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秸秆作为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旨在测定大豆秸秆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及氨化和微生物处理对豆秸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采用化学分析和动物试验方法,测定豆秸与氨化、微生物处理豆秸的养分含量、动物采食量、干物质瘤胃降解率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豆秸饲料质地坚硬,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比玉米秸秆高66.74%,绵羊对豆秸的采食量比玉米秸秆低20.06%(P0.05),豆秸干物质(DM)绵羊瘤胃有效降解率比玉米秸秆低43.26%(P0.05)。豆秸经过微生物处理后,仅采食量得到一定程度提高(P0.05)。豆秸经过氨化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ADL含量分别降低6.75%和21.48%,采食量和干物质瘤胃有效降解率分别提高22.7%和32.09%(P0.05),但仍显著低于玉米秸秆(P0.05)。豆秸直接作为饲料,营养价值较低,经过氨化处理后其营养价值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不同尿素水平对氨化秸秆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尿素浓度分别为2.0%、4.5%、7.0%DM 的氨化秸秆及未氨化秸秆在山羊瘤胃48 h 的养分消失率。试验结果表明,氨化稻草秸秆在瘤胃48 h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比未氨化稻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以尿素浓度为4.5%DM 的降解率为最高(p<0.05)。  相似文献   

3.
氨化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及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氨化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及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将粉碎的油菜秸秆用30%水和不同比例(10%、15%、20%)碳酸氢铵进行氨化处理,并于处理后7、14和21 d采集样品,与未氨化处理的油菜秸秆(对照)同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氨化和未氨化处理油菜秸秆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氨化后油菜秸秆CP含量增加,粗脂肪(EE)、NDF和ADF含量下降,DM、粗灰分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氨化组油菜秸秆DM和CP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20%碳酸氢铵氨化处理油菜秸秆ADF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得出,添加15%和20%碳酸氢铵氨化能显著提高油菜秸秆DM、CP和ADF的山羊瘤胃降解率,油菜秸秆经15%碳酸氢铵、30%水分条件下氨化处理效果最好、最经济。  相似文献   

4.
氨化处理对豆秸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用碳酸氢铵对豆秸进行氨化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秸秆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并用尼龙袋法测定了其瘤胃干物质降解率。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秸秆相比,氨化处理后其粗蛋白质(CP)含量提高66.0%(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降低4.5%(P<0.01),瘤胃干物质(DM)降解率提高15.3%(P<0.01),但钙磷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及瘤胃降解特性。首先测定玉米秸秆、全株玉米青贮及发酵秸秆的常规营养成分,然后采用尼龙袋法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消失率与瘤胃降解参数。结果表明:秸秆经酒精清液发酵后,其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玉米青贮(P<0.05),且NDF、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玉米秸秆各种营养成分72 h瘤胃消失率均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而DM、CP和ADF的72 h瘤胃消失率与全株玉米青贮水平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玉米秸秆DM、CP、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6.93%、58.35%、36.41%和36.01%,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CP的有效降解率略低于全株玉米青贮;CP、NDF和ADF的潜在可降解部分(a+b)值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因此,经酒精清液发酵后,秸秆的营养价值得到明显改善,部分营养成分及瘤胃利用效率与全株玉米青贮相似。  相似文献   

6.
不同尿素水平对氨化秸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尿素水平对氨化秸秆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尿素浓度分别为2.0%、4.5%、7.0%DM的氨化秸秆及未氨化秸秆在山羊瘤胃48h的养分消失率。试验结果表明,氨化稻草秸秆在瘤胃48h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比未氨化稻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以尿素浓度为4.5%DM的降解率为最高(P〈0.05)。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酒糟与肉羊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的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选择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F1阉割公羊,采用尼龙袋法测定3种粗饲料的粗蛋白(CP)、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参数,并对其常规养分及能量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酒糟的CP含量和肉羊饲用价值均高于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而NDF含量低于这两种粗饲料;酒糟的CP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此两种秸秆类粗饲料(P0.05),而DM、ADF和N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显著低于这两种粗饲料(P0.05)。综合比较,酒糟的CP含量、肉羊饲用的能量价值和CP瘤胃降解率均较高,是补充CP的优质粗饲料。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超声改善氨化稻秸纤维结构工艺优化及其对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氨化稻秸纤维的超声水平,以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为响应值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得到最佳超声水平,并测定最佳超声水平下氨化稻秸与未处理氨化稻秸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利用尼龙袋法测定上述样品在奶牛瘤胃中干物质(DM)、NDF及ADF的降解率,得到各营养成分的动态降解参数。结果显示,氨化稻秸的最佳超声水平为超声功率112 W,超声时间17.3 min,液固比10.7:1,容器内声功率密度1.317 W/mL,在此超声水平下的氨化稻秸ADF和ADL含量的最小值分别为43.75%、7.95%,显著低于超声前(P<0.05),实际结果与模型预测接近,说明该模型可行。与超声前相比,氨化稻秸ADF降低了6.64%,ADL降低了11.38%。在瘤胃降解试验中,超声处理后的氨化稻秸DM、NDF、ADF的慢速降解部分(b)、潜在降解部分(d)和有效降解率(ED)均得到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DM、NDF和ADF的慢速降解部分分别提高了36.52%、30.06%和22.19%,潜在降解部分分别提高了27.15%、28.56%和21.35%,有效降解率分别提高了25.09%、24.98%和24.00%。综上所述,适宜的超声处理可以降低氨化稻秸中ADF和ADL的含量,提高有效降解率。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7):64-67
旨在探究木聚糖酶对氨化处理小麦秸秆营养价值、体外发酵特性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组:对照组(C)、单一氨化处理组(A)、氨化处理加木聚糖酶15 U/g组(A+X15)、20 U/g组(A+X20)和25 U/g组(A+X25),氨化处理20 d后取样分析小麦秸秆营养价值,并利用体外产气法测定小麦秸秆瘤胃发酵参数及甲烷产量。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各组粗蛋白质(CP)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和单一氨化组相比,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半纤维素含量(P0.05),随着酶添加量的提高有降低趋势(P0.05)。小麦秸秆经氨化处理后,72 h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瘤胃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产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添加木聚糖酶可以进一步提高潜在产气量和瘤胃发酵液TVFA含量(P0.05),其中A+X20组达到最大值。各组间产气速率和甲烷产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小麦秸秆经氨化处理时推荐添加20 U/g的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超声改善氨化稻秸纤维结构工艺优化及其对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氨化稻秸纤维的超声水平,以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为响应值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得到最佳超声水平,并测定最佳超声水平下氨化稻秸与未处理氨化稻秸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利用尼龙袋法测定上述样品在奶牛瘤胃中干物质(DM)、NDF及ADF的降解率,得到各营养成分的动态降解参数。结果显示,氨化稻秸的最佳超声水平为超声功率112 W,超声时间17.3 min,液固比10.7∶1,容器内声功率密度1.317 W/mL,在此超声水平下的氨化稻秸ADF和ADL含量的最小值分别为43.75%、7.95%,显著低于超声前(P0.05),实际结果与模型预测接近,说明该模型可行。与超声前相比,氨化稻秸ADF降低了6.64%,ADL降低了11.38%。在瘤胃降解试验中,超声处理后的氨化稻秸DM、NDF、ADF的慢速降解部分(b)、潜在降解部分(d)和有效降解率(ED)均得到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DM、NDF和ADF的慢速降解部分分别提高了36.52%、30.06%和22.19%,潜在降解部分分别提高了27.15%、28.56%和21.35%,有效降解率分别提高了25.09%、24.98%和24.00%。综上所述,适宜的超声处理可以降低氨化稻秸中ADF和ADL的含量,提高有效降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