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血清细胞因子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随机选择48头泌乳期奶牛,按体细胞数(SCC)高低分为健康组和乳房炎组,分别采用体细胞计数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全自动生化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乳汁SCC和各项血清细胞因子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乳房炎组奶牛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或P0.01),乳房炎组与健康组奶牛血清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房炎组奶牛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白蛋白(ALB)水平、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或P0.01),乳房炎组与健康组奶牛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奶牛血清免疫指标、生化指标与乳房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特别是IL-1β、IL-8、ALB水平及NAGase活性的显著变化与乳房炎的感染和发生关系密切,故这些指标可作为诊断奶牛乳房炎和乳腺组织损伤程度的血清学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荷斯坦奶牛亚临床酮病对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影响,选择40头产后1~15 d的荷斯坦亚临床酮病奶牛,通过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Cu、Fe、Mn、Zn、Se、Co含量,应用分光光度计和比色法测定血清中GSH-Px、T-AOC、T-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显示,阳性组血清中Cu、Zn、Se、Co的含量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组血清中Mn的含量在第1、5天的检测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0、15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组血清中Fe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阳性组血清中GSH-Px、T-SOD、T-AOC的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阳性组血清中MD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亚临床酮病直接影响奶牛抗氧化系统GSH-Px、T-AOC、T-SOD的活性,间接地影响血清中微量元素Cu、Mn、Se、Zn的含量。Co是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生素B12在肝脏内的浓度下降,从而导致亚临床酮病血清中Co的含量降低。亚临床酮病奶牛肝脏和氧化酶受损,破坏Fe的结合,机体内贮存的Fe则可以释放出来,维持机体的需要,血清中Fe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对泌乳奶牛抗氧化性能及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比研究热应激与非热应激期泌乳奶牛血清中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发现夏季热应激使奶牛血清中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极显著(P<0.01)降低,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微量元素Zn、Cu、Fe含量均显著(P<0.05)降低,且Zn的下降幅度较大(P<0.01),而Mn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热应激使泌乳奶牛抗氧化性能降低,微量元素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经理囊散治疗不孕症奶牛前后,血清中微量元素(Cu、Fe、Mn、Zn)与白介素(IL-1、IL-6)的含量变化规律。利用火焰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微量元素和白介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①理囊散治疗卵泡囊肿有效率为83.33%,排卵延迟有效率为90.91%;②在卵泡囊肿型奶牛中,Mn、Zn含量治疗前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Fe治疗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经治疗后逐渐达到正常值水平,Cu、IL-1、IL-6含量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③在排卵延迟型奶牛中,Fe治疗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Mn含量治疗前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Zn含量治疗前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经治疗后逐渐达到正常值水平,Cu、IL-1、IL-6含量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因此,理囊散对奶牛不孕症血清中部分微量元素和白介素含量有微调作用,在奶牛不孕症治疗效果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奶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机选取21头临床健康荷斯坦奶牛(CMT检测呈阴性)、19头隐性乳房炎奶牛(CMT检测呈阳性)、33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分别于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碱性磷酸酶(AL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清中碱性磷酸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P<0.01或P<0.05),临床型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sa、IgM、IgG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或P<0.05).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清中碱性磷酸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含量高于健康奶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3组奶牛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微量元素含量与乳房炎发生的相关性,采集健康荷斯坦牛与乳房炎奶牛的乳汁各15份,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6种矿物元素铁(Fe)、铜(Cu)、锌(Zn)、锰(Mn)、镁(Mg)、钴(Co)含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患乳房炎乳汁中Cu、Fe、Co和Zn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乳汁(P〈0.05或P〈0.01),而Mn和M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乳房炎与微量元素含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和乳成分的变化.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57头荷斯坦奶牛(其中32头患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组分,比较正常乳和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的组分.结果表明:共检出21种脂肪酸,隐性乳房炎乳中棕榈油酸(C16:1)的含量高于正常乳,其他20种脂肪酸均低于正常乳,其中有9种显著低于正常乳(P<0.05),2种极显著低于正常乳(P<0.01);隐性乳房炎降低了牛奶中脂肪酸的总含量及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隐性乳房炎乳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高于正常乳,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则低于正常乳.结果提示,隐性乳房炎影响奶牛脂肪酸合成过程,改变了脂肪酸的组分.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通过在泌乳中期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包被甜菜碱,研究其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原则选择30头泌乳中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对照组饲喂牛场原配方配制的全混合日粮,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6g/(头·d)和12g/(头·d)包被甜菜碱。结果表明,试验I、II组奶牛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0.62kg/(头·d)和0.36kg/(头·d),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I、II组的乳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II组总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I、II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清TC、HDL-C和LDL-C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II组TG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I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GSH-Px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证明,包被甜菜碱有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成分、促进脂肪代谢和提高奶牛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乳房炎奶牛血清中自由基含量的变化,探讨奶牛乳房炎与氧化损伤的关系.将14头奶牛分为健康对照组和乳房炎组,分别在泌乳的不同时期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表明,患病奶牛血清中ROS、MDA、NO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奶牛乳房炎的发生规律,通过对河南省中牟县某奶牛场随机抽样500头奶牛的乳房炎检测,获得临床型和隐性型乳房炎的一系列相关数据,并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月份、泌乳时期、分娩头数、乳区、日产奶量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胎次之间奶牛乳房炎发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胎次与总阳性率、临床阳性率、隐性阳性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 8(P0.01)、0.928 8(P0.01)、0.663 8(P0.05);各月份之间奶牛乳房炎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而临床型与隐性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2 6(P0.01);随着泌乳时期延长奶牛乳房炎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且二者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各月份的分娩头数与临床型、隐性型乳房炎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 6(P0.01)、0.862 6(P0.01);4个乳区乳房炎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前后乳区间、左右乳区间也差异不显著(P0.05);日产奶量4个水平之间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日产奶量与总阳性率、临床阳性率、隐性阳性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 9、-0.910 4、-0.946 5,三者均极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防治奶牛乳房炎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