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调查地区:云南省红河州对象:红河州农科所农技推广服务部周成价格行情:市场分析:当地主要种植香蕉、菠萝、石榴、苹果等经济作物。因农副产品价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化肥需求量减少。当地化肥以销售四川、贵州、湖北地区生产的肥料为主,经销商选择外地肥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肥料品质好,对农作物生产有积极作用。农民对于外地肥料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2.
冷凉山区西葫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高海拔冷凉山区经济作物主要是以烤烟为主,由于烤烟多年连作,导致病害日趋严重;此外,受地理、水资源条件等限制,造成其它经济作物发展缓慢,农民经济来源单一。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增加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在冷凉山区进行西葫芦品种比较试验,选择适应高海拔冷凉山区种植的高产、抗病的西葫芦品种,为高海拔冷凉山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葫芦病毒病又称花叶病,是葫芦科蔬菜的一个重要病害。据近几年调查,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保护地栽培均有发生,一般露地发病率为50%~60%,高者90%~100%,病情指数为9~15,发病后一般减产10%~15%,重者造成3~4成的减产。而大棚西葫芦发病率在3%左右,在葫芦科蔬菜中以西葫芦发病最严重。  相似文献   

4.
秋季西葫芦优良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葫芦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但不耐高温,栽培形式以春露地及春拱棚为主。秋季栽培由于结果期之前在高温高湿季节,植株易徒长,不利于雌花形成,而且如果栽培管理不当,易感染病毒病和白粉病等病害,造成产量降低和商品性下降。针对秋季西葫芦栽培环境条件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提高向日葵种植科技含量完善向日葵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向日葵作为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2003年种植面积达22万hm2,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占全国向日葵总播种面积17.3%;总产3.55亿kg,占全国向日葵总产(19.9亿kg)的17.8%。由于向日葵的现金回报率较高,已成为我市第一大宗农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3.6%,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也是当地主要农产品加工企业(炒货企业和食用油加工企业)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6.
白粉病是近年西葫芦栽培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率常在30%~l00%之间,对产量有明显影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此病可对多种瓜类作物造成危害。本文通过几种无公害农药对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效比较试验,得出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对该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可达71.03%。  相似文献   

7.
大棚西瓜苗期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西葫芦作砧木嫁接西瓜可以有效地减轻枯萎病的发生,是我市西瓜的主要栽培模式.由于育苗期在大棚内进行,温度高、湿度大、光照不足,造成了多种苗期病害的发生,据调查,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等,发病株率在5%~20%左右,严重的可达到30%以上,甚至造成死苗,为搞好苗期病害的防治,我们对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西葫芦主要病害症状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护地西葫芦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西葫芦主要病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就西葫芦主要病害危害症状,发病原因以及应掌握不同栽培环境条件下,根据病害的发病规律及发病特点,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即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加强肥水管理等,综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无公害综合防治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秋冬茬西葫芦栽培的几个关键环节近几年各地棚室西葫芦栽培很普遍,但主要以冬春茬为主,很少秋冬茬栽培。在怀来县通过近两年的栽培试验,发现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西葫芦产量和效益也很好,但需把握好以下八个关键技术环节。一、必须做好种子处理通过对西葫芦种子...  相似文献   

10.
西葫芦性喜温暖,不耐高温,常规栽培以春季为主.近几年来,逐渐发展了日光温室越冬栽培和大、中拱棚早春提前栽培.秋季栽培一般夏季播种,苗期和生长的前、中期均在高温季节,不易坐果,极易感染病毒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瓜秧易早衰而死亡,造成严重减产且品质差.通过不同品种、密度和播期等试验,我们探索总结出了无公害秋季西葫芦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敏侠  陈永顺  高敏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1):277-278,280
西葫芦适合于各种形式的设施栽培,北方地区以早春设施栽培为主.主要栽培形式有日光温室早春栽培和大棚早春栽培。西葫芦早春设施栽培上市早、生长期长,产量高.效益好。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西葫芦近年生产发展很快,尤其是保护地栽培.但西葫芦的病害发生比露地栽培重,以灰霉病为害最重,产量损失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西葫芦适合于各种形式的设施栽培,北方地区以早春设施栽培为主,主要栽培形式有日光温室早春栽培和大棚早春栽培。西葫芦早春设施栽培上市早、生长期长,产量高,效益好,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食用向日葵(下面简称为"食葵")是吕梁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在该市发展很快,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左右。但由于种植多以地方品种为主,种子混杂退化严重;栽培管理落后、耕作粗放,更缺乏病虫害防治技术,常常广种薄收,亩产仍徘徊在100 kg左右,甚至更低。我们科研人员经多年的试验示范及生产实践,摸索出一整套关于食葵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为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15.
西葫芦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葫芦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各种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产量和经济效益。介绍了西葫芦病毒病、细菌性叶枯病、白粉病、灰霉病和软腐病等几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辽宁日本栗的产销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我国最大的日本栗栽培区,现有资源12.8万公顷,占全国日本栗栽培面积90%以上。目前,辽宁省年产栗果7.5万吨左右,产值4.5亿元,已成为辽宁省中东部山区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一、辽宁省日本栗产销现状 1.销售途径辽宁省栗果销售途径主要分4种,一是通过外省有日本栗果品出口代理权的公司和吉林、黑龙江等省的经销商与本地经销商联合,在辽宁省设置的收购点进行销售。  相似文献   

17.
1我县蔬菜生产基本情况嫩江县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粮食生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县属耕地面积561万亩,主要以卖豆生产为主,约占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蔬菜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约为2000公斤,其产品大部分为本地销售。蔬菜按生产季节不同分为春菜、夏菜和秋菜,春菜以保护地为主,夏菜和秋菜以露地生产为主;按栽培模式为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保护地栽培模式主要为温室、大棚和地膜覆盖。保护地年栽培面积约为4500亩。其中大棚691栋,面积480亩;温室319栋,面积53亩。节能日光温室40栋,面积20亩,地膜面积约为3967亩。  相似文献   

18.
西葫芦也称南瓜,是一种栽培面积广、经济效益好的大众化蔬菜。西葫芦目前多为早熟保护地栽培,以食用嫩瓜为主,西葫芦喜温,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8℃以上能正常生长,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复种指数的增加,西葫芦病虫害发生程度有所加重,特别是秋植西葫芦,主要是受  相似文献   

19.
黄县位于胶东半岛北部,北临渤海,南部多山丘。全县63万亩耕地中平原占67.4%、丘陵占20%、山地占12.6%。土质以壤土、沙壤土为主。当地的气候特点是:春旱、夏秋多雨,年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7、8月份。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180-200天。当地的主要栽培制度是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制。夏玉米多与大豆间作,总面积经常保持在30万亩以上,约占粮田面积的60%。常年产量稳定在350-400斤/亩(包括大豆混合产量。下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及相关行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30万hm2左右,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5%。同朔地区年种植面积在20万hm2左右,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玉米丝黑穗病是山西省乃至春玉米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对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