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尾小蜂的产卵习性,虫瘿生成能力,不同类型虫瘿的产生过程生长动态的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产卵于竹株换叶后,新萌生小枝(芽)的基部节间内,刺激寄主使被产卵部位组织增大膨大形成虫瘿;竹长尾小蜂必须产卵于竹广肩小蜂已形成的虫瘿中。幼虫孵化后杀死竹广肩小蜂幼虫,占居虫瘿,继续取食虫瘿内壁组织完成其生活史。因此,竹长尾小蜂是寄食于竹广肩小蜂虫瘿内的,故该虫并竹子害虫,而是竹广肩小蜂的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2.
正竹瘿广肩小蜂与竹环斜纹枯叶蛾是竹林的主要害虫。其中,竹瘿广肩小蜂主要危害毛竹叶柄,竹环斜纹枯蛾主要危害竹子叶片。竹瘿广肩小蜂竹瘿广肩小蜂是毛竹的一大害虫。它以幼虫在叶柄中取食,形成虫瘿为害。虫瘿外部被白色粉末,有黄色小竹衣紧紧包住,外形呈长椭圆形,比正常竹节大2~5倍。从外观看,受灾林分的竹叶多而密厚,颜色青翠,  相似文献   

3.
两种竹瘿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小蜂是竹要瘿小蜂类的优势种。研究表明广肩小蜂1a一代,以蛹在虫内越科:成虫2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瘿,产卵于萌动支芽基部的节间内并形成虫瘿,在虫瘿内完成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幼虫发生期4月下旬-9月中旬,5龄,以虫瘿组织为禽。  相似文献   

4.
育自竹子虫瘿中的10种小蜂及一中国新记录种记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浙江省竹子虫瘿中养出的 10种小蜂 ,其中竹泰广肩小蜂 (TetramesabambusaePhilips)在我国属首次报道。在这 10种小蜂中 ,仅竹瘿广肩小蜂 (AiolomorphusrhopaloidesWalker)、竹泰广肩小蜂 (Te tramesabambusaePhilips)和刚竹泰广肩小蜂 (TetramesaphyllostrachitisGahan)是真正对竹子有危害性的小蜂。  相似文献   

5.
早园竹林2种造瘿小蜂及其形成的虫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德清县早园竹林进行造瘿昆虫危害和虫瘿类型调查,室内解剖和饲养观测虫瘿中的昆虫幼虫及成虫羽化情况。结果表明:(1)营林方式显著地影响造瘿昆虫2013年的造瘿率,砻糠覆盖样地造瘿率显著低于未覆盖砻糠的样地。(2)整株竹子上共获得349个虫瘿,其中新瘿291个,枯瘿58个;依据虫瘿的形态特征分成联瘿型、叶片型、叶鞘型、光瘿型和顶生型5种类型,其在整株竹子上所占比例分别为40.12%、30.95%、19.77%、6.01%和3.15%。(3)单虫瘿解剖最多可获得6头昆虫的幼虫,而联瘿型、叶片型、叶鞘型、光瘿型和顶生型虫瘿的平均幼虫数分别为1.83、2.88、2.77、1.00和2.27。(4)联瘿型、叶片型和叶鞘型虫瘿羽化出5种301头小蜂,包括竹泰广肩小蜂和刚竹泰广肩小蜂2种造瘿昆虫,栗瘿旋小蜂、点腹刻腹小蜂和纹黄枝瘿金小蜂3种寄生蜂;竹泰广肩小蜂、刚竹泰广肩小蜂和寄生蜂在3种不同类型虫瘿中的比率分别为59:18:1、70:31:2和83:31:6。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早园竹虫瘿的认识,并为下一步综合防治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栎空腔瘿蜂(膜翅目:瘿蜂科)危害栓皮栎及麻栎的重要害虫,该虫形成虫瘿并在虫瘿内取食危害,隐蔽性强,导致对其进行化学防治非常困难,而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明确栎空腔瘿蜂虫瘿内天敌的种类和生物特性,为进一步利用天敌防治栎空腔瘿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对栎空腔瘿蜂越冬期和生长期虫瘿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解剖,调查虫瘿内天敌种类及其优势天敌生活史和行为特性。【结果】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有3种优势天敌,均以幼虫在无性虫瘿内越冬。长尾小蜂Torymus sp. 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出现,产卵于无性虫瘿内,7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广肩小蜂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产卵于无性虫瘿内,6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金小蜂1年发生3代,越冬成虫4月上旬羽化,成虫产卵于有性虫瘿内,第1代成虫5月上旬羽化,成虫羽化后将卵产于无性虫瘿内,第2代成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结论】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优势天敌为长尾小蜂、广肩小蜂和金小蜂,可作为栎空腔瘿蜂幼虫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刚竹瘿蚊 Procystiphora sp:在天津1a 发生1代,以蛹在竹小枝内越冬.成虫出现在4月上旬,产卵于早园竹 Phyllostachys propinqua McClure的新芽中,幼虫孵化后钻蛀取食虫瘿内物质,于10月上旬化蛹.刚竹瘿蚊有1种内寄生天敌:瘿蚊柄腹姬小蜂Pediobius sp.;2种外寄生天敌:刺胫广肩小蜂Eurytoma setigera Mayr和栗瘿旋小蜂 Eupelmus urozonus Dalman.另有3种伴生昆虫:竹瘿广肩小蜂 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Walker、纹黄枝瘿金小蜂 Homoporus japonicus Ashmead和秆蝇金小蜂Gastrancistrus sp..  相似文献   

8.
栎空腔瘿蜂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栎空腔瘿蜂Trichagalma glabrosa Pujade-Villar & Wang在安阳1 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有性世代成虫出现在4月中旬,产卵于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嫩叶侧脉上,幼虫孵化后刺激叶脉产生球状虫瘿并在虫瘿内取食危害,幼虫于9月上旬开始化蛹,11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孔.虫瘿饲养观察发现,栎空腔瘿蜂有3种寄生性天敌:长尾小蜂Torymus sp.、刻腹小蜂Ormyrus sp.和旋小蜂Eupelmus sp.;2种寄居昆虫Synergus sp.和Cuyculio sp..  相似文献   

9.
<正> 三、竹枝干害虫为害立竹竹杆、枝及小枝的有广肩小蜂、沫蝉、飞虱、蚧、蝽、缘蝽、长蝽及天牛等科的害虫。一般危害不重,可致竹材质量下降,某些害虫危害严重,也能使大量立竹枯死。为害竹小枝叶柄的广肩小蜂、长尾小蜂有5—6种,可为害毛竹、淡竹、苦竹,如竹广肩小蜂Harmolita phyllostachitis Gahan和竹  相似文献   

10.
张卫国 《湖南林业》2001,(11):14-14
一、生活习性 竹小峰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主要为害毛竹、箬竹,幼虫取食小枝管壁,刺激小枝管壁膨大成瘿。竹林为害后,营养不良,长势减弱,发笋减少,立竹头重脚轻,以致衰败枯死。 竹小蜂1年1代,蛹在虫瘿中越冬,次年3月开始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卵,卵期8-10天,幼虫期4-5月,8月下旬9月上旬幼虫化蛹越冬。 二、试验方法 我们于5月上旬在祁阳县阳明山林场进行试验,采用钉子或铁钻在毛竹莞部离地6-9厘米的背风面打一孔,用注射器将40%的氧化乐果原液按每株2毫升注射,利用竹液向上运输将药液送到竹枝节,…  相似文献   

11.
广西博白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成虫羽化、生活史、越冬情况、年虫口变化、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虫在广西博白1 a发生4~5代,世代重叠,以4~5代虫瘿(含各种虫态)越冬,3—7月为成虫羽化高峰和扩散期,全年大部分时间均有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12.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her & La Salle)能够在巨圆桉(Eucalyptus grandis×E tereticornis)、窿缘桉(E excserta)、尾叶桉(E urophylla)等多种桉树上危害,对不同寄主的危害程度、产生的虫瘿数量和羽化成虫数量有明显差异.观察...  相似文献   

13.
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鉴别特征和危害症状进行描述。测定结果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为聚集分布,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在树干和侧枝上的种群聚集度大于叶片,树干和侧枝上的种群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k值、扩散指数I§、平均拥挤度m^*、L指数(个体群的平均大小)分别为46.2065,0.2811,3.5294,57.9134和58.9111,叶片上则分别为7.0401,0.9949,1.9996,9.0574和7.0500。虫瘿平均长度0.32cm,平均宽度0.22cm,平均大小0.0901cm^2。虫瘿数量和羽化孔数量主要分布在树冠枝条的上层;不同无性系桉树上的虫瘿数量在不同部位上存在差异,广林9主要危害枝条、巨桉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的虫瘿数量差异上,广林9主要危害叶柄,巨桉则同时危害叶柄和中脉;已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天敌寄生蜂——长尾金小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竹长尾小蜂Diomrus aiolmorphi kamijo的生态特性观察表明:羽化期内成蜂羽化数与温度成正比,与湿度成反比:海拔增高,羽化延迟;地理位置北移,羽化历期延长。幼虫在空间呈聚集分布,且在竹梢上的垂直分规律与竹广肩小蜂相同;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种群蜜度与竹广肩小蜂种群蜜度线相性关。竹腔注射内吸性农药防治竹广肩小蜂初龄幼虫时,残存虫中竹长尾小蜂所占比例有高于示防治林分。  相似文献   

15.
姚艳霞  赵岱  杨忠岐 《林业科学》2007,43(10):83-86
通过野外采集寄主虫瘿进行室内饲养观察与适时林间采集虫瘿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瘿孔象刻腹小蜂的生物学及其与寄主的关系.结果表明:瘿孔象刻腹小蜂在山东济南与北京两地均1年发生2代,以幼虫单个外寄生于赵氏瘿孔象4~5龄幼虫,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被其杀死的寄主尸体旁越冬,翌年5月下旬成虫羽化寻找新的虫瘿进行产卵.其整个生活史均在虫瘿内完成.在山东济南的寄生率为13.7%,在北京仅第2代寄生率达30.7%.而且,因其寄主赵氏瘿孔象1年只发生1代,瘿孔象可连续寄生2次寄主幼虫,对赵氏瘿孔象的种群数量具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生物防治这种害虫的优势天敌.  相似文献   

16.
竹介壳虫属介壳虫科,在楼观台境内,毛竹、刚竹、淡竹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它的若虫危害竹叶,雌虫寄生竹类小枝间,吸食竹液。危害轻者常造成少数叶落枝枯,重者多数叶落枝枯,严重影响竹类的生长。近几年来,我场对竹介壳虫进行了防治,杀虫率达75—100%,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林间观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对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该虫在成都等地1 a发生2代~3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虫瘿越冬。5月下旬~10月上旬均有成虫羽化。成虫羽化出孔集中在上午8时至下午2时,数量占全天羽化量83.58%。成虫飞行能力较弱,多在晴天活动,有趋上和趋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竹长尾小蜂Diomrusaiolomorphikamijo的生态学特性观察表明:羽化期内成蜂羽化数与温度成正比,与湿度成反比;海拔增高,羽化延迟;地理位置北移,羽化历期延长。幼虫在空间呈聚集分布,且在竹梢上的垂直分布规律与竹广肩小蜂相同;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种群密度与竹广肩小蜂种群密度线性相关。竹腔注射内吸性农药防治竹广肩小蜂初龄幼虫时,残存虫口中竹长尾小蜂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防治林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锥栗瘿蜂在主要锥栗产区的分布、危害特征及天敌种类,比较近缘种栗瘿蜂的形态特征,为控制其危害提供基础。【方法】于福建、浙江及湖南主要锥栗产区采集瘿蜂虫瘿,调查锥栗瘿蜂及其天敌种类和危害情况。【结果】锥栗瘿蜂虫瘿形态与栗瘿蜂相似,以成虫中胸侧板斜纵刻纹、并胸腹节背板侧隆线等特征可与栗瘿蜂相区分。锥栗瘿蜂分布于福建省周宁县、建瓯市、政和县、寿宁县及浙江省庆元县。多与栗瘿蜂混合发生,混合发生地锥栗瘿蜂羽化成虫的数量比例为0.6%~86.0%。调查地有虫株率100%,锥栗瘿蜂的危害枝率为17.9%~32.9%,每虫瘿内虫室数3个左右。植株的东南西北方位皆可致瘿,于树冠上部形成的虫瘿数显著低于中下部,与栗瘿蜂占据着类似的生态位。调查地锥栗瘿蜂的寄生性天敌种类主要有日本大痣长尾小蜂、栗瘿啮小蜂、栗瘿长尾小蜂、栗瘿旋小蜂及黑褐宽缘广肩小蜂,其中日本大痣长尾小蜂和栗瘿啮小蜂为其优势天敌,对锥栗瘿蜂种群数量起到了明显的自然控制效果。【结论】锥栗瘿蜂分布于福建省周宁县、建瓯市、政和县、寿宁县及浙江省庆元县,在锥栗林与栗瘿蜂占据着类似的生态位。主要寄生性天敌种类为日本大痣长尾小蜂、栗瘿啮小蜂、栗瘿长尾小蜂、栗瘿旋小蜂及黑褐宽缘广肩小蜂。  相似文献   

20.
衢州市竹子害虫名录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2000年,衢州市开展了竹林害虫种类调查,共查出竹子害虫48科、104属、125种,其中危害程度达中度以上的有22种,黄脊竹蝗、半球竹链蚧、竹蝉、一字竹笋象甲、竹螟、竹舟蛾、竹毒蛾、竹笋禾夜蛾、竹小蜂等危害严重,鳞翅目害虫容易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