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下水的长期大量集中开采,导致济宁~汶上区域性超采漏斗的形成,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超采所疏干的含水层,为水资源的人工调蓄提供了巨大的储水空间,若采用科学的人工调蓄方案可使漏斗区地下水位得以恢复。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分别模拟了在维持现状开采条件下、约束条件下、可持续利用条件下对济宁~汶上超采漏斗区的三种人工调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可持续利用条件下(逐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5%)实施人工回灌(0.2×1O8m3/a),地下水位恢复效果最佳,到2011年末,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可回升25.19m。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博兴县地下水漏斗区建设的暗渠回灌补源工程为例,介绍了暗管回灌补源的工程设计与实施效果;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分析了暗管补源技术的补源效果及地下水位恢复情况,并设计了地下水暗渠回灌补源工程、地表水-地下水的联合调蓄[1]、雨洪水资源利用、压采地下水等方案进行模拟预测,预测了不同方案条件下的地下水超采区的修复效果,为地下水回灌补源工程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利用开采型漏斗建设地下水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北方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在供水中占主导地位.因长期持续开采、超采,较多区域出现不同范围、疏干厚度及疏干体积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更严重的是漏斗逐年扩大,形成漏斗群,地下水环境恶化与水资源匮乏已打破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格局.以石家庄市开采型漏斗为例,探索和总结开采型漏斗的形成、演化、变迁及形成机理,对漏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剖析,采用演绎推理,阐述利用开采型漏斗修建地下水库的条件及关键因子,对利用开采型漏斗修建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必要性、规划和设计开拓思路.同时指出利用开采型漏斗建设地下水库对漏斗区水资源科学配置、水资源持续发展和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海峡西岸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区,供水不足严重制约了平潭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结合平潭芦洋埔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初步研究了平潭岛芦洋埔北部兴建地下水库的可行性,确定了地下水库库址,规划了地下水库地下坝、回灌系统和开采系统,并利用Visual MODFLOW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以下结论:(1)在芦洋埔北部可以兴建地下水库,地下水库实际总库容约2 689万m3;(2)在没有外调水源的情况下,通过收集芦洋埔降雨地面径流,作为地下水库的人工回灌补给水源,未来二十年,芦洋埔地下水库可以满足生活、生态、农业和工业用水的年最大用水量为4 357万m3,但需要进一步加大枯水年后地下水回灌的力度;(3)由于地下水库不占用耕地、无移民搬迁问题且水量蒸发损失少,因此地下水库是提高海岛地区雨洪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同时还有助于控制由于开采地下水导致的降落漏斗扩大和防治海水入侵。研究成果可为平潭岛水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规划参考使用,同时也为我国沿海岛屿兴建地下水库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邹平县城北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建立了引黄补源条件下的邹平县城北地下水库补源模式数值模型,采用准三维非稳定流有限元法进行地下水库开发利用渗流场模拟,对地下水库在各种开采方案下的供水能力、流场演化趋势和资源优化开发模式进行预报评价。研究表明,坚持引黄补源,在保证总开采量平衡前提下,减少城东北地下水开采量,扩大渠网内地下水开采,将激发引黄渠道对地下水源地的补给、提高水源地效率、阻止城东北老开采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的若干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利用地下水库的现状,认为目前我国应从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洪水、城市雨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着手。当前我国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还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对拟建区的可行性论证,现场试验研究,地下水库的维护与运行管理应该受到重视。建议进行两项示范工程,即利用地下水库调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利用含水层调蓄城市雨水,取得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的系统经验和理论,在我国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客观评价泾惠渠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及制定适宜的农业节水方案,寻求灌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综合应用GMS和ArcGIS软件建立了灌区地下水分布式模型,结合灌区渠系衬砌、田间节水及农业种植结构的实际情况设置8种真实情景和假定情景分析了灌区节水改造对地下水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区田间节水工程可减少18.5%~33.4%的井灌水量,对缓解地下水位下降效果尤为明显;灌区渠系节水工程使渠系水利用系数增加16.9%,减少地下水开采的作用次之;灌区泾阳、杨府、楼底、张卜等地区农业种植结构与水土资源空间布局匹配不合理抵消了节水改造对地下水位下降的部分抑制作用,地下水降落漏斗呈扩大趋势.建议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完善地下水取水许可制度、加大田间节水力度、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及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庙地下水回灌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排灌机械》1997,15(3):27-29
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马庙地下水回灌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出;在地下水漏斗区,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拦蓄本地径流和上游来水进行人工灌,是解决目前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资源相当贫乏的辽河平原地区,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采用模拟技术,研究利用区内冲洪积层,建设地下水库;依循三水转化规律,人工强化回灌,加大地下含水体的反调节能力,大大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在科学的水源开发规程下,找到了数十万公顷水田灌溉可不依靠上游水库调节供水的区内多种水源的优化开发与运用策略。灌溉节省的水量,转向工业及城市建设,综合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资源相当贫乏的辽河平原地区,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采用模拟技术,研究利用区内冲洪积层,建设地下水库;依据三水转化规律,人工强化回灌加大地下含水体的反调节能力,在大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在科学的水源开发规程下,找到了数十万公顷水田灌溉可不依靠上游水库调节供水的区内多种水源的优化开发与运用策略。灌溉节省的水量,转向工业及城市建设,综合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下水均衡模型,分析了陕西泾惠渠灌区不同频率典型年的地下水均衡状况,结果表明降水入渗补给、渠系渗漏及田间灌溉入渗补给、井灌回归补给是灌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占总补给量的85.99%~82.89%;而人工开采是灌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农灌地下水开采量、人畜和工业用水开采量占总排泄量的69.7%~72.86%.以2010年为现状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结合灌区发展规划,设置了4种不同的灌区发展情景模式,运用所建立的地下水均衡模型计算了不同情景模式下的地下水位埋深,其变化范围为0~0.07 m;以地下水位变幅最小为准则,得出了不同频率典型年合理的渠井用水比例范围为1.49~1.53,从而为灌区地下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疆石河子-昌吉地区2016―2020年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新疆石河子-昌吉地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方法】基于2016―2020年研究区44眼监测井的逐月地下水埋深,划分地下水动态类型,绘制了多年地下水埋深累计变幅分区图和高低水位期地下水流场对比图,综合直线趋势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区内潜水动态类型为灌溉入渗-开采型和水文-开采型,承压水动态类型为开采型。石河子市地下水位呈快速上升趋势(埋深变幅多为-3~-2 m);玛纳斯县南部地下水位快速上升(多为-4~-3 m),北部水位快速下降(多>5 m);呼图壁县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多>5 m);昌吉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相对缓慢,以缓慢下降为主(多为2~3 m)。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南部水位回升主要取决于低水位期,北部地下水漏斗区局部水位回升则相反;呼图壁县水位持续下降受高、低水位期共同影响;昌吉市水位动态稳定,与河流补给作用有一定关联。【结论】耕地面积、地下水开采量和地表水源供水量是潜水水位变化的主控因素,承压水水位变化主要受耕地面积和地下水开采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长岭县50眼监测井1980-2005年的地下水位监测数据、降水量、蒸发量和人工开采量资料,采用Kriging方法对地下水位进行空间插值,得出地下水流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在充分考虑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的情况下,利用因子关联分析和因子贡献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流场时空变化特征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05年地下水位呈现出整体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地下水位先降低后增加,2000年为转折点。地下水经历基本均衡期、负均衡期和水位回升期,地下水流场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均出现异变现象。2实际补给量、人工开采量和地下水位具有较好的关联性,二者对地下水位的贡献度呈相反规律。20世纪80年代,实际补给量和人工开采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相当;90年代,人工开采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较大。3气象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是研究区地下水流场异变的重要因素,而人工开采是主导因素。4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开采对于地下水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6 000~7 000万m~3开采量对于研究区是合理的。该研究对于认知区域地下水演化和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procedure to evaluate various recharge components of a groundwater reservoir to estimate the long term average seasonal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Rechna doab in the Punjab province of Pakistan. A regional lumped water balance model for the Rechna doab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long term a seasonal recharge to groundwater reservoir. For comparison, recharge was also estimated by a specific yield method from observed groundwater levels. A water balanc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seasonal basis (6 months) for a period of 31 years (1960–1990). Recharge estimated by the two methods was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The average value of net groundwater recharge during Kharif (April–September) season was found to be some 60 mm. No recharge occurred during Rabi (October–March), rather there was a depletion of the groundwater reservoir during the winter months. Long term average annual depletion of a groundwater reservoir was found to be greater than corresponding value of annual recharge. It was concluded that on a regional basis the groundwater reservoir was being depleted resulting in an average groundwater table of Rechna doab about 2.3 m fall over the 1960–1990 period.  相似文献   

15.
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误差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新疆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和可开采量评价的误差来源.提出了减少评价误差的措施:一是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水运行测量统计是实现逐步逼近地下水资源量的最有效方法;二是加强基本水文及水文地质参数的试验研究;三是地下水资源评价要有动态的观念;四是建立地下水可开采量与当地地表水资源量、水利化标准间的关系:五是利用遥感技术确定土地利用现状等。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人工回灌情况下的灌区水资源管理问题。将研究区域的整个地下含水层视为单一单元 ,分别介绍了该单一单元的各个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基于地下水的水均衡方程 ,得到了可用于对灌区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数学模型。文中举一示例介绍该模型的应用 ,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来确定需要抽取的地下水量以及地下含水层的蓄水量 ,为灌区的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农业节水措施对地下水涵养的作用及其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研究区,利用经校验的水平衡模型,通过调整灌溉满足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探讨了不同农业节水措施对增加地下水补给量和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的作用及其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水文年型下,降低灌溉满足率及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都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且降低灌溉满足率对减少地下净开采量的作用更为显著,有利于区域地下水涵养。在参数取值范围内,地下水净开采量对灌溉满足率的敏感性较大,而地下水补给量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敏感性较高。与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相比,对资源性缺水区域,采用先进节水技术,适度降低区域灌溉满足率,对促进水资源持续有效利用及加大地下水涵养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