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更好地发挥“秋优金丰”的增产效应,探讨其叶、蘖生长规律,对该品种在机插栽培条件下的叶、蘖生长进行了定株观察,总结了主要茎蘖的成穗规律及穗、粒结构特点,从而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正>1.缺氮弱苗。根据叶蘖同伸的关系,小麦第4片叶应该和第1分蘖同时出现。若第4叶很长,而第1叶分蘖长度只有第4叶的一半,即为缺氮弱苗。  相似文献   

3.
根据春小麦的分蘖消长规律和叶蘖同伸关系.将春小麦不同类型品种(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特早熟品种(系)分蘖发生早.低位分蘖发生快,分蘖发生经历的时间短,分蘖消亡经历的时间长,主茎3、4、5片叶叶蘖发生符合同伴关系;而中熟、中早熟品种(系)分蘖发生较晚.分蘖消长的时间相当,叶蘖同伸情况与理论值吻合程度较差.这将为今后在农业生产中因春小麦品种类型不同而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水稻生产中,秧苗是基础,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关键。关于壮秧的形态指标,过去曾提出过扁蒲秧、三叉秧、带蘖秧、健壮秧等,但仅是秧苗在形态特点上的定性描述,缺乏数量概念,不易规范化。近年来,凌启鸿等根据秧苗生理特点和器官同伸规则提出用个体叶蘖基本同伸,群体茎蘖停滞增长(多数个体停止分蘖)叶龄期作为适龄移栽的壮秧指标。为了阐明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秧苗的特点,以及群体茎蘖滞增叶龄期、密度和壮秧的关系,明确移栽的适宜叶龄期与最适播量,特进行本试验,以便为大面积培育壮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中籼稻汕优63(库限制型)和中粳稻广陵香粳(源限制型)为材料,研究高产水稻生育前期的叶面积指数和茎蘖组成特点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高产水稻叶面积指数组成特点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3叶以下小分蘖的叶面积指数占总叶面积指数的比例小,与总叶面积指数相关不密切:4叶以上大分蘖的叶面积指数占总叶面积指数比例大,是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2)高产水稻茎蘖组成特点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3叶以上大分蘖多,小分蘖少.(3)叶面积指数与茎蘖组成关系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3叶以下分蘖数和4叶以上分蘖数与总叶面积指数关系不密切,而拔节期4叶以上分蘖数与总叶面积指数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6.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小麦逐渐进入旺盛生长时期。针对少数麦田由于不同原因而引起的弱苗,应及时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补救,以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1缺氮型弱苗根据叶、蘖同伸关系,第4叶与第1蘖应同时出现。若第4叶很长,而第1蘖长度只有第4叶的1/2,即为缺氮型弱苗。另外根据叶色,  相似文献   

7.
<正> 经我们多年观察、摸索得出,小麦弱苗常因多种因素引起,可根据生长发育状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1 缺氮弱苗 根据小麦叶、蘖同伸关系,第四叶与第一分蘖应同时出现。若第四叶很长,而第一分蘖长度只有第四叶的一半时,即为缺氮弱苗。用同样方法,可依次观察第五、六叶与第二、三分蘖长势情况。其次看小麦生长是否缺位。若叶、蘖不能同伸,主要是氮素营养不良所致,每667m~2应立即补施碳铵1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基穗肥的施用比例和穗肥施用时期对杂稻益农1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比不施氮肥增产13.04%~21.3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总氮量一定时,益农l号以基蘖肥(其中基肥:蘖肥=6:4)占30%,穗肥占70%(倒5叶:倒3叶=6:4)的施肥方式产量最高;施用氮肥能提高有效穗,比不施氮肥提高10.7%~18.0%.穗肥在倒5叶与倒3叶优于在倒4叶与倒2叶施用.  相似文献   

9.
水稻的分蘖规律与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冀粳14号的主茎和不同蘖位1 ̄4次分蘖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的分蘖规律与分蘖生产力。结果证实,中晚熟水稻品种主茎有2个蘖位转折期,主茎3蘖位为第1蘖位转折点,主茎N蘖位为第2蘖位转换点;在主茎1-N-1蘖位中,在水稻具有n-3的叶、蘖同伸规律的同时,主茎n蘖位上一次分蘖与主茎n-2蘖位下一次分蘖 具有n-2的蘖、蘖同伸规律,即纵向上主茎每长2片叶,横向上分蘖次数增加1次的规律;最优蘖位形成的规律是:在所有同次分蘖中,N-1和N-2蘖位1次分蘖生产潜力最大,N-3和N-4蘖位2次分蘖生产潜力最大,N-5和N-6蘖位3次分蘖生产潜力最大;合理利用强优势中位蘖具有18%左右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在石河子地区生态条件下,对6个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系)主茎叶数与分蘖成穗规律进行了2—3年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弱冬性小麦主茎叶数少于冬性、强冬性的品种。播期不同,主茎对数随播期推迟而减少;多数品种的有效办蘖叶龄期是从主茎第4叶到第7叶的4个叶龄期。多数冬小麦品种的生理技节叶龄期为主茎第9、10两个叶龄;在适期播种条件下,除主茎穗外,尚有鞘蘖、1N.2N、3N、4N、2N-1和1N-2等蘖位的分蘖有成穗的潜力。因此,生产上可利用低位蘖成穗。  相似文献   

11.
关于小麦不同层次叶片的解剖结构已有不少研究,但对不同茎蘖同位叶结构的比较尚未见报导。为此,我们对主茎及第Ⅰ蘖的同位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一下主茎,第Ⅰ蘖、第Ⅱ蘖茎的结构。试图为小麦高产栽培途径提供一点根据。我们所用的材料为校园高产田拔节末期的植株,小麦品种为津丰一号和泰山一号。分别取同株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杂交水稻秧田低节位分蘖开发不够,大田分蘖时间偏迟,提出秧田促秧苗低节位分蘖,大田促分蘖早发,提前控制无效分蘖,促大穗的双促栽培技术.至1999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107622.7m2,共增加粮食10969.53T,增产幅度10.94~43.37%.并形成一套在秧田改二叶一心期为一叶一心期施断奶肥,改三叶一心期为二叶一心期施促蘖肥,大田并施基蘖肥,促大田分蘖早生快长,在计划穗数的65%开始控制分蘖为主的前期促蘖早生快长,中期控制群体,后期促穗保花增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半直立耐密型水稻为试验对象,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水稻蘖肥不同施用时期(3.5~3.7叶期、4.1叶期、5.1叶期),对水稻分蘖时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在本田秧苗3.5~3.7叶期施用蘖肥效果最好,半直立耐密型水稻有效分蘖率、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等综合性状各方面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4.
1小麦烟农19特征特性 产量指标:667平方米产500千克.有效穗36~38万,每穗35~37粒,千粒重38~40克.出苗期为10月中旬,基本苗12~15万.越冬期(12月20日),6叶1心至7叶1心,单株分蘖3~4个,每667平方米茎蘖50~60万.返青期,单株分蘖3~4个,667平方米总茎蘖数60~70万.拔节期,每667平方米总茎蘖80~90万,最高不超过100万.抽穗期,主茎绿叶4~5片,667平方米总茎蘖数50万左右.成熟期,植株落黄正常,667平方米成穗36~38万,每穗总小穗数20~22个,结实小穗18个左右.  相似文献   

15.
刈割高度对禾草丛分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刈割高度(3,6,10,14,18,24 cm)对生殖阶段黑麦草与营养阶段高羊茅的草丛分蘖结构的影响。黑麦草草丛中,无论是分蘖数目、叶面积或生物量,均以3~4叶蘖(Ⅱ级)的比例占绝对优势,为40%~65%,5叶以上蘖(Ⅲ级)、1~2叶蘖(I级)和生殖蘖的比例较小,死组织的生物量占第二位;高羊茅草丛中Ⅱ级蘖的上述参数之比例随高度上升而下降,约60%~25%,Ⅲ级分蘖变化趋势相反,为25%~60%,Ⅰ级分蘖的比例很小,死组织的生物量居第三位;黑麦草生殖蘖的叶茎比为0.23,远小于营养蘖(0.93~1.03),后者小于高羊茅(1.06~1.26);黑麦草生殖蘖的比叶重(3.3 mg/cm2)也小于营养蘖(4.1~4.3 mg/cm2),后者小于高羊茅(4.1~4.6 mg/cm2);除生殖阶段的黑麦草的分蘖数目以外,草丛的分蘖数目、叶面积和活生物量与刈割高度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分蘖数目与高度为负相关,其它参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依叶龄施氮模式对优质水稻群体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基蘖肥与秆穗肥施氮比例与穗肥施氮叶龄设置 1 5种施氮模式 ,研究其对优质水稻群体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叶龄及其动态无显著差异 ,但群体茎蘖消长、干物质积累以及茎生叶和节间配置均有不同的特点。在施氮 2 2 5 kg· hm- 2和大苗栽培条件下 ,采用穗重法并辅以倒 4、1叶 2次穗肥施氮 ,可优化优质水稻群体茎、叶、蘖及节间等生长动态 ,促进群体的产量形成 ,且有利于水稻的高产与优质较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主茎叶龄计算稻麦理论分蘖数的公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稻、麦作物上,由于第n节叶原基和第n-3节分蘖的第1叶原基大体上同期分化,因而第n叶和第n-3节分蘖的第1叶可保持同伸。这种相关生长特征被称为“叶、蘖同伸规则。在叶、蘖同伸规则充分实现时,每一稻(麦)株应有的分蘖数目,我们称为理论分蘖数。理论分蘖数的多少,显然和n对应,并可用一定的数学公式作出准确表达。  相似文献   

18.
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基肥对土壤供氮影响持续期长 ,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蘖肥对土壤供氮仅影响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穗肥对土壤供氮影响到抽穗至成熟期。不施基肥与施基肥相比 ,植株各生育期的吸氮量少 ;不施蘖肥与施蘖肥差异较小 ,仅影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的吸氮量 ;不施穗肥的植株拔节到成熟期吸氮量下降 ,而不施粒肥仅影响抽穗至成熟期的吸氮量。基肥施用量在保证 N-n叶龄期达到够穗苗数的情况下 ,不施或少施蘖肥 ,增施粒肥量 ,有利于提高茎蘖成穗率 ,促进穗大粒多而高产。  相似文献   

19.
桃儿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儿七为小蘖科桃儿七属,其根、茎含有效成分鬼臼脂素,是合成抗癌新药足叶2甙的原料,云南省迪庆州有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20.
高产水稻群体茎蘖组成和叶面积指数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以源库类型不同的中籼稻汕优63(库限制型)和中粳稻香粳3017(源限制型)为材料,研究高产水稻茎蘖和叶面积指数组成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高产水稻茎蘖组成特点: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3叶以上大分蘖多,小分蘖少。(2)高产水稻叶面积指数组成特点: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3叶以下小分蘖的叶面积指数占总叶面积指数的比例小,与总叶面积指数相关不密切:4叶以上大分蘖的叶面积指数占总叶面积指数比例大,是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3)叶面积指数与茎蘖组成关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3叶以下分蘖数和4叶以上分蘖数与总叶面积指数关系不密切,而拔节期4叶以上分蘖数与总叶面积指数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