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浸渍圆形叶碟法测定了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不同溶剂提取的不同浓度提取液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除石油醚提取液拒食活性较弱外,甲醇、乙醇、丙酮和氯仿提取液对小菜蛾3龄幼虫拒食活性均较强;在选择性拒食试验和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拒食活性都是随提取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高浓度处理下(干重500 g/L),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氯仿提取液的活性最强,24 h拒食率为95.48%;在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乙醇提取液的活性最强,24 h拒食率为97.32%。  相似文献   

2.
苍耳不同分离物对害虫的拒食和忌避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跟踪分离苍耳的活性成分,对苍耳叶和果实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液-液萃取分离,测试各萃取分离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菜青虫(Pieris rapae)和桃蚜(Myzus persicae)的拒食、忌避(或产卵忌避)活性以及对其化蛹和羽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苍耳的乙酸乙酯分离物较之于甲醇水分离物具有更高的活性。在0.05 g/mL处理浓度下,苍耳叶乙酸乙酯分离物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选择性拒食率高达100%和44.13%,对菜青虫非选择性拒食率为94%,对小菜蛾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都在50%以上,对桃蚜的选择性忌避率高于70%;同时,苍耳果实乙酸乙酯分离物处理叶片后,菜青虫幼虫无一化蛹,小菜蛾高龄幼虫发育为成虫的比率仅为对照的13.80%。以上结果提示,苍耳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分离相中,对菜青虫的作用效果好于小菜蛾。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评价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抗虫性,采用液一液分配萃取和硅胶柱层析的方法,从红蓼甲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的萃取物,测定了其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3龄幼虫拒食活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物比其他4种萃取物具有更高的拒食活性,在5.0mg/mL下,24h和48h的拒食率分别为68.42%和62.55%。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后,得到13个组分,比较13个组分的拒食活性发现,组分8的活性较高,在浓度为2.5mg/mL时,24h和48h的拒食率分别为77.13%和68.53%。组分8对小菜蛾幼虫体内的蛋白酶、脂肪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评价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抗虫性,采用液 液分配萃取和硅胶柱层析的方法,从红蓼甲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的萃取物,测定了其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3龄幼虫拒食活性。结果显示, 乙酸乙酯萃取物比其他4种萃取物具有更高的拒食活性,在5.0 mg/mL下,24 h和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68.42%和62.55%。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后,得到13个组分,比较13个组分的拒食活性发现,组分8的活性较高,在浓度为2.5 mg/mL时,24 h和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77.13%和68.53%。组分8对小菜蛾幼虫体内的蛋白酶、脂肪酶和α 淀粉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的根为材料进行甲醇超声波提取,粗提物以水/氯仿(1:1,v/v)萃取获得杠柳根氯仿萃取物。测定了萃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L.3龄幼虫的胃毒和触杀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在50μg/头剂量处理下24h和48h后,氯仿萃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胃毒死亡率分别为82.22%和92.59%,显著高于触杀死亡率58.89%和68.15%。这一结果表明,杠柳根中含有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胃毒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20种植物提取物对几种昆虫的拒食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种植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并对有效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两种植物的提取液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5龄幼虫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供饲叶碟24 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95.22%和87.12%;48 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89.64%和79.85%;7 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2.56%和54.62%。水仙鳞茎甲醇提取液(简称NTME)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大豆毒蛾Dasychira locuples和枇杷黄毛虫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 Hempson也有非常强的拒食活性。水仙鳞茎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相中,浓度为3.0 mg/mL时,对小菜蛾3龄幼虫24 h和48 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94.89%和89.78%。  相似文献   

7.
牵牛子萃取物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菜蛾为试虫,对牵牛子甲醇提取物的4种萃取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物的杀虫活性最为显著,对小菜蛾3龄幼虫有很强的拒食和触杀作用,48 h内试虫完全不取食新鲜带毒甘蓝叶片,测得拒食中浓度AFC50为1.747 3 g/L,触杀致死中量LD50为0.017 40 mg/头。试验表明,正丁醇萃取物还同时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1 d和2 d后的生长发育抑制率分别为39.51%和55.38%,化蛹率为14%,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牵牛子其他萃取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回流提取、萃取等方法,以菜青虫5龄幼虫为试虫,经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水蓼95%乙醇粗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菜青虫具有很强的拒食活性和一定的触杀作用。其中,乙醚萃取物的拒食活性和触杀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红果米仔兰杀虫活性成分及毒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楝科植物红果米仔兰的杀虫活性,本以生物活性跟踪法对该种植物的叶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测定了活性物质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叶的甲醇抽提物活性高于氯仿抽提物和石油醚抽提物。甲醇抽提物经氯仿萃取,所得萃取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的4号流份F4有最高活性。F4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0.12%,致死中浓度(LC50)为0.13%,抑制生长发育中浓度(EC50)为0.21%。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叶片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成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用4000μg/ml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在4种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拒食作用最强。用2000μg/ml和4000μg/ml的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甘蓝叶片48h后,在选择性试验中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拒食率分别为41.42%和66.27%;在非选择性试验中的拒食率分别为30.90%和59.62%。  相似文献   

11.
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分别对白背黄花稔 Sida rhombifolia L.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不同萃取相;测定了乙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相对白纹伊蚊 Aedes albopictus Skuse 4龄幼虫和福寿螺 Ampullaria gigas Spix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相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的杀虫活性明显,而石油醚相和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杀螺活性较好。对乙酸乙酯相进一步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鉴定其分别为已知化合物:间-羟基苯甲酸(1)、棕榈酸1-甘油酯(2)、丁香酸(3)、没食子酸(4)、 β -谷甾醇(5)、豆甾醇(6)、东莨菪内酯(7)、山奈酚(8) 、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9)、3- O - β -D-葡萄糖-(6- O -对羟基反式香豆酰基)-山奈素苷(10)和 β -谷甾醇-3- O -葡萄糖苷(11)。其中化合物 2 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24 h和48 h的LC50值分别为28.66和13.50 μg/mL。  相似文献   

12.
绒叶泡桐花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除草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性追踪和柱层析技术,以对杂草反枝苋、生菜、黄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为指标,对泡桐花中除草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绒叶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花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后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在浓度为 0.5 mg/mL 时,对反枝苋、生菜和黄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6.30%、56.17%和23.36%; 乙酸乙酯萃取物在浓度为0.5 mg/mL时,对反枝苋、生菜和黄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9.89%、63.53%和32.74%。通过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种活性较高的化合物,经鉴定其为对乙氧基苯甲醛,其抑制反枝苋种子胚根生长的EC50值为55.20 μg/mL。对乙氧基苯甲醛是首次从绒叶泡桐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也是首次将其用于除草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地肤提取物杀螨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多种溶剂和方法对地肤全株进行了提取,测定了其中杀螨活性最高的氯仿提取物的多种溶剂萃取物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氯仿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显著高于石油醚和甲醇提取物,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2种螨的生物活性最强。本试验还对该种植物的杀螨活性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氯仿萃取物经柱层分离得到流分112个,经薄层层析(TLC)检验后,相同成分者合并,最终得流分11个。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F9活性最高,其对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和山楂叶螨的致死中浓度分别达到了0.390 3、0.298 1、0.256 8 mg /mL。  相似文献   

14.
利用Syntech触角电位仪,测定了甜菜夜蛾雌成虫对艾蒿提取物和4种溶剂(苯、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醇)柱层析馏分的触角反应;利用涂纸法,测定了艾蒿提取物和4种馏分对甜菜夜蛾产卵的忌避特性和抑制特性。结果表明:甜菜夜蛾雌成虫对相同浓度(10 mg/mL)提取物和馏分的触角反应存在很大差异,对丙酮馏分的反应最强烈,电位值为9.632±1.054 mV,其次为乙酸乙酯和苯馏分,以乙醇馏分的反应最弱。提取物和不同馏分对甜菜夜蛾的产卵忌避作用存在很大差异,丙酮馏分、乙酸乙酯馏分和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忌避作用,而且随浓度上升而增强,其中以丙酮馏分的忌避作用最强,10 mg/mL的忌避率达到49.0%。不同浓度处理时,都以丙酮馏分和乙酸乙酯馏分的产卵抑制作用最强,且随浓度上升而增强,10 mg/mL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2.16%和68.95%;较高浓度(5 mg/mL和10 mg/mL)时,提取物、苯馏分和乙醇馏分也具有一定的产卵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生物活性跟踪法测定了菌株代号为YL001的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细胞内代谢产物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其不同馏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YL001细胞内代谢产物的乙醇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前两种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72 h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在0.4 mol/mL浓度时抑制率均达100%。乙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洗出液合并后收集得到8个馏分。测定了各馏分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馏分F6的抑菌活性最高,在0.5 mol/mL浓度时,96 h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96.09%;提取物的活性段主要集中在馏分F6、F7和F8。活体组织法测定结果表明,其乙醇提取物在10 mg/mL的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效果为64.81%,治疗效果为62.03%。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内研究了10种常用有机溶剂对烟蚜Myzus persicae、棉蚜Aphis gossypii、大豆蚜Aphis glycines定居行为的影响及蚜虫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3种蚜虫对供试有机溶剂具有相似的行为反应。在1~10 μL剂量范围下,乙醇、乙二醇、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对3种蚜虫的定居行为有轻度的影响,但苯、二甲苯、己烷、石油醚和乙醚对蚜虫的定居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在适宜剂量下,3种蚜虫对苯和二甲苯的移动率皆超过30%,并伴随剧烈的行为反应。此外,棉蚜、烟蚜对己烷与石油醚反应的移动率分别达到44.27%、46.45%和49.90%、52.58%。  相似文献   

17.
 通过抗菌活性测定, 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果实乙醇提取物中抗稻瘟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石油醚萃取部分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从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到的15个化合物中, β-桉叶油醇和β-谷甾醇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它们对稻瘟菌孢子萌发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2.9和141.4μg/mL。其它化合物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只有轻微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皂荚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豆科植物皂荚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为我国特有种。本文在室内测定了皂荚叶和棘刺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番茄疮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瓜果腐霉的抑制作用。叶提取物未检测出抗菌活性。棘刺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疮痂病菌都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 mg/mL和10 mg/mL。棘刺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1 mg/mL时,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都表现出抑制活性,其中对瓜果腐霉生长的抑制率为28.4%。将棘刺乙醇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等5个极性不同的萃取部分,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对枯草芽孢杆菌、番茄疮痂病菌、欧文氏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活性强于其它的极性段,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番茄疮痂病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和5 mg/mL。乙酸乙酯部分对瓜果腐霉和棉花枯萎病菌的生长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1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45.8%和23.9%。研究结果表明,皂英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棘刺中的乙酸乙酯极性段和正丁醇极性段中。  相似文献   

19.
臭椿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初步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烟草花叶病毒为供试病毒,采用生物活性跟踪的方法对臭椿抗病毒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与初步分离。结果表明,臭椿乙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作用;通过系统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活性筛选,从臭椿乙醇提取物的氯仿极性部位获得两个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组分Fr3与Fr6;经硅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得到4种相对较纯的活性成分C1、C2、C3、C4。生测结果显示,4种活性成分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均低于原乙醇提取物,在活体条件下对烟草花叶病毒系统侵染的防治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