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省杨树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杨树发展历史 1.1 我省乡土杨树 我省乡土杨树有三种:即属白杨派的毛白杨、响叶杨和属青杨派的小叶杨,这类杨树材质优良,但由于分布与适生范围较窄,如毛白杨适生区主要在淮北北部黄河故道一带的潮土类型区;响叶杨自然分布于皖南、沿江的低山丘陵的杂木林内,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严,繁殖困难;小叶杨树干低矮,冠幅较大,单位面积生长量不高,为此在生产上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三倍体毛白杨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倍体毛白杨是当今世界上最速生、优质用材白杨派杨树短周期纸浆材杂交新品种 ,由我国著名林木遗传育种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朱之悌教授潜心研究 15年 ,应用高科技实验手段——细胞工程及相应配套技术培育成功。该成果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填补了我国三倍体用材树种空白。“三倍体毛白杨的育成是国之骄傲”,它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工业用材林发展长期缺乏优良树种的难题。为了积极稳妥地推广三倍体毛白杨 ,从 2 0 0 0年开始 ,新和县对引进的 6个三倍体毛白杨品系进行育苗试验 ,与乡土树种新疆杨相比 ,三倍体毛白杨具有育苗周期短 ,当年育苗当年出…  相似文献   

3.
笔者针对山西北部大面积的杨树成过熟林分亟需更新改造的现状,按照"良种+良法"模式,在河流阶地、平川沙荒和黄土丘陵3种立地类型下,以抗逆速生的白杨优良无性系金白杨为换代品种,采用杨树伐桩嫁接更新改造技术,成活率达到94.8%以上。嫁接后金白杨快速形成自生根系,生长量超过群众杨,7年生金白杨树高达到11.5 m,胸径达到11.3 cm,郁闭度达到0.3,林相整齐。  相似文献   

4.
我院承担的科研项目《白杨有性杂交育种及优良无性系选育的研究》,经过1972—1990年18年的工作,已完成原定的研究计划,并在省林业厅主持下通过了技术鉴定。该项研究采用三交育种战略,制定了下列杂交组合:(1)〔银白杨×(山杨+小叶杨)〕×毛白杨;(2)〔银白杨×(山杨+小叶杨)〕×塔形毛白杨;(3)(毛白杨×新疆杨)×山杨。对各杂交组合获得的杂种苗,通过苗期初选、选育试验林复选和品种比较试验林评选,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辽宁泥质海岸杨树防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盘锦典型泥质海岸区域选取4种杨树纯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毛白杨防护林对土壤容重的改良效果最好,在20~40 cm土层,则是辽宁杨防护林改良效果最好;不同杨树防护林下土壤的总孔隙度以毛管孔隙度为主,非毛管孔隙度只占一小部分;0~2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大小顺序是毛白杨银中杨辽宁杨新疆杨,毛管孔隙度大小顺序是银中杨辽宁杨新疆杨毛白杨,非毛管孔隙度大小顺序是毛白杨银中杨新疆杨辽宁杨;20~4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大小顺序是辽宁杨新疆杨银中杨毛白杨,毛管孔隙度大小顺序是新疆杨辽宁杨银中杨毛白杨,四种杨树防护林间的非毛管孔隙度差异不显著;0~20 cm土层的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是毛白杨银中杨辽宁杨新疆杨,毛管持水量大小顺序是毛白杨银中杨辽宁杨新疆杨,田间持水量大小顺序是毛白杨银中杨新疆杨辽宁杨;20~40 cm土层的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是辽宁杨新疆杨银中杨毛白杨,毛管持水量大小顺序是辽宁杨新疆杨银中杨毛白杨,田间持水量大小顺序是新疆杨辽宁杨银中杨毛白杨。  相似文献   

6.
杨树品种。青杨派和黑杨派以及它们的杂交种插条成活率较高,如小叶杨、小青杨、小黑杨等。而白杨派及杂交种的插条成活率低,如新疆杨、银中杨等。  相似文献   

7.
毛白杨伐根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 a生小叶杨伐根和1 a生小钻杨根桩嫁接毛白杨,进行嫁接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伐根嫁接毛白杨的成活率是根桩嫁接成活率的231.2%;3 a生的伐根嫁接植株平均高生长量为8.2 m,是苗圃地根桩嫁接法的200.0%;平均胸径生长量为11.4 cm,是苗圃地根桩嫁接法的175.4%,两者差异极显著。该方法成本低,在低产林改造、农田防护林更新、城镇和村屯绿化、水土保持林及护路林更新改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有林地面积为656.1万亩,其中杨树总面积96.4467万亩,占林地面积的14.7%;杨树受虫危害而积58.7293万亩,占杨树总面积的60.89%。本市约有杨树18个品种,主要的有9个,合计面积为72.0197万亩,占杨树总面积的74.7%。其中新疆杨1.1136万亩、毛白杨1.2462万亩、北京杨1.6274万亩、箭杆杨3.5476万亩、大关杨12.1755万市、15号杨4.2230万亩、小叶杨6.4161万亩、加杨0.9947万亩、山杨40.6756万亩。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杨树人工林的分类经营,提高杨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采用标准木法对洞庭湖区杨树人工林中不同径阶林木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7年生杨树人工林的径阶集中分布在14~20 cm。不同径阶杨树单株不同器官生物量均遵循树干树枝树根(含桩)树皮树叶的分配规律;随着径阶的增长,树干在单株、林分内所占的比例均呈增长趋势;小于5 cm的主干、树枝和根的生物量与地上部分的胸径和树高均成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9 4、0.940 5和0.994 7。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林业厅已作出决定,要求用3~5年时间在中南部及适宜生长毛白杨的地区大力推广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系,以加快林业建设步伐、美化四旁环境、改善农田林网结构、建立纸浆材、木片生产基地,使山西成为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系发展的大省。我省现有杨树品系1000多个,由于品种混杂,良莠不齐,病虫危害,制约着杨树速生树的发展。而三倍体毛白杨是北京林业大学杨树研究所利用15时间,用杨树杂交、花粉染色体加倍、r射线辐射、组培手段培育出的,被国内外林业专家认为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杨树好品系。它的特点是长得快.五年就可轮伐,亩蓄积达5~7.5立方米。比原来毛白杨良种增产1~2倍;纤维长,比原来优种毛白杨增加12%以上;木材密度强,比原来优种毛白杨密度增加3.4%。纤维柔软.交织力强,造纸得率为92~94%;木材色泽白、纹理细、胶合强度高,是制胶合板上等原料,亦是目前杨树中抗病虫能力较  相似文献   

11.
毛白杨与近缘种形态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彩和4种相似性系数,9种不同的聚类方法分析了毛白杨种群的2自然类型及5个近缘种和变种的26个形态性状,结果表明,毛白杨种群(仅限于本文所选类型)可分为云南毛白杨、易县毛白杨、砂毛白杨、密枝毛白杨、裂叶毛白杨、小叶毛白杨、银白毛白杨、响毛杨及毛白杨9大类,并根据与近缘种和变种的比较,认为山杨、新疆杨参与了毛白杨、部分类型的形成,但诸多类型之间的差异很大,提示了毛白杨演化的多地性,多次性和多型性。  相似文献   

12.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特征及其繁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述了当今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及防治害虫产生抗性的策略等。双抗虫基因是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API)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被转化体 74 1杨 (Populus×aldatomen tosaCl.74 1)是以银白杨× (山杨 小叶杨 )为母本 ,毛白杨为父本 ,1994年杂交育成 ,为一优良白杨无性系 ,形态酷似毛白杨。在转双抗虫基因的研究中 ,选出高抗虫、中抗虫无性系。高抗虫无性系杀死昆虫幼虫的总死亡率为 83%~ 90 %。从苗期高生长和形态观察 ,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生长发育正常。比较详细地介绍了 74 1杨营养繁殖技术及基本原理。介绍了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组培微繁技术、容器育苗的移栽和苗圃管理以及采穗圃的建立和经营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主要杨树纤维用材品种纸浆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黑龙江省7个主要杨树纤维用材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木材纤维形态、化学成分和成浆性能,分析了林龄与主要纸浆性能间的相关关系,对7个品种纸浆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7个品种的纤维长度为0.88~1.17mm,纤维素含量为49.28%~59.77%,粗浆得率为50.41%~54.97%,上述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优质纸浆标准;林龄与纤维长度、纤维素含量和粗浆得率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纸浆性能综合评价由高至低的顺序为黑青杨>小青黑>银中杨>大青杨>青山杨>小黑杨>迎春5号。  相似文献   

14.
为了营造生态经济型固沙林,以银中杨、小美旱杨、黑林-1杨和樟子松等树种为对照,选择彰武小钻杨在不同沙丘部位进行造林试验。试验表明:在平缓沙地彰武小钻杨生长量比较高,树高和胸径分别为银中杨的91.8%和104.2%,为黑林-1杨的105.9%和120.6%,为小美旱杨的112.5%和195.2%;在沙丘下部彰武小钻杨比樟子松生长量显著增加;而在沙丘上部比樟子松生长降低,并发生干枯。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仁存渡护岸林场引进的截叶毛白杨、毛新×毛白73两个无性系的1年生硬枝为材料,以新疆杨为对照进行硬枝扦插试验,采用ABT-1号生根粉对插穗进行处理,比较其扦插生根情况。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的杨树及新疆杨采用不同处理时,插穗生根情况不同;ABT-1生根粉处理的截叶毛白杨插穗在500 mg·L-1浓度时愈伤组织形成率最大,达58.33%;毛新×毛白73枝条在600 mg·L-1浓度时愈伤组织形成率最大,为41.67%。未用ABT-1生根粉处理的截叶毛白杨、毛新×毛白73和新疆杨的生根率高于处理过的。不同品种的杨树扦插生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疆杨生根率高达82.14%,高于截叶毛白杨与毛新×毛白73的,更适合进行扦插扩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嫩江流域风沙草原区中小黑杨、樟子松、落叶松、银中杨等4个造林树种蒸腾速率观测,并结合各区域降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初步确定了这4个树种的合理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哈尔滨市绿化树种为研究点,从绿化树种的叶面积指数、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等方面研究了49种生长良好的绿化树种的生态功能,通过研究得到银中杨、榆树、糖槭、杜松、野梨是平均叶面积指数前5位的乔木树种,珍珠梅、接骨木、绣线菊、金银忍冬、天目琼花是平均叶面积指数前5位的灌木树种;榆树、文冠果、火炬树、糖槭、银中杨为年固碳释氧量前5位的乔木树种,黄刺玫、紫丁香、接骨木、树锦鸡儿、榆叶梅为年固碳释氧量前5位的灌木树种;年释水量前5位的乔木树种是文冠果、银中杨、火炬树、榆树、山丁子,年释水量前5位的灌木树种是绣线菊、黄刺玫、毛樱桃、珍珠梅、榆叶梅。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杂交新品种黑青杨(Populus euramericana"N3016"×Populus ussuriensis)F1代雄性无性系为对象,对其生长、抗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齐齐哈尔地区11年生黑青杨单株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5.05 m、16.19 cm和0.142 m3,分别超过对照品种小黑杨8.6%、14.8%和37.2%。对主要病害杨灰斑病、锈病、烂皮病、溃疡病及主要蛀干害虫青杨天牛、杨干象、潜叶跳象等抗性较强。该品种树干通直饱满,雄株不飞絮,适合作纸浆材等工业用材林、防护林及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适用于杨树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建立杨树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方法]本研究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 nigra)叶片为材料,对小黑杨叶片双向电泳体系的2D裂解液、蛋白的纯化、IPG胶条的pH范围、蛋白上样量、等电聚焦时间和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平衡时间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分别对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实验。[结果]采用2D裂解液Ⅱ对小黑杨叶片蛋白质进行溶解,可显著提高蛋白的溶解性,双向电泳图谱中可分辨出326个蛋白质,比采用2D裂解液Ⅰ溶解的蛋白样品多209个蛋白质。通过蛋白裂解液提取小黑杨叶片蛋白质,利用2D clean-up试剂盒法对蛋白样品进行纯化,所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背景清晰、蛋白质的分离效果较好。小黑杨叶片蛋白质主要集中在pH 4~7内,选用24 cm、pH 4~7的线性IPG胶条进行双向电泳,可获得分离效果较好的393个蛋白质。蛋白上样量提高至1 mg时,可分辨的蛋白质的个数明显增加,由326个增加至454个。10 000V的等电聚焦时间为13 h,SDS平衡时间为40 min时可得到背景清晰、蛋白质个数多、分辨率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采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对小黑杨、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 Kom.)和84 K杨(Populus alba×P.glandulosa)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实验,分别可检测到531、828、525个蛋白质,且蛋白质分离效果好、图谱分辨率高。[结论]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提高了小黑杨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分辨率和重复性,采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成功的建立了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该体系适用于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组学的分析,为杨树叶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银中杨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银中杨生长特性研究表明 ,银中杨在生长方面超过当地推广树种小黑杨 ,其中材积生长超过小黑杨 73.4 %~ 2 6 9.2 % ;在本地区生长超过目前东北、内蒙及华北地区的优良杨树品种。探讨了银中杨生长规律及适宜栽植密度 ,并对银中杨生长划分 5个时期 ,为合理经营银中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