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任世俨 《畜牧兽医杂志》2007,26(4):96-96,98
2002~2004年,我市某种鹿场舍饲的梅花鹿散发了一种以唇、舌、咽喉等麻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先后有发病鹿11只,发病率8.33%;死亡鹿5只,致死率45.45%;治愈鹿6只,治愈率54.45%。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组织学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A型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病。经采用注射A型类毒素,对症用药及消毒等预防治疗措施,自2005年至今再未有新发病例,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现报告如下。1饲养及发病情况该场鹿为圈养管理,饲料及饮水靠人工供给,主要粗饲料有青贮玉米秸秆、树叶、野杂草、苜蓿、禾草、蔬菜、瓜果、农作物秸秆,精料有玉米…  相似文献   

2.
1996年 2月 ,吉林地区某鹿场发生了一起食盐中毒。该鹿场有梅花鹿 13 2只 ,马鹿 2 2只 ,发病马鹿 16只 ,死亡 4只 ,死亡率为 2 5 %。1 发病经过1996年 1月 2 4日 ,该鹿场从某饲料公司订制鹿饲料 10t ,配方为 :玉米 5 5 %、豆粕 3 5 %、麸皮 8%、食盐 1%、骨粉1%。 1月 2 5日开始饲喂 ,2月 2日有 4只马鹿死亡 ,另有 13只马鹿不同程度发病。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鹿表现口渴 ,喜饮水 ,兴奋不安 ,前冲或转圈 ,流涎 ,不采食 ,反刍停止 ,体温基本正常。剖检见胃肠粘膜重度充血和出血 ,瓣胃和真胃大面积出血 ;肝脏肿大、质地脆 ;肠系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 0月中旬 ,我市某养鹿场发生了一起急性传染病 ,该病发病急、病程短、突然死亡 ,其胃粘膜呈现大面积的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 ,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马鹿快疫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1 998年初 ,该鹿场从东北引进马鹿 60只 ,其中母鹿 45只 ,公鹿 1 5只。至1 999年 1 0月 ,鹿场存栏马鹿 80只。其中 2 0只为自繁仔鹿。1 999年 5月、8月 ,该场鹿群突然两次发病 ,死亡 2只鹿。 1 0月又突然死亡 1只 ,死亡的 3只鹿均在 2岁以下。死亡前没有任何临诊症状。2 病理变化 真胃粘膜大面积弥漫性出血…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秋季作物,约占播种面积的70%,其籽实占精饲料的70%左右,其秸秆虽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其利用却很少,使大量的玉米秸秆被白白地烧掉或烂掉,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开发利用玉米秸秆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开发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曲阜市自1997年以来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以青贮玉米秸为主,综合利用玉米秸秆资源的路子。到2005年底,全市存栏牛3.24万头,年出栏2.06万头;羊存栏50.45万只,年出栏75.12万只;在全市扶值存栏量200头以上的肉(奶)牛基地11个,养羊专业村41个,而且专业村(场、户)100%用上了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5.
鹿生茸期配合饲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鹿生茸期营养需要,设计一种适合梅花鹿和马鹿的配合饲料。该配合饲料由玉米、小麦麸、大豆粕、玉米DDGS、玉米蛋白饲料、玉米胚芽饼、常量元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和维生素添加剂组成。对30只梅花鹿和30只马鹿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该配合饲料能显著提高梅花鹿和马鹿鹿茸产量和质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个体产值、鹿茸售价、饲粮转化率和报酬率,直接经济效益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6.
许腾 《畜牧与兽医》2006,38(11):23-24
选用5~8月龄,体重35~40 kg,健康无病的小尾寒羊30只(公羊15只,母羊15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10只。根据青贮处理方法不同,试验分3组,添加尿素青贮玉米秸秆为试验1组;青贮玉米秸秆为试验2组;自然玉米秸秆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说明:尿素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小尾寒羊平均日增重比一般青贮秸秆提高了33.33%,比自然玉米秸秆提高了101.03%;日获利则分别提高了0.32元和0.60元。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P<0.01)。秸秆青贮后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添加尿素提高了饲料中非蛋白氮的含量。两种青贮均可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但以尿素青贮处理秸秆后饲料报酬最好,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7.
鹿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对养鹿生产危害极大.2008年春,新民市某鹿场2只马鹿死亡,该场是一家马鹿和梅花鹿的专业饲养场,近期引进马鹿7只、梅花鹿20只,现存栏80余只.经现场临床检查疑似结核病,现将防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鹿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对养鹿生产危害极大。2008年春,新民市某鹿场2只马鹿死亡,该场是一家马鹿和梅花鹿的专业饲养场,近期引进马鹿7只、梅花鹿20只,现存栏80余只。经现场临床检查疑似结核病,现将防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用玉米秸秆替代苜蓿干草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年龄均衡的健康小尾寒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只育肥羔羊为一个重复。对照组日粮是以苜蓿为主要纤维来源的混合型饲粮,试验组分别是以玉米秸秆替代40%、60%和80%的苜蓿干草。预饲期7 d,正式期70 d。试验期间育肥羔羊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将日粮中40%的苜蓿甘草替换为玉米秸秆育肥羔羊的日均采食量、日增重均有增加趋势,饲料转化率降低,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性能方面,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质量、肉骨比、胴体脂肪含量及眼肌面积均随饲粮中玉米秸秆替代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骨质量先降低后略有增加,40%玉米秸秆替代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屠宰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40%和60%玉米秸秆替代组的净肉率、胴体净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0%玉米秸秆替代组(P0.05)。综上得知,用玉米秸秆替代育肥羔羊日粮中的苜蓿干草对其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有一定影响,最适宜的替代比例为40%。  相似文献   

10.
东北马鹿茸重性状遗传力和重复力的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父异母半同胞组内相关法,对乌兰坝林场7只东北马鹿种公鹿71只后裔,1992~1997年9锯时四杈茸鲜重遗传力估测结果为040,属高遗传力;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法,对该场7~11锯13只东北马鹿种公鹿锯四杈茸鲜重的重复力估测结果为069(P<001),属高重复力,为东北马鹿的纯种选育提供了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吉林省东丰县×马鹿场 ,饲养蒙古母马鹿 95只 ,由于饲料原因 ,产仔初期所出生的仔马鹿全部死亡 ,经济损失高达 1 0万元。针对上述情况 ,从6月中旬以后 ,对产仔成年母马鹿加强饲养管理 ,使后来出生的仔马鹿存活率达到 1 0 0 %。报道如下。该场 1 997年饲养参加配种母马鹿 95只 ,公、母鹿于 8月 2 0日混群配种 ,1 2月 1 0日配种结束。所喂的粗料都是柞树干棵子 ,精料主要是豆粕、麦麸和玉米面。至 1 998年 3月以后 ,由于上年秋收的柞树棵子雨水较多 ,外观看有些发霉 ,甚至变质 ,场主让饲养员选好的喂鹿 ,到 6月 1 0日上午 ,妊娠的 1 7号…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0月上旬我县冯家镇吴某饲养的小尾寒羊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并综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霉玉米中毒,经治疗好转,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吴某共饲养76只小尾寒羊,其中成羊52只,羔羊24只,羔羊中有8只处于哺乳阶段。舍饲不放牧,饲喂玉米面、草粉和秸秆粉,玉米面15%,秸秆粉25%,草粉60%。以前羊的状况较好,从10月份开始发现有些羊消瘦、腹泻,10月中旬群体羊不爱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菌剂发酵的玉米秸秆对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甲烷排放的影响。选用30只健康杜泊×小尾寒羊F1代公羔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未发酵的玉米秸秆,试验组以发酵玉米秸秆替代50%的未发酵玉米秸秆,精粗比45:55。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发酵秸秆能够显著提高肉羊平均日增重及营养物质消化率(P<0.05);通过“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测定甲烷排放量,试验组肉羊每天甲烷排放量比对照组降低21.5%(P<0.05),甲烷能降低21.6%(P<0.05)。以上结果说明,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玉米秸秆能够显著改善秸秆品质;饲喂发酵玉米秸秆可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并能降低肉羊甲烷排放量,减少甲烷能损失。  相似文献   

14.
从23种担子菌中筛选玉米秸秆粗纤维分解能力强的4菌株,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菌株与培养料组合进行比较,并利用海兰商品代蛋用公鸡雏进行了替代部分日粮的饲喂增重试验;对菌化后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雏鸡进行饲喂增重试验。结果表明:S-2菌株为降解玉米秸秆粗纤维的最佳菌株;玉米秸秆经该菌固态发酵后粗纤维含量下降了30.5%,而粗蛋白增加了31.3%,粗脂肪提高25%,含有16种氨基酸及钙、磷等矿物质;S-2转化玉米秸秆饲料有可能代替部分配合饲料饲喂非反刍动物。  相似文献   

15.
<正>民乐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由于近年来农业制种玉米面积的增加,玉米秸秆数量增多,养羊小区、养殖农户,饲喂养只主要以玉米秸秆为主,秋收过后,阴雨连绵,积压的秸秆饲草发生了霉变变质,一些养羊小区、农户由于饲养管理知识缺乏,将霉变秸秆通过加工饲喂羊只,造成了黄曲霉毒素中毒,造成死亡,为了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鹿快疫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7月中旬 ,我市某养鹿场 ,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 ,病程短 ,突然死亡 ,真胃粘膜呈现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鹿快疫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术症状 该鹿场于 1 998年初引进马鹿 6 0只 ,其中母鹿 45只 ,公鹿 1 5只 ,自繁仔鹿 2 0只 ,截止 1 999年1 0月 ,鹿场存栏马鹿 80只。 1 999年 5月、8月鹿场突然二次死亡 2只鹿 ,1 0月又突然死亡 1只 ,其中 2只 2岁 ,1只 1 .5岁。有 2只夜间突然发病死亡 ,1只白天吃草时突然发病 ,表现运动失调 ,口吐白沫 ,全身震颤 ,四肢…  相似文献   

17.
正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恩格贝旅游区养殖小区,饲养了马鹿189只,2013年10月中旬陆续发生鹿死亡。死亡突然,病程短,未能采取治疗,一周内共死亡种公羊13只。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病。具体情况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本养殖场为新建场,饲养缺乏经验,蛋白饲料饲喂过量,运动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比例麦麸和玉米秸秆对黄粉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比例麦麸和玉米秸秆对黄粉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000只5~6龄黄粉虫,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饲喂小麦麸,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饲喂20%麦麸和80%玉米秸秆、40%麦麸和60%玉米秸秆、60%麦麸和40%玉米秸秆、全玉米秸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Ⅳ组的体重、体长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Ⅲ组黄粉幼虫体重、体长和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且试验Ⅱ组的经济效益每千克提高了15.15%。因此,试验Ⅱ组麦麸和玉米秸秆的比例最适合养殖黄粉幼虫。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等三种饲草的营养指标(DM、CP、NDF、ADF、EE、WSC、IVDMD、GE、DE、ME、DMI)评价其品质,并以三种饲草组合的GI及成本综合评定最佳饲草组合配方。结果表明:(1)苜蓿干草属于一级豆科饲草,玉米秸秆属低质饲草,燕麦干草属一级优质禾本科饲草。(2)玉米秸秆+燕麦干草组合的GI值均较低,组合效果不佳;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组合中的D组合(玉米秸秆60%+苜蓿干草40%)和E组合(玉米秸秆50%+苜蓿干草50%)为最优组合;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合中的R组合(玉米秸秆50%+苜蓿干草30%+燕麦干草20%)和Q组合(玉米秸秆50%+苜蓿干草40%+燕麦干草10%)为最优组合。(3)在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组合、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合中,苜蓿干草的添加比例在30%以上时,能明显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添加比例在30%~50%时GI值较高,成本适中,在生产实际中较为适用。  相似文献   

20.
在春季用无发芽的2~3年生柠条枝切成1~3 cm短节,对布尔山羊、本地黑山羊及布尔山羊杂种羊进行舍饲饲喂试验,经30天的正式饲养试验,其结果为柠条代替基础日粮中50%干玉米秸秆试验组,羊增重3.87 kg/只,日增重为129g;柠条代替基础日粮中70%干玉米秸秆组,羊增重3.66 kg/只,日增重为122 g;单纯饲喂干玉米秸秆组羊增重3.84 kg/只,日增重为128g;单纯饲喂柠条组羊增重0.25 kg/只,日增重为8.33 g(黑山羊).结果表明,柠条在冬春季可作为羊的基础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