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放牧与草地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草地放牧对植物影响方面的论述及研究结果,分析了放牧与草地植物生长发育、草地植物群落演替、草地植物的补偿性生长及草地植物生存策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适当强度的放牧对草地植物的分蘖繁殖有利.并且有利于草地植被的补偿性生长,提高草地产量.适当的放牧有利于草地植被结构的改善,提高优良牧草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的共生体。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维持家畜放牧是其最重要的生态学功能之一。目前关于AM真菌—宿主植物—草食动物相互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其中AM真菌与宿主植物的关系,以及草食动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有关AM真菌对宿主植物与草食动物的互作研究尚待加强。基于此,本文从AM真菌介导植物对放牧行为响应的角度,围绕AM真菌对放牧行为影响下植物的补偿性生长及其机制、植物形态的可塑性变化及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等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AM真菌—宿主植物—草食动物之间的多重作用关系进行阐述,完善草食动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机制、阐明放牧草地退化的机理,了解AM真菌在植物放牧响应中的作用,为放牧管理决策系统的建立和天然草地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麻城草地资源和草地类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麻城常见草地植物有157种,分属38科109属,其中牧草类植物112种;按照"中国草地类型划分标准及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划分标准,麻城草地类型分为6类52型。麻城草地植物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和采食率,并且生物产量高,属优等或良等草地。草地植被整体保护较好,局部出现退化现象,草场利用不均衡,过牧和轻牧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4.
蚂蚁作为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组分之一,其种类和分布、筑巢和采食等对草地植被演变和土壤特性变化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中、高海拔不同草地类型中,蚂蚁的种类及分布、蚂蚁与草地动物的关系及蚂蚁对草地植被和蚁丘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1)蚂蚁适应性强,分布广,各类草地均有分布,但不同草地类型中蚂蚁种类有所不同;(2)蚂蚁作为草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与其他草地动物有竞争、捕食与被捕食、共生与寄生等关系,这对草地健康的保持有利有弊,但最终维持着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3)蚂蚁筑巢降低草地物种多样性,改变草地植物群落结构;(4)蚂蚁的挖掘、搬运、排泄和掩埋等增加蚁丘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孔隙度而降低容重,但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因草地类型不同而异。为深入揭示蚂蚁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未来还需开展如下研究:蚂蚁筑丘及采食活动对草地植被微斑块形成的作用机制及对演替的影响;蚂蚁在草地虫害防控中的作用;蚂蚁分泌物如何影响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构成。  相似文献   

5.
放牧草地植物补偿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回顾和总结了植物补偿与超补偿的定义与观点,并且根据前人对放牧草地植物补偿与超补偿效应的研究,分析了补偿与超补偿效应的机制和影响补偿作用的因素,用生长冗余理论揭示了补偿与超补偿的本质.阐述了草地植物补偿与超补偿效应同草地合理利用的关系,探讨了草地植物补偿性生长还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海草床生态系统内中小型草食动物对泰来草地上地下资源分配的影响,以海南优势海草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搭建隔离笼与放置化学驱逐剂(西维因)模拟排除不同消费者对海草的取食作用。结果表明:泰来草的根冠比随时间表现出升高的趋势,不同处理之间的根冠比差异不显著。消费者的采食会降低泰来草的生物量;排除两类消费者处理(MF)的泰来草地上生物量高于不排除消费者的空白对照处理(CK);草食作用会增加泰来草地上部分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分配比以维持其正常生长,但对全磷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总体而言,草食作用增加了泰来草根冠比,调控了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分配,用于提高对资源的吸收和同化速率,躲避消费者的采食,维持种群延续。  相似文献   

7.
采食通过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地放牧对黑山羊采食行为及草地生产力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黑山羊采食行为在季节间均有较大差异;以5 min为观察时间段,同一季节采食行为表现为,高强度放牧显著减少采食口数、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每口食量、日采食量(P0.05);不同季节相同放牧强度,采食行为表现为:春季显著提高采食时间、行进步数、站立时间、每口食量(P0.05),而夏秋季显著提高采食口数、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P0.05);总体而言,春季能显著提高黑山羊反刍时间、反刍食团数(P0.05),夏秋季能显著增加食团咀嚼时间和次数(P0.05)。采食采食行为参数与草地生产力关系表现为,在草地生产力处在中等水平时,采食时间和站立时间较低,采食口数、吃草频数、日采食量均较高;随草地生产力增加,山羊采食速度降低,单口采食量则增加。  相似文献   

8.
酉阳县天然草地面积达19.49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7.8%,本文论术字酉阳县草地类型,植物种类组成,牧草营养成分,产草量及载畜量等。该县草地属优良,中质,高产草地,适宜放牧山羊等。理论载畜量为16.99万个牛单位,且潜力巨大,并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草地放牧对植物影响方面的论述及研究结果,分析了放牧与草地植物生长发育、草地植物群落演替、草地植物的补偿性生长及草地植物生存策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适当强度的放牧对草地植物的分蘖繁殖有利,并且有利于草地植被的补偿性生长,提高草地产量.适当的放牧有利于草地植被结构的改善,提高优良牧草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沈爱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0,(9):341-341,346
介绍了家畜采食有毒植物的中毒症状及诊断,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对提高我国草地有毒植物研究水平和有效控制有毒植物的危害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载了亚热带山区不同海拔高度:(1)草地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动态;(2)草群地上部现存量和生长量的逐月动态;(3)牧草的再生性;(4)草地抗土壤浸蚀的能力及对放牧的适应等。这些资料有利于山地草地的合理利用和正确决定草地的利用制度和方法,从而实现亚热带山地草地在适度利用的同时,保持其生态平衡。这项研究也从草地生态经济领域为亚热带山区的良性生态设计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冀中平原野生牧草资源丰富,调查结果30余属100余种,分布甚广。通过饲用价值的评定其中优良牧草占45.79%。按生物学分4类:一年生春实性草、秋实性草、二年生草、多年生草。各类草的生态特性虽有不同,生育期也有差别,但多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现(包括返青)。5月上中旬即可放牧利用,7~8月草生旺季可以组织打草贮饲。除放牧利用外,还可以打浆、青贮、调制干草、或加工草粉,兔、羊、牛、马、猪、禽皆可利用。据调查多数野生牧草还是是药材,有的是工业原料植物,具有多途径开发利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两种规格草鱼对32种牧草嗜好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测定大小2种规格草鱼对禾本科(Gramineae)和豆科(Leguminosae)的32种牧草每日的最大摄食量,以确定其对32种牧草的嗜好性.结果表明二者对其中的大多数牧草有共同嗜好性,它们都喜食禾本科(Gramineae)牧草,其中最喜食匍匐剪股颖,而对落花生叶等10种豆科(Leguminosae)牧草均不摄食,对紫羊茅等6种牧草二者的嗜好程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同一年,不同滩羊产区的混合牧草6个样品,主要牧草20种,46个样品进行了含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甘肃滩羊典型产区和一般产区混合牧草含硫量是对照区(蒙古羊产区)的4.5~5.2倍,较过渡产区高约9倍。典型产区以红砂、珍珠、合头草、沙葱为优势牧草,它们是构成该产区牧草中硫库的主体。同时亦探知了不同产区牧草含硫量与所在土壤硫库和总盐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应用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2004-2009年的气象和牧草资料,对位于天山北坡中山带的5种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和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牧草平均返青期在4月15日,豆科牧草开花期、枯黄期比其他牧草早6~20 d;牧草产量和高度变化在整个生育期间呈单峰曲线;几种牧草对总产量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老芒麦>早熟禾>草原老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1992—1995年十一种优良牧草在河南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这些牧草均能很好地适应河南的气候及土壤条件,生产性能及生物学价值优良,其中苇状羊茅的产量最高,三年生者为45000kgDM/hm~2,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产量最高,达1050kg/hm~2,而无芒雀麦叶量丰富,有较高的饲料草利用率,其它牧草也各有其不同优良特征。  相似文献   

17.
4种抗盐性不同牧草对Na_2SO_4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种抗盐性不同牧草对Na2SO4胁迫的反应,经过1%和2%Na2SO4胁迫后,草原绢蒿、贺叶蒿、苇状羊茅和鸡脚草的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都随Na2SO4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都随Na2SO4浓度增加而逐渐上升。抗盐性较强的草原绍蒿和苇状羊茅的叶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率要分别低于同科中抗盐性较差的圆叶蒿和鸡脚草;可溶性糖的下降率却大于圆叶蒿和鸡脚草;草原绢蒿和苇状羊茅的脯氨酸和游离氨氨基酸的增长率要分别大于圆叶蒿和鸡脚草。在l%N82SOI胁迫下,两种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但经2%Na_2SO_4胁迫后又开始下降,苇状羊茅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鸡脚草。两种菊科牧草叶绿素含量随着Na_2SO_4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草原绢蒿叶绿素的下降率要低于圆叶蒿的下降率。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松嫩草原的自然概况.讨论了该区域的植被类型,同时根据该区域的植被状况和生态条件,将草场植被资源划分为三大类型,即草原、草甸和沼泽.讨论了该区域所含的各种植物类群.并根据其产草量和营养特点,给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自1992年-1994年在冀西北山区对牧草的混播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适宜该地区采用的牧草混播组合、混播比例及混播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放牧方式下荒漠草原植物补偿性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6年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下荒漠草原植物赖草(Leymus secalinus)、长芒草(Stipa bungean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mii)4种主要饲用植物种群的地上净初级生长量.结果发现当放牧强度为0.75只/hm2绵羊时,荒漠草原植物和主要饲用植物种群在不同放牧方式下表现为不同的补偿性生长,增加轮牧分区有利于超补偿或等补偿生长的发生.补偿性生长受生长季降雨量和植物生物学特点的影响.合理的放牧方式有利于草地生产力的增加,从而有助于草地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