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早期及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时期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突出表现在转移数量庞大、转移程度不深、转移质量不高,进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了我国"三农"问题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东宁  惠宁 《农机化研究》2006,(11):8-10,21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为此,分别从宏观政策和微观经济两个角度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负面影响。最后,通过经济学分析得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关键是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同时,应引起社会各界给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高度的关注和理性的思考,并为合理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献策献力。  相似文献   

3.
1地位及作用农机化的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得越快,越能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化的发展又影响农村剩余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指出了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引导、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才能确保十八大提出的“双倍增”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开封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浅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将大量土地集中在农业生产能手中。要达到规模化经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阐述我国目前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隐性失业、转移成本较高、永久性城市居住意向强以及外出就业环境差等问题,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政策及建议,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我国目前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隐性失业、转移成本较高、永久性城市居住意向强以及外出就业环境差等问题,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政策及建议,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将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少数生产能手手中,要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践证明,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而且也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靠保证.为此,简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浅析了两者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兴  王健 《农业工程》2013,3(3):142-145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产生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乡村旅游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场所,代表了我国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该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出发,根据乡村旅游的调研资料展现的主要特征,将乡村旅游分为6大类。兼论分析不同阶段的乡村旅游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应,通过案例剖析说明开展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意义,并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多渠道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不容忽视.为此,首次选取国际比较的方法计算了2006年黑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为88.5万之多;同时,对采用国际标准结构比较法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此方法可通过统一标准估算农业剩余劳动力,但是不能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未来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以及城市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农民工从外在就业表象来看已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为城镇补充了劳动力这一基本的要素,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存在理论上的就业竞争,城市中存在着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从属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层次上的差别。对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沈阳市为例,得出两者就业关系的相关结论。分析表明: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个体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就业途径、工作类型与工作条件上有较大不同;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处于劳动力就业的两个分层上,城镇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较高、接受培训可能性大,因此,尽管平均年龄较农民工稍高,但其下岗人员可以得到政府相关就业政策的扶持,在劳动力市场就业选择时处于较高层次;而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平均年龄较小、接受培训比例较低等个体特征,多依靠亲戚朋友及一技之长寻找工作,所从事的工作类型也多是较低的职业与行业。因此,沈阳市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关系表现应以互补性为主。当地政府应从创造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加大政府培训力度、改善农民工就业条件等方面入手,促进沈阳市农民工及城镇劳动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测算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城镇职工边际收益的节节攀升、农村劳动力人均农业收入不断降低的局面,作为一个追求独立物质利益的市场主体的农民就会理性地选择放弃农业,在农村或城市去从事第二、三产业。以此为出发点,对贵州省“九五”和“十五”期间的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和预测;并在对估算结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直播是水稻种植技术中最简单的播种方式,省时省力,效率高。针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和传统的育秧、移栽种植方式费工费力等问题,研制一款新型水稻旱直播机,一次下地可完成种床旋耕、播种、施肥、镇压等多项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水稻出苗率≥85%,作业效率高,省时省工,可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业机械化 应对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江苏省农业与农机化发展的变迁着手,通过调查及对统计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农机化发展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及现代农业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实证分析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常山县联合收割机推广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少、农田作业基础条件差、农机投入资金少、粮食比价效益低、机器作业故障多、土地规模经营小、受传统农业观念影响深等问题.分析了推广联合收割机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争取政府资金投入、提高种粮效益、加快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联合收割机质量及降低销售价格、加强对机手的培训、建立联合收割机维修网点、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