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鲍鱼被称作海洋生物中的"软黄金",其味鲜美,细嫩可口,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鲍鱼的养殖方式有底播养殖,筏式笼养,工厂化养殖和坑道养殖等.2003年,笔者在连江岗屿海区进行鲍鱼海上吊养技术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常忠岳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9):26-27,29
鲍鱼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如何提高鲍鱼存活率也是单位最关心的问题。作者就降低海上筏式养殖死亡率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餐桌上的高档海鲜,鲍鱼养殖主要集中在山东沿海一带。如今,浙江省舟山市六横也有了鲍鱼养殖基地,这不仅为六横养殖业添了新品种,且对六横开发浅海养殖、海珍品养殖有良好的示范作用。2016年4月末,舟山海昇渔业发展公司从福建购入近100万粒小鲍鱼,开始试水养殖鲍鱼。日前,笔者来到该公司位于六横悬山社区对面山岛附近的养殖基地时,养殖人员正在鱼排上给鲍鱼喂食  相似文献   

4.
鲍鱼是世界重要的增养殖经济贝类,世界现存有86种,具有养殖价值的约20种,主要分布于美国太平洋沿海、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日本和中国等.鲍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其贝壳"石决明",是名贵的中药材.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鲍鱼的需求量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鲍鱼养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现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鲍鱼养殖业的深入发展,鲍鱼养殖中存在的养殖方式落后、病害发生率高、管理粗放,病害防治技术落后等问题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寻找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鲍鱼被称作海洋生物中的“软黄金”,其味鲜美,细嫩可口,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鲍鱼的养殖方式有底播养殖,筏式养殖,工厂化养殖和坑道养殖等。2004年,我们在宁德霞浦海区进行皱纹盘鲍(图见彩中插2)海上吊笼养殖技术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鲍鱼、海参的海上养殖开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海上养殖鲍鱼、海参难度较大,成本高、风险大等原因,进展较慢。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鲍鱼、海参为主的海水养殖业蓬勃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海水养殖朝着生态、高效渔业的方向迈进。鲍鱼与海参混养,是一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其充分利用海参的摄食习性,清除并利用鲍鱼养殖产生的生物沉积物,减少养殖区底部出现的物质和能量的  相似文献   

7.
配合饲料在皱纹盘鲍人工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鲍鱼是名贵的海产贝类,自古被誉为海味珍品之冠,它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糖原。随着经济价格的提高,人工养殖应运而生,尤其是自2000年开始皱纹盘鲍杂交鲍引入福建海域养殖并大获成功,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关其人工养殖效果的实例鲜见报道,本文综合研究了皱纹盘鲍在福建、江苏、山东3个地区的养殖效果,以期为鲍鱼人工养殖和鲍鱼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新西兰鲍鱼养殖公司与马来西亚人联营的NZSILVERDALEMARINEHATCHERY有限公司已经在马来西亚曼绒甘文阁的养殖中心成功培育出马来西亚的“国产鲍鱼”。近日,马来西亚科学、工艺与革新部副部长江作汉在甘文阁参观了鲍鱼养殖中心培育出的“国产鲍鱼”后说,科技的发展已使人类可利用控制室内温度的方法培育出只在温带国家生产的鲍鱼,相信鲍鱼业可在马来西亚发展起来,同时还可用鲍鱼壳加工培育出鲍鱼珠,进而带动装饰品业。他欢迎学有专长的技术人员和投资者将各种具有经济效益的高科技养殖技术或生物科技产品引进到马来西亚发展。鲍…  相似文献   

9.
谢清流 《中国水产》2012,(11):72-75
鲍鱼在分类学上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俗称石决明,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生活于岩礁海岸,常栖于水深、流大、海藻丛生的浅海区域,它对海水的盐度、水质等条件要求较高.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以及由皱纹盘鲍和杂色鲍杂交产生的黑鲍.陆地水池养鲍是我国养鲍的主要养殖方式,而用塑料笼摞叠多层养殖鲍鱼又是陆地养鲍的最重要方式,它广泛应用于福建、广东与台湾等南方数省.相对于水泥鲍礁养殖,塑料笼沉箱养殖有很多优点:附着面积较大,扩大了鲍鱼活动空间;笼中水流通畅,有利于鲍鱼生长;笼具遮光,适应鲍鱼喜暗索食的生物特性;增设防护网,预防敌害生物损伤;塑料笼易移动,操作方便,利于科学管理.鲍鱼的人工养殖虽然解决了鲍鱼的大规模生产问题,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首先,在人工养殖环境条件下,水流条件不如自然环境中的水流条件,易引起鲍鱼的各种疾病;其次,人工养殖鲍鱼密度大,水中溶氧不足,会引起鲍鱼的缺氧死亡;第三,养殖中饵料的供给不如自然环境中的多样,可能会引起鲍鱼的某种营养缺乏,导致其生长缓慢或出现疾病;最后,集中的养殖使得水体条件极易恶化,要经常换水,以免出现鲍鱼的大规模染病死亡.  相似文献   

10.
随着鲍鱼养殖的发展,养殖的方式越来越多,主要养殖方式是北苗南育、北方渡夏、南方越冬,这种方式很好地利用了南北方气候条件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弊端,但很麻烦,成本也很高,从苗种到养成商品鲍鱼,鲍苗要从南到北往返2次以上,大幅度提高了养殖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限制了商品鲍鱼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廖海清 《水产科学》1991,10(1):41-46
绪言由于鲍鱼味道鲜美和高的市场价格,在许多国家引起极大的兴趣。养殖鲍鱼已被视为最有前途的事业之一。1972年仍有两个国家研究鲍鱼养殖。此后,不断改进孵化和养殖技术以及扩大养殖区域,因而鲍鱼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产量得到迅速的增加,特别是在中国的台湾和日本。  相似文献   

12.
随着鲍鱼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鲍鱼与海参混养技术的提高,鲍鱼养殖逐渐升温,但是鲍鱼病害一直是困扰养殖生产的主要问题。鲍鱼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月份-8月份,7月份达到高峰期。为有效控制鲍鱼病害的发生,现将本人掌握的鲍鱼病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广东海洋大学东海岛海洋生物研究基地,模拟研究了杂色鲍(Hallotis diversicolor Reeve)与灰叶马尾藻(Sargassum cinereum)、细基江蓠繁枝变种(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生态混合养殖效果,分析了2种海藻对养殖水体中氮盐、磷盐的控制作用以及杂色鲍、2种海藻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鲍鱼与这两种大型海藻混合养殖,可明显提高鲍鱼的成活率,降低养殖水体中氮、磷盐含量,从而改善鲍鱼养殖环境。单种养殖的鲍鱼病死率是混养病死率的1.92倍。低密度混合养殖时,鲍鱼生长率较高。鲍鱼混合养殖水体中的氮盐、磷盐含量均明显低于单种养殖的,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比灰叶马尾藻具有更强的吸收氮盐与磷盐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13,(1):67
鲍鱼贵了,特别是近一个月,大连海鲜商户每次拿货的价格都要上涨6~10元/千克,价格比上年同期高出30~40元/千克。南方鲍鱼减产是导致价格猛涨的主要原因,业内预计2013年鲍鱼价格还将延续上涨的趋势。水产品交易市场的鲍鱼批发商王先生介绍,2012年各地鲍鱼养殖基地都在减产,导致鲍鱼断货。到各养殖基地收货,无论哪产的,很少能见着鲜活鲍鱼,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鲍鱼养殖规模的快速发展,养殖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福建省的产量已逾6万吨,居全国首位~([1])。平潭县鲍鱼养殖在近几年也得到快速发展,年养殖量在10亿粒左右,产值近20亿。目前养殖方式多为海上筏式吊养。传统鲍鱼养殖的筏架设施与网箱养鱼的筏架设施相似,这种养殖方法缺点是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与耗材高、饵料利用率低等,因此改进养殖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养殖效率,笔者于2015年8月份开展了鲍鱼海上  相似文献   

16.
日本冲绳县的海洋与栽培公司利用久米岛的深海水开始养殖鲍鱼。据说利用海洋深层水的鲍鱼养殖在日本为首次尝试。公司下属的鲍鱼养殖场坐落于冲绳久米岛町利用海洋深层水相关企业用地。公司负责人认为,在日本养殖鲍鱼当属冲绳为最佳的地方,将来同样可以实现日本对虾的完全养殖。  相似文献   

17.
陈维国 《海洋渔业》1987,9(4):186-186
<正> 日本宫城县气仙沼海水养殖公司已着手进行鲍鱼工业化陆上养殖。这种养殖方法的特点是鲍鱼从卵开始到上市一直用陆上设施进行培育。因鲍鱼价格昂贵,频繁的采捕造成产量的不断下降。1980年,全县的鲍鱼产量由1979年的408吨剧减到200吨,产量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18.
筏式养殖是我国北方地区皱纹盘鲍的主要养殖方式之一,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鲍鱼生长速度慢、养成周期长(3年)、海上成活率低(70%左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大。大型海藻和贝类套养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物修复作用,在增强了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的同时,提高了鲍鱼品质,减少了疾病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海区养殖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鲍鱼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贝类,以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著称,又因其自然资源量低,故而更成为珍稀食品。在我国,鲍鱼的养殖在上世纪90年代飞速发展,是继海带、紫菜、贻贝、扇贝、对虾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新兴海水养殖品种。随着鲍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也相继发生,并且有逐年加重之势。目前,病害问题已对我国养鲍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鲍鱼人工养殖中常见的几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措施作一总结介绍,供养殖者借鉴。一、肌肉萎缩症【病因及流行情况】该病由病毒感染而致,因直接从贝足组织肌肉萎缩坏死,而命名为…  相似文献   

20.
了望塔     
●青岛市举办鲍鱼养殖技术培训班由青岛市科委、水产局共同主办的鲍鱼养殖技术培训班于今年九月份在胶南市举办,培训班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