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草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王草综合利用水平,以王草为原料,采用化学水解法制备王草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并探讨过氧化氢对其漂白效果的影响,测定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王草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5℃,NaOH质量浓度40g/L,提取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提取率最高达到46.52%;最佳漂白工艺为过氧化氢浓度40 mL/L,时间2 h,温度50℃,pH值为9;王草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4.26 mL/g,持水力5.64 g/g。  相似文献   

2.
以豆渣为原料,并在碱液处理后直接挤压膨化制备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以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对物料水分、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及氢氧化钠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挤压膨化提高碱处理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物料水分、挤压温度、螺杆转速三因素的回归模型.确定了挤压膨化碱处理豆渣制备水溶...  相似文献   

3.
通过红外光谱仪、粘度计等对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为多糖类物质,其持水力为8.25 g·g-1,溶胀力为9.38 m L·g-1,结合水力7.11 g·g-1,阳离子交换能力为0.73 mmo L·g-1。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溶液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现假塑性流体。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有吸附胆酸钠的作用,其添加量越多,溶液中胆酸钠被吸附的量也越多,吸附平衡所花的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4.
以可可果皮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可可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水浴温度90℃,pH 2.0,提取时间30 min,得率为25.19%。可可膳食纤维总得率达57.99%,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5.23 g/g,溶胀性为11.42 mL/g。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小麦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特点及分布规律,选用不同种植区的79份和175份小麦品种(系)分别研究了小麦总膳食纤维含量和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及其关系。结果表明,79份参试材料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0.2%,175份参试材料的总阿拉伯木聚糖、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和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06%、26.88%和14.62%;品种对4个目标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麦区对总膳食纤维和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总阿拉伯木聚糖和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影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非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与总膳食纤维含量、总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筛选出9个高膳食纤维含量的小麦优质资源,推荐毕2008-1和丰德存1号(膳食纤维含量高于12.0%,面团稳定时间高于20 min)作为小麦品质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夏枯草残渣为原料,研究碱液浸提法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并对膳食纤维的性能进行测定。考察料液比、碱液质量浓度、提取温度及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优化出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碱液质量浓度15 mg/mL、水解时间2.5 h、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60%,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3.55%。性能测定结果显示: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7.27 g/g,膨胀力为17.33 mL/g;在胃环境(pH 2)和肠道环境(pH 7)中,可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7.
黄竞  余志 《福建茶叶》2010,32(10):26-28
膳食纤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功能物质,目前茶叶膳食纤维开发利用不高。本文以不同品种的乌龙茶茶叶或茶梗为原料,通过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并研究其理化特性,结果证明从乌龙茶茶梗与茶末中提取的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在持水力,溶胀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结合水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开和吸脂能力方面的差异则更多来自茶叶品种因素。从乌龙茶茶梗或茶末中提取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并应用具备可行性,这对乌龙茶的综合利用,提升产业价值,减小浪费和环境污染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根霉菌发酵过程中消耗糖类和蛋白质的作用,从竹笋下脚料中制备纯度高、品质佳的膳食纤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原料粉20目,液料比1∶15(g/mL),34℃下发酵32 h可获得品质较好的竹笋膳食纤维,得率达到54.53%,总膳食纤维含量54.2%。与传统化学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具有原料损失少、得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的优点,制备的膳食纤维持油力相近,持水力和溶胀度显著提高。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备的膳食纤维食用性和功能活性较高,并且保持了竹笋本身特有的风味。根霉发酵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易于放大,是一种高效制备毛竹笋下脚料膳食纤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菠萝的综合利用水平,以菠萝皮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法从菠萝皮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对正交试验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菠萝皮可溶性膳食纤维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0.7%、料液比1 ∶ 30、酶解温度60 ℃、浸提4次、pH 5.6、酶解时间7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23.89%;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11.86 g/g,溶胀性为15.5 mL/g,持油力6.94 g/g。此结果表明菠萝皮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酶法提物茶叶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工艺及其理化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料液比、pH值、酶添加量、温度及时间对SDF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pH值对茶叶SDF提取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温度、酶添加量、时间、料液比;茶叶SDF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温度60℃、酶添加量0.08g/g、pH值9.0、时间2.0h、料液比1∶20,提取率达53.72%,所得SDF具有较好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对胆固醇、胆酸钠也有一定吸附作用,为一种优质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11.
椰子油的生理活性(Ⅴ):代谢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子油是热带地区主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和食品能源,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主要综述椰子油在调节血浆胆固醇、血脂,保护动脉,调节新陈代谢,改善体内氮平衡,胰腺分泌及维生素吸收和促进新生婴儿健康等对机体的生理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茶叶籽油的加工工艺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达  凌益春  王岳飞  杨贤强 《茶叶》2010,36(3):144-147,151
茶叶籽油是一种纯天然高级木本可食用油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0%,维E含量丰富,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及调节免疫功能、抗癌、美容护肤等保健功效。经初加工的茶叶籽油色泽深,带有苦涩味,需精加工。本文就茶叶籽油的理化特性、成分组成、加工工艺及其保健功能作一综述,以期为茶叶籽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光皮树是我国重要的新型木本油料树种,其深度开发对我国油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光皮树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显著推进了光皮树生长发育、遗传背景、油脂合成与调控、油脂提取与分析、油脂工业转化等的研究进程。本文从农艺性状、组织结构、生理生化、分子遗传、果实发育、内含物累积、油脂提取、油脂成分、油脂应用等方面对我国光皮树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茶叶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多酚、生育酚、植物甾醇、角鲨烯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脂减肥、抗氧化、调节免疫、保护皮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既是一种高营养的健康食用油,也在食品、医药、日化、农业环境、生物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茶叶籽油的理化性质、品质成分、保健功能、应用领域进行综述,以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其显著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错时间长,导致以结瘤为代表的营养生长和以开花为代表的生殖生长在物质和能量需求上存在激烈竞争。本文综述了蔗糖、植物激素以及miRNAs等植物信号分子对大豆开花和结瘤调控作用,将有助于理解大豆开花、结瘤的协同调控机制,以期对明确大豆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大豆产量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技术,以高含油量大豆品种“中豆32”和低含油量大豆品种“油春02-6”36天胚为实验材料构建消减cDNA文库。文库的插入片段集中在500bp左右,挑取766个克隆进行PCR筛选获得700个阳性克隆,经过点杂交筛选后选择了575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经过同源性比对归并后得到237个差异表达基因,除10个未知基因外,其余涉及到蛋白贮藏、蛋白质降解、激素调节等多个方面。本文还对部分可能与油脂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RT-PCR半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简要讨论了它们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在大豆油脂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油脂是植物主要的储能物质,也是植物质膜的重要组分,同时还参与植物信号传导、气孔开闭、授粉受精、种子萌发、胁迫响应等多个生物学过程。WRINKLED 1WRI1)是AP2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在油脂合成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WRI1在植物油脂合成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WRI1的发现、起源和进化特征;(2)WRI1的基因表达特征、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3)WRI1的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调控机制以及下游的靶基因;(4)对WRI1后续的研究思路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本综述内容以期为深入了解WRI1调控植物油脂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也为利用WRI1改良油料作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成熟度是决定胡椒采收的关键因素,亦是影响胡椒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明确成熟度对胡椒果实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探索其相互规律,研究了胡椒果实成熟度与胡椒碱、挥发油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的质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胡椒果实中的胡椒碱、挥发油、总多酚的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与胡椒鲜果成熟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31、-0.746。采收胡椒时宜根据产品特性来选择不同成熟度的果实。  相似文献   

19.
为探求油棕园适宜的灌水施肥技术,本试验采用L8(4×24)混合型正交试验,研究7龄油棕不同配比供水量和施肥水平对油棕叶片数量与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调控能有效促进油棕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灌溉比施肥更能增加油棕叶片数量;旱季油棕园适合的经济灌水量为1 750 L/株·周;施肥时间最好在 3、7、10、12月,但7月应提高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20.
DWARF5DWF5)基因,编码7-脱氢胆固醇还原酶(7-dehydrocholesterol reductase),是甾醇合成的关键酶,通过调控甾醇的合成参与植物油体(oil bodies,OBS)的形成。为了探究DWF5基因对油棕果肉中油体发育的影响,以‘热油4号’为材料,提取油棕果肉的RNA,以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进行基因的全长克隆,获得2个EgDWF5基因并分别命名为EgDWF5-1EgDWF5-2。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点和亲缘关系等进行分析预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油棕的根、茎、叶、花及花后不同时期的果实进行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EgDWF5-1EgDWF5-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数量分别为434个和374个,相对分子质量为49.71 kDa和42.68 kDa,等电点为8.61和8.69,其蛋白不稳定指数为38.60和38.13,脂肪族指数为98.80和96.68,总平均亲水性为0.347和0.313,均具有疏水性。EgDWF5与水稻和玉米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物种关系较远。qRT-PCR分析表明,EgDWF5基因在油棕的各个器官均有表达,其中EgDWF5-1基因在果肉中高表达,显著高于根、叶、花等部位,其表达趋势为花后12~18周升高,至20周时达到最高后表达量逐渐降低,这与油棕果肉中油体的发育趋势基本一致。EgDWF5-2基因在根和茎中高表达而在果肉中表达量低,其果肉中表达趋势为花后12~18周逐渐降低。因此,推测EgDWF5-1参与调控油棕的油体发育,EgDWF5-2未参与该调控而可能在油棕的生长发育中发挥功能。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EgDWF5基因调控油棕中油体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