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甜玉米种植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提高了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实现了无公害、高效种植,改善了品质,提高了商品性。本文从选地整地、移栽、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方面阐述了甜玉米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柿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结果习性,分析了其树姿、树干、叶、花和果的观赏特性。提出了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影响套袋梨果面光洁度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佳 《落叶果树》2005,37(3):58-58
近年来,我市栽培的黄金、大果水晶、新世纪、金二十世纪、绿宝石等梨品种,果实普遍套袋。但果实出现果锈、皲皮、裂口、黑斑、黑点等现象,影响了果面光洁度,降低了商品率,制约了出口,造成很大损失。为究其原因,笔者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影响果面光洁度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优质果率由原来的78%提高到89%。  相似文献   

4.
根据省园艺学会今年活动计划,我们于五月四日至十一日到辽宁省沈阳市、鞍山市进行了育苗程序改革和保护地生产的考察。先后参观了沈阳市东陵区长白乡五里河子村、五三乡铁匠村、东陵乡八家村、鞍山市旧堡区千山乡魏家村、沙河乡太平村科研队、鞍山市蔬菜研究所,并走访了辽宁省蔬菜学会、辽宁省农业局、沈阳农学院园艺系、沈阳市农委、沈阳市副食品局、沈阳市科协,受到各单位的热情接待。在学习中互相交流了当前蔬菜生产情况,分析了科研动向,并搜集了数十册技术资料。引进了元葱品种,使我们增长了蔬菜生产、销售、科研、科学普及等方面知识,开阔了思路,收益颇大。现将几个主要技术问题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1965年末至1966年初,召开了大白菜丰产经验交流会。我国白菜主要产区东北、西北、山东、内蒙古、北京、天津、西安和郑州等地共13个单位都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了农业部、商业部的有关同志到会作了指导。 座议会着重交流了大白菜丰产栽培经验和样板田、基点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木耳掺假经常可见。据笔者调查,掺假物质有糖、硫酸镁、碱、矾、食盐、泥沙、铁粉等。这不仅影响了木耳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木耳应有的食(药)用价值,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为此,我们对掺假木耳的鉴定方法作了研究,探讨了一种快速、简便地鉴定掺假木耳的定性、定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山地苹果树更新修剪对树体营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常规修剪为对照,探讨更新修剪对盛果期山地苹果树体营养和生长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更新修剪提高了叶片、枝条中的氮、磷、钾、钙含量,提高了果实中的氮、钾、钙含量,对果实中的磷和根系中的磷、钾无显著影响;降低了根系中的氮、钙含量;显著增加了长枝、中枝的比例,显著降低了短枝、叶丛枝比例,促进了枝条健壮发育。更新修剪增加了叶面积,提高了叶绿素、单果质量、果实维生素C和有机酸含量,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着色面积等无显著影响,提高了果实产量,极显著提高了果园的经济产值。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中国苹果市场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杰 《落叶果树》2011,43(1):11-13
考察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五个大型果品批发市场。分析了国产苹果的质量、产量和市场营销动态。指出了中国苹果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杏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介绍了杏的起源、分布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情况,着重对杏种质资源的细胞学、孢粉学、授粉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和抗寒机理方面进行了综述。揭示了国内外杏的最新研究动态、杏起源、演化、分类及抗寒、抗旱机理等,同时论述了国内外杏的育种目标、遗传规律及先进的育种技术,并提出了我国杏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荠菜走上了大餐桌,小产品赢得了大品牌,小青菜链接了大市场,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种植、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笔者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产品收获、标志使用规定等几方面总结介绍了虞城荠菜高产栽培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8~10年生的香玲、辽核1号核桃品种上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核桃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秦阳"牌核桃专用肥能促进树体生长,提高坐果率及果实品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水肥耦合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肥料减施的贡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研究了水肥耦合条件下底肥减施20%和40%、灌溉量减少15%的条件下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水中肥(W2F2)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比高水中肥(W1F2)处理提高2.0%,比常规处理(W1F1)提高4.1%。中水中肥处理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常规处理分别提高1.5%、5.8%、6.5%、6.3%、4.5%、10.6%。说明中水中肥处理(80%常规施肥+滴灌至田间持水量的85%,每公顷每次施用51kg大量元素水溶肥随水滴灌4次)不仅能提高设施番茄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是设施番茄肥料减施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3.
在全量化肥和化肥减施条件下,为探究中微量元素肥及氨基酸叶面肥对甜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开展了田间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处理;T1:常规施肥;T2:常规施肥+纽崔恩;T3:纽崔恩+20%化肥减施;T4:纽崔恩+20%化肥减施+氨基酸叶面肥。试验结果表明,与T1相比,T2甜瓜单果质量、小区产量、横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和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7.12%、14.12%、1.92%、17.17%和19.16%;而在化肥减施条件下,与T3相比,T4甜瓜单果质量、小区产量、横径、纵径、SPAD值、甜瓜直径、中心和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25.14%、24.86%、7.34%、9.62%、1.76%、14.52%和4.00%。综上所述,全量化肥使用时,增施中微量元素肥可促进甜瓜产量和品质改善;化肥减施20%时,配施中微量元素肥和氨基酸叶面肥不仅可显著提高甜瓜产量,还会明显改善甜瓜品质。  相似文献   

14.
李文红  曹丹  刘路  倪栋  张朝显  吴杰 《蔬菜》2021,(3):15-18
为促进"减量施肥"和缓控释肥在蔬菜上的推广应用,以缓控释肥、复合肥为试验材料,常规用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作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式,研究了2种肥料对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可持续释放营养以满足芹菜对养分的需求,与常规用肥相比,每667 m2芹菜产量显著增加,达到6 261.47 kg,增产率为51.45%;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分别增加51.98%、50.8%,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复合肥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不同钙、镁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蔬菜作物上施用不同的钙、镁肥,其作用和效果不同,其中以硝酸钙和氢氧化钙对增加蔬菜产量和改善产品成分效果明显,能提高Vc和糖的含量,降低含酸量,增加矿质营养含量;其次是硫酸镁。而施用氯化钙则对蔬菜品质有降低的趋势。在供试的几种蔬菜中,钙、镁肥的效果果菜类比根菜类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养殖废弃物生物有机肥料和化肥配施与单施化肥对云南藜蒿产量、相对干物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藜蒿产量(21 273~29 110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17 765 kg/hm~2),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藜蒿产量(20 334~29 110 kg/hm~2)比单施化肥处理(21 273 kg/hm~2)增加19.8%~36.8%;同时,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藜蒿相对干物质含量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1.14%~5.48%;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供肥特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藜蒿地上部的养分积累量、肥料回收率和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及生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肥料开发对我国现代农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微生物肥料的产品分类、作用效果、使用方法、施用时的注意事项、应用前景5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地介绍,以便让广大农民朋友正确认识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和无机肥对茭白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茭白单季茭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品种葑红早为试材,研究了有机肥和无机肥对不同规格肉质茎可食部分膳食纤维及其主要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茭白肉质茎可食部分的总膳食纤维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均较高,主要组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所占比例较高,木质素和果胶的比例较低。施用有机肥能提高可食部分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不同规格肉质茎间总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幅较小;膳食纤维主要组分含量及其变化因品种不同而异。认为茭白肉质茎是一种优质的富含膳食纤维食品,有机肥对茭白产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稳定及其组分的改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肥与皓达肥配施对生菜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肥与皓达肥对武汉地区生菜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皓达肥生菜产量为1 738.15 kg/667 m2,较CK处理增产11.80%;皓达肥可促进生菜吸收养分,皓达处理生产1 738.15 kg生菜吸收氮磷钾养分为N 1.40 kg、P2O50.34 kg、K2O 4.69 kg,氮磷钾吸收比例N∶P2O5∶K2O为1∶0.24∶3.35,比对照增加的养分吸收量分别为N 17.65%,P2O521.43%,K2O 21.50%;皓达处理氮磷钾肥料养分效力系数分别为0.172、0.075、1.041,较CK处理的0.145、0.063、0.857分别增加18.08%、18.49%、21.55%;皓达处理每667 m2增加成本18.2元,但每667 m2比CK处理增收458.7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当地常规施肥(100CF)、10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100CF+SF)、9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90CF+SF)、80%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80CF+SF),研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黄瓜产量及产出投入比、品质、养分分配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植株不同部位对氮磷钾的分配率来看,茎叶分配率最高,果实次之,根最少。与单施化肥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少普通化肥20%的施用量同时配施400 kg · (667 m~2)~(-1)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可增加单瓜质量和黄瓜产量,降低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