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后,现代技术大量、普遍地应用在畜牧业的各个领城中,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然而,要将这些成果尽快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就离不开专业科学普及工作的再"消化、提纯、传递"。众所周知,畜牧业发展实际是由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支撑的,生命科学体系领域很广,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生态学、水生与海洋生物学等;并采用了众多现代新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等。专家指出,以生物制品领域为例,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新生代产品,如基因工程重组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苗、亚单位疫苗等。而且每种疫病的疫苗种类繁多,如新城疫有Ⅰ系、Ⅱ系、Ⅲ系和Ⅳ系,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有H_(120)、H_(52)等,如何使这些新生事物的概念内涵让使用者明白,不至于使用时不知所措。因此,科普推广不仅是行动,必须有通俗易懂的科普教材,能把这些难记,但必须将应用的知识简化成普通养殖者能阅读明白的科普著作。世界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撰写的《时间简史》曾风靡全球,能把天体物理的知识写的让大众都明白,为何我国兽医界不能有一部适合我国养殖者的科普著作?而现实是,我国畜牧业的从业者甚至是管理层、决策者在接受新知识、技术系统运用更新方面,能跟上产业研发脚步的却极少。这就势必会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生产力的及时高效释放,制约畜牧业大产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安全、高效、优质,可持续性发展跨越。当务之急,要落实党中央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若没有现代科学普及工作的及时、系统的跟进和传播模式的变革,并在制度、机制上激活各领域科学工作者做科学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争分夺秒用各种有效形式投身于科普工作之中,以达到加速、准确地将科技能量转化成"核聚变"释放的效能。各级政府及专业主管职能部门、科学界、企业管理层都应该清醒认识到,当今的科学普及工作对于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我国畜牧业摆脱疫病"围追堵截",扭转一切逆境走向"和谐"坦途,而迫切需要"添加"的科学"强壮剂"。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和兽医科学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已消灭牛瘟、牛肺疫,不同程度控制绵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羊布氏杆菌病、牛结核病、气肿疽、猪丹毒、炭疽等传染病。先后研制多种疫苗,其中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小鹅瘟弱毒疫苗和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灭活疫苗均居世界领先水平,对控制疫病的流行和发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一些疫病的基因工程苗以及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也得到较大成果和进展。已先后分离和鉴定30多种疫病的病毒和病原菌,其中小鹅瘟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兔出血症病毒…  相似文献   

3.
达剑森 《当代畜牧》2023,(11):173-176
畜牧业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但关系着一个地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笔者分析当前动物防疫工作中动物疫苗标识采购、动物强制免疫病种变化和“先打后补”政策推广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动物疫病是危害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和兽医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按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动物疫病实行免疫预防控制,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按照农业部的有关规定,国家强制免疫疫苗依法实行定点生产、政府采购,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疫苗的采购、发放和技术指导,严格专控专供,垂直配发到底。  相似文献   

5.
近日,甘肃省出台《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立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制度。据介绍,甘肃省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制度将遵循“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重点扶持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保障畜牧养殖安全。《意见》还要求保险监管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和市场监管工作,扩大保险覆盖面,依法保护养殖者利益。  相似文献   

6.
疫苗管理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源头环节,一直发挥着较为关键的基础性作用,为畜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伴随呼和浩特市“奶业兴市战略”和“肉羊工程”的实施,伊利、蒙牛、蒙羊等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多年来带动种养殖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我市在畜牧业相关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过程中,畜禽数量逐年增加,导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尤为繁重,疫苗需求量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7.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手段.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兽医工作的不断深化,动物疫病监测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不仅可以为考核基层动物免疫质量、科学制定免疫程序、评价疫苗质量等方面提供依据,而且还为政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监督执法实施技术监督,是有效防止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动物保健》2008,(3):37-37
2月14日,“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捐赠行动”首批捐赠的2020多万头(羽)份动物疫苗和20多吨消毒药品已陆续运抵广西,为灾区恢复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支援。  相似文献   

9.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础,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技术支撑,也是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及时科学制定免疫程序、疫情预警、疫苗评价的重要科学依据,更是畜牧业生产安全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了那曲地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同时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这既为“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预示着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旋律。然而,从2003年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到2004年春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从2005年夏四川省局部地区发生猪链球菌疫情到当前新一轮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现实已经一次又一次警示我们.每一次重大动物疫情或与动物相关的重大人间疫情发生.都会使我国畜牧业受到严重j中击,都将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已经由生产性、技术性问题演变成为社会性、政治性问题.甚至是全球性问题。我们应当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杨丁 《中国家禽》2005,27(19):30-31
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能使养殖者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获益:①预防外来疫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的入侵;②降低人畜共患病的风险,如对社会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有严重影响的沙门氏菌病;③控制疫病的传播,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④提高家禽的健康水平;⑤减少诊疗禽类疾病的费用;⑥减少生产损失,提高养殖场的生产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2.
动物传染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疫苗是防控动物传染病的核心制品,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的接种疫苗可以使动物对一些引起传染性疫病的病毒或细菌产生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或消灭传染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湖北畜牧兽医》2008,(3):43-44
2008年2月14日,“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捐赠行动”首批捐赠的2020多万头(羽)份动物疫苗和20多t消毒药品已陆续运抵广西,为灾区恢复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支援。  相似文献   

14.
江山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有着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畜牧业产业尤其是养禽产业比较发达,是“中国白鹅之乡”。为确保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我市各级领导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高度重视,针对近年来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严峻的形势,我市狠抓以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主的家禽疫病免疫工作,有效防止了家禽疫情的发生。笔者多年来从事动物防疫工作,本人认为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与免疫程序、疫苗保存贮藏、技术操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本人根据临床经验就禽流感疫苗免疫的具体事项谈几点意见:1疫苗的保存禽流感灭活苗应避光在2℃~8℃冷藏保…  相似文献   

15.
2月14日.记者从农业部获悉:为帮助灾区恢复畜牧业生产和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睛系灾区、奉献爱心捐赠行动”首批捐赠的2020多万头(羽)份动物疫苗和20多吨消毒药品已陆续运抵广西.其余疫苗和药品将于近日运往湖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综述了国内动物疫病的流行现状,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上的应用;探讨了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的可能途径,以促进畜牧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疫情对我国畜牧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同时暴露出了疫病防控、养殖模式等多方面的问题。不少,公众媒体推出了禽流感方面的科普专题,而作为从事兽医行业工作的各位专业读者应该有哪些反思?  相似文献   

18.
<正>从疫病防治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该工作技术性很强,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近年来,通过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乡村级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国家和畜禽养殖者挽回了许多的经济损失,不仅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提升。但是,由于各项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防疫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畜牧业发展仍有隐患,因此,做好相关的防疫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畜牧业现代化,我国建立了许多集约化、工厂化、规模化的养殖小区。各地随着大规模的引种;养殖场内饲养密度的加大;养殖疾病防控知识更新慢等因素,造成动物疾病时常发生。特别是现阶段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导致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实践证明,免疫接种能卓有成效地控制甚至根除疾病,防治动物疫病时,接种疫苗免疫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最有效的利剑。接种疫苗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来预防疾病,基于“治病不如防病”这样一个常识性原则,疫苗接种已在世界范围广泛常规使用。免疫接种可以有效防止疫病的发生。然而目前许多养殖户没有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不能熟练掌握免疫技术,不能合理制定,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和进出口贸易,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本文概述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从细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综述了布鲁氏菌病最新检测技术,从疫苗研发及药物治疗方面研究了布鲁氏菌病防治进展,从而提出了积极探索准确快速的检测技术,加快新型疫苗制备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