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不同泌乳时期荷斯坦奶牛的行为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健康无病的奶牛12头(其中泌乳盛期4头,泌乳后期4头,干奶期4头)。按泌乳期分为3组。对各组奶牛逐头进行连续48h行为学观察。结果表明:牛夜间反刍时间(周期数)都比昼反刍时间(周期数)长(多)。泌乳盛期奶牛的总采食时间、反刍时间、采食咀嚼速度比泌乳后期和干奶期奶牛长(快)(P〉0.05)。饲后反刍开始时间泌乳后期最短,而干奶期最长。泌乳盛期奶牛饮水次数远比泌乳后期、干奶期多(P〈0.01),排粪次数也多(P〈0.05),排尿次数盛期牛与后期牛接近,但比干奶期牛多2次/d。干奶期牛的卧地时间最长,泌乳盛期牛次之,泌乳后期牛最短,但卧地次数泌乳盛期比后期、干奶期分别多4.13次和3、63次。这些行为的差异可为处于不同泌乳时期的荷斯坦奶牛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试验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同一栋牛舍内对20头干乳牛和20头泌乳牛分别进行了四季的甲烷排放量测定,在每个季节的季初、季中、季末测定三次,每次测定24h.结果表明:干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228.73g/(头·d)、234.09g/(头·d)、218.35g/(头·d)、178.22g/(头·d).泌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304.49g/(头·d)、314.43g/(头·d)、292.11g/(头·d)、238.07g/(头·d).干乳牛与泌乳牛在夏季CH4排放量最多,在冬季CH4排放量最少.泌乳牛比干乳牛CH4排放量高,平均高出1.3~1.4倍.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比较高产和中产奶牛牛舍的空气状况。试验选取高产奶牛和中产奶牛牛舍各一栋,密闭采集测定甲烷(CH_4)、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4种气体的浓度。结果表明:高产奶牛牛舍中甲烷、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4种气体的浓度比中产奶牛牛舍中的各气体浓度分别提高2.69%、32.51%、3.58%和66.95%。每头高产奶牛每天排放CH_4 296.15g,每产1kg标准乳排放CH_4 11.61g。每头中产奶牛每天排放CH_4 210.54g,每产1kg标准乳排放CH_4 12.08g。随着采食量增加,牛舍中甲烷、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会增加。高产奶牛每产1kg标准乳的CH_4排放量比中产奶牛低3.89%。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主要研究大豆皮颗粒等量取代泌乳牛和干奶牛精料后对泌乳牛产奶量、乳成分含量和干奶牛体重的影响。挑选健康的20头娟姗牛、16头荷斯坦奶牛和12头不同品种的干奶牛,将它们两两配对后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牛按原来的日粮结构喂养,试验组牛的日粮结构与对照组牛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每日用1.5kg大豆皮颗粒取代1.5kg精料,统计泌乳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含量和干奶牛体重,观察两组结果有何差别。经35天的试验结果显示:日产奶量,娟姗泌乳试验组牛比对照组提高了0.05kg,荷斯坦泌乳试验组牛比对照组减少了0.26kg,但两种牛的试验对照牛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娟姗、荷斯坦牛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牛的乳成分含量相当。干奶牛试验组的体重比对照组减少了3.34kg(P0.05)。采用1.5kg大豆皮颗粒取代1.5kg精料的饲喂方式,泌乳牛每头每天可节约饲料成本0.96元,干奶牛每头每天可节约饲料成本0.885元。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中后期奶牛饲喂高能量水平日粮对其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的影响。选取泌乳(220±10)d、妊娠(100±5)d、产奶量(20±5)kg的健康荷斯坦中产奶牛1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0头牛,对照组饲喂低能量(6.51 MJ/kg DM)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饲喂高能量(7.26 MJ/kg DM)TMR,预试期7d,正试期20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4%标准乳(FCM)产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26、1.55 kg/d(P<0.01);试验组乳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而饲料效率(FE)和乳脂率呈下降趋势(P>0.05);试验组奶牛饲料消化率(表观消化率、淀粉消化率)、淀粉降解速率、微生物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丁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千克奶饲料成本较对照组增加0.83元/(头·d)、经济效益减少16.2元/(头·d)。由此可见,泌乳中后期奶牛仍然饲喂高能量水平日粮会降低奶牛饲料效率,提高饲喂成本,应按照泌乳天数科学配制奶牛日粮。  相似文献   

6.
本次试验在内蒙古某奶牛场实施,研究了冬季气温突降对不同泌乳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2015年3月31日,最低气温介于-21~5℃。将平均温度在3d内降低超过5℃认定为气温突降期,符合上述天气变化的时期为8次。结果表明:(1)气温突降会显著降低泌乳前期和盛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奶产量(P0.05),不影响饲料利用效率(P0.10);(2)气温突降不影响泌乳后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奶产量和饲料利用效率(P0.10);(3)气温突降显著降低干奶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5)。综上,气温突降对不同生产阶段奶牛的生产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对泌乳前期和泌乳盛期奶牛的影响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7.
在规模养殖户饲养的奶牛中选择年龄在4~6岁,体重、胎次、泌乳时间等基本一致的荷斯坦泌乳牛18头,根据农户的饲喂条件,分为三组,每组6头。试验A组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和玉米秸秆青贮,试验B组饲喂混合饲料、粗饲料和玉米秸秆青贮,对照组C组采用一般的常规饲喂(有啥喂啥)方式,观察饲喂不同日粮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试验A组奶牛头均日产奶量19.82kg,个体产奶量6045kg,试验B组头均日产奶量工17.27kg,个体产奶量5267kg,对照C组头均日产奶量12.41kg,个体产奶量3785kg;试验A组和B组头均日产奶量比对照C组增加7.41kg和4.86kg,个体产奶量分别增加2260kg和1482kg。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寒冷地区泌乳牛冬季饮用热水的问题,设计并制作了奶牛场太阳能热水工程。采用太阳能热水工程和电热水槽为泌乳牛提供热水,通过对泌乳牛饮用冷水和热水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比较,探讨寒区冬季为泌乳牛提供热水的适宜方式。结果表明,泌乳牛群呈现出集中式饮水,泌乳牛舍内的供水系统应该在短时间内能够提供大量的热水;太阳能热水工程能够满足泌乳牛舍大量、集中供应热水的需求,可用于寒冷地区的规模化奶牛场;电热水槽可以保证水槽不结冰,但保证不了泌乳牛饮用到适宜的热水;在舍外气温-25.3℃、舍内气温-2~-3℃的条件下,太阳能热水工程可提供14.6℃的饮用水,可提高产奶量2.6kg/头/d,可增加效益9.0元/头/d,电热水槽可提供7.9℃的饮用水,可提高产奶量1.3kg/头/d,可增加效益3.55元/头/d。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生物饲料对泌乳牛产奶量的影响,本试验设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头牛(8头荷斯坦牛、8头娟姗牛)。两组基础日粮相同,不同的是,给试验组荷斯坦牛和娟姗牛分别添加生物饲料300g/(头·餐)、250g/(头·餐),日喂2餐,连喂47d(前7天为预试期)。结果表明:试验组荷斯坦牛青贮采食量比对照组牛多2.3kg/(头·d),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0.7kg/(头·d),效益增收0.83元/(头·d);娟姗牛青贮采食量比对照组多1.4kg/(头·d),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0.5kg/(头·d),效益增收0.47元/(头·d)。可见添加生物饲料能增强奶牛食欲,促进饲料消化和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饲喂新鲜豌豆荚壳对泌乳奶牛产奶量、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月、产奶量、营养和生理状况相近的健康泌乳中国荷斯坦牛,以饲喂豌豆荚壳进行为期40d的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试验I、Ⅱ组奶牛的头均日产奶量、乳糖率、乳蛋白率和乳脂率都有明显的增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奶牛每头经济效益比对照组和试验I组分别增加236.55、183.6元,提高20.01%、14.86%,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说明:泌乳奶牛饲喂新鲜豌豆荚壳能够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且降低饲料成本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控制与治理奶牛场污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数据基础。[方法]本文选择健康状况良好、胎次与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成乳母牛5只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全收粪法研究成乳牛在一年四季中产粪量及粪污染物(N、P、Cu、Zn和有机质)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及规律。[结果]表明:季节对成乳母牛产粪量与粪样中的含水率、有机质及N、P、Cu、Zn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存在着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差别。[结论]从而,根据不同季节产粪量及粪中污染物排泄规律来研究配置符合成乳母牛的均衡饲料配方,可达到既满足成乳母牛的生产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奶牛场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奶牛热应激对其生产性能造成的影响,降低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该试验研究、配制了奶牛抗热应激功能性营养包。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和体况相近的原则,将120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中度热应激条件下,对照组奶牛饲喂牧场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g/(d·头)复合型功能性营养包,观察复合型功能性营养包的抗热应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正试结束时,试验组奶牛的单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预试期相比,对照组奶牛的平均单产降低2.96 kg/(d·头),而试验组平均单产降低1.16 kg/(d·头),比对照组缓降了1.80 kg/(d·头);试验组奶牛的乳蛋白涨幅比对照组高0.13个百分点;正试结束时和停试第10天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的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缓降0.02。结果提示,抗热应激功能性营养包不仅能够有效地缓减牛奶由于热应激导致的单产下降,还可以提高乳蛋白率、乳脂率、乳中干物质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酵母蛋白饲喂泌乳奶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岩 《中国奶牛》2011,(10):24-28
本试验通过在荷斯坦泌乳牛日粮中添加酵母蛋白部分替代豆粕,研究其对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身体健康情况的影响,选取400头胎次、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头,试验组每头牛每天饲喂500g酵母蛋白,通过60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32.54kg/d与32.34kg/d。在产奶量不变的基础上,试验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7kg(DM)/d,产奶效率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降温处理工艺对北京地区泌乳牛夏季生产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0头泌乳牛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头,采取不同降温工艺处理,A为对照组,B为风机降温组,C为智能喷淋降温组。试验期为14d,期间提供相同日粮,自由饮水,对夏季牛舍环境指标、奶牛生理指标、行为参数和产奶性能进行持续测定。结果表明:在半开放牛舍中,相比于风扇降温模式,智能喷淋降温模式能有效降低处理过程中温湿指数(P<0.05)、奶牛体表温度(P<0.05)、呼吸频率(P<0.05);增加高温环境下奶牛躺卧时间(P<0.05),缩短站立时间(P<0.05);有效缓解高温导致的日采食量下降和产奶损失,提升夏季牛奶乳脂率(P<0.05);降低牛乳中血清蛋白含量(P<0.05)和体细胞数(P<0.05)。说明在北京地区半开放式养殖模式下,智能喷淋降温能更有效缓解夏季热应激,调节奶牛生理状况和行为活动,提升奶牛夏季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90头,随机分成两组考察奶牛专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在饲喂等量的基础日粮上,对照组额外添加20g/(d·头)精料补充料,试验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普乐菲特20g/(d·头),其他饲养管理方式不变。该试验预饲期7d,试验期77d。结果表明,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不影响乳脂、乳蛋白,但对提高产奶量以及降低原料奶中体细胞数(P0.05)有明显的效果。本研究表明,日粮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提高原料奶质量,提高牧场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90头,随机分成两组,考察奶牛专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在饲喂等量的基础日粮上,对照组额外添加20 g/d·头精料补充料,试验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普乐菲特20g/d头·其他饲养管理方式不变.该试验预饲期7 d,试验期77 d.结果表明,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不影响乳脂、乳蛋白,但对提高产奶量及降低原料奶中体细胞数(P<0.05)有明显效果.研究表明,日粮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提高原料奶质量,提高牧场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manure handling system and feeding of dairy cows were studied using a simple method to analyse the level of ammonia release in cow stables. Two ratios based on the balances of ammonia and sensible heat, and ammonia and carbon dioxide, respectively, in animal houses were determined and considered to give characteristic levels of the release of ammonia in relation to the animal density independently of the ventilation rate. This required measurements of ammonia, carbon dioxide and temperature with hand-held instruments in the buildings and in outside air. In total, 34 dairy herd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south of Sweden. Th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d higher release of ammonia from free stall barn with liquid manure than from conventional tie stall barn with solid manure. There was a clear effect of the content of crude protein, gram per kg dry matter, in the total feed ration on ammonia release in tie stall barn with liquid manure.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NFC)饲粮对泌乳后期奶牛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77.46±27.31)kg、胎次(1.5±0.15)胎、泌乳天数(242.92±15.28)d、产奶量(18.75±0.62)kg/d的奶牛12头,随机分配到3组,每组4头。各组饲粮NDF/NFC分别为2.10(精粗比为42:58)、1.96(精粗比为37:63)、1.52(精粗比为30:70),采用六氟化硫(SF_6)示踪技术测定自然状态下泌乳奶牛甲烷排放量。预试期14 d,正试期9 d。结果表明:饲喂不同NDF/NFC饲粮的泌乳后期奶牛甲烷排放量、甲烷能、单位干物质采食量的甲烷排放量以及单位总能摄入量的甲烷能均有显著差异;随着NDF/NFC降低,奶牛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综上,在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前提下,NDF/NFC为1.52的低NDF组饲料能显著降低泌乳后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研究中药复方对泌乳牛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40 头泌乳牛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 g/d、200 g/d、300 g/d中药复方。预试期7 天后连续饲喂30 天,试验期结束时检测生产性能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及所产牛奶中的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奶牛瘤胃液pH显著降低,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药复方提高了泌乳牛的生产性能,改善了瘤胃发酵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