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梨白粉病(Phyllactinia pyri[Cast]Homma)主要危害叶片,在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等地梨产区常有发生,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与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相比,梨白粉病的发生一直未被重视。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病害的危害也发生变化。在河北省冀东地区,春季梨白粉病较少发生,主要发生在秋季,生产中主要集中在果实采收前防治,多数梨园在果实采收后对白粉病的防治不够重视。近年来常出现高温干旱天气,使得梨白粉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大量梨树发生早期落叶,造成二次发芽,对产量、树势影响极大。已成为梨树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2.
梨黑星病是梨树的一种主要病害。去年在陕西省彬县、礼泉及渭南一些梨区发生比较严重,引起早期落叶,树势衰弱,果实畸形且果面布满大小不等的黑斑,不耐贮运,对产量、品质及商品价值影响很大。 1 发病部位及症状识别 梨黑星病能危害梨树的鳞芽、叶、叶柄、花序、果实、果梗及新梢等器官的绿色幼嫩组织,发病部位形成黄色病斑,而后逐渐发展长出黑  相似文献   

3.
马广民 《北方园艺》2007,(10):212-212
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 Tanaka et Yamamo)是鸭梨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每年鸭梨收获时,梨黑星病在鸭梨果实上大量发生,对鸭梨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现对目前市场上9种用于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通过试验为生产上推荐理想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4.
梨黑星病是梨树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各地梨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近几年关中地区,发生普遍而且严重。该病发生后,常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树势衰弱,果实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对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抓紧时间防治此病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1.5%苦参碱水剂作为生物源农药,对梨黑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000倍的防效达到65.19%(叶片)和67.95%(果实),平均病情指数由7.82(叶片)和3.60(果实)降到2.72(叶片)和1.15(果实),可以应用于梨黑星病的防治。使用时间以梨黑星病初始发生时为宜。应根据病害发生程度与其他农药配合(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梨黑星病发生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黑星病又名疮痂病、霉病,是梨区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此病易大流行,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7.
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凤霞 《北方园艺》2007,(3):194-195
梨黑星病又名梨疮痂病(Pear scab)、雾病。是南北梨区发生普遍、流行性强、损失大的一种重要病害。从落花期一直到果实成熟期,危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等部位,易引起早期落叶或开二次花,削弱树势。南方梨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盛期;东北梨区发病相应晚些。梨果受害后果面形成黑色霉层,甚至畸形龟裂,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第2年的产量也会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着重介绍了梨常见的梨煤污病、梨黑皮病、梨黑星病和梨黑腐病等果实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1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梨树上一种主要病害,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等。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很象一层霉烟,这是最主要的特征。果实受害后,先产生淡黄色圆形斑点,扩大后病部凹陷,其上密生黑色霉层,最后病斑木栓化,变硬,凹陷龟裂。梨黑星病发生后,常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果实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时病树第2年结果明显减少,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方法:6月下旬是梨黑星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也是梨黑星病开始侵染幼果的时期。可用活性高、内  相似文献   

10.
梨黑星病是目前梨园中常见的一种流行性病害,发病轻者造成梨树衰弱,果品品质下降,重者花叶枯死,果实早落,果农收益受损,严重制约着梨果产业的长久发展。详细阐述了梨黑星病的致病原因、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提出了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供果农朋友在梨果生产实践中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梨黑星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危害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造成大量提早落叶,果实遍布病斑,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在衡水梨产区普遍发生,鸭梨发病较重,雪花梨发病较轻,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2.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雾病,是梨树最严重的病害,新梢、叶片、果实均可患病,新梢受害后焦桔,叶片受害后变黄脱落,果实受害后生黑斑,后期龟梨,果实变成畸形,味苦失去食用价值,当年可减产20-40%,并使第二年产量受到影响.根据多年的实践调查,现就黑星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避雨栽培对大棚梨病虫害发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翠冠梨为试材,以避雨期卸掉顶膜作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避雨栽培对大棚梨果实品质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明显减少大棚梨叶片病害尤其是黑斑病的发生。两种栽培模式的前期(6月29日)病害发生率均很低,发病种类以斑纹病为主。9月13日,避雨栽培的叶片病斑总数比对照减少96.6%,发病种类以灰斑病为主,占病斑总数的70.5%;其次是黑斑病,黑斑病叶片病斑总数比对照减少99.2%。避雨栽培期间,蚜虫的发生量比对照提高了862.1倍,并引发烟煤病。同时,避雨栽培显著减少了翠冠梨锈斑的发生,锈斑指数比对照减少了50.5%~5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减少了0.42~0.71个百分点。在大棚梨的生产上,应优先实行避雨栽培,以减少黑斑病的发生和提高果实品质;对蚜虫及其诱发的烟煤病发生严重的大棚梨园,可采用避雨与露地栽培间隔实施的方法来控制蔓延。  相似文献   

14.
梨黑星病是侵染梨树叶片和果实的主要病害。发病后能引起花序枯死、幼果畸形、早期落叶,不仅影响当年梨园产量、质量和收益,而且使树势衰弱,影响翌年的产量。近年来,由于梨农防治措施不当,使用药剂不得力,致使黑星病危害加重,严重影响梨果品质和产量。1梨黑星病的发生规律梨黑星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梨腋芽的鳞片中越冬,其次在落叶上。在运城酥梨产区,梨黑星病病芽梢出现期为4月中旬,病叶出现期为5月上旬,病果出现期为6月上旬,发病盛期在7月至8月,全年有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二次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  相似文献   

15.
梨黑星病是泸西县梨最主要的病害之一,2022年泸西梨黑星病大发生,果树受害严重。对部分梨园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黑星病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梨黑星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梨树是辽宁省果树产业中重要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省内各地区。近年来,梨果实黑点在辽宁省梨产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着梨果实品质,为了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蔓延,生产上急需明确引起梨果实黑点的病原。通过病原菌致病力测定、形态比较,以及基于多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采自辽宁省的梨黑点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与分子鉴定均表明梨黑点病病原菌为暹罗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C. siamense在不同梨品种上致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茌梨’(白梨)致病性最强,对‘南果’‘花盖’(秋子梨)最弱。  相似文献   

17.
柴全喜  何新朝 《河北果树》1998,(1):29-29,31
梨黑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柴全喜何新朝宋素智张彦武(河北省藁城市职教中心052160)梨树黑星病是梨树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是梨树生产中需要重点监测和防治的病害,在各地梨产区发生比较普遍,发生严重的年份常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由于杀菌剂的无节制使用和单一药...  相似文献   

18.
通过3年对梨树梨锈病、梨叶疹病、梨缩叶病的观察、调查和防治,总结出3种病害的病源、症状、发生规律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区分3种病虫害容易混淆之处,同时制定了相应防治措施,从根本上解决3种病虫害难以分辨的难题,从而提高梨园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1 病害症状表现与品种抗性梨黑星病又名疮痂病、霉病,是我国梨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最主要病害,特别在陕西、安徽、河南等酥梨产区流行严重,造成巨大损失。此病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梢和冬芽上越冬,也有以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20.
丁金伟  朱建国 《河北果树》2010,(5):15-15,18
<正>1梨黑星病别名疮痂病,为梨树最主要病害之一,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等。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很象一层霉烟,这是最主要的特征。叶片受侵染后,先在正面发生多角形或近圆形的黄斑,而在背面产生辐射状霉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