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为探讨种子精加工技术在青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了精选、引发、包衣对青菜种子发芽、出苗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精选提高了‘新矮青'种子的发芽率;引发处理提高了青菜种子在高温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通过种子精选、引发结合包衣处理缩短了青菜种子在低温条件下的出苗时间,提高了出苗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7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7种不同杀菌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研究杀菌剂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花出苗率和发芽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杀菌剂比单剂杀菌剂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的效果好。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到90.3%,极显著高于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防治效果较好,2年结果均在80%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低,2012—2013年2年平均防效为66.1%。发芽率和出苗率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不显著;在一定条件下,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后能够极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种子处理技术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sh2胚乳突变体(超甜3号)为试材,设计了引发、包衣和渗入3种方法进行种子处理,并分早播、适播、迟播三期播种,考察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早春低温条件下播种的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有显的效果,提高田间出苗率最大幅度为7.7%;其中以甘油或丙酮渗入、包衣等方法处理效果较好。根据甜玉米种子表面皱缩易造成种皮损伤的特性,种子包衣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sh2胚乳突变体(超甜3号)为试材,设计了引发(Priming)、包衣(Coating)和渗入3种方法进行种子处理,并分早播、适播、迟播三期播种,考察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早春低温条件下播种的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有显著的效果,提高田间出苗率最大幅度为7.7%;其中以甘油或丙酮渗入、包衣等方法处理效果较好.根据甜玉米种子表面皱缩易造成种皮损伤的特性,种子包衣技术应用于甜玉米种子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用生物型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未包衣种子作对照,把3种不同含水量的油菜种子分别密封贮藏在高、中、低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期取样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水量为4.1%的来包衣种子在所有贮藏温度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而含水量为8.6%的在25℃、35℃条件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11.1%的种子则劣变加快,在贮藏温度35℃条件下经3个月贮藏后发芽率降为0.生物型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在所有贮藏条件下劣变速度均低于未包衣种子.相对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的提高,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下降较慢,经1年贮藏后所有的包衣种子均能保持75%以上的发芽率.包衣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也均高于未包衣的对照种子.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包衣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0.25%、0.5%壳聚糖对萝卜品种翘头青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包衣和未包衣的种子分别于20℃在不同浓度(0、25、50、100 mmol/L)的NaC l溶液中培养发芽,测定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耐盐指数和植株中可溶性糖、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壳聚糖包衣处理可以提高萝卜种子在清水或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并提高幼苗植株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NaC l浓度升高,与未包衣对照相比,包衣种子幼苗的耐盐指数不断提高,幼苗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也相应提高,说明壳聚糖包衣处理种子可以提高萝卜幼苗耐盐性,总体上0.5 g/L壳聚糖的包衣效果好于0.25 g/L壳聚糖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防治番茄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并培育壮苗的种子,选择以多菌灵、百菌清、普力克、杀毒矾、农用链霉素和CuSO4等6种杀菌剂对番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测定发芽率、籽苗的株高、根长和鲜重,并在基质接种不同病菌处理中测定出苗率、成苗率、成苗的株高、茎粗、干鲜重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包衣延迟了番茄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和出苗时间,其中CuSO4和杀毒矾包衣的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对照,对猝倒病和立枯病防效较好,其余杀菌剂包衣均无明显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洋葱种子"Wolska"在PEG8000和水引发条件下的萌发情况,以及杀菌剂(Penncozeb硫锌制剂和Apron爱普荣)和生物制剂(Biozym生物合剂,Promot助长剂)对洋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PEG引发处理中,所有的达到最大萌发率的时间和平均萌发时间较对照极显著减小,在该温度下,水引发处理效果比PEG引发好;20℃时,水引发处理达到最大萌发率的时间和平均萌发时间与对照及PEG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杀菌剂处理在10℃时延缓了萌发速度,而在20℃时所有处理达到最大萌发率的时间和平均萌发时间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生物制剂处理在10℃和20℃下对萌发速度均没有改善;与对照相比,10℃的PEG引发与水引发处理极大地改善了萌发力;20℃时的生物制剂处理、PEG引发和水引发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未显著改善萌发力。  相似文献   

9.
正一、简介顶苗新是由美国科聚亚公司研制的一种全新种子处理杀菌剂,为4.23%微乳剂,其含有有效成分种菌唑和甲霜灵。种菌唑为广谱性系统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和触杀保护活性的效果,具有使用剂量低、活性高、对单子叶和双子作物均安全等特点;甲霜灵对卵菌纲真菌,如疫霉和腐霉有特效。种菌唑+甲霜灵可以杀菌谱互补,适用范围更广。顶苗新是一种全新剂型,包衣后的种子色泽鲜艳、覆盖均匀、种子流动性好,是目前防治各种土传和种传病害较好的种子处理杀菌剂之一。目前已在世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田菁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结合包衣剂的不同菌种对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选取AZ-1、AZ-2、AZ-3、AZ-4四种植物促生菌,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作为种子萌发指标,株高、根长、鲜重作为生长指标,探究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在包衣处理后,能否有效促进田菁的发芽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包衣剂对田菁种子萌发、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将包衣剂与植物促生菌结合会显著促进植株的发芽和生长。AZ-1浸泡后包衣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的提高有显著影响。AZ-3浸泡后包衣处理,会显著促进茎的生长,AZ-1和AZ-2浸泡后进行包衣处理,会促进根的生长和鲜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中国北方石质边坡植被恢复重建,采用了保水剂、腐殖质、草炭为种衣材料,与波斯菊、沙打旺及白蜡种子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观测种子萌发率,筛选出最佳种衣剂配方。结果表明,保水剂与草炭、种子比例为1∶10∶2时,波斯菊、沙打旺和白蜡种子萌发率分别达到90%、89%和34%,比应用田园土的萌发率分别高16%、18%和22%。其中保水剂经水稀释150倍,草炭吸水至饱和。这在干旱石质边坡的植被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采用GA,,IAA,NAA、无水乙醇,30% H202,浸种5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方式对紫花香薷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同,与对照相比均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以100 mg/LIAA浸泡24 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5.67%,比对照组分别高了27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发芽势达93.67%,比对照组提高了30个百分点,发芽势高,出苗整齐-致.  相似文献   

13.
以三倍体西瓜‘黑牛’和二倍体西瓜‘黑宝’种子为材料,对种子形态指标、种皮的透性和种皮电镜超微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三倍体西瓜种子中种皮平均厚度约为二倍体西瓜种子的2倍,而且三倍体西瓜种子比二倍体多1个细胞排列非常致密的硬化组织;三倍体西瓜种子内种皮平均厚度约为二倍体的10倍,三倍体西瓜种子内种皮木质化,结构明显分为3层;在种子吸胀萌发过程中,三倍体和二倍体种子内种皮结构变化的差异非常明显,表明三倍体西瓜种子的中种皮和内种皮在一定程度上均阻碍种胚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影响种子的萌发,而二倍体西瓜种子的种皮对气体交换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选取绿豆、芝麻、高粱等3种粒径为1~5 mm的种子,运用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排种试验,分析排种均匀性、一致性、破损率等适应性参数,确定排种器对作物种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变容量型孔轮式排种器适用于芝麻、高粱的条播,不适应于绿豆的排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转速、调节舌形式、调节舌宽度、播量调节档位对芝麻、高粱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和破损率的影响,当排种器的调节舌形式为圆头、调节舌宽度为8 mm、转速为50 r/min、播量调节档位为IV时,对提高芝麻、高粱的排种均匀性、各行排量一致性及降低破损率有利。  相似文献   

15.
富源4号水稻幼苗旱长种子包衣剂筛选实验表明:在水稻幼苗旱长栽培模式下,稻种经种子包衣剂处理后的苗期旱长阶段抗病表现不同,整体表现为经15%多菌灵-福美双处理的种子在出苗后立枯病、盐碱死苗等发生比较轻,保苗率高,其他处理有明显效果但不显著,分蘖率、最高总茎数、收获穗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不强,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包衣剂处理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以明恢63、两优培九为材料,经包衣处理后,置自然条件下贮藏13个月,对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峰值和发芽指数等活力指标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子包衣处理后贮藏5个月内活力变化与未包衣种子基本一致,但贮藏后期种子活力下降速率高于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万寿菊种子带菌检测及种子消毒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DA平板分离培养检验法对5个品种的万寿菊种子表面进行带菌检测,并测定5种杀菌剂和2种温汤浸种方法对种子的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万寿菊种子表面带菌率在6.0%~85.0%之间,携带真菌的优势菌群主要是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spp.),其分离频率最高达60.16%;其次为镰刀菌属(Fusariumspp.),分离频率为20.76%;青霉属(Penicilliumspp.)分离频率为8.76%,黑根霉属(Rhizopusspp.)分离频率为3.08%、曲霉属(Aspergillusspp.)分离频率为2.08%,毛霉属(Mucorspp.)分离频率为1.40%,同时还分离到细菌,分离频率为6.92%,同一品种各菌群分离频率差异显著;用0.1%AgNO3和55℃温汤浸种可以杀死种子表面所有真菌,50℃温汤浸种和50%扑海因WP750倍液的消毒效果也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是较理想的种子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甜瓜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不同成熟度的甜瓜种子进行老化处理和恒温、低温发芽,测定其千粒重、蛋白质、脂肪含量和相关幼苗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种子千粒重和相关活力指标呈上升的趋势;早期采收的果实后熟对种子的发育可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采收期越早,后熟作用越明显;但果实后熟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茎叶对种子的影响,特别是在种子千粒重和贮藏性能方面;种子暗发芽下的子叶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成熟度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生物型种衣剂在油菜种子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生物型种衣剂处理油菜种子,能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提高苗期综合素质,改善经济性状,促进增产;同时增强油菜抵抗多种病菌的能力,减轻蚜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是当前种子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加快推进国有种子企业的改制步伐,建立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做好种业服务,保障农业用种,以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