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2):4005-4013
植物转基因删除系统是以删除外源基因、选择标记基因、报告基因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分子育种技术,因其独特的技术特点,迅速在分子育种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研究介绍了5种基因删除技术,包括位点特异重组系统(FLP/FRT重组系统, Cre/loxP重组系统, R/RS重组系统)、共转化系统、转座子系统、染色体内同源重组4种传统的基因删除技术,以及由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介导的基因删除技术;并分析了这5种基因删除技术的基本原理、自身的优缺点及目前的实际应用研究现状。本研究挖掘了这些技术作为基因删除以外的应用潜力,探讨了它们各自作为基因开关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镜扫描技术对狗尾草属两个种花粉粒的形态、表面细微结构、萌发孔、孔盖以及花药内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粒呈圆形或近似圆形,具有一个萌发孔和孔盖,花粉粒表面有粗糙突起或星状颗粒.这些性状在栽培种和野生种之间存在差异.谷子花药内壁的星状体可作为雄性不育鉴定的一项重要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3.
植物特异DNA序列是指在某些植物属、种、基因组或染色体上单独具有的特异存在的DNA序列。几乎所有的高等生物基因组中都有一些物种或基因组特异(有)的DNA序列。研究这些特定序列,对研究物种间在进化过程中的关系及现有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特异性状表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植物特异DNA序列的种类,总结了利用特异DNA序列作为与某一性状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应用情况,以及特异DNA序列在鉴定外源染色体的来源、某一染色体组或基因组、某一物种或属植物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桃树(Prunus persica)和扁桃(P.dulcis)是桃属Amygdalus亚属的两个物种,已在全球广泛用于商品种植。这些物种分别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和中部,且代表了两个不同环境下的趋异进化。在野生种中发现了相关的桃属物种。以前几位研究者已报道了在非灌溉自然条件下这些桃属近缘种作为桃树和扁桃的根状茎的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植物提取物作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来源,正成为提高肉及肉制品品质,延长其储藏期和增加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中草药提取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而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肉类工业.综述了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及这些提取物的抗氧化、抑菌功效等在肉及肉制品的储藏保鲜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与建议,以期为药用植物提取物应用于肉与肉制品的储藏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杂交中籼水稻花穗期耐热性品种筛选及鉴定指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杂交中籼水稻为材料,选取高温处理后2d和10d的功能叶,测定CAT、SOD、POD和MDA等与水稻花穗期耐热性密切相关的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些单项指标转化为4个累计贡献率达90.6%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并应用隶属函数值法,计算出每一个品种花穗期耐热性的综合评价值(D值),并以此为依据将每一个品种划归为不同的耐热等级。筛选出适合安徽省江淮地区种植的2个耐花穗期高温的水稻品种,基本确定了D值作为品种耐热性生理指标鉴定的标准,并初步明确高温处理2d后功能叶的POD值可以作为耐热性鉴定的测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粉丝加工历来多以豆类、薯类淀粉为原料,玉米淀粉在我国粉丝加工中应用很少,一般仅作为辅料。主要原因是玉米淀粉中不溶性淀粉含量少,生产出的粉丝强度低,不耐煮,易断条,易糊汤。但是如能克服这些缺点,凸显出玉米粉丝本身色浅、有光泽、透明性较好、后味清香等特点,就会大大提高玉米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所谓功能性食品就是指在满足基本的营养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发挥额外的生理作用,如预防或延迟慢性疾病的发作等。过去数十年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可以防止细胞氧化的营养物质。这些水果和蔬菜中的成分能够作为抗氧化剂清除体内的有害的能引起疾病的自由基。功能性食品在抗癌症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活性多肽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几年来生物活性多肽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主要包括色谱、电泳等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肽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拥有东海、南海、黄海、渤海四大海域,具有丰富的微生物种群。目前已从海洋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中分离到多种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有些已经应用到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中,已经正着手于这些物质的工业化生产。随着中国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逐渐对新资源利用的重视,海洋微生物作为生物农药的新来源必将成为中国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敬请关注第10期主  相似文献   

11.
纳他霉素具有多烯大环内酯结构,是一种天然生物抗菌剂,在食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有效地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等真菌,具有高效、无毒、安全、广谱等特性,可替代传统化学抗菌剂。文章主要概述了纳他霉素的理化性质、抑菌机制和安全性,总结其在乳制品、肉及其制品、焙烤食品、水果及其制品和调味品等食品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论述了其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纳他霉素在以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为纳他霉素在食品及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应用参考和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与高新技术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发酵食品在我国食品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发酵食品工业中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真实反映。详细阐述了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高新技术改造的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分析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食品微生物的几种检测方法,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检测原理,分析综合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和在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基于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近红外光谱技术将在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面有着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食源性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种能以食物为传播载体,并经粪—口途径传播感染的致病性病毒,是人类甲型肝炎的直接致病因子。综述了HAV及其相关食品安全的研究进展,包括HAV的食源性依据,食物中病毒的检测,食源性HAV的危害,以及相关食品安全的展望。以期对这种食源性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与防范。  相似文献   

15.
食品科学领域的生物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叙述了生物技术对食品科学的影响及其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同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冷冻干燥(FD)技术是一门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广的干燥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及食品加工等行业。简要介绍了FD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FD产品的特点、工艺流程及生产操作要点,并对FD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归纳总结了人参主要的功能活性,并对其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保健食品种类、技术应用、安全性评价以及市场前景,以期为其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田鑫  张志国 《保鲜与加工》2016,16(5):112-115
对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工艺流程、研究现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保鲜膜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保鲜食品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研究机构的重视。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壳聚糖保鲜膜的性能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HACCP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是近年来在国际食品行业中兴起的一种确保食品安全的新型质量保证体系。以液态奶的生产为例,介绍了HACCP在乳品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