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6.0万、6.75万、7.5万、8.25万、9.0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对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和单株主茎数呈增高趋势、主茎粗呈下降趋势。不同密度对马铃薯单株薯块数、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有一定影响,而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陇薯9号在张掖市种植的最佳密度为7.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平均产量达62674.4kg/hm~2,单株结薯数达到7.7个,单株产量0.98 kg。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东部旱作区开展陇黄1号、陇黄2号和陇黄3号大豆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3个大豆新品种株高、底荚高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有效分枝、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呈现下降趋势,荚粒数和百粒重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在种植密度12万~27万株/hm~2的范围内,大豆产量随种植密度变化可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表达,陇黄1号、陇黄2号和陇黄3号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14.5万株/hm~2、20.8万株/hm~2和18.1万株/hm~2;种植密度对大豆田间耗水量无明显影响,适宜种植密度能显著提高旱作区大豆产量和田间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河西地区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于河西地区种植的高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满足马铃薯加工企业及种植户需求,笔者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开展田间比较试验,生长期调查各参试品种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陇薯9’号和‘青薯10号’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陇薯9号’平均单株结薯数5.7个,单株产量1308.5 g,商品薯率93.9%;‘青薯10号’平均单株结薯数5.4个,单株产量1278.7 g,商品薯率92.5%。在园艺村和花寨村2个试验区,陇薯9号产量分别达到66919.2 kg/hm2和 70555.6 kg/hm2,淀粉含量分别为18.89%和19.17%;‘青薯10号’分别达到62626.3 kg/hm2和62676.8 kg/hm2,淀粉含量分别为19.12%和18.80%。试验初步筛选出‘陇薯9号’和‘青薯10号’可作为河西沿山冷凉灌区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引进5个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于张掖市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5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22~141 d,其中生育期最长的是陇薯8号,为141 d,较陇薯3号(CK)延长12 d。植株株高最高的为青薯2号,105.2 cm,较对照高15.7 cm。经产量分析,庄薯3号产量最高达到49 775.3 kg/hm2,较陇薯3号增产13.7%,青薯2号产量最低。庄薯3号淀粉含量为20.6%,与其他品种比较,庄薯3号产量高、淀粉含量较高。经试验初步得出,庄薯3号适合于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在平播、65cm垄作、110cm垄作方式下,研究9、13、17、21、25万株/hm~2密度对小豆子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均在9万株/hm~2时最高,110和65cm垄作主茎荚数随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同种植方式下,不同密度处理对小豆百粒重的影响较之对其他性状(分枝数除外)稍小,不同种植方式随密度增加小豆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豆荚和子粒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呈上升趋势。平播和65cm垄作在17万株/hm~2时小豆产量最高,分别为1 387.67和1 723.53kg/hm~2;110cm垄作条件下,21万株/hm~2时小豆产量最高,为1 901.07kg/hm~2;故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110cm垄作,密度21万株/hm~2为小豆适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宁薯17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采用自育杂交品种宁薯12号为母本、外引杂交品种陇薯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2d。株型直立,株高84.4cm,主茎数1.9个,分枝数8个。结薯比较集中,薯块较大且整齐,单株结薯5~6个,平均单薯重量195.3g,商品率为72.2%。薯块形状卵圆形,薯皮光滑、浅黄,薯肉浅黄,芽眼深浅中等。块茎鲜基干物质含量24.1g/100g、淀粉含量17.02g/100g、粗蛋白含量2.06g/100g、维生素C含量8.80mg/100g、还原糖含量1.14g/100g,适宜淀粉和全粉加工。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为31114.5kg/hm~2;生产示范平均产量36502.5kg/hm~2。适宜在宁夏干旱、半干旱、阴湿地区海拔1700~2500m区域春季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柳永强 《中国种业》2017,(12):49-50
在陇中半干旱区,采用黑膜覆盖、黑膜覆盖+滴灌两种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陇薯7号的生长发育、产量及抗旱性。结果表明,黑膜覆盖模式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产量与大薯重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在密度为51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黑膜覆盖+滴灌模式下,密度51000株/hm~2与57000株/hm~2的产量较高,二者基本持平。黑膜覆盖+滴灌模式比黑膜覆盖模式马铃薯产量增幅明显,其平均抗旱指数达到1.40,说明黑膜覆盖+滴灌是陇中旱作区马铃薯抗旱栽培的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不同密度对安麦8号和安麦9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豫北冬小麦新品种安麦8号和安麦9号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安麦8号、安麦9号和周麦18为主处理,以播量180万/hm~2、240万/hm~2和300万/hm~2为副处理进行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小麦品种干物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适量增加密度可以增加单株干物质量和叶面积系数。180万/hm~2和240万/hm~2种植密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300万/hm~2种植密度,亩穗数则相反。同一密度下,安麦8号和安麦9号总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安麦8号和安麦9号产量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其在180万/hm~2和240万/hm~2种植密度下的产量表现优于300万/hm~2种植密度产量。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二龙上农场自然和土壤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进行适宜当地种植的马铃薯主食化加工品种的筛选,结果表明:品种间横向比较陇薯8号与垦薯1号淀粉含量最高,各个品种间商品薯率并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各个品种间淀粉产量比较大西洋、垦薯1号、陇薯12号具较好的淀粉加工薯属性。垦薯1号和陇薯9号全粉产量表现较好可作为全粉加工品种的搭配品种种植。陇薯系列的8号、9号、12号、克新22号、垦薯1号、大西洋具有较好品质。综合上述分析,建议垦薯1号、陇薯9号和陇薯12号作为本地区主食化加工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确定晋北区大豆的适宜种植密度,以晋豆4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6个不同密度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加大,株高呈先升后降趋势,茎粗、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均下降,百粒重先降后升,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适宜种植密度为21万~27万株/hm~2。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密度是优化大豆群体结构的重要措施,维持合理的种植密度,同时适当地提高单株粒重和分枝数,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通过SPSS曲线估计,得出种植密度与大豆产量关系的最佳预测模型是二次曲线模型y=b_0+b_1x+b_2x~2,晋北区大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最佳数学预测模型是y=-5762.478+791.819x-16.147x2,理论最适密度为24.5191万株/hm~2,产量为4 046.61kg/hm~2。该研究为晋北早熟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