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迪庆州测试了德钦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Deqin)和阿尔冈金苜蓿的适应区域和品种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德钦苜蓿在4个区试点种植,均能正常发育完成生活史。德钦苜蓿较阿尔冈金苜蓿返青期早5~7 d,枯黄期晚9~13 d,总生育天数长20d。抗性分析表明,德钦苜蓿适应性强,耐贫瘠、耐涝、抗干热能力强,无明显病虫害。德钦苜蓿的茎叶比为1.12~1.36,显著低于阿尔冈金苜蓿(P<0.05)。产量测定结果表明,3年各试验点德钦苜蓿鲜草、干草产量均极显著高于阿尔冈金苜蓿(P<0.01)。总体来看,德钦苜蓿在迪庆州德钦县及类似自然条件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好的丰产性,是一种值得在生产上推广种植的优良地方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具有持续高产、适应性强、草质优、适口性好、易栽培等特点,在畜牧业生产中被人们冠之以"牧草之王"的美誉。在世界  相似文献   

3.
甘肃不同生态区域苜蓿根瘤菌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不同生态气候区域筛选出的促生能力好的31株分离自‘阿尔岗金’(Medicago sativa‘Alogon-quin’)和‘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Longdong’)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根瘤菌株,进行性状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1株供试菌中,DL67、GL16、QA33B、QL31B、WA24和WL27菌株综合功能最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1株供试菌和3株对照标准菌株均为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sp)根瘤菌,但GA26菌株与其它33株菌株分属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4.
以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WL525’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处理4 d,就低温胁迫对紫苜蓿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紫苜蓿‘WL525’叶片细胞中的MDA浓度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POD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和相对电导率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4个生理指标均与紫苜蓿‘WL525’的抗寒性有密切联系,紫苜蓿‘WL525’通过增加POD酶活性和可溶性糖的质量浓度来调节低温对其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10个品种种子经2 000 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并就辐射处理对其部分生长和营养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60Co-γ射线处理后,10种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率、株高和营养指标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辐射处理对先行者、WL525、WL903和Adrenalian等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较小,而明显降低了其余大富豪、阿尔冈金、费纳尔、苜蓿王、标杆和WL2321等6个品种的种子萌发率;辐射处理对部分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北部的苜蓿品种,引进‘WL168HQ’、‘WL343HQ’、‘WL363HQ’、‘WL354HQ’等4个美国‘WL’系列苜蓿品种,进行2年的生育期和产草量测定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育期无明显差异,越冬率均在95%以上,在当地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WL’系列苜蓿品种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新疆大叶苜蓿,其中‘WL168HQ’初花期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达20.32%,中性洗涤粗纤维含量35.0%。生长第2年‘WL168HQ’、‘WL343HQ’年总产量最高达24024.7、23590.7 kg/hm2,比新疆大叶苜蓿增产25.2%、23.8%(P0.01)。经分析‘WL168HQ’和‘WL343HQ’品种在北疆平原区适应性比较强,干草产量高,营养丰富,建议同类区域广泛推广种植,也可以作为育种材料加以创新利用。  相似文献   

7.
在牧草引种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对引进品种进行试验观察,并做出评价,因此对引进牧草应以综合的多指标进行评价,灰色关联分析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而被用于牧草评比试验中各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宁夏南部山区供试的7个苜蓿品种(Medicago. spp)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绿苜1号在供试苜蓿品种中表现最好,其次为阿尔冈金,再次为美国金皇后和赛特,这4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都大于0.60.其余表现较差的依次为陇东苜蓿、WL323和美国大叶.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甘肃荒漠灌区(黄羊镇)和半干旱灌区(永登县)栽培的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方法】根据灰色关联度理论,分别在2个不同生态区选取株高、干草产量、茎叶比、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和粗脂肪等8项现蕾期指标在2014及2015年的平均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苜蓿王’(Medicago sativa L.cv.Alfaking)、‘北极星’(Medicago sativa L.cv.Polaris)、‘甘农1号’(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1)、‘甘农7号’(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7)在荒漠灌区(黄羊镇)综合表现优异;在半干旱灌区(永登),‘太阳神’(Medicago sativa L.cv.Sungod)、‘柏拉图’(Medicago sativa L.cv.Pltao)、‘苜蓿王’(Medicago sativa L.cv.Alfaking)、‘新疆大叶’(Medicago sativa L.cv.Xinjiangdaye)综合表现优异,这些品种在上述各地区分别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结论】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计算方法简单,可为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更直接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几种苜蓿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牧草引种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对引进品种进行试验观察,并做出评价,因此对引进牧草应以综合的多指标进行评价,灰色关联分析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而被用于牧草评比试验中各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宁夏南部山区供试的7个苜蓿品种(Medicago.spp)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绿苜1号在供试苜蓿品种中表现最好,其次为阿尔冈金,再次为美国金皇后和赛特,这4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都大于O.60.其余表现较差的依次为陇东苜蓿、WL323和美国大叶.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皮燕麦(Avena sativa L.)和苜蓿(Medicago sativaL.)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随机设计,研究其草产量及品质差异,探讨其对内蒙古土默川平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皮燕麦的草产量、粗灰分含量均高于苜蓿;而粗蛋白含量则是苜蓿较高.表现较好的皮燕麦品种为蒙燕1号和坝燕4号.蒙燕1号的子粒产量较坝燕4号高(两品种分别为4 264.7、3 293.9 kg/hm2);而坝燕4号草产量较蒙燕1号高,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高6 558.0、2 821.1 kg/hm2.苜蓿品种中紫花苜蓿是高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苜蓿丙二醛含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紫花苜蓿耐盐育种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4个国内外苜蓿品种,采用水培法进行试验研究,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叶与根中丙二醛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赛特、德宝、苜蓿王和金皇后的耐盐性较强;皇后、WH323ML、放牧者、阿尔冈金、WL323HQ和固原紫花的耐盐性中等;WL324、三得利、WL232HQ和德福的耐盐性较差。[结论]试验确定的耐盐性品种还应进行田间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对21个引入的国内外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品种进行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在同一自然条件下,抗寒性指标含量存在差异。与对照品种新疆大叶比较,引进品种中,飞马、驯鹿、牧歌401、阿尔冈金(内)、皇冠、苜蓿王、WL-323、甘农3号、德宝、甘农2号、草原2号和德福在塔里木河流域的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对从国外引进的11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育期、产草量、叶茎比连续3 a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返青期最早的品种为牧歌、全能+Z,WL324;总干物质产量最高和较高的品种为WL324、三得利、德宝;叶茎比最高的品种为WL323 mL,较高为全能+Z和三得利。综合评价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是三得利和WL323 mL。  相似文献   

14.
畅喜云  杨国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55-4857
[目的]从紫花苜蓿中提取叶黄素。[方法]以"青大一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取有机溶剂蒸馏萃取法,通过设置单因素提取剂(配比)、提取温度、料液比来考察对叶黄素提取工艺的影响。同时通过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青大一号"紫花苜蓿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提取叶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取乙醇和丙酮为混合提取剂,体积比2:1,料液比1.2∶50,提取温度55℃,此条件下提取叶黄素的含量为1.453 mg/L。[结论]从紫花苜蓿中提取叶黄素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青大一号"紫花苜蓿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酸化加热法配合加盐法提取"青大一号"紫花苜蓿叶蛋白;以单因素试验设计考察料水比、加盐量、pH、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6因素对苜蓿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同时设计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青大一号"紫花苜蓿的苜蓿叶蛋白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青大一号"紫花苜蓿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絮凝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0,加盐量为1%,絮凝时间为5 min,pH为4。[结论]为紫花苜蓿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寒盐碱地区紫花苜蓿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的苜蓿品种在高寒盐碱地区的生长性状。[方法]分别对6个国外引进苜蓿品种WL323、3-1、4-1、4-2、4-2H、FGI363,2个国内传统苜蓿品种敖汉及龙牧801第一年的成苗株数、鲜干重、株高等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国外引进的6个苜蓿品种的成株数、鲜干重和株高都好于国内的2个品种,有着更高的抗旱、抗寒和抗盐碱性能。[结论]该研究为高寒盐碱地区土壤的充分利用以及牧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紫花苜蓿分枝期光合蒸腾特性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分枝期光舍蒸腾日变化及其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为其开发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在自然条件下,测定4个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WL323高品质、WL414、大富豪)分枝期的Pn、Tr及相关的生理因子(Tl、Gs、Ci)和生态因子(PAR、Ca、Ta)的日变化,计算瞬时水分利用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个苜蓿品种的PAR、Ta、Pn、Tr的日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水分利用率的大小依次为WL323高品质〉阿尔冈金〉WL414〉大富豪;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LUE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n主要受PAR、Gs、Ci的影响;Tr主要受PAR和Ta的影响。[结论]WL323高品质为高光合、高水分利用率和低蒸腾的苜蓿品种,适应干旱的能力强;PAR、Ta、Gs、Tl是4个紫花苜蓿品种Tr的主要决定因子,Ca和Ci是其主要的限制因子;Gs是4个紫花苜蓿品种Pn的主要决定因子,Ci是其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NaCl浓度对紫花苜蓿重要品质性状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在品种间和NaCl浓度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粗纤维含量在品种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中苜一号与甘农3号、新疆大叶、爱乐高和沧州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在其它4个品种与关中间无显著差异;粗灰分含量仅在NaCl浓度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在NaCl浓度为0.400%时,平均粗灰分含量最高。结论:NaCl浓度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没有影响,对粗灰分含量则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激素、培养基、添加物对苜蓿子叶再生体系建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0 mg/L AgNO3,可使新疆大叶杂花苜蓿的分化率从41.1; 增加到63.3;.  相似文献   

20.
不同苜蓿品种引种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对引自国内外17个苜蓿品种的耐寒性、抗病性与生产性能等主要生物学形状,于2002 ~2004年进行了田间栽培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耐寒性的表现上,17个品种中,在冬季地表具有厚积雪的条件下,除了霍普兰德和WL323越冬率低于85;外,其它品种均在90;以上;新牧1号杂花苜蓿和阿尔冈金在其它品种染病均严重的情况下,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能力 ,受害面积比例低于20;以下;王后、DK120、霍普兰德、WL323、DK134、新牧1号、德宝和三得利,其生长和再生生长速度表现较快;从各品种的干草产量来看,多数品种表现出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年可收4茬草,DK124、DK120、德宝、亮牧2号、霍普兰德5个品种第一年就均超过了10 000 kg/hm2.从生育期、生长特性、抗病性、干草产量等方面综合评价,以新牧1号杂花苜蓿表现最为优秀,其次为DK124、亮牧2号和霍普兰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