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该文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措施的研究现状,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综合修复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展望,为进一步开展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针对土壤污染,广泛应用生物、物理、化学和综合修复技术。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也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综合修复技术。此外,列举了各种修复技术的应用案例,讨论了修复技术的经济和环境评价,展望了修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文摘     
正生物炭对退化蔬菜地土壤及其修复过程中N_2O产排的影响高氮投入的设施蔬菜地土壤易发生次生盐渍化、酸化、板结化等土壤退化现象,也会引起地下水污染、N_2O大量排放等环境后果,严重影响了蔬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还原土壤灭菌(reductive…soil…disinfestation,RSD)作为新兴的退化设施蔬菜地土壤修复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土壤退化,但也导致N_2O大量排放。该研究选用生物炭作为调节剂,评估不同生物炭施加量对退化设施蔬菜地土壤及其强还原修复  相似文献   

4.
《蔬菜》2018,(8):77-77
正近些年,原位化学氧化技术(ISCO)被广泛地应用于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修复,氧化剂与矿物等土壤组分作用势必影响污染物的修复效果。因此,研究氧化剂与土壤组分的作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方向一直是ISCO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染修复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在这一过程中过硫酸盐体系产生的硫酸根和羟基自由基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是,环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田重金属土壤污染愈加复杂,微生物修复重金属具有高效简便、推广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成为土壤修复研究热点。该文从单一微生物技术、微生物-植物联合技术、微生物-生物炭联合技术、微生物-动物联合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微生物和微生物联合技术的修复机理,超级微生物的驯化培养、组合技术的改进创新、细菌修复的工程化推广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可为后续研究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尤为突出,也是江西省高度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并介绍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修复技术,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做了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修复技术策略。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中,采取的技术主要为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各技术的优缺点不同,需要结合农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修复技术,以保障修复效果。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实际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任务艰巨,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炭是指由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如锯木屑、秸秆、稻壳、粪肥等)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经相对低温(≤700 ℃)热裂解而成的理化性状稳定的固态富碳物质。生物炭在耕地土壤改良、作物栽培、水土保持、固碳减排、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理化性状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生物炭在改良设施土壤、提高蔬菜产量及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炭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蔬菜》2016,(5)
正多环芳烃是一类全球性的、具有"三致"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近年来,多环芳烃在污染土壤中的修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重视污染土壤修复后污染物总量的变化,对生物有效性关注不足,未能充分反映土壤修复后生态风险的变化。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巩宗强的指导下,郭美霞等采用固相微萃取及Tenax-TA提取2种方法评价微生物修复前后的农田及焦化厂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生物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土壤生态研究组副研究员庄萍及其团队,以珠三角地区市售大米和蔬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不同污染水平大米和市售蔬菜中重金属对人体生物有效性以及烹调处理对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与污染研究》杂志。研究显示,烹调处理降低了大米中镉和砷生物有效态含量。低水量烹调可使中低度污染大米中的镉总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妙晓莉 《蔬菜》2022,(1):61-63
凤县高海拔、低污染的自然条件优势促成了高山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无公害蔬菜成为当地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在发展高山蔬菜过程中暴露了蔬菜产品质量优势不明显、无公害生产意识欠缺、菜区分散、生产技术水平低、土地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依托产业基地平台,做好技术支持;确定主栽蔬菜,合理搭配品种类型;推广菜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等高山无公害蔬菜发展策略,以促进凤县高山蔬菜产业的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悦玲  宋建华 《蔬菜》2023,(2):72-75
屋顶菜园不仅适合生产无公害蔬菜,还能为顶层住户节能降耗,实现提前采收上市,在分析屋顶茄子设施栽培的适用范围和生产效益基础之上,从设施准备、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定植和定植后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适用于河南省的屋顶茄子设施栽培技术,为屋顶菜园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贵州具有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独特气候资源决定了加快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的必然趋势.近10 a多的发展证明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并对未来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健康、快速、高效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与实践,总结出了山地豆类蔬菜肥药减施增效技术,在豆类蔬菜应用中取得了每667 m~2化肥用量减少26.2%,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8次,蔬菜经济效益提高580元的效果。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轮作及秸秆还田、土壤改良、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可有效指导豆类蔬菜生产中化肥农药减施的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菜地土壤施肥技术及推进土壤质量健康发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连续4年施用不同用量(0、15、30、45 t/hm2和60 t/hm2)鸡粪有机肥对2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灌漠土和潮土)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4年施用鸡粪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2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酶活性,但相同施用量鸡粪有机肥对2种土壤酶活性影响程度不同,无论是否施用鸡粪有机肥,灌漠土菜地土壤酶活性始终高于潮土;在同一鸡粪有机肥施用条件下,连续4年施用鸡粪有机肥更容易提高灌漠土菜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潮土菜地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苏建荣 《蔬菜》2020,(1):59-62
为适应天水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实际需求,促进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并结合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实际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宜张家川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生产技术规程,在蔬菜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施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病虫害防治、采收、检测、储藏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为全县蔬菜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蔬菜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侯运和 《长江蔬菜》2012,(18):60-61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绿色无污染蔬菜产品备受人们青睐.在生产过程中,蔬菜容易受到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如将沼气、沼液和沼渣应用于蔬菜生产,符合绿色无污染蔬菜生产的标准和有机农业的要求.经过实践,现将沼气、液、渣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合理利用经验简要总结,供蔬菜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安阳市800户菜农农药施用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安阳地区菜农合理使用农药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农药相关基础知识匮乏,农药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率较低,对农药为害性认识不足,参加过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培训的农户比例低等问题。从指导菜农科学规范用药、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对蔬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药市场监督执法力度等角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不同减肥增效模式下土壤和作物各指标的变化规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减肥措施对生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化肥减量措施中,推荐施肥的生菜产量最高,为2907 kg/667 m2.减肥增效措施下,生菜产量比习惯施肥增加19.83%~76.82%,叶片硝酸含量降低47.49%~63....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设施的有利条件,提高陕西关中地区大棚叶菜复种指数,增加菜农种植效益,经过连续多年的实地走访调研,总结提出了大棚青菜“1年多茬”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建造适宜设施、合理安排茬口、改良棚土、改良灌溉方式等措施,以及改善土壤的微生物菌群,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和有机质含量,配合优良品种的选择应用、科学的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技术措施,实现了1年种植6~7茬,化肥和农药用量分别减少20%,用药次数减少30%,单茬平均667 m2产量达到1 380~1 730 kg,667 m2单茬产值0.8万~1.0万元,667 m2年产值5.7万~7.0万元。在满足当地蔬菜市场供应的同时,提高了菜农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