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桂糖47号(原名桂糖06-1721)是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粤糖85-177为母本、CP81-1254为父本通过常规有性杂交育种技术,采用"五圃制"方法育成的优良甘蔗品种。该品种早熟、高糖、高产,出苗好、分蘖力强、宿根性能力和抗倒能力强,植株直立、整齐,利于间套种其他作物。于2015年7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蔗2015002)。  相似文献   

2.
强宿根性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给广西糖业不断提供优良的甘蔗新品种,采用改良的有性杂交育种技术,以粤糖85-177×CP 81-1254为组合,经“五圃制”选育程序选育和2009~2010年度广西2年新植1年宿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育成了丰产、宿根性强、高糖、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较强的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2011年3月通过广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区试平均甘蔗单产为104.9 t/hm2,比广西主要当家品种ROC 22(ROC 22)增产18.76%,比新台糖16号(ROC 16)增产26.17%;宿根蔗平均单产为108.0 t/hm2,分别比ROC 22和ROC 16增产29.08%和29.22%;甘蔗蔗糖分为14.16%,与ROC 22和ROC 16相当;平均单位面积含糖量为14.8 t/hm2,比ROC 22增糖16.68%,比ROC 16增糖22.70%.适宜在广西各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桂糖33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桂糖69-156为母本、ROC2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桂糖69-156具有中熟、高糖、直立、萌芽早、宿根性特好等优良性状;父本ROC22具有生长快、植株高、生势好、糖分高、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6-200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在品比试验中,由于桂糖33号中熟、高糖、高产等优良性状表现较突出而进入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10-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桂糖号均  相似文献   

4.
桂糖29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崖城94-46为母本、ROC22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崖城94-46具有植株直立、大茎、病虫害少等优良性状;父本ROC22号具有生长快、植株高、生势好、糖分高、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6-200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桂糖29号因早熟、高糖、宿根性好等优良性状表现突出而进入区域试验。2007-2008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桂糖29号均表现早熟、高糖、稳产、宿根性好等优良性状。于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  相似文献   

5.
杨翠芳 《中国种业》2013,(Z1):64-64
桂糖33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桂糖69-156为母本,ROC2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桂糖69-156具有中熟、高糖、直立、萌芽早、宿根性特好等优良性状;父本 ROC22 具有生长快、植株高、生势好、糖分高、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6-200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在品比试验中,由于桂糖33号中熟、高糖、高产等优良性状表现较突出而进入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10-2011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桂糖33号均表现中熟、高糖、丰产、宿根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于 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蔗2011005号)。  相似文献   

6.
宋焕忠 《中国种业》2013,(Z1):60-60
桂糖29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崖城 94-46为母本,ROC22 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母本崖城 94-46 具有植株直立、大茎、病虫害少等优良性状;父本 ROC22 号具有生长快、植株高、生势好、糖分高、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6~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桂糖 29 号因早熟、高糖、宿根性特好等优良性状表现突出而进入区域试验。 2007~2008 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008~2009年进行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桂糖29号均表现早熟、高糖、稳产、宿根性好等优良性状。于 201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蔗2010001号)。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从广东、广西甘蔗研究所引进甘蔗新品种(系)粤糖00/236、桂引9号、桂糖00/122、96/154、96/211进行品比试验及示范,经1年新植结果表明:5个品种(系)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抗性均优于F 134(ck),甘蔗产量在7 814~11 314 kg/hm2之间,蔗糖含量15.41%~16.90%,分别比F 134增长31.9%~90.9%和1.21%~2.63%(绝对值).粤糖00/236示范1.33 hm2,甘蔗产量和蔗糖含量平均为8645 kg/hm2和16.50%,分别比F 134增长45.0%~90.9%和1.96%~2.63%,表现出高糖高产性状具有进一步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桂糖46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采用"五圃制"选育程序,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选育出的优良甘蔗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的突出优点,还具有中熟,高糖,宿根性好,有效茎多,生长整齐、均匀,抗黑穗病能力强等优良种性,其抗倒能力强,极易脱叶,既适于机械化管理和收获,也适合人工作业,是个有推广潜力的品种。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蔗2015001),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邓宇驰 《中国种业》2020,(12):96-98
本文介绍了高抗黑穗病甘蔗新品种桂糖52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种性特点。桂糖52号(试验编号:桂糖06-1215)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HOCP92-648为母本、桂糖92-6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五圃制”常规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2020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早熟、高糖、高产、宿根性强、抗黑穗病,在蔗糖分、产量、抗黑穗病方面较对照新台糖22号均具备明显优势,宿根蔗产量优势更突出;在2015-2017年广西区域试验中,桂糖52号一新两宿平均蔗茎产量(101.17t/ha)比对照增产16.05%,其中一年宿根、二年宿根分别比对照增产29.08%、20.80%;平均蔗糖分(15.60%)比对照高1.13%(绝对值);适合广西的桂中、桂西、桂南蔗区种植,但抗倒伏能力较弱,推广应用时应注意做好配套栽培措施,以充分发挥其种性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1997年6月以常规杂交中间材料桂糖91-131的叶鞘为供体,经60Coγ射线辐照诱变选育而成,于2012年6月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正式命名桂辐98-296(桂审蔗2012001)。该品种高产、高  相似文献   

11.
云蔗89-351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中大茎、中熟高糖、生势强、拔节早、蔗茎均匀粗壮直立、有效茎90000株/hm^2左右。该品种通过各试验阶段表明:平均单产102.9t/hm^2,比对照ROC 10增产17%,比桂糖11号增产13.2%;甘蔗平均含糖分14.45%,比对照ROC 10高0.12个百分点。比桂糖11号高0.15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15t/hm^2,比对照ROC 10增糖16.3%,比桂糖11号增糖13.6%。该品种适宜于各种类型土壤条件种植,适应性较广。该品种于2005年3月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甘蔗新品种桂糖21号(原代号桂糖94.119)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4年用甘蔗品种赣蔗14号为母本、崖城71.374(甘蔗野生种割手密杂交三代材料BC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11年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全国甘蔗品种鉴定,目前已在广西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是广西重点推广品种之一。我国云南、广东、四川、贵州、湖南以及越南也有引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0.7万hm^2,产生经济效益近5亿元。  相似文献   

13.
桂糖22号是利用^60 Coγ,射线辐照新台糖1号甘蔗茎段,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在2001—2002年广西区试中,每hm^2蔗茎产量为106.99t,蔗糖产量14.2h.最高生物产量达188.1t,可发酵糖产量48.92t,在所有参试品系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既可达到制糖品种指标又可达到能源蔗品种指标要求。2005年1月27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卢昌 《耕作与栽培》2002,(1):39-39,62
美国CP80 182 7、日本农林 8号和巴基斯坦 6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 1993年从国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 ,通过检疫、观察 ,未发现有检疫性病虫害。 1999年从广西甘蔗研究所引进该品种 3个并进行小区比较试验 ,以期选出适合本场蔗区的优良品种 ,供推广使用。经新植和宿根两年的试验比较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为美国C80 182 7、日本农林 8号、巴基斯坦 6号 ,以桂糖 11号为对照。1.2 试验设计试验在雒容农场科研室试验地进行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每小区 5行 ,行长 8 0m ,行距 1 0m ,小区面积4 0…  相似文献   

15.
黔糖5号(原试验代号果蔗2号)是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崖城红皮×CO419为亲本组合,经过实生苗培育、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预比、品种比较及区域性试验选育出的果糖兼用型优良甘蔗新品种,2009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海南蔗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宜机收甘蔗优良新品种,以参加全国第十四轮区试的 13 个新品种和 1 个对照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机械收获条件下,进行了 1 年新植和 2 年宿根的田间区域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糖 1301、福农10-14405、桂糖 13-386 和粤甘 51 号 4 个品种蔗糖分较高,宿根性和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海南蔗区进一步扩大面积开展生产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陈学宽  刘家勇  杨洪昌  赵俊  赵培方 《种子》2012,31(2):111-113
云蔗99-91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早熟、高糖、蔗茎粗壮均匀整齐、工艺性状好、纯度高.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单产89.5 t/hm2,比对照种( ROC 16、ROC 22)减产3.8%;甘蔗平均合糖分15.95%,比对照种高0.77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14.6 t/hm2,比对照种增糖6.1%.高抗黑穗病、花叶病,耐旱性好,适宜蔗区肥力中等以上的田地、水浇地和旱坡地种植.于2010年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作物育种信息》2006,(6):20-20,F0003
甘蔗为高度复杂的异源多倍体,杂交后代会发生严重分离,对于某些有应用前景的优异育种中间材料,进行无性繁殖可获得遗传稳定的无性系基因型。针对甘蔗这一育种特点,福建农业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在甘蔗育种中,应用种间杂交和回交方法,开发甘蔗复合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国内外高优商业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一系列杂交组合,应用多种先进手段,在相关世代进行特异甘蔗性状的筛选,建立了特异甘蔗育种材料选育程序,从保育的常用亲本、细茎野生种或斑茅BC1、BC2和“八五”选育的100个中间材料中完成创制4份特高糖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甘蔗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加快甘蔗新品种推广和品种审定。本研究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于2016—2017年在广西防城港国有昌菱农场对9个甘蔗新品种(系)进行一新一宿的区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系)有7个品种(系)的产量和产糖量均比对照增加,蔗茎产量增幅为5.78%~41.38%,理论产糖量增幅为10.07%~47.54%;桂糖42号在蔗糖分、田间锤度、株高等方面表现优异,但其蔗茎产量和理论产糖量均低于对照;桂热2号、桂柳05-136和桂糖46号的蔗茎产量和产糖量优于对照,蔗糖分优于或与对照相当,综合性状优良;凉蔗03-83、凉蔗03-81、凉蔗03-23虽然在蔗茎产量方面表现优异,但其蔗糖分过低,综合性状表现一般。综合考虑各品种(系)产量和经济性状表现,初步认为桂热2号、桂柳05-136和桂糖46号在防城港蔗区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推荐审定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199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和专家到墨西哥考察访问,引进甘蔗品种MEX105二个蔗芽回国,1997—1998年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进行2年室内外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虫害。1999—2001年在广西甘蔗所大田进行新植、宿根品比筛选试验,2002—2004.年参加区域试验,2003—2004参加生产示范试验,MEX105表现早熟、高糖、丰产、宿根发株好、抗逆性强等特点,至今在广西蔗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