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通过对竹长尾小蜂Diomrusaiolomorphikamijo的生态学特性观察表明:羽化期内成蜂羽化数与温度成正比,与湿度成反比;海拔增高,羽化延迟;地理位置北移,羽化历期延长。幼虫在空间呈聚集分布,且在竹梢上的垂直分布规律与竹广肩小蜂相同;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种群密度与竹广肩小蜂种群密度线性相关。竹腔注射内吸性农药防治竹广肩小蜂初龄幼虫时,残存虫口中竹长尾小蜂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防治林分。  相似文献   

2.
对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尾小蜂的产卵习性,虫瘿生成能力,不同类型虫瘿的产生过程生长动态的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产卵于竹株换叶后,新萌生小枝(芽)的基部节间内,刺激寄主使被产卵部位组织增大膨大形成虫瘿;竹长尾小蜂必须产卵于竹广肩小蜂已形成的虫瘿中。幼虫孵化后杀死竹广肩小蜂幼虫,占居虫瘿,继续取食虫瘿内壁组织完成其生活史。因此,竹长尾小蜂是寄食于竹广肩小蜂虫瘿内的,故该虫并竹子害虫,而是竹广肩小蜂的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3.
竹长尾小蜂Diomorusaiolomorphi,1年1代、4月下旬日均气温达20℃时羽化,雌虫产卵于竹广肩小蜂Aiolomorphusrhopaloides产过卵的嫩梢内,卵平均历期15d,以幼虫取食竹瘿内组织危害。经打孔注药防治试验,久效磷、氧化乐果药效优于其它药剂,用药时间以5月下旬~6月5日为好。  相似文献   

4.
两种竹瘿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小蜂是竹要瘿小蜂类的优势种。研究表明广肩小蜂1a一代,以蛹在虫内越科:成虫2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瘿,产卵于萌动支芽基部的节间内并形成虫瘿,在虫瘿内完成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幼虫发生期4月下旬-9月中旬,5龄,以虫瘿组织为禽。  相似文献   

5.
<正> 三、竹枝干害虫为害立竹竹杆、枝及小枝的有广肩小蜂、沫蝉、飞虱、蚧、蝽、缘蝽、长蝽及天牛等科的害虫。一般危害不重,可致竹材质量下降,某些害虫危害严重,也能使大量立竹枯死。为害竹小枝叶柄的广肩小蜂、长尾小蜂有5—6种,可为害毛竹、淡竹、苦竹,如竹广肩小蜂Harmolita phyllostachitis Gahan和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竹广肩小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研究,了解楠竹一竹广肩小蜂一天敌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垦复、施肥、钩梢、合理采伐等丰产栽培管理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辅以适时进行化学防治的综合治理技术.经3年实践表明,采用该技术可显著减轻竹广肩小峰对楠竹的危害,立竹密度可增加78.03%,竹材产量增加142.1%,每ha可增产值3918.02元.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西桂林地区竹林发生竹广肩小蜂严重危害。竹广肩小蜂匿居于竹梢节间吸食汁液,使受害部位膨大成虫瘿,枝梢下垂,叶枯脱落,防治十分困难。被害竹林2至3年后  相似文献   

8.
竹小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福建省长汀县的毛竹林遭竹小蜂危害的面积达5万多亩,严重影响纸张生产和社员的经济收入。1975年我们在长汀县菴杰公社参加生产实践,在龙岩地区林业局、长订县林业局、菴杰公社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和广大社员一起,应用621烟剂,防治了2万多亩的竹小蜂成虫,并对竹小蜂种类,危害情况及二种主要竹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作了初步研究。现整理如下:一、种类竹的小蜂类害虫,据已见的国内记载只有2种,均属广肩小蜂科,一种是竹广肩小蜂(原称竹实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Walker),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危害毛  相似文献   

9.
在受竹广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Walker危害的林区,其危害程度与竹林立竹度和竹龄结构相关。当竹林立竹度大于0.5,竹林内Ⅳ度竹比例小于5%,竹林受害轻;竹林立竹度为0.3~0.5,竹林内Ⅳ度竹小于10%,竹林受害中等;竹林立竹度小于0.25或Ⅳ度竹比例大于20%,竹林受害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板栗瘿蜂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11个省市,20个县采集到23,878个栗瘿瘤,并从中育出各种寄生蜂3999头,共30种,分属11个科。对其中分布广、数量多的中华长尾小蜂Torymussinensis Kamijo,葛氏长尾小蜂T.geranii(Walker),玫瑰广肩小蜂Eurytomarosae Nees,黄褐宽缘广肩小蜂Decatoma concinna(Boh.),黑褐宽缘广肩小蜂D.variegate(Curtis),纵脊刻腹小蜂Ormyrus Punctiger var.rulifanusMayr,栗瘿旋小蜂Eupelmus urozonus Dal marl,栗瘿姬小蜂 Tetrastichussp.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且通过虫瘿解剖及幼虫形态鉴别确认了它们之间的、以及它们与栗瘿蜂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栗瘿蜂天敌在栗瘿蜂种群动态自然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栎空腔瘿蜂(膜翅目:瘿蜂科)危害栓皮栎及麻栎的重要害虫,该虫形成虫瘿并在虫瘿内取食危害,隐蔽性强,导致对其进行化学防治非常困难,而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明确栎空腔瘿蜂虫瘿内天敌的种类和生物特性,为进一步利用天敌防治栎空腔瘿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对栎空腔瘿蜂越冬期和生长期虫瘿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解剖,调查虫瘿内天敌种类及其优势天敌生活史和行为特性。【结果】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有3种优势天敌,均以幼虫在无性虫瘿内越冬。长尾小蜂Torymus sp. 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出现,产卵于无性虫瘿内,7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广肩小蜂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产卵于无性虫瘿内,6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金小蜂1年发生3代,越冬成虫4月上旬羽化,成虫产卵于有性虫瘿内,第1代成虫5月上旬羽化,成虫羽化后将卵产于无性虫瘿内,第2代成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结论】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优势天敌为长尾小蜂、广肩小蜂和金小蜂,可作为栎空腔瘿蜂幼虫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2002至2003年在浙江省杭州市瓶窑镇、黄湖镇食用早竹园内进行了竹腔注射吡虫啉防治竹泰广肩小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10%吡虫啉5倍液每株竹腔注射2mL防治竹泰广肩小蜂,防治效果可达92.71%-97.6%。由于其具有高效、低毒的特性,因而可取代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氧化乐果等用于控制竹泰广肩小蜂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栗瘿蜂在一定的区域内呈周期性发生,影响栗瘿蜂发生的主导因素是寄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中华长尾小蜂是最主要的天敌种群。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它们之比称益害比。人工保护利用中华长尾小蜂防治栗瘿蜂,提高栗园益害比达1:5以上时,可控制栗瘿蜂的大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竹瘿广肩小蜂与竹环斜纹枯叶蛾是竹林的主要害虫。其中,竹瘿广肩小蜂主要危害毛竹叶柄,竹环斜纹枯蛾主要危害竹子叶片。竹瘿广肩小蜂竹瘿广肩小蜂是毛竹的一大害虫。它以幼虫在叶柄中取食,形成虫瘿为害。虫瘿外部被白色粉末,有黄色小竹衣紧紧包住,外形呈长椭圆形,比正常竹节大2~5倍。从外观看,受灾林分的竹叶多而密厚,颜色青翠,  相似文献   

15.
竹泰广肩小蜂在浙江临安1年1代,11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虫瘿内过冬,翌年4月上旬起化蛹,4月下旬羽化。幼虫为害期从5月上中旬开始至11月下旬止。4月下旬羽化高峰期用敌马烟剂熏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绥宁县楠竹虫害的持续调查与分析,并对发生状况作了简要阐述,总结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与措施,以期对防治楠竹虫害有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绥宁县楠竹虫害主要有黄脊竹蝗、竹异缕舟蛾、灰顶竹毒蛾、竹长尾小蜂、竹笋禾夜蛾五种,其中黄脊竹蝗、竹异缕舟蛾、灰顶竹毒蛾危害严重,竹长尾小蜂、竹笋禾夜蛾存在潜在危害;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建立科学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板栗瘿蜂寄生性天敌幼期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有庆  黄竞芳 《林业科学》1993,29(1):33-37,T001
本文用常规及电镜扫描等显微观察方法,系统地研究和描述了板栗瘿蜂的主要寄生蜂(中华长尾小蜂、葛氏长尾小蜂、双刺广肩小蜂、黄褐宽缘广肩小蜂、栗瘿旋小蜂、果瘿刻腹小蜂等)的幼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它们的卵、老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差异明显。老熟幼虫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头壳和体表上刚毛着生位置、数量和长短;触角形态;上颚形态和大小;体表结构。卵的主要分类特征是颜色,有无印柄,卵及卵柄长短、卵体形态。利用老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小蜂的类群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林荣联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Z1):40-41,76
为保护竹林,促进竹业发展,笔者经过20多年对危害竹类的小蜂进行调查和观察,发现危害竹类的小蜂有8种(经专家鉴定),并对其成虫的特征作了描述;危害竹类的小蜂在武平1a发生1代,以蛹越冬,以幼虫寄生于竹枝的小枝节间,吸食竹节中的汁液,使节间膨大、拉长,比正常的节增大拉长4~5倍,形成梭形的虫瘿,虫瘿表面布满白色粉末,小枝和竹叶明显增多,小枝变脆,小蜂羽化后留下羽化孔,遇风吹折断脱落,造成竹子无叶而亡,即使当年有虫瘿的小枝不脱落,翌年竹子也会自然枯死,为了减少灾害,进行了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林间竹腔注射防治竹广肩小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4.24至7.10日,使用7种药剂进行林间竹腔注射防治竹广肩小蜂(Aiotrmiopus rhopaloides Walker)试验,结果表明:在4月下旬使用本文的7种药剂,或在5月用40%氧化乐果+添加剂防治竹广肩小蜂,均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秦皇岛 1a发生 7代 ,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内越冬 ,群集于寄主蛹内 ,其卵、幼虫、蛹及产卵前均在寄主蛹内度过。成蜂在寄主蛹中羽化后 ,先进行交配 (无重复交配现象 ) ,随后咬一“羽化”孔爬出 ,其余的成蜂个体均从该孔羽化而出。刚羽化的成蜂当天即可产卵寄生。白蛾周氏啮小蜂从卵产入寄主蛹中至成蜂羽化、咬破寄主蛹壳出来这一时期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 36 5 .12日度和 6 .14℃ ,这对指导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有着重要作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自然界中可以寄生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 ,包括美国白蛾、大袋蛾、柳毒蛾、榆毒蛾、国槐尺蛾、杨扇舟蛾和桃剑纹夜蛾等 ,为白蛾周氏啮小蜂自然繁殖 ,在自然界中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