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经“九五”四川省科委《南江黄羊品系繁育》重点科技研究课题的实施 ,已初步建立了具备良好经济性状的NB和NG及NP三系 ,分别达到成年羊公、母体重 69 34kg (± 3 62kg)、 47 88kg (±6 39kg)和 6月龄公羔体重达 2 8 31kg (± 2 2 8kg)、屠宰率达 48 87% (± 1 0 6% )及经产母羊窝平产羔率达 2 1 9 5 3% (± 43 71 % )。并在开展本研究的同时加强了该品种的推广 ,目前 ,已将南江黄羊的推广面扩大到全国 2 3省 (市、区 ) ,“九五”期内推广种羊为 2 5 380只 ,占累计推广数的 41 46%。  相似文献   

2.
滩羊频密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羊群年龄结构大致接近 ,放牧草场及自然条件相同 ,年产羔率相近 ,养羊 5 0~ 98只的规模养羊户 5户 ,随机以其中 3户羊群 (186只 )为试验羊群 ,2户 (10 6只 )为对照羊群。试验羊群在放牧的基础上于配种期、怀孕后期、哺乳前期加强母羊补饲。经过两年时间对比试验 ,结果试验羊群两年产羔 4 97只 ,年均产羔率为 15 4 .7% ,对照羊群产羔173只 ,年均产羔率 10 4 .2 % ,试验羊群比对照羊群显著高出 5 0 .5个百分点 (P <0 .0 1)。试验组羊群中一年两胎和两年三胎的母羊比例分别为 34.9%、39.6 % ,比对照组分别高出 33.7个百分点 (P <0 .0 1)、35 .4个百分点 (P <0 .0 1)。羔羊的初生重、二毛期活重高出对照组 0 .36kg(P <0 .0 1)、4 .74kg(P <0 .0 1)。研究表明 ,滩羊在较高营养供给条件下 ,配合早期断奶等措施 ,一年两胎、两年三胎的母羊比例大幅提高 ,具有常年发情 ,四季产羔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3.
对 2 2 4只云岭黑山羊及其杂交羊在夏季用CIDR孕酮栓 PMS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结果表明 :①总体发情率为64 73 % ,移植率为 47 3 2 % ,其中发情羊在撤栓后 48小时内 10 0 %发情 ,同期化程度高 ;②楚雄羊 (n =44只 )、师宗羊 (n =96只 )、文山羊 (n =71只 )和杂交羊 (n =9只 ) ,发情率分别为 :5 2 2 7%、65 63 %、66 2 0 %和 10 0 0 0 % ,以杂交羊的同期发情率和移植率高于楚雄山羊 (P <0 0 1)、师宗山羊和文山山羊 (P <0 0 5 ) ,但三个地方的云岭黑山羊的发情率和移植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③ 1~ 2 5岁受体羊的发情率比 3~ 5岁羊高 17 74个百分点 (P <0 0 5 ) ,移植率高 11 0 6个百分点(P >0 0 5 ) ;④ 2 0~ 2 9kg羊的发情率分别比 3 0~ 3 9kg和 40~ 5 1kg的羊群高 19 2 3个百分点 (P <0 0 5 )和 2 6 0 1个百分点(P <0 0 1) ;移植率分别高 13 0 7和 14 83个百分点 (P >0 0 5 ) ;⑤青年羊的掉栓率显著低于经产羊 (P <0 0 5 ) ,而掉栓羊群和持栓羊群的发情率和移植率分别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⑥处理羊在第 16天撤栓和第 17天撤栓的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4.
母羊高效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区农场户养羊群 14 0只母羊中进行。分别于 2 0 0 1年 8月和 2 0 0 2年 3月埋植CIDR ,同时肌注PMSG 5 0 0u ,48~ 5 6小时后首次输精 ,同时静注LRH -A3 5 μg。试验结果 ,第一产 14 0只处理母羊产羔 2 3 1只 ,繁育率 165 % ,其中 :单羔5 8胎 ,占 41 4% ,羔羊初生重平均为 5 5kg ,双羔 74胎 ,占 5 2 8% ,初生重平均为 4 5kg ,三羔 7胎 ,占 7 4% ,平均初生为2 9kg ,四羔 1胎 ,占 2 9% ,平均初生重为 2 6kg。羔羊生长结果表明 :羔羊成活率为 10 0 % ,生长期内平均日增重 2 99 7g(P >0 0 5 ) ,4月龄平均体重达到 3 0 80kg。第二产结果表明 ,选择的母羊经过诱导发情处理后 ,99只母羊第二产的繁殖率达到 3 7 7%。本试验 14 0只母羊一年两产的繁育率达到 2 0 2 3 7%。本试验结果证实 :采用母羊高频高效繁殖配套技术是提高母羊繁殖效率确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采用综合配套技术对母羊进行一年两产和当年母羔配种以大幅度提高母羊繁殖率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王维春 《四川草原》2006,(2):47-48,54
南江黄羊高繁(NP)新品系,历经四个世代的选择培育已形成定型品系。其选育效果,NP系群体经产羊胎平产羔率达230.78%,产羔间隔仅190.96天、繁殖成活率达416.41%,世代平均遗传选育改进量分别为10.6个百分点、7.52天、29.72个百分点。一只NP系群体能繁母羊,年均较南江黄羊品种初始群体能繁母羊多繁殖0.35胎、多产羔1.32只、增加断奶窝重12.42 kg。  相似文献   

6.
对河南大尾寒羊繁殖性能进行了观察与统计分析。大尾寒羊母羊初配月龄约为8月龄。1~8胎次平均产羔率为249.27%,总的单羔率、双羔率、三羔率、四羔率及五羔率分别为8.00%、47.82%、36.36%、6.55%和3.27%。产双羔的母羊比率极显著高于产单羔、四羔和五羔的母羊比率(P<0.01);产三羔的母羊比率极显著高于产五羔的母羊比率(P<0.01)、显著高于产单羔及四羔母羊比率(P<0.05)。1~6胎产羔率总的趋势是随着胎次的增加而上升,7~8胎逐渐降低。胎产羔数与胎次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R2=0.991 2。据回归方程计算了每胎的产羔估计值,并以5、6胎校正产羔值的简单平均数为基准计算了各胎次的校正系数。胎产羔数对初生重、断奶体重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随胎产羔数的增加,初生重和断奶体重减小。  相似文献   

7.
南江黄羊高繁(NP)新品系,历经四个世代的选择培育已形成定型品系.其选育效果,NP系群体经产羊胎平产羔率达230.78%,产羔间隔仅190.96天、繁殖成活率达416.41%,世代平均遗传选育改进量分别为10.6个百分点、7.32天、29.72个百分点.一只NP系群体能繁母羊,年均较南江黄羊品种初始群体能繁母羊多繁殖0.35胎、多产羔1.32只、增加断奶窝重12.42 kg.  相似文献   

8.
观测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和小尾寒羊3品种产羔母羊年龄与产羔率、羔羊初生重、羔羊成活率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第1胎较低,第2胎开始递增,第5胎呈递减趋势.品种间比较,小尾寒羊的多胎率是其它两个品种所不及的,多羔率(2~4羔)平均66.2%,但与羔羊成活率呈弱的负相关,比两个外引品种分别低12.4个百分点(P<0.01)和12.6个百分点(P<0.01);双羔率以无角陶赛特羊最高,平均51.5%,比特克塞尔羊高6.6个百分点.但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的三羔率较低,四羔为0;羔羊初生重无角陶赛特羊公母羔羊分别高于特克塞尔羊7.33%(P<0.05)和11.75%(P<0.01).  相似文献   

9.
武宁县在大力发展山羊生产中,着力抓好山羊的品种改良。从1994年至1996年先后从四川调进纯种南江黄羊700余只,建成南岳、礼溪、宋溪、官莲4个乡镇良种繁殖场。一方面出售优良种黄羊,另一方面推广黄羊与本地山羊杂交改良。经测定:南江黄羊与本地山羊杂交改良,其杂交一代年产羔率达到154%,比本地山羊的126%提高28%;初生重2.2kg,比本地羊的1.54kg增加0.66kg,2月龄体重6.5kg,比本地羊的4.6kg提高41%;10月龄体重23.12kg,比本地羊的16.28kg提高42%;10月龄屠宰率45.2%,比本地羊的35.9%提高9.3%。杂交优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选择体重、胎次、预产期基本相近的滩羊怀孕母羊 80只 ,随机分成 3个试验组和 1个对照组 ,每组 2 0只 ,经过 5 5d补饲试验。探讨了滩羊奶羔的肥育途径并筛选比较理想的补饲料配方。结果表明试验 1,2 ,3组所产羔羊二毛期 (35日龄 )活重分别为 10 .4 3kg、11.76kg、13.84kg ,比对照组 (9.2 0kg)高出 1.2 3kg(P <0 .0 5 )、2 .5 6kg(P <0 .0 1)、4 .6 4kg(P <0 .0 1)。试验表明 ,对母羊孕后期和哺乳期进行补饲可以显著提高滩羊奶羔的肥育效果 ,但不同营养水平的混合饲料 ,肥育的经济效果差异很大 ,本次试验以试验 3组补饲效果最佳 ,可使滩羊奶羔 (35日龄 )平均活重比对照组提高 5 0 .4 3%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RomillyHills肉用细毛羊与中国美利奴羊 (ChinaMerino)杂交一代公羔出生到 2月龄的生长发育 ,2~ 5月龄育肥效果和羊肉品质。结果表明 :在农区集约化生产方式下 ,R×C一代公羔初生重比中国美利奴羊高 0 44kg ,差异显著 (P <0 0 5) ;2月龄、 5月龄的活重和日增重分别高于中国美利奴羊 3 1 0kg、 5 94kg和 48g、 32g (P <0 0 1 )。胸围、胸宽和十字部宽均极显著高于中国美利奴羊 (P <0 0 1 ) ,胸深显著高于中国美利奴羊 (P <0 0 5)。R×C一代公羔比中国美利奴羊胴体重、净肉重分别高 4 90kg和 3 94kg (P <0 0 1 ) ;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高4 2 5 %和 3 9% (P <0 0 5) ;后腿、腰肉重占胴体重百分比高 8 39% (P <0 0 1 ) ;眼肌面积和GR值分别高 2 80cm2 和 0 55mm (P <0 0 5) ;肌内脂肪含量低 2 40 % (P <0 0 5)。  相似文献   

12.
以南江黄羊为父本改良理县藏山羊所获得的杂交一代存活率达 1 2 4 2 8% ,较藏山羊的存活率1 1 3 78%提高 1 0 5个百分点 ,F1代初生重公、母分别为 2 1 9± 0 2 4kg和 1 78± 0 2 8kg ,较藏山羊 (♂ ) 1 75± 0 2 6kg ,,(♂ ) 1 4 0± 0 2 9kg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F1代不同月龄体重与相应的藏山羊组差异极显著(P <0 0 1 ) ;F1代不同月龄体尺与相应的藏山羊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 ) ;F1代生长发育快 ,适应性强 ,1 8月龄阉羊和母羊体重分别可达 2 7 6 9± 2 77kg、2 5 85± 2 2 9kg ,较 1 8月龄藏山羊 1 9 30±3 38kg、1 6 86± 2 4 5kg ,分别增重 43 4 7%、5 3 32 % ;杂交一代羊 1 8月龄均可出栏 ,而藏山羊 30月龄以后方可出栏。  相似文献   

13.
(一)选用多胎品种羊产双羔的特点具有遗传性。不同品种母羊的排卵数和产羔率是不同的,选留第1胎产双羔或头3胎产多羔的母羊,就能保留产多羊羔特点。(二)合理调整羊群结构3胎以上的母羊双羔率高,羊群中4~6岁的母羊应占羊群总数的  相似文献   

14.
经过系统的体尺体重及屠宰测定和繁殖性能统计结果表明 ,简阳大耳羊是一个具有生长速度快、体格高大、繁殖能力强、屠宰率高、产肉性能好的肉用山羊品种。初生公羔重 3 2 6kg ,母羔2 89kg ;0~ 2月龄日增重公羊达 185 32 g ,母羊达到 15 7 0 0g ;周岁公羊和 1~ 6月龄母羊均可保持10 0 g以上的日增重。成年 (2 4月龄 )公羊体重平均达到 6 8 12kg ,成年母羊平均体重达到 4 7 5 3kg ,成年公羊体高平均达到 79 31cm ,成年母羊体高平均达到 6 7 0 3cm。 7月龄公羊屠宰率达到4 9 6 2 % ,净肉率 38 79%。一年产仔 1 75窝 ,第一窝产仔平均 1 5 3只 ,二至五胎平均产仔 2 17只。  相似文献   

15.
经"九五"四川省科委《南江黄羊品系繁育》重点科技研究课题的实施,已初步建立了具备良好经济性状的NB和NG及NP三系,分别达到成年羊公、母体重69.34kg(±3.62kg)、47.88kg(±6.39kg)和6月龄公羔体重达28.31kg(±2.28kg)、屠宰率达48.87%(±1.06%)及经产母羊窝平产羔率达219.53%(±43.71%).并在开展本研究的同时加强了该品种的推广,目前,已将南江黄羊的推广面扩大到全国23省(市、区),"九五"期内推广种羊为25380只,占累计推广数的41.46%.  相似文献   

16.
以塔什库干大尾绵羊为父本、新疆兵团农三师两个山区牧场本地绵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 ,其F1羔羊初生、4月龄、8月龄体重分别平均高于本地绵羊羔 2 8%~ 3 3 %、17%~ 3 0 %、2 9%~ 3 3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8月龄公、母羊平均宰前活重、胴体重分别平均高于本地绵羊 2 9%~ 3 3 %、5 3 %~ 60 %;屠宰率、净肉率分别高于本地羊 7~ 8个百分点和 5 7~ 6 4个百分点 ,杂交改良羊的产肉性能明显  相似文献   

17.
南江黄羊的一些种质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江黄羊是在大巴山区培育成的一个优良肉用山羊新品种,属于大型山羊。成年公羊体重可达89kg,母羊可达78kg,具备肉用山羊早熟、高繁、早利用的三大基本特性。在终年放牧加适当补草的周岁羯羊屠前体重为30.29kg,屠宰率为49.41%。母羊有多胎、多羔的繁殖特性,群体平均年产1.82胎,胎平产羔率为194.74%。推广到国内不同生态区域的实践表明:南江黄羊在我国山丘农区,特别是南方亚热带地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普通山羊的改良效果显著,与各地山羊杂交,体重的杂种优势率多在30%~50%范围。  相似文献   

18.
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商品肉羊杂交组合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夏洛莱、无角陶赛特、德国肉用美利奴和特克赛尔 4个肉用羊品种为父本 ,小尾寒羊为母本 ,开展杂交试验。结果表明 ,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杂交效果最好 ,杂交一代 3月龄体重 ( 16 0 6kg)和 7月龄体重 ( 3 0 2 7kg)分别比纯繁的小尾寒羊提高9 48%、11 16%,差异显著 (P <0 0 5 )。其他杂交组合与纯繁的小尾寒羊相比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或不明显。因此 ,建议该区以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进行经济杂交 ,生产商品肉羊  相似文献   

19.
在常规放牧条件下 ,用波尔 (B)、奴比亚 (N)、隆林 (L′)山羊为父本 ,本地雷州山羊 (L)为母本 ,分 3个杂交组合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BL组的产羔率为 1 8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 73 7% (P <0 0 5) ,NL、L′L组分别为 1 64 7%、 1 61 1 %、显著低于BL组和对照组 (P <0 0 5)。杂种羔羊初生重分别为 2 33,1 99和 1 75kg ,均显著高于本地羊 1 53kg(P <0 0 5) ,8月龄体重为 2 4 39,2 0 94和 1 7 72kg ,较本地羊的1 4 82kg分别提高 65 57% ,41 30 %和 1 9 57% (P <0 0 5) ,杂种羊肉质与本地羊相同。BL和NL杂种羊体形均趋向父本 :肌肉丰满 ,适应性强 ,因而是改良本地山羊较好的组合。L′L后代生长速度和适应性较差 ,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小尾寒羊改良豫西脂尾羊杂交一代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偃师市利用小尾寒羊必廊豫西脂尾羊,其杂交一代与豫西脂尾羊相比,具有明显的改良效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公母羔初生重分别增加1.0kg和0.3kg,1月龄体重分别增加2.4kg和0.2kg和1.2kg,3月龄体重分别增加3.8kg和5.8kg,6月龄体重分别增加9.8kg和9.0kg;1岁羊体重增加11.2kg,1.5岁羊体重增加15.0kg;屠宰率增加2个百分点;产毛量年均增加1.3kg;繁殖率提高7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