高等生长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有6个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优于对照,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现最好的无性系为广林4号,其次为DH3327,其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对照的325.4%,323.6%,是总体均值的153.0%,152.2%。运用标准差法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广林4号和DH3327两个无性系入选,入选率为22.2%。  相似文献   

11.
对桂北全州县咸水镇种植的尾赤桉、尾巨桉等6个速生桉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寒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速生桉无性系间生长差异显著,以无性系3(尾巨桉)、5(尾巨桉)、6(尾赤桉)3个无性系号生长最好,1号(柳窿桉)无性系生长最差。冻害是检验速生桉无性系能否适应的关键指标,所种植的速生桉无性系受冻严重,在冰雪袭击下所有试验树木均被全部压断,部分树木还被冻死而不能萌芽。类似全州县成水镇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尾巨桉、尾叶桉、柳窿桉等速生桉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桉树无性系栽培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宏振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45-47,52
通过对参试的赤桉(闽桉9号)、尾巨桉(DH32-29)和巨桉(G5)3个无性系的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特别是耐寒性)的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价,初步掌握赤桉(闽桉9号)、尾巨桉(DH32-29)和巨桉(G5)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明确在福州市不同区域的种植范围:赤桉(闽桉9号)适宜福州市山区县海拔500 m以下的山地有选择栽培;尾巨桉(DH32-29)速生,适宜福州市沿海海拔300 m以下的山地栽培;巨桉速生性、适应性和耐寒性较强,可作为福州市桉树短工林基地建设的主栽树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桉树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个桉树无性系在3个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桉树无性系在本区表现良好,不同桉树无性系间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为尾赤桉201-2,其次为尾巨桉3229和尾圆桉184-1;海拔在300 m以下的适宜种尾赤桉201-2、尾圆桉184-1、尾巨桉3229等,海拔在300~460 m的适合种尾赤桉201-2和巨桉。  相似文献   

14.
韶关市6个桉树无性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参试的尾巨桉(DH.33.27、DH.33.29、广林9号)、尾赤桉(201号、201.2号)和尾叶桉(U6)6个桉树无性系早期人工林的生长量和抗逆性进行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20个月生林分平均胸径6.30~7.72cm,平均树高为5.87~9.18m,都表现出速生特性。6个无性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尾赤桉和尾巨桉5个无性系间树高生长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尾叶桉U6和尾巨桉DH.33.29耐寒性较差,尾赤桉系列幼龄林存在易风倒现象。尾巨桉系列(DH-33-27、广林9号)速生性、适应性较强,可作为目前韶关市桉树人工林建设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桉树无性系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对比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桉树无性系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无性系为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而尾叶桉U6生长较差;从效益分析来看,采用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造林比尾叶桉U6造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桉树无性系在桂南地区生长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对广西钦州地区5年生的5个桉树无性系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在树高、胸径、蓄积量生长方面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广林韦赤桉(Eucalyptus wetarensis×E.camaldulensis)3号和广林柳窿桉(E saligna×E.exserta)9号蓄积量占有较大的优势;无性系生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两种1年生桉树无性系(巨细桉DH201-2与尾巨桉DH32-29)6种林分密度(1250株.hm-2、1667株.hm-2、2500株.hm-2、5000株.hm-2、6667株.hm-2、10000株.hm-2)进行生长量、根系和风害的调查,并分析林分密度、生长量和根系与抗风性相关性,结果表明:DH201-2以林分密度1667株.hm-2的生长量最大,而DH32-29胸径和冠幅以1667株.hm-2最大、树高以5000株.hm-2的最高;两个无性系间各个密度生长量差异显著;DH201-2以密度2500株.hm-2的抗风性最好,DH32-296个密度的抗风性均较差;相同林分密度下DH201-2根总数与根直径在0~2cm的根数显著比DH32-29多,DH32-29冠幅显著比DH201-2大,因此DH201-2易断干,而DH32-29易倒伏;相同林分密度下DH201-2比DH32-29抗风性强。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东部地区桉树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岛东部进行的桉树11个树种79个种源试验,5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来自印度尼西亚Mt.mandiri的尾叶桉12895种源是所有参试树种/种源中表现最好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为13.82m、12.54cm和128.34m3。同一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也极显著,最佳种源的每公顷材积与最差种源相比,尾叶桉为8.46:1,细叶桉5.86:1,赤桉5.32:1和巨桉3.04:1。细叶桉、赤桉和巨桉种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与原产地纬度显著负相关,尾叶桉种源与原产地海拔高极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了适合海南岛东部地区生长的树种和种源。  相似文献   

19.
对6年生的13个桉树无性系试验林的生长性状、生长特性和11个无性系的材性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广林4的平均胸径最大而广林9的平均树高最高,分别达到13.4 cm和20.5 m,单株材积以广林4、广林9、DH32-22、LH5和EC34为前5位,即尾巨桉和尾细桉生长量较大;广林4、U7和广林9的Pilodyn值较大,均大于13 mm,EC34、LH1和LH5居中均大于12 mm,证实Pilodyn值与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Pilodyn值与木材生长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木材密度越大则材积越小;无性系间生长应变值无显著性差异,DH201-2应变值最大(1523);弹性模量与木材密度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Pilodyn值越大弹性模量越小;11个桉树无性系的实木利用价值排名顺序为:广林4>广林9>DH32-22>LH5>EC34>LH1>M1>DH201-2>UC184-1>柳桉1>SH7。  相似文献   

20.
吴庆全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86-88,92
采用穴施和撒施2种施肥方式对福建省平和国强国有林场当年种植的尾巨桉无性系DH32-29进行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量的磷酸二铵加钾肥在造林初期进行撒施,能更好地促进幼树期桉树的生长,其树高、胸径、节间长分别比传统的穴施法提高了30.3%、34.8%、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