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在枣果采收前期,许多品种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裂果现象。枣裂果属于一种生理性病害,在北方枣种南移后最易发生。果实接近成熟时遇连阴雨,果面即会开裂,使果肉外露,腐烂变酸,失去商品价值。笔者通过多年调查,摸清了枣树裂果病的发病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1发病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分布于河北、山东、天津等环渤海湾地区的枣树有近53.3万hm2,枣树裂果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在枣果生长中、后期雨水大的年份更为严重。枣裂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称为早期裂果,多由日灼引起,一般发生在每年8月中下旬。这个时期的发病枣果多为第一批坐果的“直枣”…  相似文献   

2.
8月中下旬常有连阴雨天气。此期间,枣果接近成熟,是会常常发生枣裂果的时期。枣裂果是一种生理病害,裂枣的果皮开裂后,易导致果肉腐烂变酸,失去食用价值,枣生产者的收益必然会受损失。1枣树裂果种类  相似文献   

3.
在枣果实成熟期遇多雨天气,会发生枣裂果;在枣的成熟后期,如果再遇连阴雨天,降雨量大,则会发生严重的枣裂果。裂枣受外源微生物的侵染,则会导致腐烂,造成损失。防止枣裂果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1防止裂果枣多数品种成熟期遇雨会发生裂果,裂果造成的损失常占枣产量的10%~30%。裂果多发生在果实开始着色变红到完全变红的脆熟期,多为9月上中旬开始着色的中熟品种前期花形成的果实。9月初以前成熟的品种和10月成熟的品种以及中熟品种后期花形成的果实极少裂果。发生裂果的年份都为雨季结束  相似文献   

5.
影响枣裂果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枣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然而,枣果实裂果的发生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裂果是枣树生产中亟待解决问题之一。关于裂果发生机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形态解剖特征、环境条件、矿质营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裂果是我国枣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果实发育过程中一种生理性病害,裂果会导致枣果商品价值严重降低,给枣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该研究主要从枣裂果的类型、枣树品种、果实解剖结构、矿质元素含量和分布、果皮性能、遗传因素、外界环境等方面对裂果机理的研究进行汇总分析,并结合生产中枣裂果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枣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果树资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枣果实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除可鲜食外,也可用于深加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枣树对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性强,栽培容易,而且具有早果、高产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北方各地农民发展经济的主选树种之一。但有许多品种在采收前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裂果现象。裂果属于一种生理性病害,北枣南移后更易发生。果实接近成熟时,如连日阴雨,果面即开裂,果肉外露,腐烂变酸,营养降解加剧,最终失去食用价值。裂果病是最让枣农痛心的事情。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分析,找出我国枣裂果病的发生特点、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枣裂果发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枣果实成熟期如遇多雨天气,就会发生大枣裂果现象,若在成熟后期再遇连阴雨天气,且降雨量又较大,则会发生更为严重的裂果。裂果大枣不但外观不佳,还会导致外源微生物的侵染,使枣果霉烂,严重影响大枣的产量和品质。1大枣裂果发生的原因枣果在成熟期含糖量增高,果皮的弹性减小、变脆,如遇阴雨天气,枣果吸收的水分过多,使果肉膨胀  相似文献   

9.
 ‘曙光3号’是从河北省太行山区‘婆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抗枣缩果病、抗裂果的优良枣树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9.3 g,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1%,酸甜味浓。丰产稳产,抗缩果、抗裂果,适宜干制,适合河北太行山枣区栽培。在河北枣区10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10.
多果套袋即将结果集中的二次枝从下部拉到母枝(当年新枝)部位,套入撑圆的果袋中,用绑条固定在母枝上。对金丝小枣进行多果套袋处理,研究套袋对枣果实裂果率、裂果发生程度、着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套袋枣果的裂果率为71.2%,多果套袋枣果的裂果率下降至5.3%;套袋枣果的着色期比未套袋枣果的明显延长;套袋枣树单株增加收益157.8元。  相似文献   

11.
枣裂果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壶瓶枣、黑叶枣和郎枣裂果及其果实的生理、机械力学性质和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三个品种裂果发生从白熟期开始,而后,随着果实的成熟,裂果敏感性增加.这与枣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水势下降、果皮韧性降低有关.壶瓶枣最易裂果,其次是黑叶枣,再次是郎枣,三个品种在同一时期裂果敏感性的差异与它们的果肉弹性、可塑性有关,与它们之间的水势、可溶性糖含量以及 K、Ca、Mg 含量无关.容易发生裂果的壶瓶枣和黑叶枣果皮角质层比不易裂的郎枣薄,其厚度依次为:6.81μm、6.41μm、8.28μm.  相似文献   

12.
枣树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与树体结果量有相关性,要控制合适的结果量。沧州金丝小枣单个枣吊平均坐果数0.7~1.0个时裂果和浆烂果轻,产量高,质量好。在1.5个以上时,发病严重。绿盲蝽是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嫩芽、嫩叶、花蕾和幼果汁液,使枣树不能正常发芽展叶,花蕾停止发育,果实畸形,严重影响枣果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 红枣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驰名中外,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誉,是我国出口创汇主要果品之一。但枣树裂果病是枣树生产上普遍存在的较大问题,通常裂果率可达15-30%,严重时高达80%,枣果一旦裂果,不仅影响外观品质,而且易引起病菌的侵入,造成果实的腐烂变质,给生产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我省1986年因秋季阴雨连绵,造成大量裂果,直接损失3000多万公斤枣果。为此研究裂果原因及防止措施,有助于稳定发展红枣生产,提高枣果品质,为出口创汇提供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8月27日,安徽省含山县昭关仙枣生态园苹果枣已经成熟喜获丰收。含山县昭关仙枣生态园利用荒山种植枣树,针对长江流域雨水过多枣树挂果难且成熟期遇雨易裂果影响果实品质的情况,大面积采用钢架避雨大棚栽培,每亩产量达1 000千克,亩效益1万多元。据了解,生态园代表品种小翠仙口感鲜甜脆爽,味道极好,是该县一年一度秋季美食节拳头农产品,被称为"仙枣"。每年9月游人慕名前来采摘,销售火爆(图1)。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五莲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枣园土壤瘠薄,投入少,管理粗放,枣树生产普遍存在重栽轻管、产量低、病虫果多、质量差的问题。为此从2001年开始,进行了枣树病虫害的调查和防治试验。1主要病害1.1果实病害本地区主要有枣缩果病、枣炭疽病和枣裂果病等。当地危害最严重的病  相似文献   

16.
1防止裂果 枣多数品种成熟期遇雨会发生裂果,裂果造成的损失常占枣产量的10%~30%。裂果多发生在果实开始着色变红到完全变红的脆熟期,多为9月上中旬开始着色的中熟品种的果实。发生裂果的年份大多为雨季结束早及8月中旬到9月上旬有旱情的年份。若雨季结束晚,即使是8月中旬到9月上旬有旱情的年份.容易裂果的品种也很少裂果。  相似文献   

17.
枣裂果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裂果病属于生理性病害,在北方枣南移后最易发生。果实近成熟时,如连日阴雨,果面即开裂,果肉外露,腐烂变酸,最终失去食用价值。常见的枣裂果品种有临汾团枣、晋枣、灰枣、金丝小枣、薛城冬枣、阜平大枣、辣椒枣、紫枣等。笔者通过多年对枣裂果病的发病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总结如下。(1)发病特点枣裂果主要有2种类型。第1种为早期裂果,多由日灼引起。一般出现较早,多发生在每年8月中下旬,这个时期的发病枣果多为早期第1批坐的枣果,裂果部位出现在枣果的向阳面,在枣果背面尚未见裂果现象出现。第2种为后期裂果,这类裂果…  相似文献   

18.
正裂果病在很多果树上都有发生,一旦发生就会影响果品的商品价值,是林果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众多果树中尤其以枣的裂果现象更严重。在邢台,一般年份因裂果造成的损失在15%左右,在多雨年份达到50%~80%,甚至出现绝收情况。邢台市是枣传统产区,枣树种植面积0.75万hm~2,年产量9.3万t。在新河、广宗等县市,枣树种植很久以来已成为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枣生产中果实病害和裂果等问题.呈不断加剧趋势(刘孟军,2008)。1995年在枣主产区山西省太谷县进行品种资源调查时,发现1株果实大,裂果少.病害轻的枣树。经过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分子标记分析.认为该株系与当地主栽品种壶瓶枣亲缘关系较近。2000年确定为优系.2003年开始布点区试.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南疆地区红枣优质栽培,探索不同滴灌水温对裂果、病害果以及产量的影响.以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5年生骏枣枣树为试验材料,以滴灌自然水温为对照,4个梯度(10℃、20℃、30℃、40℃)的恒定水温进行处理,以及在枣树的3个生长期滴灌10℃和30℃水温变温处理(30℃、B1、B2、B3),在果实成熟期开始调查裂果和病害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