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为了解白掌属植物杂交授粉和结实特性,建立杂交选育群体,对白掌属13个种或品种植物进行了组合授粉杂交试验,实施杂交组合24个,9个杂交组合和 S. floribundum开放自然授粉处理获得了果实和种子,培育了授粉后代群体;不同组合结果率为15.8%~100%,果实成熟需要50~108 d。各杂交组合每果实种子数为1~10.5个,种子具不同的大小、颜色和表面纹饰形态;不同组合的种子萌发率差异很大,从0.63%到84.67%,成苗率为0.63%~72.63%。结果表明,品种间容易杂交,而不同种间杂交结实率和正常发育种子率均较低。在泰勒×大花白掌和亮叶白掌×大花白掌两个组合中出现了黄化苗,比例分别为17.73%和16.1%。  相似文献   

2.
白掌又名白鹤芋,原产于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天南星科白鹤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观花观叶盆栽植物,当前市场主栽品种基本源于国外,多为人工杂交产生的后代。利用人工诱变技术对植物体细胞染色体组进行加倍的多倍体育种方法已应用于观赏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多倍体植株具有叶片增大、叶色加深、花朵变大、花色艳丽等优良性状,与二倍体比较,目标性状的观赏价值更高。利用化学诱变产生多倍体是目前人工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的诱导方法,其具有操作简易、突变率高、专一性强和适用性广等特点。秋水仙素是目前主要采用的多倍体化学诱变剂,其诱导的效果与诱导时间、使用的浓度、处理的植物种类和器官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以白掌‘美酒'的组培苗愈伤组织为材料,优化四倍体白掌诱导方法,经秋水仙素浸泡处理后,开展试管苗形态学初筛、田间种植优选及株系比较试验,同时进行染色体计数、气孔大小和基因组大小比较、四倍体白掌新品种选育。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四倍体白掌的方式为0.10%秋水仙素浸泡处理7 d,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选育出的四倍体白掌新品种‘绿萌'在设施大棚种植时自然花期为4—6月,与对照‘美酒'相比,叶片长和宽、叶柄长和直径、叶鞘长、佛焰苞苞片长和宽、花梗长和直径、肉穗花序长和直径、气孔长度和宽度、气孔密度均差异极显著,根尖染色体数为2n=4X=60,是对照(2n=2X=30)的2倍。流式细胞仪测定DNA显示,‘绿萌'基因组大小为10.87 Gb,对照‘美酒'基因组大小为5.73 Gb,鉴定为四倍体白掌新品种。本研究利用人工化学诱变方法选育的四倍体白掌新品种‘绿萌',具有叶片增厚、叶色加深、茎杆变粗、叶柄变粗、花梗变粗、肉穗花序变粗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白掌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对江苏、江西苎麻疫病菌的鉴定结果及苎麻疫病的简便诊断方法。上述地区苎麻上分离的37个疫霉菌株被鉴定为3个种: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恶疫霉(P.cactorum)和Phytophora SP.(种名待定)。苎麻疫霉是江苏苎麻疫病的主要病原菌,恶疫霉是江西宜春地区苎麻疫霉的主要病原菌,Phytophthora SP.是首次在南京苎麻上分离的异宗配合疫霉种。通过保湿和组织透明镜检病组织表面及内部的孢子囊和卵孢子可以快速确诊苎麻疫病。  相似文献   

4.
瓜类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瓜类蔬菜是中国主要蔬菜种类,瓜类疫病迅猛发展,严重制约瓜类生产。文章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瓜类疫病的病原菌种类、抗性鉴定技术、抗性机理、育种进展,针对当前生产上防治措施的问题,提出了瓜类疫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选取观赏性强、可用于水培的绿萝、孔雀竹芋、红掌、白掌、粉掌、春羽、袖珍椰子、竹柏、花叶万年青、合果芋10种花卉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对其净化富营养化水质能力及其生长适应性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春羽、绿萝、花叶万年青、合果芋、白掌5种花卉对河道污水适应性相对较强,净增生物量大;从净化水体效果来看,10种花卉对试验水体COD的去除均表现出良好净化效果,其中对试验水体总氮(TN)去除能力比较强的花卉依次为白掌、绿萝、合果芋和春羽,对水体氨氮(NH4+-N)净化效果较好的花卉依次为绿萝、白掌、春羽和合果芋,对水体总磷(TP)净化效果最佳的花卉为绿萝、春羽、白掌和合果芋。试验结束后原水各项指标由《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劣Ⅴ类标准提升达到Ⅴ类标准或更高。综合各类因素比较分析,白掌、绿萝、合果芋和春羽4种花卉从其适应性和净化效果来看,可以作为优选的用于净化城市河道的水培景观花卉。  相似文献   

6.
一种一品红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系列指标对一种一品红细菌性疫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研究。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某花圃一品红植株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疫病的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野油菜黄单胞菌一品红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oinsettiicola(Patel Bhatt et Kulkami 1951)Dye 1978]。猩猩草(Euphora heterophylla)、铁海棠(Euphorbia millii)和木薯(Manihot esculenta)为国内新报道的接种寄主,橡胶Hevea brasiliensis)和蓖麻(Ricinus communis)为国内外新报道的接种寄主。  相似文献   

7.
以红麻杆作为盆栽基质组成材料,设计6种不同红麻杆含量的基质配方,研究其对白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基质对白掌的生长速度、叶片数及根部生长情况均有显著的差异,其中以20%园田土+19%红麻杆+60%泥炭+1%珍珠岩配方对白掌的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近来马铃薯疫病诱导抗性研究的主要进展 ,介绍了非亲和性病原菌和非生物诱抗剂诱导马铃薯对疫病的局部和系统抗性 ,分析了可能的抗性机制 ,并指出了目前诱导抗性中存在的问题和其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黄单胞菌引致红掌疫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近年来海南省儋州市一些红掌栽培地发生的另一种细菌性疫病的危害症状,测定了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和寄主范围,将病原菌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axonopodispv.dieffenbachiae(McClloch&Pirone1939)Vauterin,Hoste,Kersters&Swings1995]。  相似文献   

10.
白掌属植物(Spathiphyllum Schott)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观叶植物。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是观赏植物育种与应用的基础。本研究以20份白掌种质资源为材料,对27个重要的观赏性状进行观测,结合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析白掌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6个数量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7.2%~69.9%,其中株高、分芽数、叶片数、叶宽、叶柄粗、花序长和小花数变异较大,而株幅和花序粗变异较小。11个描述型性状可以被划分为2~4个等级,香农-维纳指数范围为0.20~1.01,其中叶形的香农-维纳指数最高,而花被片是否分离和花被片颜色的香农-维纳指数最低。对27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当距离为3时可以划分为Group A和Group B两组;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27个性状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72~0.91。在Group A中,性状之间大部分呈显著相关,其中佛焰苞长分别与佛焰苞宽和花序长的相关系数高达0.91,而在Group B中性状大部分相关性不显著。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20份白掌种质可以分为Grou...  相似文献   

11.
以赤红壤常年菜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不同处理[对照CK、常规施肥CF、优化施肥OPT及优化施肥化肥氮10%、20%、30%有机替代(T10、T20、T30)],研究菜地养分优化减施及有机替代对小白菜生长及土壤氮平衡影响。试验连续种植4茬。结果显示,施肥显著增加小白菜产量,不同施肥处理肥料增产贡献率为23.1%~39.6%。常规施肥处理小白菜产量在3169~3369 kg/667 m^2之间,4茬小白菜总吸氮量为33.4 kg/667 m^2、平均氮肥利用率31.2%。相比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及优化施肥化肥氮有机替代10%、20%、30%处理分别降低化肥用量35%、38%、41%和44%,小白菜产量、氮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均与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常规施肥条件下小白菜种植系统(4茬)氮盈余量10.3 kg/667 m^2,优化施肥及化肥氮有机替代降低土壤氮盈余量18%~48%。总体上,赤红壤常年菜地系统化肥减量使用35%~44%可保障蔬菜产量不降低基础上,有效降低土壤氮盈余及潜在面源污染风险。优化施肥条件下化肥氮有机替代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化肥氮投入量,实现菜地系统化肥深度减施。优化施肥及化肥氮有机替代可作为区域菜地系统推荐施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干燥花是指新鲜花材经过保色护形、仪器干燥等相应处理后得到的具有观赏性价值的花卉产品。保色是干燥花制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干燥花成品的美观性和保存时间的持久性。该文研究了最近15年来我国干燥花的保色工艺,分析比较了不同种类自然花材的保色方法,以期为我国干燥花保色技术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优质软性籼稻品种固广油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性品种选育是水稻品质育种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和稻米市场的现实需要。固广油占是采用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优质软性常规籼稻新品种。该品种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和广东省标优质2级,直链淀粉含量14.7%~16.5%,高产稳产,平均单产超过446 kg/667 m^2,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全生育期112~113 d,株高101.8~103.0 cm。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广源占15号是由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广州乾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育成的感温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国标和广东省省标优质1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本文介绍了广源占15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嘉糯2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嘉农wx2A作母本、嘉糯恢2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品种,2018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优质、丰产稳产等特点。就嘉糯2优2号品种的选育流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高产技术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张帅  户杉杉  潘荣艺  高水练 《茶叶》2019,45(1):17-23
目前我国土壤酸化逐渐加剧,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茶园土壤酸化会影响茶园土壤进而导致盐基阳离子大量淋失,土壤持水率、孔隙度下降,破坏茶园土壤生态,不仅降低土壤肥力,还会使有毒重金属活化,最终会影响茶树产量与品质。本文就近20年来关于茶园酸化现状及成因、酸化危害分析以及目前土壤酸化改良措施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目前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及其相关酸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肥料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会影响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本文研究了等氮条件下不同肥料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物质转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控释肥(N、P、K含量分别为25%、6%和19%)处理相比,施传统复合肥(N、P、K含量均为15%)和快美复混肥(N、P、K含量分别为24%、7%和19%)的处理,水稻抽穗期叶片SPAD值显著增加,穗部干物质累积量、穗部干物质累积速率和库容量分别增加2.7%~17.1%、1.6%~17.1%和5.4%~11.0%;水稻总吸氮量、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9.4%~38.2%、26.6%~102.4%、19.3%~76.7%和4.5%~15.1%。在本试验条件下,快美复混肥是提高华南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的优势肥源。  相似文献   

18.
完善的实验室能力验证体系是确保真菌毒素检测机构出具准确检测结果的重要前提。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真菌毒素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现状,详细介绍了在真菌毒素能力验证中使用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以Z比分数法评价由比利时联邦药物和农业化学研究中心(CODA-CERVA)组织的粮油多种真菌毒素含量测定的国际比对结果,分析粮油样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测定情况。  相似文献   

19.
佛恢008是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佛山油占作母本与丰八占杂交选育的籼稻恢复系,稻米品质达国标1级优质稻谷标准,对“夜公”细胞质型不育系Y华农A具有强恢复力.所配组合华优008(Y华农A/佛恢008)表现丰产性突出、高抗稻瘟病,于2010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根据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现状和湖北省的气候特点,探讨了湖北省优质稻布局的合适区域和适宜季节,提出了"3个栽培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稻品质提高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