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在生长阶段的种鸡,因生长速度快,如任其自由采食,常会引起体重过大,过肥,性成熟过早,产蛋量低,蛋小,易患疾病,饲料消耗大等不良后果.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提高种鸡的产蛋量和蛋的合格率,特别是保持种鸡良好的体况和繁殖性能,降低饲养成本,生产上常采用限制饲养.  相似文献   

2.
李燕 《中国家禽》2012,34(15):46-48
选择性育种的肉种鸡丧失了根据自身维持、生长和产蛋活动的能量需求而准确调节采食量的能力。因此,肉种鸡母鸡必须从生长早期进行严格限饲,以保证产蛋关键期适宜的体重和体况,这样才能确保鸡群的高成活率和生产出高品质的种蛋和雏鸡。本文综述了家禽采食量调控和能量分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目前商业化生产中不同饲喂方案对肉种鸡母鸡激素水平和新陈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铁麒 《中国家禽》2002,24(10):16-17
肉种鸡、公鸡常因吃到母鸡的料而超重,为此,在公鸡鼻孔插入限饲器,可以保证公鸡在产蛋后期体重仍接近标准,种蛋受精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均匀度是指鸡群生长发育的整齐程度,它包括体重、体型、性成熟等诸多因素,其中以体重的整齐性最为重要。均匀度达70%(推荐体重或标准体重±10%范围内)以上为合格种鸡群。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种鸡产蛋率上升快慢、高峰持续时间长短、全期产蛋数、蛋重一致性及种鸡产蛋期死淘率等。现代的肉用种鸡生长速度快,易沉淀脂肪,体重不易控制,均匀度较低。要提高肉用种鸡的均匀度,必须采用综合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1制定科学的限饲程序,严格控制体重肉用鸡的限饲方法很多,包括每日限饲、隔日限饲、二一限饲、四三限饲、五二限饲、六一限饲等方式。…  相似文献   

5.
AA父母代肉种鸡两种不同限饲方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限饲与每日限饲的鸡群生长发育正常,均按时开产,开产体重符合标准,成活率高。分段限饲鸡群耗料省,体重均匀度高,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和产蛋量均高于每日限饲鸡群。高海拔西宁地区肉种鸡生长发育期采用分段限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因生长过快出现的一系列健康和繁殖问题,肉种鸡必须从早期开始限饲.限饲方案包括定量限饲和定性限饲.定量限饲可以改善肉种鸡的繁殖和健康问题,但同时会使其产生饥饿感和挫败感,出现如啄癖、过度饮水、踱步等应激性反应.理论上,定性限饲可通过增加肉种鸡采食时间和胃肠道饱感,减少这些异常反应,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各种限饲方案对肉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就肉种鸡的代谢能水平及现状、能量限饲对肉种鸡的影响以及肉种鸡代谢能需要量的具体研究方法等几方面作一综述,为肉种鸡的营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香乌鸡后备鸡的体重与限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关系着鸡群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生产成绩。后备鸡育成过程中,体重限制可避免开产时体重过大,降低产蛋水平和增加死淘率。要获得适宜的后备鸡育成体重,限制饲养是一项关键技术,可降低饲料消耗,防止体重过大、早熟,提高种鸡生产性能,降低产蛋期死淘率。特别母鸡有成期的限饲尤为重要。所谓限制饲养,是通过人为控制口粮水平、采食量和采食时间,从而达到控制种鸡生长发育,适时开产,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具体方法主要有限量法。限质法和限时法三种。小香乌鸡是贵州特产珍禽“黔东小香鸡”中一个类型,以小而香…  相似文献   

9.
2012年春节后,北方的白羽肉种鸡和两广的三黄种鸡为主的限饲种鸡普遍出现了产蛋率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调查认为长期低温、潮湿和通风不良是引起种鸡群产蛋下降的主要原因。经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后多数鸡群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1流行特点1.1一般发生在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并且在同一个区域,大多数鸡群都有类似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限饲的方法,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25周龄体重、产蛋率一致的肉种鸡S3系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64%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7.64%、15.64%和14.64%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0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整个产蛋期内17.64%、15.64%、14.64%粗蛋白质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均显著降低(P0.05);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产蛋前期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受精率显著提高了9.7%和7.9%(P0.05),死胎率显著降低了26.1%和24.3%(P0.05),孵化率显著提高了15.8%和20.6%(P0.05)。3)整个产蛋期内,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7.64%粗蛋白质组(P0.05),17.64%、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蛋黄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15.64%和14.64%粗蛋白质限饲能够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蛋品质产生显著影响,其中15.64%粗蛋白质限饲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肉鸡与蛋鸡相比具有生长快、采食量大、容易沉积脂肪等特点,而饲养肉用种鸡的目的,是希望每只鸡尽可能多地生产健康的种蛋,因此,饲养肉用种鸡有着不同于蛋鸡,也不同于肉用仔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将 48 0只 15周龄AA父母代肉用种鸡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12 0只 ,设 3个重复 ,每个重复 40只。 4组试验鸡分别按每日限饲、隔日限饲、“五、二”限饲和“四、三”限饲 4种限饲方式进行饲喂 ,以研究不同限饲方式对均匀度的影响。试验期 7周。结果表明 :在育成后期 ,采用每日限饲方式 ,肉用种鸡均匀度最好 ,为71.6 % ,显著高于隔日限饲、“五、二”和“四、三”限饲方式肉用种鸡的均匀度 (P <0 .0 1) ;而采用隔日限饲、“五、二”限饲和“四、三”限饲方式 ,肉用种鸡的均匀度较低 ,分别为 5 5 %、5 6 .7%、6 0 % ,且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因此 ,在育成后期 (15~ 2 2周龄 )、笼养条件下 ,肉用种鸡采用每日限饲的方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法国伊沙(ISA)公司建议,父母代种鸡在6—14周限饲.但我国目前引进伊沙鸡的大多数场家均未限制饲喂。本试验就限饲和自由采食对伊沙父母代种鸡育成期体重和开产日龄的影响进行了测试。旨在选择一种适合伊沙种鸡在西北地区生长发育的饲喂方式,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肉种鸡的限饲并非简单的控制采食量,涉及很多细节问题.文章从限饲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饲粮精氨酸水平对于黄羽肉种鸡产蛋高峰期繁殖性能影响。方法:选取200只36周龄黄羽肉种鸡作为本研究的试验鸡,随机均分5组,分别在各组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分析各组黄羽肉种鸡产蛋高峰期繁殖性能。结果:饲粮当中添加的精氨酸水平不同,种鸡产蛋率、料蛋比以及平均蛋重比较未存在显著的影响(p0.05)。而其中1.10%的精氨酸水平组的产蛋率相对最高,而0.65%以及1.25%的精氨酸水平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结论:推荐对快大型的黄羽肉种鸡在产蛋高峰期的饲粮当中添加1.10%的精氨酸,可提高繁殖性能,增加产蛋率。  相似文献   

16.
种用肉鸡不同于商品肉鸡、以艾维菌肉鸡为例;7周龄父母代肉鸡,公鸡要求达到1000克左右,母鸡800克左右,而商品肉鸡可达到2000克以上。种用肉鸡要求在各个周期达到标准体重(见附表2—4)、才能多繁殖后代,达到高产的目的。因此要防止种鸡过肥过大,这就要采取限饲的技术。肉用种鸡既要满足营养需要,以保持健壮体  相似文献   

17.
肉种鸡笼养不同限饲水平的试验东野传献,王生雨,郎丰功,吕振亚,代龙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250023)随着肉鸡业生产的迅猛发展,肉种鸡的饲养方式由地面平养转向笼养。为此,我们对向种鸡育雏育成笼养进行了不同限饲水平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筛选出了...  相似文献   

18.
1育成鸡的营养特点日粮蛋白质水平不宜过高。育成鸡性腺开始活动,喂蛋白质水平过高的饲料会加快鸡的性腺发育,使鸡早熟,然而鸡的骨骼不能充分发育,致使鸡的骨骼细,体型较小,开产时间虽有所提前,但蛋重偏小,产蛋持续性差,因而总产蛋量也少。喂蛋白质水平较低的饲料,可抑制性腺发育,并保证骨骼充分发育。日粮含钙不宜过多。育成期就喂以高钙饲料会降低母鸡体内保留钙的能力,到产蛋时就不能对钙有较好的利用效能,影响产蛋性能。2对育成鸡限饲的好处可节省饲料10%~15%,控制生长速度,推迟性成熟5~10天,并可减少产蛋初期小蛋,增加种蛋合格率。能…  相似文献   

19.
王志宏 《山东家禽》2014,(12):22-23
1对平养肉种鸡实行限饲管理的意义1.1控制采食量,通过限饲管理使采食量在实际生产中更加均匀合理,减小个体差异。1.2控制生长发育速度,使体重更接近标准,更好地发挥种鸡的生产性能和生理潜能。1.3控制脂肪蓄积水平,防止脂肪过多导致肥鸡数目过大。脂肪多的鸡易出现难产,同时引起脱肛和啄肛,而使种鸡淘汰率明显升高,肥胖的鸡由于脂肪存积于母鸡子宫的卵壳腺,引起钙的分泌机能发生障碍,产薄壳或软壳蛋增多,尤其是笼养鸡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肉种鸡使用公母分饲料罩经济效益分析肖丽生,蒋尔同(河南省郑州市肉鸡示范场)我场是一个存栏10万套向种鸡的大型集约化养鸡场,在实际生产中,受精率低一直是困扰向种鸡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正常情况下,种鸡产蛋高峰期(28─40周龄),种蛋受精率比较高,一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