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母牛的异常发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母牛的异常发情朱奎新耿明杰高庆文(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150111一旦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母牛发情超出正常规律,被称为异常发情。1异常发情表现1.1安静发情(隐性发情)安静发情是母牛外观无发情表现或者表现非常微弱,不细心观察则难以发现,其实质是卵巢有...  相似文献   

2.
母牛正常发情时,对其行为的变化,生殖道的变化,以及卵巢的变化进行综合判断。但是,对于不同的个体因饲养管理、健康状况、气候、温度等因素影响,常常有不同的表现。诸如:安静发情,短促发情,断续发情等情况,如果不仔细留心,很难确定。因此,搞好母牛发情鉴定,适时配种,对繁殖改良,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8.什么叫异常发情?异常发情有哪些表现? 答:在正常情况下,母牛发情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由于母牛的发情常常受到许多内外因素如营养、劳役、气候等影响,一旦某些因素使母牛发情超出正常规律,就叫异常发情。牛的异常发情有以下几种表现: (1) 隐性发情:母牛在发情时,性欲表现很差或缺乏性欲,虽然已发情,但不易被人们觉察,这种现象在  相似文献   

4.
通常情况下,母牛到了1.5—2岁的配种年龄时就可以发情配种,可是有些时候在一些规模化养牛场中,有些母牛到了配种季节并不发情,如果这一部分母牛不能及时发情配种,就会影响牛场的生产,最终影响到整个场的经济效益提高。因此,怎样使这些不发情母牛在配种季节正常发情配种已成为养牛场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5.
林智  宁筠  胡名进 《中国猪业》2009,4(9):37-38
正常情况下,母猪在仔猪断奶后7~10天就会发情。但生产中常常可以看到母猪断奶后20天内不能正常自然发情.甚至有的超过30天还未出现发情.或母猪断奶后乏情的发生。母猪发情间隔时间长或不发情是目前规模化、标准化养瘦肉型品种母猪及其杂交母猪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繁殖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正确掌握母牛发情和排卵规律,抓住最佳配种期进行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牛受胎率的重要措施。1 母牛的发情鉴定 母牛的正常发情包括四个不同时期。即发情预兆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①发情预兆期。发情预兆期是出现发情以前的一个时期。生殖系统开始为卵巢排出卵子做准备。外部观察阴门微有红肿,排尿次数增多,乳量减少,异性牛紧跟不舍,但母牛并不接受爬跨。此期维持3~8h。②发情期。这一时期是集中表现发情症状的阶段。其特点是:食欲减退,精神不安,在栏内不停地走动,嗷叫,群众称为“叫栏”;阴户红肿,流出透明…  相似文献   

7.
奶牛发情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发情症状,怎样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准确的发情鉴定和把好奶牛发情后输精适期关,是能否全配全准的关键。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谈谈我们的看法,以供同仁参考。一、正常的发情症状1.乳牛发情为常年发情,只要营养充分,饲养管理好,可终年发情。2.乳牛发情持续期较短,从发情到排卵平均时间为30小时。3.乳牛的排卵时间是在发情的症状消失以后,其它家畜的排卵则往往是发情之中。4.绝大多数乳牛发情过程中都有爬跨现象,即母牛与母牛之间互爬———俗称“同性爱”。5.乳牛多数都是排单卵(97%),也有…  相似文献   

8.
春天至初夏,是母牛发情配种的旺季。在养牛的生产过程中,母牛因个体特性以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常会出现异常发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1.诱导发情和同期发情。雌激素(E)与孕激素(P)协同作用。用P处理乏情母牛,连用7~12天,人为延长黄体期,停用P后2~5天即可正常发情。在这一过程中,用小剂量E在P处理的第1~2天或全程使用,会增强P的处理效果。目前所用的孕激素同期发情方案及新西兰阴道埋植孕酮装置(CIDR )就是这一原理。有些单独使用E来诱导乏情母牛发情,用后2~4天80 %以上的母牛发情,症状明显,但大多数不排卵。这主要是因为E引起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所致。此时卵泡发育往往与之不同步,大多数母牛没有成熟卵泡排卵,所以受胎率低。生产中往往等到下次发情再配种。如…  相似文献   

10.
1发情管理奶牛的发情管理主要包括发情鉴定、育成母牛初情检查、成年母牛产后第1次发情检查、异常发情检查。母牛发情症状主要表现为,接受其他母牛爬跨  相似文献   

11.
安静发情母牛无明显发情行为,但具有正常卵泡发育、排卵过程,尚无理想的发情鉴定方法,常常错过人工输精最佳时机,导致产犊间隔延长,饲养成本增加。为此,本文综述了安静发情的鉴定方法概况及母牛安静发情的可能诱因。并指出,科学的管理及合理的营养可尽量减少母牛安静发情。此外,深入挖掘粪便、尿液、乳汁等发情标志物,研究其化合物在发情周期中的变化规律,并借助物联网、生物信息等技术,研发更精准、高效的发情鉴定技术,就有可能彻底突破安静发情鉴定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2.
1影响母牛受配率的原因 1.1母牛膘情差:膘情是母牛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由于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低和泌乳等原因的影响,使体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抑制了脑下垂体前叶性腺激素(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的分泌,而后导致卵巢上的滤泡长期处于静止状态,黄体持久存在,母牛就不能按正常规律发情。根据安达国营奶牛场的调查统计,母牛五成膘发情率占19.6%,六成膘发情率为40.8%,七成膘以上为92%。  相似文献   

13.
声明     
在石阡县高魁、大岩两村用氯前列烯醇注射空怀健康的黄牛(86头)、水牛(46头)共132头母牛进行唰期发情和冻配试验。结果表明:0~8d友晴牛共122头,同期发情率为92.42%(122/132),在2~6d发晴的占总发晴数的92.62%,有卵泡发育的母牛占发情母牛数的55%(22/40);冻配第一晴期受胎率为43.59%(51/117),第二情期受胎率为600/0(27/45)。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两次PG法”对秦川系胚移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对四个试验点经直检选出277头受体母牛于移植前19~20d每头试牛注射PG0.6mg,隔11d每头再注射0.6mg,于第二次注射后的次日连续数日全天观察发情。对发情牛在第七天通过直检鉴别黄体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同期化处理后发情226头,同期发情率81.6%,其中82.2%的母牛集中在48~96h发情。黄体合格母牛161头,合格率71.6%。其中A级黄体占64.6%,B级黄体占35.4%。对黄体合格母牛进行冷冻胚胎移植,受体移植率58.1%。  相似文献   

15.
<正>1肉牛的发情鉴定1.1发情母牛的行为表现母牛发情时,精神不安,大声哞叫;相互舔舐、摩擦,有将颌部置于另一牛背上做一些亲昵的行为;嗅闻其他母牛的阴户;站立准备爬跨或爬跨其他母牛;接受爬跨并站立不动。在这些表现中,最确实的行为征兆为被爬跨而站立不动,这种行为的牛90%以上可能是发情。接受爬跨并站立不动的发情行为持续时间较短,成年母牛约8小时,处女母牛6~8小时,另有20%左右的母牛发情持续时间少于6小时。  相似文献   

16.
母牛的发情鉴定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据报道,90%的所谓不发情牛并非是真不发情,而是由于发情鉴定疏忽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季节的变化对母牛的繁殖能力有着明显的影响。6-8月份,天气炎热,气温高,部分母牛发情常出现异常现象,如假发情、断续发情等。这个季节母牛受胎率不高,胚胎死亡率较高。所以,必须认真观察母牛发情变化,准确鉴定,适时输精。9-10月份,母牛发情正常,易受胎。北方地区冬季比较寒冷,母牛经常出现发情周期不规律、假发情等现象,尤其是常喝冷水的母牛,会出现繁殖机能紊乱。此时要注意母牛的生活环境,棚舍要保温,光照要充足,多饮温水。从外地引进的母牛,更要注意环境变化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病牛多膘满肥胖,表现出无规律的频繁发情或持续发情.发情周期缩短,发情持续期延长,喜欢跨或爬跨,表现为持续强烈的发情行为,出现慕雄狂病犬。个别母牛不发情,多见于产后60天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376头在1978~1995年间产犊的么拉、尼里、杂种奶水牛的原始资料按产犊性别、产后首次发情天数、情期受胎率、下胎受孕情期数等四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犊性别对尼里母牛的产后首次发情有显著影响(P<0.05),对么拉、杂种母牛的下胎受孕情期数有显著影响(P<0.05);产公犊么拉、尼里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比产母犊母牛分别低12.4%和20.0%,而产公犊杂种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比产母犊母牛高10.0%。产后30天内发情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最低,为33.3%。产后60~90天内发情母牛的最高,为50.8%  相似文献   

20.
对80头成年黑白花奶牛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诱发同期发情。结果;处理后1-6d内出现发情的有76头,发情率为95%,未出现发情的母牛于处理后的第11d重复处理1次,3d内均出现发情;经人工授精后,母牛的情期受胎率为97.5%,总受胎率为100%;20头对照牛同期发情率为25%,情期受胎率为80%,总受胎率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