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熵值法在土地集约利用专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亮  朱永明  鞠慧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48-10449,10451
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建立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论中的熵值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廊坊市文安县为实例,说明了熵值法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专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考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对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中观层次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绥化市2004~2012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以2004~2012年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序列作为基础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对影响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7年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呈现不集约状态。2008~2009年绥化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比较集约状态。2010~2011年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集约状态。2012年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处于十分集约状态。  相似文献   

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向东  高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85-6288,6291
在阐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特点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中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入手,结合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学者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有助于遏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划分为4个集约利用梯度区。从整体上说,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应加大对城市土地的投入,努力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定义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郑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现状,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据此提出了有效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效果、可持续利用程度和利用管理绩效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融侨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融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于元洪投资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一套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温宿县新城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开展温宿县新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利用有关数据评价方法对温宿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为政府土地集约利用提供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的依据.同时,对于温宿县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构建了一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重庆市38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据此对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翁翎燕  苏建莹  张芳怡  陈东湘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46-6947,6958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广州市2006~201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0年广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数不断提高,但集约利用水平偏低,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最重要因素;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加强,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土地集约利用应加大对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视与投入。  相似文献   

10.
保定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19-4321
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保定市所辖的22个市、县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揭示出保定市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的4个级别。然后对保定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徐理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102-104,107
将协同论引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中,对土地利用系统集约化的协同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协调度模型,以武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土地利用系统发展基本有序,但距离最佳集约利用水平仍有挖掘空间。其中,土地利用强度较低和利用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发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2016年的江西省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利用集约情况,为未来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方向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因素分析法从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得到江西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分值,并进行排序。[结论]江西省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基本为集约度较高和集约度中等。  相似文献   

13.
节约和集约使用耕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了解耕地变化的趋势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护及持续利用.通过从耕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选取原则等方面的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农四师1998年至2007年10年间的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7两年的集约利用程度较高,1998、2002~2005年五年的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弱,1999~2001年三年的集约利用程度最低.其变化除了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外,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构建襄阳市建成区范围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襄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紧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依据城市人地关系相关指标构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2009—2014年襄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从36.07上升到76.07,并且是逐年上升,符合2009—2014年襄阳市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实际情况,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襄阳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SPSS统计分析总体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谈兵  龙兵  宋成舜  李聪秀  柯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53-15455,15458
以高原城市——西宁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西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并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9 ~2008年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度由0.259 7增加到0.775 0,年平均增长率为12.90%,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经历了粗放利用、基本集约利用和较为集约利用3个阶段;社会发展是影响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对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康乐县15个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康乐县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的空间差异较大,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分为5级,其中,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得分为1.051 61,而莲麓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低,得分在-1.0以下;从县域范围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以附城镇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  相似文献   

17.
甘肃永靖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理想值指标推算法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因素成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采用集约度分值法对甘肃永靖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甘肃永靖工业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为76.48%,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处于中度集约到高效集约利用的过渡期.内部各要素不协调是制约该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管理的核心,正确认识其内涵,建立科学的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城市土地管理决策的必要前提.在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数据,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权重,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应用多城市对比评价方法与其进行评价效果的比较,以期得到该市土地利用较准确的评价成果.根据评价结果结合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