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窄叶与阔叶2种生态型三叶青为材料进行人工栽培,连续3年考察主蔓长度、分枝数、茎叶鲜重、T/R(地上部鲜重/块根总重)比值、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总重(鲜重)等6个农艺性状,并比较不同生长年限以及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2种生态型三叶青以三年生产量为最高,不同组织均累积了较高含量总黄酮,适宜全草入药与采收。窄叶三叶青有效成分高于阔叶三叶青,但产量远低于阔叶三叶青。  相似文献   

2.
对三叶青扦插育苗技术进行总结和应用.在搭有小拱棚的苗床中,用新鲜黄泥土作基质,三叶青插穗生根效果最佳;三叶青插穗茎段长度在3~65 cm都能扦插繁殖成功,10~15 cm茎段生根效果最好;插穗年龄对插穗生根有显著影响,二年生枝条效果最好;三叶青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扦插育苗最佳时期为3—6月.结论为选择二年生枝条,根据培...  相似文献   

3.
岑软油茶不同品种无性系和家系变异与优株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岑软油茶系列品种是油茶优良种质,在其种子繁殖植株中存在较大变异,可以进一步选择改良。以广西省三江县4个岑软品种的10年生嫁接无性系和实生自由授粉家系对比试验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品种的无性系和家系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结果显示:果高、果径、果型指数、鲜果质量、果皮厚、单果籽数、果籽质量在无性系间有极显著差异,无性系重复力在0.14~0.95之间。果高、果径、鲜果质量、果皮厚、果籽质量、出籽率、种仁含油率、种子含油率在家系间有极显著差异,家系遗传率在0.1~0.91之间,相同品种无性系内与家系内的单株间也有较大变幅,家系内单株间变异幅度的上限明显超过无性系,为岑软品种的优株选择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在15项种实指标中,有14项的家系平均值超过无性系平均值,其中家系果油量平均值超过无性系达83.64%,4个种实质量指标(鲜果质量、果籽质量、干籽质量和干仁质量)均值超过45%,3项种实含油量指标(果实含油率、种子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均值超过20%。与嫁接繁殖相比,实生繁殖植株在种实质量与含油率指标方面的优势明显,虽然该发现有待更大规模调查证实,但应该引起对油茶优良种质繁殖利用策略的思考。对主要经济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5%入选率,从4个岑软品种家系内共选出6株综合评价值高的优株,优株果油量均值与无性系和家系均值的优势比分别为4.1和2.2,可作为当地的优良种质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上虞盐碱地苗木基地从经过低温冻害的木麻黄林分中选出较耐寒单株,截干后移植于采穗圃中,9月采萌芽条在大棚中进行扦插繁殖成无性系,翌年春移植于大棚外容器中进行苗期生长及耐寒性试验。经冬季低温冻害后(-5.2℃),对16个月生木麻黄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和受冻害程度进行调查测定和分析,并采用耐寒性唯一指标进行了耐寒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苗高、基径两生长性状和冻害程度在无性系间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且两生长性状有较高的重复力和中等以上变异系数;木麻黄无性系2个生长性状与受冻害程度间为不显著相关。采用耐寒性唯一指标选择出了6个苗期耐寒无性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林下栽培三叶青单株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方法]选择光照强度差异较大的5个地块,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林下栽培三叶青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林下栽培三叶青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三叶青单株块根产量明显提高,块根中总黄酮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结论]建议种植地光照强度在2 000 lx以上,三叶青块根产量和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葛扦插生根易出现根系过多,块根细长,单个块根重量轻,商品性差,且长期枝扦插繁殖存在品种退化的问题。试验利用葛嫩枝单、双节插穗与一年生枝单、双节插穗进行扦插对比试验,研究了各处理对葛块根数量、形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嫩枝单节处理,其单株块根数量少,但块根形状较好,呈长球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猫爪草块根·分株繁殖对产量与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无性繁殖方式对猫爪草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无性繁殖方式。[方法]以信阳野生猫爪草为繁殖材料进行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测定其产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和多糖含量,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分株繁殖产量比块根繁殖产量高,处理间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分株繁殖总糖和多糖含量比块根繁殖含量低,分株繁殖黄酮含量高于块根繁殖,处理间总糖和黄酮含量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多糖含量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结论]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对猫爪草块根外形影响不大。采用分株繁殖,并且适当在每个分株保留部分宿根的方式进行繁殖是目前猫爪草规范化栽培较为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无性繁殖方式对猫爪草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无性繁殖方式。[方法]以信阳野生猫爪草为繁殖材料进行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测定其产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和多糖含量,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分株繁殖产量比块根繁殖产量高,处理间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分株繁殖总糖和多糖含量比块根繁殖含量低,分株繁殖黄酮含量高于块根繁殖,处理间总糖和黄酮含量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多糖含量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结论]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对猫爪草块根外形影响不大。采用分株繁殖,并且适当在每个分株保留部分宿根的方式进行繁殖是目前猫爪草规范化栽培较为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毛白杨优树快速繁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在林木无性系育种中,作为成年优树的无性繁殖方法,不仅要求能繁殖出众多的无性系分株,满足无性系测定的需要,而且还要求所繁殖出的苗木,能解除成年大树的老化,恢复幼态,克服枝条的位置效应,消除不同母树的年龄差别,使优树无性系测定的试材,具有幼年性、一致性和可比性的共同基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对940株毛白杨优树进行挖根、人工促萌、根出条嫩枝扦插的快速繁殖方法及其应用的效果。同时对其中所涉及的10个试验因子,都一一作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紫藤三叶青快速扦插育苗,采用裂区设计法对影响三叶青扦插成活的插条茎节数、遮阳率等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下三叶青扦插的存活率、新梢长、小叶数、生根数量、块根数等指标,探究紫藤三叶青高效简单的扦插繁殖方法。结果表明,新梢长、小叶数与存活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4 0和0.774 5;插条两个茎节(A2)、遮阳60%(B2)的情况下,存活率(91.33%)、新梢长(16.11 cm)、小叶数(4.3)等性状值均高于其他情况。说明在紫藤三叶青扦插育苗过程中,插条带2个茎节,并做60%的遮阳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火焰芦莉观赏价值高,部分植物园已引种栽培,但未见结实。为研究扦插繁殖影响因素,提高火焰芦莉繁殖效率,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取不同基质、不同枝条部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4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通过16组试验处理,运用极差、方差和多重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火焰芦莉扦插生根率、一级根数、最长一级根长度、根鲜重和新叶鲜重5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基质是影响最长一级根长度的主要因素;扦插枝条部位对各指标影响差异都极显著(p<0.01),扦插枝条部位是影响扦插生根率、一级根数、根鲜重和新叶鲜重的主要因素;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扦插生根率和一级根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各分析,在生产实践中,首选中、基部枝条作为插穗,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BT 300 mg/L,火焰芦莉就能达到很好的扦插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火焰芦莉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树头菜11个无性系1年生穗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兼有皮孔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2种类型;树头菜无性系生根能力(根系效果指数REI)与生根率成正相关关系1,1个无性系间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以SP10最优,SP7其次S,P6最差;不同无性系生根苗间在不定根数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不定根平均长度、叶片数上差异不显著;不定根数量与不定根平均长度间、不定根数量与叶片数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筛选出SP10为11个树头菜无性系中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药用植物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在不同月份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本试验选取2个生态型三叶青(褐紫藤三叶青和青色藤三叶青,即样品A和B),动态检测块根含水量、醇溶性浸出物、槲皮素、山奈酚和总黄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在5月和9月相对较高,分析认为这2个时间段与三叶青块根快速膨大有关。浸出物含量全年波动较小,A样品全年平均值为9.14%,B样品为8.5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槲皮素含量B样品3月达到峰值,为0.071 mg·g-1,B样品在12月最高,达到0.084 mg·g-1;山奈酚含量A样品在春冬季较高,B样品冬季相对较高;总黄酮含量样品A的含量整体高于样品B,尤其在冬季,其差异较为显著。综合有效成分的4个指标,A样品略优于B样品。根据含水量以及有效成分动态变化,建议采挖三叶青在冬至与惊蛰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叶青不同类型茎段进行扦插繁育,并进行了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带1芽与2芽茎段的扦插成活率无明显差别,有无叶片对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带有叶片茎段的扦插成活率比不带叶片高196.8%;不同品种三叶青在不同的基质下生长发育差异不大,栽培密度对其产量与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每个控根容器种植3株最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采收期、加工方式和干燥温度对近野生铁皮石斛林下3 a生三叶青的品质指标(浸出物、多糖、灰分、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块根的品质均有一定影响。三叶青地下块根在1—4月均可采收,且采收后的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而1月、2月、4月采收的三叶青黄酮含量较高,3月、4月采收的多糖含量较高。3月采收的黄酮含量最低,而此时多糖含量最高;2月采收的多糖含量最低,而此时黄酮含量最高,说明2—3月三叶青块根的多糖和黄酮内部物质间发生了转换,药农可根据成分需要择期采收。真空冷冻干燥是保留品质含量最多的处理,但操作复杂,加工成本较高;对加工成本压力较大的企业推荐自然阴干,而对总黄酮含量要求较高时,推荐微波干燥。不同干燥温度制三叶青茶时,可推荐选择50、55、60、65℃干燥。  相似文献   

16.
采用嫩枝扦插繁殖的方法探讨了柔毛油杉无性系苗木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柔毛油杉无性系间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差异,参试无性系穗条扦插生根率变幅为41.5%~87.6%。穗条带6~8片叶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GGR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扦插穗条长度处理为8cm可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本试验筛选出了扦插生根率高的无性系3个,即湘桃7号、湘桃5号、湘桃4号。  相似文献   

17.
提高杉木优良无性系插穗生根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生根能力的苗床基质、圃地管理、时间以及穗条的起源、处理和长度等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冬春之季进行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繁殖,选择长度为5.1-7.0 cm且带有顶芽的穗条经生长素处理,在河沙的插床上培育2个月以加快穗条愈伤组织形成后,将插穗移植到黄心土(80%)+火烧土(20%)为基质的苗床内,可大大提高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生根能力。在插穗培育过程应注意保水保温,同时对筛选出的杉木插穗关键技术进行了组装配套。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铁坚油杉无性系苗木快繁技术,采用嫩枝扦插繁殖法开展此项研究。研究表明,铁坚油杉无性系间其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差异,参试无性系穗条扦插生根率变幅为93.3%~38.9%。筛选出了扦插生根率高的无性系3个即KD03、KD04、KD06;穗条带6~8片叶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GGR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淮北麦区最新育成品种的抗倒情况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以来自不同地域的62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产量水平小麦品种茎秆特征及其抗倒性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籽粒产量、株高、穗长、节间长度、穗鲜重、节间鲜重以及倒5节间倒伏指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差异,变异系数分别为10.3%、7.6%、11.9%、8.7%、22.0%、16.3%和34.4%。按籽粒产量聚类后,高产类群品种株高、穗长、节间总长、穗鲜重、节间总鲜重及倒伏指数均显著大于中产和低产类群品种,而中、低产类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供试小麦品种株高、穗长、节间总长、穗鲜重、节间总鲜重及籽粒产量与基部节间倒伏指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小麦茎秆性状及抗倒能力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差异,且高产品种倒伏风险显著高于中低产品种,其主要原因为高产品种较高的株高和较重的穗鲜重导致其弯曲力矩显著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20.
对100株杂种马褂木半同胞子代进行扦插生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马褂木无性系生根率差异显著,变异系数达到了26.6%;无性系扦插生根性状的重复力为0.34,表明生根性状受近中等遗传控制;初选21个生根率较高的无性系,最终结合生根率和生长量指标,选择出11号、10号和17号3个生根率高、生长快的无性系,生根率高但生长量稍差的12号和20号无性系,可作为育种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