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谦 《茶叶科学技术》2005,(1):32-32,33
周宁县是我省传统的绿茶产区,也是闽东的高山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0.71万亩,主要分布在咸村、七步、狮城、纯池、浦源、李墩等6个镇,以及玛坑、泗桥、礼门等3个乡,几乎村村产茶.由于全县大部分地处高海拔,历来茶叶具有显著高山茶的品质特征.境内千来以上山头就有二十多个,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栽培的茶树品种有福云6号、7号、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黄楼、丹桂、黄观音、台茶12号、政和大白茶、铁观音和本地有性群体种等20余个.除当地菜茶群体种外,均系无性系品种,约占总种植面积的89.7%;其中,有特早生品种福云6号和早生种福云7号、8号9.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87.3%,有早生种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0.21万亩,占总面积的2.1%.有早生种黄棪、丹桂、中生种毛蟹,梅占、乌龙和迟生种铁观音等乌龙茶品种0.07万亩,占总面积的0.7%,有性系品种本地菜茶,有汤家山早芽种等面积1.09万亩,占10.9%.生产的茶叶产品按茶类划分有绿茶(炒绿、烘青)、乌龙茶、白茶和花茶.茶叶是周宁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10.71万亩茶园,产年干毛茶6340吨,创茶叶产值691万元,占农业产值16%,茶叶已成为周宁县农村经济支柱,全县有75%以上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与茶叶有关的工作.1995年省农业厅提出调整茶类结构,在绿茶区适当提高乌龙茶种植面积和生产比例后,从1996年开始宁德市开始引种乌龙茶,我县先后在玛坑、泗桥引种丹桂、铁观音100多亩,从2001年开始少量生产乌龙茶,至今发展2000多亩.品种分布5个乡镇.  相似文献   

2.
徐文武 《中国茶叶》2010,32(9):35-35
浙江武义县是全国产茶重点县和绿茶特色区域县。现有茶园面积12.3万亩,2009年茶叶总产量1.1万吨,总产值4.32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339吨,产值3.12亿元。大宗茶产量6600吨,品种包括珠茶、眉茶、红茶、砖茶、绿片等。面积、产量、产值均居浙江省前列。全县约有6万人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和经营,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3.
1980年全区产茶20.9万担,占全省产量的40%,总产值为33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精制茶产值340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6%,占轻工业总产值13.6%。茶叶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促进诸暨茶业经济上台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乐芝 《茶叶》2002,28(3):151-152
诸暨是西施故里,越国古都,文化之邦,是浙江省主要的产茶县市,追溯诸暨茶业,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浙江通志>记载:"诸暨各地所产茶叶,质厚味重……每年采办入京,岁销最盛."到唐代,诸暨已隶属全国八大茶叶产区,到清代,茶叶已销往国外.2001年全市茶园面积10.8万亩,产茶5516吨,产值2.35亿元,其中名优茶2305吨,产值1.968亿元.主产绿剑、石笕等名优茶和珠茶、烘青、炒青等大宗茶,茶叶产业被列入诸暨市十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1.1%,茶叶已成为诸暨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宁德市茶业的现状宁德市是著名“天山绿茶”的故乡,茶业是宁德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茶园面积61000亩,产量3000吨,产值3600万元,年提供国家财税600万元,全市茶叶经济效益总量达1亿多元。全市16个乡镇(办事处)、216个村均产茶,种茶农户达35053户,人口151260人,户均茶叶收入1052元,人均收入238元,重点产茶村茶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50%左右。建立了以霍重溪沿岸平原地区明前茶基地,宁古钱高山地区天山绿茶基地,有市、乡(镇)、村三级茶场112个,有集中成片高标准茶园15000亩,全市拥有茶叶初制厂89家,精制茶厂39…  相似文献   

6.
福建有机茶生产经验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 福建是我国茶叶主产省,2007年茶园面积254.6万亩,产茶22.4万吨,茶叶产量、面积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二位,毛茶产值逾50亿元,涉茶行业产值超200亿元,涉茶人员约40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0强。茶叶已成为我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和农业优先发展的九大主导产业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农业系统的环境污染,同时茶叶的卫生质量也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作为一种无污染、  相似文献   

7.
1 概况茶叶是我市的大宗经济作物,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全市现有茶园面积20.31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6.97万亩,1992年生产各类毛茶8551t,平均亩产毛茶50.39kg,茶叶产值为5651.08万元,平均亩产值327.34元。其中绿茶5956.1t,占茶叶总产量的69.65%,绿茶产值4712.87万元,占全市茶叶总产值的83.40%;红碎茶195.3t,占茶叶总产量的2.28%,产值93.85万元,占茶叶总产值的1.66%;红条茶1000.2t,占茶叶  相似文献   

8.
泰顺县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县,也是全国眉茶出口基地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333公顷,1994年名优茶总产量598吨,产值1021.28万元。茶叶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20%左右,占种植业总产值50%左右,茶叶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0%,是泰顺县的支柱产业。 1989年,全县茶叶以大宗茶为主,产品大众化,在市场周潮波动中承受的压力大。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根据泰顺县的品种资源和  相似文献   

9.
一、遂昌县茶叶生产概况 茶业是遂昌县的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9%,是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全县现有茶园9.02万亩,2004年通过农业部“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验收。全县20个乡镇,390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产茶,其中茶园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2个、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4个、1000亩以上茶叶专业村10个。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们选择了临歧区秋源乡隐将村、光昌乡圹边村、临歧镇梅口村及初制厂和2个产茶重点户,对1988~1990年茶叶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普遍反映:近年来,茶叶生产困难大、效益差,取之无益,弃之可惜。这3个村共有519个农户,6175人,茶园总面积763亩,初制茶厂3座。近年茶叶生产基本稳定。1988~1990年3村共产干茶87019公斤,产值517579元。其中春茶76618公斤,占88%;夏茶9949公斤,占11.30%;秋茶552公斤,占0.70%。茶叶收入占农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和相关文献综合阐述建阳漳墩小白茶的溯源、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提升大家对建阳漳墩小白茶的认识,在小白茶生产加工中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诸暨茶业     
《茶叶》2015,(4)
<正>诸暨是越过古都,西施故里,是浙江主要的产茶县市,茶叶历史十分悠久,追溯诸暨的茶业,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唐代,诸暨就是全国著名的主产区,到清代,茶叶已销往国外。全市现有茶园11.9万亩,2011年茶叶产量6519吨,产值36552万元;其中名优茶2385吨,产值33079万元。全市主产绿剑、十里坪、石笕、云剑、笔峰春、西子丽人、东溪龙井等名优茶和珠茶、烘青、炒青等大宗茶,茶叶产业被列入诸暨市十大农业块状经济之一,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3%,茶叶生产已成为诸暨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建华 《中国茶叶》2005,27(5):17-18
浙江诸暨是西施故里、越国古都,产茶历史悠久.全市现有茶园12万亩,2004年产茶5500吨,产值2.3亿元.主产绿剑茶、石笕茶、西子丽人茶等名优茶和珠茶、烘青、炒青等大宗茶.诸暨茶叶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1%,茶叶产业是该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并被列入诸暨市十大农业块状经济之一,茶叶生产已成为诸暨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地处大别山北麓的安徽省金寨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全县58个乡镇都产茶叶。1990年茶园面积达到8万亩,生产各类干茶2019吨,产值达1830万元,每公斤茶均价9.06元,与1983年产量1530吨、产值380万元、每公斤均价2.28元比较,增产489吨,平均年递增4.6%,按不变价让算,增值1138.9万元,平均年递增42.8%,一举扭转了长期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使茶叶在该县成为仅次于蚕茧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收180多万元。该县茶叶生产近几年来之所以在效益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因为抓住了名优茶的开发,与1983年  相似文献   

15.
王云 《中国茶叶》2004,26(5):7-8
四川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200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43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10万亩;茶叶产量6万余t,其中名优茶产量2.0万t,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茶叶产值6.6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3.4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51.5%,年创税收1.2亿元.  相似文献   

16.
蔡远 《福建茶叶》2014,36(6):51-52
蕉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区位优势独特,山海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全区茶园面积13.1万亩,年茶叶产量10610t,产值7.06亿元,茶叶商品总值13.89亿元.全区16个乡镇产茶村达216个,种茶农户5.3万户,人口达23万人.全区70%农户经济、收入直接或间接得益于茶叶.2009年起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2年蕉城区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之称号.2004年以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茶叶品种结构的调整,蕉城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区新增新优茶树良种茶园面积4万多亩,产量增加4247吨,产值增加3亿元,比增191.1%.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区产量、产值的27%和46.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桐庐县歌午乡是历史上素负盛誉的“天尊贡芽”之乡,可惜它的制茶技术早已失传。该乡现有茶园3390亩,在70年代,年年产茶不过45吨左右,到1982年才逾越100吨。1987年春茶一季产茶97.95吨,产值63.82万元,比1986年春茶增产18.15吨,增值19.47万元,春茶一季税款24.6万元,完成全乡年财政包干数的98.4%;1987年全年产茶120  相似文献   

18.
诸暨茶业     
《茶叶》2017,(4)
正诸暨是越过古都,西施故里,是浙江主要的产茶县市,茶叶历史十分悠久,追溯诸暨的茶业,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唐代,诸暨就是全国著名的主产区,到清代,茶叶已销往国外。全市现有茶园11.9万亩,2011年茶叶产量6519吨,产值36552万元;其中名优茶2385吨,产值33079万元。全市主产绿剑、十里坪、石笕、云剑、笔峰春、西子丽人、东溪龙井等名优茶和珠茶、烘青、炒青等大宗茶,茶叶产业被列入诸暨市十大农业  相似文献   

19.
一、茶园及其作业机械化的现状茶叶是宁德地区的特产,也是大宗出口的商品,生产历史悠久,全区几乎每个乡村都产茶。据一九八三年统计,现有茶园面积49.5万亩,产茶10575吨。全区茶园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茶叶生产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九八一年全区毛茶产值为四千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1%,足见茶叶生产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北省茶叶产业快速发展,攀升至全国前列。据调查,全省现有63个县市生产茶叶,其中主要产茶县市有25个,涉茶人员300多万。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207.6万亩,产量8.5万吨,茶叶农业产值16亿元,系列产值超过35亿元。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产茶省市第4位,茶叶产值仅次于浙江、福建位居第3位。茶叶产业已成为湖北省山区农村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省政府将茶业列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不仅对促进湖北茶产业中部崛起作用巨大,而且对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