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济县自1975年推广油—稻—稻水田三熟油菜以来,油菜面积扩大近三倍,总产翻五番。11万亩水田三熟油菜,菜籽总产量1542万斤,平均单产140.2斤。并涌现出一批大面积高产的社队,如石佛寺公社12240亩油菜平均单产达189斤。陈德云大队650亩,平均单产284.6斤,该队的第四生产队125亩,单产328斤。一些高产田块,如两路公社石牛三队的2.07亩“甘油5号”亩产达439.6斤。一些原来不习惯种油菜的地方,如地处海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湖北省开始推广油—稻—稻三熟制油菜。据1963年统计,全省晚茬油菜(包括一季稻和双季稻茬口)近30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15%左右。到七十年代初期,三熟制油菜发展很快,1975年已达100万亩,约占油菜总面积的40%。但由于三熟油菜发展历史短,单位面积产量低,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较多。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油料所从1974年以来,开展了水田三熟制油菜高产栽培的研究,供试品种“甘油3号”,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广济县自1975年推广油稻稻水田三熟油菜以来,油菜种植面积由1977年约5.9万亩,单产63斤,发展到1982年13万亩,单产280.7斤。几年来总结出一套高产技术栽培经验,并应用于长江中游诸省,在生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里就他们的经验以图片(见75、76页图)简要报导。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省油菜生产发展很快,面积不断扩大,单产逐年提高,总产成倍增加。特别是稻田三熟制油菜发展更快,1982年全省已发展到277.67万亩,占全省油菜总面积46.9%。 实行稻—稻—油三熟制栽培,与其他熟制比较在茬口安排上,更有利于抢住农事季节,收到更大的经济效果,是我省目前比较合理的一种栽培制度。但由于这种栽培制度历史不  相似文献   

5.
于都县地处赣南,气候温暖,无霜期长。为了发挥气候条件这个优势,近年来,我县进行了在早稻收获后,移栽营养块育好的棉苗,和棉花收获后移栽油菜的“稻棉油”三熟制的试验,取得了初步结果,并摸索到了一些栽培技术经验,看来这在我县是有一定的发展前途的。一九七九年,我们在梓山公社欧阳屋生产队用1.12亩稻田作试验,早稻收后栽晚棉花,棉花收后栽早油菜,结果早稻亩产1008.9斤,皮棉亩产133.9斤,粮棉两季经济收入折合每亩329.15元。一九八○年这个队又用9.6亩稻田,继续扩大稻后移栽棉试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人多地少.现有耕地面积2491.83万亩,其中粮地面积1985.4万亩,人口4313.3万,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58亩,粮地仅0.46亩。为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我省从60年代起大面积推广连作稻,扩大三熟制面积。三熟制面积的扩大,大幅度地提高了我省粮食产量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季节紧张的矛盾,特别是麦-稻-稻和油菜-稻-稻种植制度的季节矛盾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直播是本县油菜的主要种植方法,占常年种植面积18~20万亩的95%左右,油菜籽亩产在100公斤左右徘徊,为探讨稻茬直播油菜亩产250公斤以上栽培技术,在前试验基础上,于1986年进一步进行了高产栽培试验,参试品系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半冬性发育型821,油菜试验田采取  相似文献   

8.
1.四年试验结果:十一个点次2430.1亩的麦、豆、稻年平均由产原粮为1413.5±407.5斤,成品粮为1040.9±292.8斤,分别比相邻的1544.5亩麦、稻、稻平均年亩产原粮1357.2±409.2斤,成品粮970.6±392.3斤,增产4.2%、7.2%。3222.7亩的麦、豆、稻三熟制平均年亩产原粮1147.8±249.4斤,成品粮859.7±204.5斤分别比相邻的3257.2亩麦、稻二熟制的年亩产原粮1019.8±180.5斤,成品粮810.1±155.1斤分别增产12.6%、6.1%。同时,麦、豆、稻茬口下年的三麦、早稻产量又分别比双季稻茬口的麦、稻单产增产22.1%、15.3%。 2.四年3379.7亩麦、豆、稻平均年亩产蛋白质138.6±39.6斤,分别比麦、稻、稻,麦、稻增产48.2%、94.7%。年亩产脂肪增加221.3%、334.2%;热量分别增产2.2%、35%;仅醣类低于麦、稻、稻11.8%,而高于麦、稻3.6%。 3.麦、豆、稻三熟制年亩/总产值四年平均267.4±18.9元,比双三熟制增产15.2%;比麦、稻二熟制(?)收42.5%。而年亩生产费用麦、豆、稻63.9±18.9元低于麦、稻、稻三熟制29 6%;比麦、稻低12.1%。全年亩净收入,麦、豆、稻二旱一水制203.3±71.5元比双、三熟制增收62.9元;比麦、稻二熟制增收90.7元。在用工方面,麦、豆、稻平均年亩用工82.2个(八小时制),比麦、稻、稻99.7个工少用17.5个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我所连续进行了油菜高产攻关试验,在探索高产规律的实践过程中,连续获得高产。1978年1.5亩“淮油六号”亩产414斤,1979年1.064亩“宁油七号”,亩产625.3斤。实践证明,油菜高额丰产,夺取冬春“双发”是个关键。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0.
板茬油菜是免耕、省力、经济栽培的新途径,它是江苏省油菜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推广速度很快,1984年全省56.25万亩,1985年210万亩,1986年248万亩,1987年300万亩,1998年发展到315万亩。全省累计种植板茬油菜面积已达1222万亩,近三年来,全省平均每年种植板茬油菜的面积达288万亩,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56%。  相似文献   

11.
我场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在水田种植油菜—西瓜—晚稻复种制。七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复种制,适合我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种田水平,能起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作用。达到了稳定粮食总产,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目的。 一、油—瓜—稻复种制的试验推广情况 我场水田种植油—瓜—稻的过程,可分试验、示范、推广三个阶段。 1.试验:1979年开始,在水田种植80亩油—瓜—稻,平均每亩生产油菜籽50斤,西瓜4000斤,晚稻700斤,每亩产值403元,纯收入365元,比肥—稻—稻增加290.50元,提高经  相似文献   

12.
我县是集中产棉区,近几年来不少社队闯出了一条棉、油双丰收的新路子,出现很多棉地种油菜的高产典型。棉船公社江心大队第二生产队140亩油菜,收菜籽27,000斤,平均亩产菜籽192.8斤。社员钱友明种九分地甘兰型“浔油2号”,收菜籽387斤,亩产430斤。据芙蓉公社五联大队的六个生产队的调查,棉地1,080亩,种油菜900亩,占棉地面积83%,其中片油菜170亩,平均亩产菜籽150斤。浪溪公社79年种油菜2,500亩,80年扩大到3500亩,实收菜籽40万斤,平均亩产114斤。据调查,他们的经验是:一、认识种油菜的四大好处,提高多种油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我区油稻稻三熟制日益发展的需要,推广油菜整枝留种技术,提高种子质量,对促进早发提高产量有一定效果。 一、大粒种子的生长优势 1978年,我们对油菜不同大个的种子进行过初步观察:第一片真叶时的苗质,大粒种(千粒重5.45克)苗干重为0.08克,  相似文献   

14.
我县棉田24万亩,其中稻改棉面积10万亩,占棉田面积的41.7%。据我局1978~1983年对全县9个大队2400亩田的调查,稻改棉的第一年棉花都减产,减产幅度为1.6~41.6%。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鼎城区稻茬油菜生产示范表明,旋耕直播机械化生产是稻茬油菜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稻茬油菜旋耕直播机械化生产作业流程为旋耕机深耕整地→人工播种→田间培管→机械收割。大面积推广稻茬油菜旋耕直播机械化生产,还有待解决油菜品种选择、“一播全苗”和秸秆回收利用等问题。介绍了鼎城区稻茬油菜旋耕直播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及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王必庆  王国槐 《作物研究》2011,25(3):269-271
油菜早熟品种能够满足油—稻—稻一年三熟制需求,综述了油菜早熟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及内源激素等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早熟油菜的良好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四川引入国外油菜资源389份。直接利用于生产的有胜利油菜(从日本引入后定名)、农林43号。间接利用的资源,70年代以前主要是胜利油菜及其衍生种,共育成油菜新品种80个,年种植最大面积累计达1500万亩以上;70年代中期至今以引进优质资源为主,共育成常规、杂优等类油菜新品种19个,年种植最大面积累计达6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泰县的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油菜面积不断扩大,由1984年7.62万亩增加到1988年的11.85万亩。由于常规耕翻移栽用工多,成本高,1984年秋我们开始试验采用浅旋朝阳沟移栽油菜,取得了成功。1986—1988年(收获年)三年分别示范推广2.0、6.5和6.85万亩,平均单产185.5、141.0和137.6公斤,比耕翻移栽的增产20.1、13.4和20.8公斤,增产12.2、10.5和17.8%;1988年秋采用这一移栽方式的面积达8.0万亩,占全县油菜面积的70%。 从三年试验推广的实践来看,浅旋朝阳  相似文献   

19.
据12个冬油菜主产省市统计,1988年秋冬播单、双低油菜385万亩,比上年扩大168万亩。其中湖南省突破100万亩,成为全国首次出现的百万亩省。如果将青海、内蒙、黑龙江等12省春播单、双低油菜面积加在一起,预计全年可超过500万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 ,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越来越受到农户欢迎。针对浙江省诸暨市结构调整中冬季抛荒田增多 ,早稻面积减少 ,单季晚稻面积扩大的实际情况 ,我们研究和示范推广了“双低油菜 -超级杂交稻”种植模式 ,以替代“麦 -稻 -稻”、“稻 -稻”等种植模式 ,达到优化种植结构 ,提高种植效益 ,实现绿色过冬和粮油双丰收的目的。一、“双低油菜 -超级杂交稻”种植模式效益和优势1.油粮双丰收 ,增效显著2000~2002年三年全市示范推广“双低油菜 -超级杂交稻”种植模式2378hm2,每667m2 产值1235.22元 ,利润727.12元。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