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每年5~7月,蜂群因管理不当,很易发生自然分蜂现象,分蜂一般在晴暖天气的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特别是长时间阴雨突然转晴时最易发生。分蜂时,一部分蜜蜂吃饱蜂蜜,冲出巢门飞向空中,蜂王在工蜂的扶持下出巢起飞,在蜂王着落之处结团,留在巢内的另一部分蜜蜂仍然安静地进行内外勤工作。自然分蜂团的处理方法如下: 1.捕蜂王发现蜂群自然分蜂,要马上守候在蜂  相似文献   

2.
每天以一定剂量的意大利蜜蜂 (意蜂 )蜂王酒精提取液 ,点滴在有分蜂热的中华蜜蜂 (中蜂 )蜂群的上梁上 ,可明显抑制中蜂群的分蜂 .表现在 :中蜂群春季自然换王时间推迟至秋季 ,王台内小蜂王幼虫被拖弃和台基被完全毁掉 ;秋季蜂王自然交替时间延长 ,且有新、老蜂王同巢产卵和越冬前新王停产推迟现象 .对照群在春季如期营造自然王台和分蜂 ,越冬前蜂王停产早 .蜂群失王后 ,如果立即连续点滴蜂王酒精提取液 ,可抑制工蜂产卵 .无王群出现产卵工蜂后 ,如果用蜂王酒精提取液也能有效解除工蜂的产卵行为  相似文献   

3.
自然分蜂蜂王是蜂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是蜜蜂生物学特性的具体表现,也是自然分蜂的征兆和标志.它对人工培育蜂王,尤其对提早培育蜂王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成春到 《新农村》2004,(11):17-17
发生逃蜂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分蜂团逃迁,投奔新居;二是缺粉断蜜,蜜蜂受到饥饿威胁;三是巢虫、胡蜂等为害,影响蜜蜂生存;四是蜂场有烟、臭、药味等刺激;五是蜂箱放在高压线下,蜜蜂受到高压线上棕色磁瓶的磁场影响;六是受到盗蜂骚扰,被逼逃离;七是蜜蜂群势太弱,未能形成强群;八是场地周围有振动,或蜂箱受烈日曝晒及寒风侵袭等。  相似文献   

5.
每天以一定剂量的意大利蜜蜂(意蜂)蜂王酒精提取液,点滴在有分蜂热的中华蜜蜂(中蜂)蜂群的上梁上,可明显抑制中蜂群的分蜂。表现在:中蜂群春季自然换王时间推迟至秋季,王台内小蜂王幼虫被拖弃和台基被完全毁掉;秋季蜂王自然交替时间延长,且有新、在王同巢产卵和越冬前新王停产推迟现象。对照群在春季如期营造自然王台和分蜂,越冬前蜂王停产早。蜂群失正后,如果立即连续点滴蜂王酒精提取液,要抑制工蜂产卵。无王群出现产  相似文献   

6.
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体繁衍的本能,它是群体生活的蜜蜂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01,(9)
蜜蜂在饲养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逃蜂,给蜂场或养蜂户带来经济损失。发生逃蜂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分蜂团逃迁,投奔新居;二是缺粉断蜜,蜜蜂受到饥饿威胁;三是巢虫、胡蜂等为害,影响蜜蜂生存;四是蜂场有烟、臭味、药气的刺激;五是蜂箱放在高压线下,蜜蜂受到高压线上棕色磁瓶的  相似文献   

8.
蜜蜂在饲养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逃蜂,逃蜂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分蜂团投奔新居,进行逃迁;二是缺粉断蜜,蜜蜂受到饥饿威胁;三是巢虫、胡蜂等严重危害,影响到蜜蜂的生存;四是蜂场有烟、臭、药气刺激味;  相似文献   

9.
蜜蜂在饲养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逃蜂,给蜂场或养蜂户带来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必须防止逃蜂,做好逃蜂的收捕工作。1.改善饲养管理,消除逃蜂内因分蜂季节,要及时分蜂,防止自然分蜂;要选择蜜源充足的地方放蜂,防止缺粉断蜜;要扑灭巢虫、胡蜂等,防  相似文献   

10.
蜜蜂在饲养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飞逃现象,给蜂场或养蜂专业户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必须搞清逃蜂的原因,并切实加以预防。蜜蜂为什么会飞逃呢?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分蜂团投奔新居;二是缺粉断蜜,蜜蜂受到饥饿威胁;三是巢虫、胡蜂等严重为害;四是蜂场有烟、臭、药味刺激;五是蜂箱放在高压线下,蜜蜂受到高压线上棕色瓷瓶  相似文献   

11.
春暖花开,野外蜜粉源充足,蜜蜂扩群繁殖加快,每年四五月,蜜蜂容易发生分蜂或飞逃,给养蜂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蜜蜂分蜂或飞逃,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蜜蜂群体过大,蜂箱空间过小,阻碍了蜜蜂的群体生存发展;二是蜜蜂生存环境不良,如潮湿、闷热,或者蜜蜂受到囊状幼虫病、白垩病、烂子病、爬蜂病、壁虎、蟾蜍、螨虫等病虫的侵害,或受到噪音...  相似文献   

12.
在主要蜜源流蜜期到来之际,蜂群也正处于发展和分蜂时期.此时若过分限制蜂王产卵,势必在流蜜后期造成群势下降,因此,在管理上要掌握以下要点. 1 勤摇蜜 摇蜜能保持蜜蜂经常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消除分蜂热,注意及时采蜜,既能消除分蜂,又能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3.
陈志松 《福建农业科技》2011,(4):93+67-93,67
中华蜜蜂对南方环境条件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南方各丘陵及山区分布广泛,但易产生自然分峰。该文介绍了中华蜜峰养殖过程中的人工分蜂技术及人工分蜂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以南方各地的丘陵、山区分布最广。中蜂行动敏捷,嗅觉灵敏,采集勤奋,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对南方气候、蜜源等环境条件有极强的适应性,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深受蜂农喜爱。中蜂的唯一缺点是易产生自然分蜂.即分蜂性较强而难以培育成大群。笔者于2007年春从南安市东田镇一养蜂场引购15框中蜂,至今已发展至80框。现就养殖中蜂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中蜂人工分蜂工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来培育江山2号意蜂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检测了敌敌畏对江山2号意蜂、高加索蜜蜂、营养杂交子一代(F1)和子四代(F4)群势的影响,同时检测了江山2号意蜂、中华蜜蜂、F1代和F4代工蜂对敌百虫、啶虫脒和桃病康的抗性.结果表明:营养杂交意蜂敌敌畏中毒后群势削减率显著低于江山2号意蜂与高加索蜜蜂;营...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蜜蜂麻痹病又叫瘫痪病、黑蜂病。是为害成年蜂的 主要传染病,分布范围广泛,世界上许多养蜂国家都有此病 发生;在我国春季和秋季大量死亡的成年蜜蜂中,有较大部 分都是由慢性蜜蜂麻痹病引起的。蜜蜂发生慢性麻痹病后, 可采取下列急救疗法。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养蜂过程中引起逃蜂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自然分蜂团逃迁,投奔新居;二是放蜂地缺粉断蜜,蜜蜂受到饥饿威胁;三是巢虫、胡蜂等天敌影响蜜蜂生存;四是蜂场受到烟味、臭味等刺激  相似文献   

18.
1 发生时期在早春的雨雪天、蜂场转地的运输期、蜂群遭受蜜粉源及农药中毒时 ,或发生盗蜂等特殊时期 ,常采取幽闭蜂群的措施。但在幽闭期由于多种因素 ,会导致蜂群伤热。2 伤热的两种状态蜂群伤热产生的结果有当时可见和未见的两种状态。如果伤热严重 ,当时有蜜蜂死亡 ,巢脾受热坠毁 ,子脾上的蜂儿死亡。未可见者 ,当是蜜蜂没有死亡 ,子脾表面未见异样 ,但实际上蜜蜂已受热 ,体力受损 ,寿命缩短 ;个别蜂儿也无法正常生存 ;经过几天 ,群势大幅度下降 ,子脾也成为“花子” ,部分封盖蛹不能羽化而死亡 ;有的蛹脾即使出房 ,也是翅膀发育不健全…  相似文献   

19.
中华蜜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蜜蜂,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对植物传播花粉具有重要的作用,所酿制蜂蜜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此饲养中华蜜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从清理巢虫和箱底、人工奖饲,适时加巢、除雄,适时分蜂,加强枯蜜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中华蜜蜂的扩群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蜜蜂为油菜授粉增产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种植赣杂3号油菜,在油菜开花前,把种植的油菜分为自然授粉、蜜蜂授粉和无蜂授粉三个区.然后测定座果率、产量、千粒重、畸形率、发芽率、出油率、油菜籽成分、柱头上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子房中的RNA含量等指标,并统计授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区油菜籽产量比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分别提高40.16%和114.98%,实际亩产油量比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分别高7.59%和25.12%,并且蜜蜂授粉区的千粒重、发芽率、柱头上的花粉含量、花粉活力、花粉管萌发数量、子房中RNA的含量都是极显著或显著高于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蜜蜂授粉区油菜籽畸形率极显著低于自然授粉区和无蜂授粉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