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林地保护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林地的非法侵占,这一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会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政府部门缺乏对相关问题的重视、没有加强力度打击林地非法侵占案件以及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相关法律,这些都是林地非法占用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林地被不合法占用的面积,应该从法律、管理制度、林地回收等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和归纳国有林地内仍存在大量乱葬坟墓的历史背景及现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和归纳治理、打击非法侵占林地乱葬坟墓的困难和原因,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治理、打击非法侵占林地建坟的建议及措施,以有效保护和收复国有林地,确保我国林业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品林基地和林业生态大省之一,林业占有重要地位,区直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诸多原因,广西国有林场林地被大量非法侵占,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收复被占有国有林地,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要从加强顶层设计,理顺国有林场与驻场森林公安的关系,发挥森林公安森林资源管护的主导作用,组织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方面入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德惠市林地保护与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德惠市林地非法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林地保护和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通过对德惠市林地资源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林地利用结构变化等进行分析,提出林地管理要从控制林地总量、管理林地权属、使用权流转和用途等方面进行林地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遏制林地流失,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保护我区森林资源安全,积极打造生态昌邑,开展清收非法侵占林地实施停耕还林工作,是建设生态昌邑的必由之路。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增加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为主线,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开展清收非法侵占林地实行还林工作,切实巩固退耕还林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有效维护森林资源安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稳步实施、依法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流失林地清收还林工作,确保造林生产有序进行,还林工作开展到位。  相似文献   

6.
林地保护已经与耕地的保护具有同等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林地被侵占的原因和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林地被小规模侵占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结合2013年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针对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森林经营管理对策与建议,旨在通过改变经营策略、调整树种结构、加强林地管理力度、合理保护和利用林地资源、编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的措施,促进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政管理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以及有效的控制森林资源消耗而进行的管理。为了保障国家林业资源健康、持续的发展,防止外在因素对其造成的毁坏和侵占,文章分析了我国林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非法伐木、私占林地等,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期望通过本研究可为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化发展带来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木兰林管局目前林地管理中存在着非法侵蚀、体系不健全、管理经费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法律意识、建立林地管理体系等对策,以促进林地管理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低价租赁、到期拒还、非法转包乃至直接侵占为特征的土地权益流失现象在部分国有农场时有出现。本文基于上海皖南农场与周边农户资源配置差异,构建农场与农户的劳动效率与土地配置的收益模型,探讨土地权益流失问题的主要成因;对农地类型、空间分布特征造成的土地权益流失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农场与农户资源不匹配是农场土地权益流失的重要诱因;劳动生产率、土地经营成本造成不同类型与区位农地权益流失程度的差异;提出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以机械化生产实现劳动替代、提高农户持有土地成本等手段,来化解国有农场土地权益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