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任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存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造成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4.
驾驶与疲劳     
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疲劳后,其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协调状态被打破,将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进行驾驶,是潜在的事故因素。过度疲劳驾驶往往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甚至造成恶性事故。今年3月2日凌晨3时许,高邑县一机手就因过度疲劳,驾驶联合收割机翻入107国道上的沙河大桥下,造成4死1伤,机器严重受损的特大事故。一、什么是驾驶疲劳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辆时因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失调而造成驾驶机能失调的现象。生理机能失调,是驾驶员因连续长时间在座位上进行驾驶操作,超过一定限度后…  相似文献   

5.
九、疲劳与事故预防 1.产生疲劳的原因 疲劳是人在连续工作后消耗了体能和精力,使其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水平下降或失调而导致其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的一种状态。 驾驶员产生疲劳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6.
驾驶疲劳,是发生农机事故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疲劳是由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产生生理和心理机能失调而引起的。 农用拖拉机驾驶员,由于长时间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从复杂的作业环境反映情报,再通过大脑迅速加以处理,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增加驾驶员的心理负担和体力负担,精神总处于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7.
驾驶疲劳是农机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石绍磊驾驶疲劳是目前发生农机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驾驶疲劳是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产生的心理、生理疲劳致使驾驶机能低落的统称。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判断不准确、肌肉痉挛、手脚麻木等。在生理上...  相似文献   

8.
1疲劳驾驶的特征及分类1.1特征疲劳驾驶是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产生的心理、生理疲劳致使驾驶机能低落的统称。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判断不准确、肌肉痉挛及手脚麻木等。在生理上,驾驶员连续长时间在座椅上进行驾驶操作,精神高度集中地注视着车外环境,随时把  相似文献   

9.
造成驾驶员疲劳的原因: (1)驾驶员本身的原因。首先是身体条件,如得了妨碍驾驶、影响正常操作的某些疾病,极易产生驾驶疲劳。其次是技术和经验方面的原因,驾驶技术不佳、经验不足的驾驶员,精神常常处在高度的紧张之中,遇有紧急情况在处理上往往惊慌失措,造成驾驶疲劳。性别年龄条件对产生驾驶疲劳也有一定的影响,驾驶员的年龄超过 45岁,反应开始迟钝,体力恢复较慢,也可导致疲劳。 (2)生活环境上的原因。有的驾驶员居住环境噪声大、室内人多、居住条件差,或居住地距驾驶出车的地方较远,影响休息。还有的驾驶员因家庭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文夫 《南方农机》2002,(4):30-30
在105国道吉安市某路段,道路平直,具有视野广阔、视距大的优点,按理应给交通安全顺畅带来诸多便利,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平直路段发生的交通事故更为严重。据资料表明:2001年死亡事故发生在平直路段占全年死亡事故总数的65%。这足以表明平直路段交通事故的严重性。造成平直路段交通事故多的主要原因:(1)许多驾驶员忽视了平直路段的安全性,再加上平直路线长,路景转换不明显,引起众多驾驶员思想松驰,存在着放心行驶的心理。(2)由于酒后开车、疲劳驾车,驾驶员在这些违章驾车情况下反映迟钝,形成交通事故的隐患。(3)…  相似文献   

11.
疲劳与安全行车所谓疲劳,是指驾驶员因连续操作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发生某种变化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机能低落的现象。疲劳会使人的注意力分散,严重时会困倦打瞌睡,精神恍惚无法正常接受和处理外界的信息。驾驶员总的工作能力因疲劳而降低,当大脑发出指令后,身体不能自如...  相似文献   

12.
1驾驶疲劳的概念所谓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作业或行车中,由于驾驶车辆的动作反复、连续,且重复的次数太多,使其生理上、心理上发生某种变化,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机能低落的现象。疲劳的表现可分为身体症状、精神症状和神经症状。身体症状表现在身体有倦怠、沉重、硬板的...  相似文献   

13.
机动车辆与日俱增,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疲劳驾驶现象更是频繁出现,疲劳影响驾驶员的警觉性和安全驾驶能力,驾驶疲劳导致了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在100起交通伤亡事故中,驾驶员应负事故主要责任的超过70起,究其原因,疲劳驾驶占相当比例,且显增长趋势,因此解决疲劳驾驶车这个问题,是减少事故的有效办法之一。纵观案例,司机疲劳驾车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钱驱使。不少驾驶员为求经济效益,多头寻找货源,不顾劳累运了东家货,又拉西家客。超负荷工作,忽视了行车安全。二是货主所迫。有的货主因交货日期所限,为节约途中开支费用等原因,盲目催促司机开快车,开疲劳车,而有的驾驶员明知体力不支,但为了满足货主需要,不失今后货源…  相似文献   

15.
“酒乱性”.驾驶员饮酒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驾驶机能。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180亿美元,约占世界GDP的1%~3%.中国2005年统计,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从今年8月15日起,我国公安部门开始严厉整治、依法严处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驾驶工作是一项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特殊工种。由于操作无规律,长时间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状态,以及受不良工作环境条件的反射或刺激,极易造成人体神经活动反射或紊乱,引起感觉器官的功能疲劳,给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带来隐患。下面谈谈驾驶员的几种生理疲劳现象。(1)心理性疲劳。驾驶员的心理性疲劳主要受周围工作环境的影响,严重时表现为体力不够、疲乏,并伴有心情不安、烦躁,产生退缩感、胆怯,对本来不相干的刺激特别敏感,如饥饿、姿势不舒适等现象。有资料表明,随着驾驶时间的延长(超过4h),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注意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阐述和分析了交通事故的心理原因以及驾驶员的违章心理,说明了生理节律对交通事故心理的作用,并提出了心理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疲劳,对于从事无危险性简单工作的人来说,除了自我感觉不适外,不会有其它影响。但对于驾驶员来说,在疲劳状态下行车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据调查,因驾驶疲劳引发的农机事故占整个车辆事故的10%~20%。因此,了解并有效地防止驾驶疲劳,对减少农机行车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来,由于驾驶员开车时打瞌睡引发的交通事故呈上升超势。国外也有类似情况。据日本警视厅的调查,驾驶员在开车的头一小时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占全部交通事故的67%。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由驾驶员开车时打瞌睡引起的。 驾驶员打瞌睡的原因主要是头天晚上睡眠不足,或根本没有睡眠而造成瞌睡的。这种情况按规  相似文献   

20.
吴磊 《中国农机化》2013,34(1):193-195,20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随之出现的疲劳驾驶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可以对驾驶员进行非接触面部图像分析,从中提取有效地信息特征,以判断驾驶员处于何种疲劳状态,进而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