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病毒病是危害甘薯的主要病害,甘薯病毒种类复杂,其中发生比较普遍,对甘薯危害严重,研究较为深入的甘薯病毒主要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等。目前,这些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已被逐渐认识,以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甘薯病毒壳蛋白(CP)基因序列以及不同病毒的鉴定分类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甘薯病毒已成为影响甘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自1988年开始对山东省甘薯病毒病进行调查研究;1992年承担省“八五”重点攻关项目“甘薯脱毒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目前该项技术研究已取得成功,使脱毒甘薯在国内外首次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前期筛选到的紫心甘薯 IbMYB1 上游 7 个调控蛋白(IbERF1、IbPDC、IbPGP19、 IbSCF、IbWRKY1、IbJOX4 和 IbEIN3-2)的互作与表达进行分析,进一步阐明花色素苷在特定时空合成与积累 的调控网络。【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对 7 个调控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检测,使 用荧光定量 PCR 对紫心甘薯和白心甘薯根不同发育时期花色素苷合成调控和筛选的上游调控因子进行基因表达 特征分析。【结果】IbERF1 与 IbSCF、IbWRKY1 存在相互作用。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证实了酵母双杂交的试验 结果。IbERF1 基因在紫心甘薯根不同时期的表达量均低于白心甘薯,且随着根中花色素苷的积累其表达量逐渐 降低,IbWRKY1 和 IbSCF 基因在紫心甘薯和白心甘薯根不同发育时期中的表达量,与花色素苷的积累无明显的 相关关系。【结论】IbMYB1 上游调控蛋白 IbERF1、IbSCF 可分别与 IbWRKY1 形成复合物,以转录复合体的形 式共同调控 IbMYB1 表达。推测 IbERF1 可能负调控花色素苷的合成,IbSCF 和 IbWRKY1 参与紫心甘薯花色素 苷的合成与调控,可能还存在更为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甘薯内源激素和化学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综述了内源激素在甘薯功能叶片活性差异、同化物运输、尤其是块根的形成和发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外源化学调控在促进甘薯增产和抗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内源激素和化学调控在甘薯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甘薯是我县传统农作物种类,甘薯产业是我县主导产业,近些年发展迅速,成为我县农业第二大主导产业。2014年我县甘薯面积15万亩,但近几年因甘薯茎线虫病危害日趋严重,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甘薯的发展,甘薯及其加工产品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发展无公害甘薯已势在必行。目前,我县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生产上通过试验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现  相似文献   

6.
紫心甘薯开发利用现状、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紫心甘薯的育种工作和色素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而其开发利用正处于试验阶段。针对紫心甘薯色素在同类色素中的优势及利用紫心甘薯提取色素市场的潜力,提出了开发利用紫心甘薯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陕西甘薯育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用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上共有111个国家栽培甘薯,栽培面积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亚洲的甘薯主产区,其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9.4%和84.6%(FAO,1994).建国以来,我国的甘薯育种取得长足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育成甘薯品种约350个.  相似文献   

8.
目前病毒病已成为导致河南省甘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的重要原因。甘薯经过脱毒一般可增产20%以上,并对其外观、商品性还有所改善。因此,选用脱毒甘薯良种是取得甘薯高产的前提。选用什么品种好,要看市场需求、用途,同时还要考虑当地栽培生态条件,特别是土壤病害现状总的目标是选用抗灾、抗病、优质、高产、高效的甘薯脱毒品种。据河南省甘薯区域试验和多年生产实践可选用以下两大类甘薯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干旱胁迫下甘薯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化学调控对甘薯根系生长发育及其对缓解干旱胁迫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甘薯产量潜力、完善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增产幅度在20%以上,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脱毒甘薯由于脱除了病毒,营养生长旺盛,生理机能协调,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但和普通甘薯种植一样,脱毒甘薯高产种植也要采取相应的载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脱毒甘薯的增产潜力,现将脱毒甘薯的载培技术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