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河北省昌黎县、涿鹿县、怀来县3个葡萄产区选取赤霞珠(酿酒)、红地球(鲜食)、龙眼(鲜食)葡萄园共120个,于葡萄成熟期时分别采集0~20、21~40、41~60 cm土壤及果实样品,测定土壤、果实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及葡萄果实品质,分析河北省葡萄产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县葡萄园土壤的交换性Ca、Mg含量分别在0.216%~0.664%、0.030%~0.076%之间,均处于丰富水平;昌黎县葡萄园土壤有效Fe含量丰富,涿鹿县、怀来县适量;3个县葡萄园土壤有效Mn含量处于低或缺乏水平,有效Cu含量为丰富状态,有效Zn含量整体为适量水平;怀来县葡萄园区土壤有效B含量较低,其他2个县均为适量水平;葡萄果实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均较丰富,其中,Ca、Mg含量分别达到485.89、394.69 mg/kg;酿酒葡萄中的固酸比显著高于鲜食葡萄;除土壤中的有效Cu、有效B外,其他土壤中微量元素与果实中相应的元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赤霞珠葡萄园的土壤有效B含量与果实单粒质量、pH值、维生素C含量呈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酒石酸含量、固酸比呈负相关;红地球、龙眼葡萄园土壤中有效B含量与果实单粒质量、pH值、维生素C含量呈正相关,其他元素均与果实单粒质量、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负相关或不明显正相关。因此,应因地制宜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建议增施Mn、B等肥料,降低Ca、Mg肥的用量,减少含铜杀菌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马艳驰 《农家致富》2023,(21):30-31
<正>秋冬季葡萄园中基肥的合理施用,不仅可增加树体养分的积累,还有利于花芽分化,提高葡萄植株的抗逆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系生长,为来年葡萄稳产优质打下坚实基础。基肥的合理施用涉及肥料的选择与用量、施肥时间及施肥方法等几个方面。一、肥料的选择基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复合肥和中微量元素肥。  相似文献   

3.
鄂南棕红壤旱地施用石灰和硫酸镁对油菜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和硫酸镁肥均显著地提高供试土壤上油菜的产量;施用石灰提高了土壤pH值,使油菜苗期植株和苔期叶片Mn含量及苗期植株Fe含量下降,这可能是施石灰增产的主要原因;施硫酸镁肥提高油菜苗期植株及苔期叶片Mg及N,P,K,Zn等元素含量,并使苔期叶片Mn含量下降,因此,镁不足是供试土壤油菜的障碍因子,而锰毒害则是苗期油菜生长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针对设施葡萄栽培中存在大水大肥的问题,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灌溉及施肥方式对设施葡萄园土壤养分及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水肥一体化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设施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碱解氮和有效钾残留量,同时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能力,有效缓解土壤酸化;并提高葡萄叶片中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增加葡萄叶片的质量、叶片干物质及叶片粗灰分含量;改善葡萄品质,提高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pH,显著提升鲜食葡萄的口感。因此,鉴于水肥一体化措施在改善设施葡萄园土壤理化性状和提质方面的优势,建议加大在设施葡萄园上的推广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倍加壮有机液体肥在大田葡萄上的施用,掌握该肥料对葡萄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为新型叶面肥在无公害果树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品种试验设在阜康市城关镇葡萄园,面积0.3公顷,供试葡萄品种为红提。  相似文献   

6.
<正>2013~2016年,连续4年在葡萄上进行了土壤调理剂的施用定位研究,探讨土壤调理剂对葡萄生产的影响效应,总结科学施用技术,以有效推动土壤调理剂在葡萄园的推广应用,实现葡萄生产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生产,现将施用技术总结如下。一、试验情况试验位于平度市大泽山镇的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丘陵地、沙壤土。品种为巨峰,树龄4年,株行距1米×2米。供试肥料为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  相似文献   

7.
城市垃圾堆肥的质量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湖北省武汉市和老河口市的2个机械化垃圾处理场制作的垃圾堆肥的质量进行了测定与评价,并通过盆栽生物试验和大田取样调查方法对垃圾堆肥的肥力特征及礤对土壤基本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7个供试垃圾堆肥的全氮,全磷含量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少数垃圾堆肥铅含量超标,武汉市的垃圾堆肥优于老河口市。垃圾堆肥在大量施用的情况下,具有一定肥效并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其有效供肥时间短,长期连续施用可能相  相似文献   

8.
对陕西省耀县山地不同海拔高度三个酿酒葡萄园0 ̄60cm土层土壤的养分及葡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葡萄园土壤pH均在8.0左右,属石灰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和N、P、K等大量元素含量偏低,各种微量元素除了有效B含量很低以外,其它元素含量均丰富。植株生长量以海拔最低的葡萄园大于其它两地。果实糖酸比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总酚和单宁含量以海拔居中处的最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湘北红壤试区为例,对红壤丘岗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养分状况及培肥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壤障碍因素为:土壤酸性强,养分含量尤其是磷钾含量偏低,保肥供肥能力弱,据此提出了四项培肥对策:①增加有机肥投入,强化有机质积累;②增施磷、钾肥,协调土壤养分供应;③合理施用石灰,活化土壤养分;④综合治理,改良低产田土。  相似文献   

10.
百色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科学补充烟田微量元素,平衡烟株营养,改善烟叶质量,为百色烤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在百色烟区烤烟主产县选取了236个土壤样品,分析了该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百市植烟土壤中有效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和极其丰富,有效硼、钼、氯含量较大面积缺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增施硼肥和钼肥,提高土壤硼、钼含量;慎重使用氯肥(如氯化钾),最好施用加有氯肥的烟草专用复合肥,使烟叶氯含量达到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省煤炭基地的铜川市为研究对象,采集70个耕地样品,分析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等理化性质,并采用相关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供试土壤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铜川市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尚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需采取合适措施进行培肥;钾含量稳中有升;土壤中的硫素不缺乏;主成分分析构建...  相似文献   

12.
以维多利亚葡萄品种为试材,对其实施土壤调理剂处理,并通过测定产量、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酸含量和反映土壤理化性状各指标含量的影响来探究施用土壤调理剂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葡萄产量,每667 m~2施用100 kg时产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6.6%;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葡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可溶性酸含量;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葡萄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锰含量。综合试验效果,每667 m~2施用100 kg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配方施肥以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取样分析化验土壤各种养分含量,才能判断各种土壤类型、不同生产区域土壤中不同养分的供应能力,为配方施肥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成渝地区葡萄园营养状况初步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葡萄园内进行了叶样和土样采集分析,结果表明:与标准值对比,大部分葡萄园内叶片中营养元素P与Mg含量水平较低,微量元素Mn与Fe含量水平则偏高;在大量使用有机肥的葡萄园内,土壤中速效性的营养元素N、P、K含量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以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于2019年在浦江进行土壤调理剂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施用有机肥(对照)相比,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治理酸化土壤,pH提高0.50单位;土壤肥力提升,有机质含量增加9.1%,阳离子交换量增加7.8%;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镉、铅、砷、铬、铜、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有效镉含量减少54.8%;葡萄产量和品质提升,产量增加9.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分别增加4.5%和1.7%,可滴定酸减少0.03百分点。土壤调理剂能够培肥改良葡萄园土壤,提升葡萄产量和品质,对葡萄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铜川黄土高原区研究2种硅肥(有机、无机)在苹果树上的施用效果及其对中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以提高苹果树叶片和果皮中硅的含量,施用有机硅肥比无机硅肥叶片和果皮中硅含量平均提高8.1%和6.67%;同时,施用硅肥促进苹果叶片中锌、钙的吸收;施用有机硅肥促进果肉中铁、锌含量增加,特别是有利于铁、锌向果肉中转移。无论是无机硅肥和无机中微量元素配合、还是有机硅肥和有机中微量元素配合,均能提高苹果产量,在硅肥低用量下,有机硅肥相对增产更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各类土壤矿质营养及桑叶中各元素测定得知,桑叶中各元素含量受所在土壤各元素含量制红;优质类土壤生产的桑叶中,钾、钙、镁及微量元素总量均明显高于其他桑叶,但优质类土壤中各矿质元素含量也有丰缺,故应针性施肥调节;普通桑园要在加氮、磷肥施用的同时,注间配施钾、钙、镁锰、硼等肥。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葡萄园空间,实现废弃葡萄枝屑资源化利用,探讨了葡萄园套种竹荪的可行性。通过葡萄园套种竹荪关键技术研究,检测各处理培养料重金属含量和竹荪农药残留,比较各处理葡萄品质,综合评价葡萄套种竹荪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是可行的,适宜配方为葡萄枝屑50%、杏鲍菇菌糠48%、复合肥1%、石灰1%,每亩葡萄园套种竹荪可获利5 596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2.6,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利用废弃葡萄枝屑在葡萄园中套种竹荪是安全的,形成竹荪葡萄两者生长互促的良性循环;各处理的竹荪样品均末检出农药残留,所检项目符合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要求;各处理中砷、镉、铬、铅含量均符合GB/T 23349-2009和NY 525-2012有机肥要求,竹荪采收结束后的菌渣是优质的有机肥,可以培肥地力提高葡萄品质;各处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17%以上,果穗重300~450 g,达到优质果标准。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葡萄主产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河北省葡萄主产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科学、合理制定河北葡萄主产区的施肥策略奠定基础。【方法】在河北葡萄主产区昌黎、怀来、宣化、涿鹿共选择典型果园99个,采集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样品进行养分丰缺状况分析。【结果】葡萄园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状况的比例分别为:52%、76%和90%;葡萄园氮、磷、钾大量元素变异系数很大,表层土壤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3.1%、143.5%和68%;葡萄园铁、铜含量丰富,表层含量达到适量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4%和99%,锌、锰含量处于低水平,表层含量处于缺乏状况的比例分别为56%和100%。【结论】不同葡萄园生产应因地制宜,建议增施有机肥及含锌、锰元素的肥料,合理施用氮肥,减少喷施含铜杀菌剂。  相似文献   

20.
参照福建省测土配方施肥养分分级指标,对400份长泰县耕地土壤样品进行测定表明,长泰县耕地土壤Ca含量丰富,Mg、S缺乏;微量元素Zn丰富,B非常缺乏;同时,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乡镇间微量元素分布差异较明显。因此,长泰县大田生产中应重视Mg、S、B肥的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