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白笋竹、黄笋竹 (普通毛竹 )通过异地移栽试验 ,调查两者的造林成活率、成竹率 ,同时观察两者的发笋期、笋外部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白笋竹的造林成活率、成竹率与黄笋竹相比 ,分别低 12 %、10 % ,且白笋竹的发笋期也比黄笋竹迟 5~ 7d,两者笋的外部形态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证实白笋竹应为毛竹的一种变型  相似文献   

2.
发笋成竹是毛竹(楠竹)生产好坏的重要标志,多发笋、多成竹、出大竹是毛竹生产的主要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又与土壤、气象、经营强度等密切相关。为了探索毛竹发笋、竹笋高生长与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我们连续五年在笋期进行了观测记载。  相似文献   

3.
实生楠竹林培育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新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4):53-55,57
利用楠竹实生苗培育的小母竹来营造竹林,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可永续利用、造林成活率高、成林快等优点,为大力发展楠竹资源开辟了新途径。试验初步探讨了实生楠竹林保留株数对楠竹林地径生长、发笋成竹的影响以及叶面积与发笋数、成竹数和平均地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索不同坡位的立竹密度和发笋成竹的关系,以便合理留养母竹,增加出笋成竹量,我们在1981年、1983年两个发笋大届进行了笋期观察和成竹调查。观察地选择在本社坡脚大队楠竹林场  相似文献   

5.
对毛竹林春笋的生长规律进行观察,结果为:毛竹春笋的成竹率平均为46.0(,各年度的成竹率无显著差异。成竹直径与成竹率无显著相关。毛竹春笋的退笋高度90%发生在60cm以下,其中发生在30cm以下占60%。  相似文献   

6.
为发掘绿竹在南充地区的培育潜力,在南充3个区县采用绿竹桶装苗开展夏季和冬季栽培试验,对绿竹成活、发笋数量、成竹地径和株高等形态性状,耐寒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绿竹成活率均在82%以上;夏季种植后,当年即可发笋,平均出笋3.4~5个,冬季笋发育为一代成竹时,平均地径1.76 cm~2.49 cm、平均株高于2.4 m~3.1 m;第二年一代成竹平均出笋2个,笋成竹后平均地径为一代地径的1.5倍,平均株高为一代株高的1.56~1.85倍。冬季种植后,第二年夏秋季可出笋5.1~5.8个,其发育的成竹平均地径2.11 cm~3 cm,平均株高2.65 m~3.86 m;绿竹冬季未表现出明显的冻害。研究认为重庆绿竹适宜于在南充地区引种培养,相关研究将重庆绿竹适生范围往北提高了2~3个纬度。  相似文献   

7.
对受短期SO2污染的毛竹林单位面积的发笋量、成竹量、成竹率及新生竹的平均胸径进行了调查,并与未受SO2污染的毛竹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毛竹林在受到短期SO2污染后,其发笋成竹功能在3年以后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对毛竹林分别成竹年度进行号竹并建立档案的目的意义,提出了分户按成竹年度建档与改革竹政管理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不同整地施肥处理对毛竹生长及收入估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试验设计法对毛竹生长与不同整地、施肥处理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毛竹不同整地、施肥处理之间的出笋数、新竹成竹株数和成竹率、胸径差异极显著。经过整地、施肥的A、B、C、D标准地的出笋数、成竹株数和胸径均大于不整地、施肥处理的E、F标准地。经过全垦深翻、施肥的毛竹收益较高,可达1.148万元·hm-2。  相似文献   

10.
笋竹两用毛竹林不同经营措施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劈草清杂灌(A)、劈草清杂灌+松土扩鞭(B)、劈草清杂灌+深翻+施肥?3种经营措施对笋竹两用毛竹林的出笋数、成竹数、成竹率及生长量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措施对笋竹两用毛竹林的出笋数、成竹数、成竹率及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劈草清杂灌+深翻+施肥?进行抚育的毛竹林经营效果最好,出笋数、成竹数、成竹率及生长量均超过(A)、(B)2种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咸宁市楠竹胸径——质量回归关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握咸宁市楠竹胸径与质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方便楠竹经营和资源管理,服务于咸宁市竹产业,本文对咸宁市楠竹主产地进行调查.通过对采伐区实测各经阶楠竹的质量,采取数学回归分析方法,最终确立咸宁市楠竹胸径质量之间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3种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淡竹竹壁厚度与胸径和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指出:淡竹竹壁厚度与胸径和高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21 0.1723x_1-0.0116x_2,复相关系数达0.9017;胸径和高度的2个生长因子中,竹壁厚度与胸径密切相关,偏相关系数0.7507,而与高度相关性不明显,偏相关系数仅为-0.1438。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潜山县淡竹林实施四年轮伐制,有降低竹秆产量和竹材利用价值,加速竹鞭老化和竹林衰败等缺点。轮伐后第二年成竹林分内,进行抽砍抚育是提高成竹径级和枝下高,增加竹林产量和用材长度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时云南、广西等地细叶龙竹人工林进行调查,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秆高、鲜重、含水量等指标.对部分指标做相关性检验,建立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胸径与秆高、鲜重等因子显著相关,将不同立地等级竹材的胸径和秆高、胸径和秆重用直线、幂函数、多项式等方程进行拟合,拟合方程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密度越大,细叶龙竹每丛株数越少、胸径越小,秆高变化不大;在胸径相同的情况下,立地条件越好,细叶龙竹秆高越高,鲜重越重:细叶龙竹幼竹木质化程度低,其含水量高于成竹,雨季竹秆含水量较旱季高.  相似文献   

15.
冷箭竹更新幼龄无性系种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冷箭竹更新幼龄无性系种群的龄级结构、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及其与生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冷箭竹更新幼龄无性系种群为一增长种群;径级处于小径阶区域,主要位于0.00-0.15cm之间;高度结构呈倒“丁”字型,随着高度级的增加,植株数量表现出递降趋势。同时,不同林分类型和海拔高度内冷箭竹的种群结构具有不同的分布格局,这与微生境、林分郁闭度、群落结构和野生动物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毛竹材积主要构件因子关系研究及材积表编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毛竹立竹材积构件因子及立竹胸径与立竹实际材积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立竹全高、胸高竹壁厚与立竹胸径呈显著的正相关,是立竹胸径的从属因子;竹秆相对高度竹壁厚与秆径呈一致性变化趋势,立竹径级与竹秆相对壁厚无相关;构建了立竹胸径与立竹实际材积的数学模型:V=0.007351-0.001875D+0.000291D2,编制出竹林林分结构易测因子立竹胸径的对应材积表。  相似文献   

17.
木质林产品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三大碳库之一,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在减缓碳排放上具有巨大贡献(Apps et al.,1999;Dias et al.,2005;白彦锋等,2009):一方面,林产品有一  相似文献   

18.
武陵毛竹竹株生长规律分析及经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武陵毛竹竹株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经济用材长与竹径相关密切,直径越大,材长越长;枝下高与自然用材长也有密切关系。武陵毛竹有筒溥,轮枝少,营养区小,枝下高小的特点,所以主杆利用率相对较低;单株叶总面积比湘南等地略小,故光合效率低;竹杆纤维化程度较高;叶面积与竹重之比为4.24cm2/kg。还对竹杆利用率、适生条件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且立地条件相似的竹林设置固定标准地和于不同毛竹林内随机采挖竹笋,并测量竹笋毛重、长度、粗度以及剥壳后竹笋可食部分长度、重量等的方法,对毛竹春笋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春笋平均笋长75.7 cm,平均笋地径13.0 cm,平均笋净重1.65 kg,可食率为44.16%;影响竹笋产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抗旱保水剂在毛竹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在毛竹林中施用50 g/株抗旱保水剂,林分的平均胸径、枝下高、胸径竹节长和立竹株数均有一定的提高。抗旱保水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调整林地结构、促进毛竹孕笋长竹和提高新竹质量。抗旱保水剂、毛竹专用肥以及GGR生根粉三者同时使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